吳兆熊相關文章

228 台北一場大屠殺:我僥倖活下來

228 台北一場大屠殺:我僥倖活下來

台灣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就是1947年2月28日,也就是74年前的今天。因為代表二戰盟軍接收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貪污腐敗,搶奪百姓的財產,藐視台灣人,純樸的台灣人忍無可忍,因而起來反抗。於是蔣介石派陸軍第21師來台灣鎮壓暴動,進而大舉清鄉。蔣介石第一次拍發給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電報文如下:「陳長官。已派步兵一團并派憲兵一營限本月七日由滬啟運勿念中正。」(在右上角有電報代日「微」就是5日,也就是台北當日受到。)蔣介石留下親筆字而且簽了名,他就是228慘案的元凶,鐵證如山,無庸置疑。 蔣介石第一次拍發給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電報文如下:「陳長官。已派步兵一團并派憲兵一營限本月七日由滬啟運勿念中正。」(作者提供)   中國兵在基隆港上陸之後,就開始用機關槍掃射殺人,從基隆開始向台北進行,一路掃射,見到人就開槍,或用刺刀衝刺,又搶又奪,獸性大發作,進行清鄉大屠殺。從基隆、八堵,經過台北、桃園、新竹、台灣中南部,最後跟高雄屠夫彭孟緝的軍隊會合,掃到台灣尾端。這是人類歷史中,清鄉大屠殺最惡毒的一場。估計台灣人大約有兩萬到四萬人被中國兵殺死。當時許多社會賢達人士都被抓去當眾槍決,台灣知識份子的精英一瞬間全被消滅。 從那時起黑暗就降臨到台灣,台灣人受獨裁的蔣家政權恐怖政治控制,足足有四十年之久。警備總部控制台灣人的生死,特務都是在半夜來敲門抓人,台灣人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變成二等公民。任何有關「台灣」的事務都被受壓制。有數不清的國小學生因為在學校講母語(台灣話)就受罰,我也是因此被罰過。 有數不清的國小學生因為在學校講母語(台灣話)就受罰,我也是因此被罰過。(截圖自台北蜂鳥臉書)   在這場一連串的清鄉血惺殺戮中,台北有一次大屠殺剛好我身在其中,僥倖活了下來。當時我還只有六歲大,在台北福星國小上幼稚園。發生的日子據我的推算是3月14日,地點是從北門沿著中華路一直到西門町,再過去我就不知道了。那天,我母親帶著我到艋舺(今日的萬華)一家棉被店將一件棉被帶回家(以前有將壓扁的棉被再彈鬆的服務)。我們回家沿著中華路向北門走,在開封街和洛陽街那段,看到一大群人深深地圍住北門。 作者與母親當時站在照片的右下角再向南一點。本照片是 1962 年攝的,在 1947 年尚未有左邊的中華商場,而中華路是一條「三線路」。(圖片採自網路)   我們還在外圍的時候,我們遇到一位我母親的老朋友,她就住在這附近。我阿母就問她,這麼一大群人圍著在看什麼啊?她回答說,在北門口有中國兵在槍斃人喔!你們最好不要過去那邊!但我們回家的路一定要經過北門,這該怎麼辦?當我母親正在想怎麼回家時,忽然間,前面有一大群人各個瘋狂地奔開,跌跌撞撞做鳥獸散。剎那間,我們才意識到,在倉皇失措的人群後面有約略十輛大卡車,卡車上面架著機關槍,中國兵正沿路向群眾掃射! 我母親趕快一把抓住我的手,拉著我,兩個人就飛快地把自己拋擲到朋友的屋子内。腳才剛踏進門内,我們就聽到機關槍的子彈,咻~飛過我們的頭上,子彈打到這日本宿舍的屋瓦上,屋頂上傳來恐怖的khiak--khiak--khiak的聲音,這恐怖聲音讓我永生難忘。 我們躲在朋友的屋内大約有15分鐘之久,仔細聽外面,似乎已平靜下來了,我媽就想要趕快回家。她想,現在既然經過北門不安全,我們就只好繞一大圈,沿著淡水河水門那邊回去。於是向母親的朋友道謝後,出門上街,我們一出去才看到這世間最悽慘的一景,到處都是死傷的人,沿路遍地都是血!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青年人,躺在「三線路」的路邊草地上,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還打著領帶,而鮮血還在從頸部啵、啵、啵冒出來,整條領帶都沾到血。後來我長大成人、上班做事,我都不太喜歡打領帶,因為每次打領帶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位青年人,頸子的血水還在冒出來。在1989年6月4日,我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中國兵在北京天安門,用坦克車機關槍對手無寸鐵的青年學生大屠殺時,那幕恐怖的228情景又再一次浮現在我眼前,恍若又再做一場恐怖的惡夢。 每次我回憶起228大屠殺,我越感到我母親事實上生我兩次:第一次是我出生的時候,第二次是我六歲時,母親拉我一把,從鬼門關前拖回來。我越想這件事,我越感到我與世無爭了,我要好好的、有意義的來活這第二次的機會,借來的生命。 Formosa Betrayed(被出賣的福爾摩沙)(作者提供)   我所目擊的大屠殺現場是在中華路,路的西邊隔著縱貫鐵路,不遠之處座落著美國領事館。當時的美國副領事GeorgeH.Kerr有親眼看到這件大屠殺,他後來出版了一本書,叫做Formosa Betrayed(被出賣的福爾摩沙),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台灣人,無不深深地感觸涕零。Kerr在書的前頭有這樣寫著:(譯文)「謹獻給我的福爾摩沙朋友⋯⋯紀念1947年的三月事件。」 同樣的,我在此謹向所有228慘案的犧牲者在天之靈,獻上紀念、安慰、與祝願,正義終會得以伸張,台灣決對不會讓這種慘劇再發生。 附注:本文首先在228事件60週年時以台文漢羅體及英文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發表;在2011年2月時以台文「228大屠殺現場ê六歲囝仔」發表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新使者」第122期。本文翻成中文時,有稍微修改。 (旅美退休教授)
吳兆熊 2021-02-28
臺灣豬:Taiwan Pig 或是 Taiwan Pork ?

臺灣豬:Taiwan Pig 或是 Taiwan Pork ?

由於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即將在明年開放進口,農委會為了要幫助國人區分國產豬肉,以公開徵求投稿的方式,邀請民眾參與設計「台灣豬」的識別標章,現在初選結果已出爐,共有18件作品進入決賽,由民眾上網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設計標章。 初選入圍的「台灣豬」識別標章(合成照/農委會提供)   這18件精美的作品當中,除了有兩件只以漢字「臺灣豬」標示之外,其他16件有標「臺灣豬」和英文翻譯。英文翻譯為 Taiwan Pig 的作品有6件,而譯為 Taiwan Pork 有10件。英文翻譯究竟是要採用 Taiwan Pig 呢?還是 Taiwan Pork 呢?如果這個標章是要貼在豬肉或其他豬肉品上,好讓消費者識別這是臺灣豬的肉品的話,那答案很簡單,Taiwan Pork 是也。為什麼呢? 我們台灣人一慣的想法是,豬就是豬,就只有一個詞而已,為什麼英語搞出 pig 和 pork 兩個詞?我們試把英語這兩個詞翻譯成台語或華語,就可看出它們的差別。英語 pig 翻譯過來是「豬」,是整隻的豬,不管是活的還是宰了的。而英語 pork 翻譯過來是「豬肉」,是已經切開來供人食用的肉品。在英式英語,pork 只是指生肉,不包括經過醃過或燻過的熟肉或臘肉;但是美式英語就好像沒分那麼清楚。無論是英式或美式,pork 就是指豬肉,不是整隻豬。你邀請人家來吃飯,餐桌上擺的不是整隻豬(pig),而是豬肉(pork)。你到菜市場或超市去買豬肉(pork),也不會買整隻豬(pig)回家。在台灣你可以看到整隻豬(pig)擺上的,大概是大拜拜的時候,在廟口擺著大豬公,而且口裡含著一個橘子(柑仔),表示它「被心甘情願」。 順便一提,在英文文法裡,pig 和 pork 兩個詞有一個差別:pig 是「可數名詞」(countable noun),而 pork 是「不可數名詞」(uncountable noun)。你可以說 a pig 或 two pigs 等等,但你不能說 a pork 或 two porks 等等,關於後者你可以說 a piece of pork(一塊豬肉)或 two pieces of pork(兩塊豬肉)等等。 其實在古代,英國人的看法和台灣人一樣,豬就是豬,在古英語(Old English)沒有 pork(豬肉)這個詞,要到中古時代,pork 才竄進英語中。事情是這樣的:在公元1066年,法國諾曼第(Normandy)的威廉公爵(Duke William)帶領諾曼第大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入侵英格蘭,打敗英王哈羅(King Harold),攻克英國,建立以諾爾曼人(Normans)為主的王朝,將全英國的土地分封給諾爾曼貴族,威廉公爵從此被稱為 William the Conqueror(征服者威廉);史稱這歷史上大轉折點為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諾爾曼征服英格蘭)。 威廉公爵帶領諾爾曼大軍征服英格蘭(圖片來源:History.info)   這件事對安格魯薩克遜人打擊很大,他們淪為幾乎和奴隸一樣,做苦工服侍諾爾曼人。朝廷王宮中的國王貴族,以及國會、各地諸侯、甚至法庭,講的一律是法語,前後有三百年之久,於是大量的法語詞彙注入英語裡面,佔據了英語上層的詞彙。在農莊的牛隻是用英語稱呼(古英語 cū> 現代英語 cow),但是在諾爾曼貴族的餐桌上,牛肉卻用古法語的 boef 或 buef (意思也是「牛」),演變成現代英語的 beef(牛肉)。同樣的,在農莊的豬隻是用英語稱呼(古英語 *picga 或 *pigga > 現代英語 pig),但是在諾爾曼貴族的餐桌上,豬肉卻用古法語的 porc(意思也是「豬」),演變成現代英語的 pork(豬肉)。這就是 pig 和 pork 分別的由來。 在1819年,英國的歷史小說家 Sir Walter Scott(瓦特蘇格德爵士)出版了一本有關中古世紀的武俠小說叫Ivanhoe(艾凡侯),故事很精彩動人,好萊塢有將它改編成電影,這部電影的片名在台灣叫做「刼後英雄傳」,是由 Robert Taylor(羅伯泰勒)和 Elizabeth Taylor(伊麗莎白泰勒)領銜主演,我在中學時看了這部電影,使我為之深深著迷。 電影 Ivanhoe 的海報(圖片來源: Jazzmessengers.com)   這部 Ivanhoe 小說開門見山在第一章,就描述兩個安格魯薩克遜牧豬人(Swineherds ─古時候英國人養豬是放到野外,讓豬隻自己覓食,和牛羊一樣),他們在討論一個使他們困惑的大問題,為什麼我們看顧養大的豬(pig),宰了之後,端到侯爵(諾爾曼人)的餐桌上,卻叫做 pork,牛(ox)卻變做 beef?很可惜,電影的故事卻沒有將這段情節編進去。作者 Sir Walter 在這裡點出了英語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大轉折。歷史演變對語言的衝擊非常大,有槍桿子做後盾的語音就變成「國語」,君不見,台灣在1949年之後,由於蔣介石和他的中國國民黨政府,以高壓手段強迫實施「國語政策」,導致今天台灣很多年青人說不出各個族群的母語。 回歸主題,現在我們懂了,對台灣人來講,豬就是豬,但是對於說英語的人,豬隻和豬肉是有別,各有不同的稱呼。其實現代華語的稱謂「豬」和「豬肉」,台語 ti 和 ti-bah,也是各有所司。所以在設計「國產豬肉」的識別標章時,如果要加入英語好讓外國人也能分辨的話,那就要用 Taiwan Pork。 附帶一個小問題,台灣人喜歡吃豬的內臟,可是那不是豬肉,然而 Pork 這個詞意思是「豬肉」,那麼這個字用在標章上,不就不適當嗎?其實在英語裡面,豬的內臟是以 Pork variety meats(豬肉雜類肉品)來稱呼,所以在標章上用 Taiwan Pork 仍然是可以的。 豬的內臟在英語稱為 pork variety meats (圖片來源:www.usmef.org)   總結一句,在設計標章好讓消費者識別這是來自臺灣豬的肉品,包括豬肉和內臟,英語的翻譯就是 Taiwan Pork。 (美國大學名譽教授)
吳兆熊 2020-09-27
「冠軍帽」上隱藏著北歐常見的地名用詞

「冠軍帽」上隱藏著北歐常見的地名用詞

法國尼斯鐵人三項運動的世界冠軍挪威選手伊登,在他來台還願之旅中,到彰化參加「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賽事,戴著「冠軍帽」來為參賽選手們打氣。這頂冠軍帽上繡著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字:「埔鹽順澤宮」。「埔鹽」Po·-iâm是地名,「順澤宮」Sūn-te̍k-kiong是一個宮廟的名字。在這五個台語字裡卻隱藏著一個北歐 (當然也包括挪威在内)常見的地名用詞。怎麼說? 這頂冠軍帽上繡著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字:「埔鹽順澤宮」。(資料照)   在台灣,我們最常看到的地名用詞是「埔」。例如:東埔、西埔、南埔、北埔、新埔、大埔、中埔、内埔、外埔、海埔、青埔、鹽埔、埔里、埔心、埔鹽、大港埔、南勢埔、三重埔......等等,不勝枚舉。其中以「新埔」最受歡迎,很多縣市有這個地名。在台灣以大埔做為地名或相關名詞的也有四十多個:大埔鄉、大埔鎮、大埔村、大埔里、大埔路,等等。 屏東内埔的老街坊(網路) 高雄青埔的高鐵站(網路) 新竹縣北埔在浪漫台3線上的路標(攝影:蔡仁正) 嘉義中埔鄉的嘉檳文化館(網路) 苗栗新埔的日式木造火車站(網路) 台灣人的祖先最喜愛用「埔」(po·)這個詞來做為地名,可以說「埔」是最可以代表台灣人文化風俗習慣的詞。這個特殊的現象,在台語學大師陳修所編的《台灣話大詞典》(遠流出版,頁1379)裡就有提到:「我們台灣以埔po·為地名者特別多。」但是他卻沒有解釋為甚麼。 有趣的是,在北歐(Scandinavia)有一個發音非常類似的地名用詞 bo,也是非常普遍地被用在地名稱呼上。在瑞典有Sjöbo、Krylbo、Lessebo、Totebo、Habo、Tobo、Bjöbo、Lingbo等等,不勝枚舉。瑞典有一個和bo同類但有變音的詞 by 也廣泛地被用在地名:Torsby,Osby等,也是多得不得了。 瑞典Sjöbo的路標(網路) 瑞典Krylbo的路標(網路)   丹麥也用bo和by,例如:Maribo、Rødby、Sæby、Hedeby等。挪威有bo和另外一個稍微變音的bø,如Ombo、Nærbø、Valebø、Ovrebø等。 丹麥Maribo市有600年歷史的大教堂(網路) 挪威Nærbø村(網路)   下面的照片是取兩個在丹麥以by做為地名的例子,by是引伸自bo的詞,意思也是村莊鄉鎮,相當於台語的po·埔。在丹麥以by做地名是非常的廣泛。 郵輪到達丹麥的Rødby村莊(網路) 丹麥Hedeby(德文Haithabu)(網路)   這些bo、bø、by都是從中古時期維京人(Vikings)的語言Old Norse(暫譯為古代北歐語)中常用的地名用詞演變而來,這個詞在當時有兩種寫法:bœr和býr。這個詞的原來意思是「農家」(farmhouse),後來演變成「農莊」(farm),最後因為許多農莊聚集形成「鄉村」(village 或town),因此就自然而然成為地名用詞。第一個字bœr給了瑞典語、丹麥語的bo,挪威語的bø (也寫做bö),以及冰島語的bær,而第二個字býr給了丹麥語絕大多數和瑞典語少數的by。 英國有不少村莊也用by這個詞,例如:Hornby、Kirby、Grimsby、Derby、Crosby等,不勝枚舉。這是由於來自丹麥的維京人,在中古世紀曾經佔領過英格蘭的北部和中部,因此留下了英語中by這個地名用詞。你可記得在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第三幕,第一景(Act III, Scene I)中,丹麥國王派遣王子哈姆雷特到英格蘭去巡迴視察,莎士比亞就是根據這段丹麥曾佔領英格蘭的史實編入故事中。 英國Lancashire的Hornby高中(網路) 英國Lincolnshire的Grimsby(網路)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北歐人特別愛用這個bœr/býr詞,而且維京人到那裡定居,就用這個詞來取村莊的名字。這使得英國牛津大學古代北歐語的大師Richard Cleasby在他所編纂的(後來由Gudbrand Vigfusson在1874年完成的)An Icelandic-English Dictionary(冰島語-英語大詞典,Clarendon Press,頁92)裡說了這一句 “Wherever the Scandinavian tribes settled the name by or bö went along with them.” (無論斯堪地那維亞部落定居在那裡,這個by或bö地名就跟到那裡。) 陳修說我們台灣以po·埔做地名特別多,但他沒解釋為甚麼,我在Cleasby-Vigfusson這本大詞典找到答案了! 台語的「埔」po· 是台灣人特別喜歡的地名用詞,而北歐語的 bo/bø/by 剛好是北歐人最愛用的,這是不是巧合?我有一些證據證明這不是巧合,它們之間是有關聯的。因為不是三言兩語就可解釋清楚,由於篇幅的關係,恕我在此略過。其實不是台語單單一個詞和北歐語有關聯,台語的詞彙有很多是和古日爾曼語、拉丁語、古典希臘語的詞彙有對應的 (北歐語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而且它們的對應是有規則性的,我在這篇文章中詳細敘述這九個對應規則。 以上這篇文章也提到,其實不單單是語言有關聯,台灣還保存了古代日爾曼人的風俗習慣,例如:童話 (「虎姑婆」和格林童話傳裡的Hansel and Gretel大部份雷同)、燒王船、媽祖遶境、母舅最大、做頭七......等特殊的台灣風俗,古代日爾曼人都曾有過,只是到了他們接受基督教之後,才消失掉。這些語言風俗如何從歐洲傳到台灣來,是我目前正在探索的課題。 北歐座落在歐亞大陸的西北角,而台灣是在這個大陸東南海隅的小島,相隔千里迢迢,然而在挪威選手伊登的冠軍帽上,我們隱隱約約好像看到北歐最常見的地名詞bo和台灣最常用的po·埔碰頭了,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從埔鹽順澤宮的冠軍帽,我們發現台灣的語言文化和歐洲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這樣密切關係的基礎上,我們跟北歐四國 (瑞典、挪威、丹麥、冰島) 的外交關係也應該可以更上一層樓。 註:本文有一部份已發表在「台灣教會公報」第2427期 (1998年9月6日);以及上述Sino-Platonic Papers第262期(August 2016)。 (美國大學名譽教授)
吳兆熊 2019-11-15
找回消失的優美台語

找回消失的優美台語

不久前,立法院游錫堃院長建議大家可以思考將「中醫」改為「台醫」,一時間引起諸多討論,也許這個新創名詞太超出大家的想像,確實很難一時得到接受,不過游院長卻點出一個背後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此時大家應該來搶救已進入加護病房、奄奄一息的台語。 這使我想起我小時候,當時台語還很普遍,我只聽到台語用「漢醫」(hàn-i)、「漢藥」(hàn-io̍h)來講中醫和中藥,直到念中學的時候,「中醫」和「中藥」才在台語中冒出來。這是因為在 1949年 (民國38年)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被共產黨打垮,整個國民政府逃難轉進到台灣──敗軍殘將無顏說「撤退」,美其名曰「轉進」。 之後,蔣介石獨裁政府用高壓手段強制實施「國語政策」,在小學限制只能講「國語」,嚴格禁止說台語、客家話、或原民語,以罰錢、掛狗牌、或其他羞辱方式來禁絕學生講母語。漸漸地,國語就盛行開來,而台灣各母語也就慢慢地退化掉了。「漢醫」和「漢藥」從此消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中醫」和「中藥」。 在上面兩個名詞改變的同時,另外一個相關的名詞也產生劇烈變化,這是有關牙齒的名詞。你如果有牙齒痛或其他毛病,你就要去看牙醫師,在從前的台灣,你是要去看齒科醫生 (khí-kho i-seng),而他們的診所叫做「齒科醫院」,不叫做牙醫診所。 圖片最左方,日治時代台北榮町的永田齒科醫院。(網路) 新竹東門通的新竹齒科醫院。(網路)   在現代漢語 (簡稱華語),「牙」和「齒」是相通的,而且都以「牙」來代表「牙齒」,但是在古時候卻不是這樣。古時候的漢語說牙齒就用「齒」這個詞,例如東漢學者鄭玄注疏〈周禮〉時,就說:「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生了牙齒之後,他的身體所有器官就都完備了,男嬰在八月大、女嬰在七月大的時候開始生牙齒。所以說,古漢語是以「齒」來通指牙齒。那麼「牙」呢? 東漢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解釋「牙」是「壯齒也」,意思是大顆牙齒,也就是指口腔後面的臼齒。你有沒有注意到,許慎是用「齒」來解釋「牙」?說來說去,漢語一向是以「齒」來指牙齒,台語也一向都是如此。下面我們來比較台語和華語在跟牙齒有關的現代名詞,在稱呼上的不同,華語都是用牙字,而台語則都是用齒字: 台語不單單是在現代名詞保持用「齒」這個詞,在代代流傳的俗語中,也是用「齒」來指牙齒,例如:「齒痛才知齒痛人」(khí thià n chiah chai khí thià n lâng),意思是有經過相同的痛苦或遭遇,才會特別感同身受,互相體諒。 「齒」與「牙」兩字用法的差異 台語用「齒」字不但是承襲古代漢語用字的傳統,保持古風原味,當我們比較下面三種「齒」和「牙」用法的差異時,我們更佩服台語用字的精準正確和優美高尚。 (1)前面有提到,「牙」是指口腔後面的臼齒,除此之外,其他的牙齒都是「齒」,特別是指嘴唇後面的門齒,所以說,「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因為門齒是講話發音的重要器官,因此有「口齒伶俐」和「口齒不清」之別。還有一些比較古典優雅的成語,只能用「齒」字,不可隨意改為「牙」:「沒齒難忘」、「何足掛齒」、「難以啟齒」、「齒頰留香」。描寫一位漂亮的女孩,說她「唇紅齒白」或「明眸皓齒」,也只能用「齒」,不能用「牙」。一般來講,用到「齒」字的成語大都是優雅的、正面的。 (2)根據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古文「牙」字是象形字,形狀好像上下相交錯的樣子,而「齒」字剛好相反,它有整齊排列的意思。由於「整齊排列」的觀念,因此齒字也應用在「鋸齒」、「齒輪」、「羊齒植物」的名稱上。有一句成語「不齒於人」也是基於這個觀念,意思是被人看不起,沒人願意與其排列在一起。所以牙齒整形簡稱做「整牙」聽起來有點怪怪的,應該簡稱做「整齒」才對,因為是「齒」,牙齒才會排列整齊。 (3)第三種差異是最有趣了,在傳統漢語裡,「齒」只專指人類的牙齒,唯一例外是「馬齒徒增」的馬齒──它是用來估算馬的年齡,而「牙」是專指動物的牙齒,主要是因為牠們的牙齒上下交錯,參差不齊,例如下面狗牙的照片。 狗牙上下交錯、參差不齊。在傳統漢語裡,「牙」專指動物的牙齒。(網路)   另外,有的動物長出特別長的牙,例如:象牙、毒蛇的毒牙、虎牙,和野豬的豬牙 (台語「豬哥牙」 ti-ko-gê),這些名詞只能用「牙」字。還有就是民間宗教裡的妖怪青面獠牙和紅面獠牙 (見圖三),冒出來的長牙類似西方傳說的吮血鬼 (vampire)的獠牙: 青面獠牙損將軍和紅面獠牙增將軍。 (網路)   綜觀上面的討論,「牙」是跟野獸或妖魔鬼怪有關,給人的印象是牙齒不整齊,暴出大牙,面目猙獰兇悍。所以一般來講,帶有「牙」字的成語,大都是負面的,講的是暴力或威脅:「張牙舞爪」,「以牙還牙」,「齜牙咧嘴」,「磨牙吮血」等等。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有選「美齒小姐」,沒有選「美牙小姐」。如果你下次牙齒有毛病,最好去找齒科醫生,不要找牙醫師;或者你可奉勸你的牙醫師,如果要繼續醫治人的牙齒,最好改行做 齒科醫師,別再做牙醫師。 額外收穫 (Bonus):介紹台語的 chan 台語除了齒和牙之外,還有 chan 這個單音節的「語位」(morpheme),意思是「牙齒」,這個語位不見於漢語中,只有台語和其他的閩南語才有,也沒有漢字可寫。它不像「牙」或「齒」可以單獨存在,它必須和其他的語位合併才能成為詞,例子如下: chiân-chan (前 chan)/ chiân-chan-khí (前 chan 齒):前面的牙齒 āu-chan (後 chan)/ āu-chan-khí (後 chan 齒):後面的牙齒 téng-chan (頂 chan)/ téng-chan-khí (頂 chan 齒):上面的牙齒 ē-chan (下 chan)/ ē-chan-khí (下 chan 齒):下面的牙齒 台語的 chan (牙齒)是和徳語的 Zahn (牙齒)有音和意對應的。德語的 Zahn 字當中的 -h- 是不發音的,它只是指出前面的母音 -a- 要發長音而已。 Zahn 源自於古代高地德語 (Old High German)的 zan,所以在字源上,台語 chan 是和古代高地德語的 zan 有對應的。 下圖是我在德國中部一個古城 Würzburg 市中心照的,這是一家叫 Mainzahn 的「牙醫診所」的廣告,Main 是指流經該城的大河的名字,加上 Zahn (牙齒),因此可翻譯成「邁因齒科」,有點類似新北市淡水的「淡水齒科」的意思。 德國中部古城 Würzburg 一家齒科診所的廣告。(作者拍攝)   找回消失的優美台語 傳統漢語一向以「齒」來講人的牙齒,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知道什麼原因,華語以醜陋的「牙」換掉美麗的「齒」,可見中國人不懂漢文,隨便竄改。台語也一直保持用「齒」來指牙齒,但現在普遍卻用「牙」。在台灣,我們可確定這個改變發生在 1949 年,中國國民黨政府逃難到台灣的時候。這個大改變是由於高壓的語言政策,獨尊「國語」,壓抑台灣各種母語,致使各母語急速消失中。結果是「乞丐趕廟公」,「牙」把「齒」趕走 了。我們現在從牙齒的名稱的比較,可以看出原來台語很優美、典雅、古色古香,此時不趕緊將它找回,尚待何時? 不僅如此,台語還隱藏著很多對應著歐洲古代日耳曼語的字彙,例如,上一次我在「冠軍帽上隱藏著北歐常見的地名用詞」一文中,有介紹「埔」這個字,而在這裡我們看到台語的 chan (牙齒)和古代高地德語的 zan (牙齒)相對應,這是亞洲語言當中很稀奇的現象,我們有責任珍惜保護台語,好好將它傳給下一代。 (美國大學名譽教授)
吳兆熊 2020-07-24
吵著要換陳時中,陰謀算計在其中

吵著要換陳時中,陰謀算計在其中

日前蔡美珠老師發表在自由廣場一篇〈換陳時中居心叵測?〉,表示對中國國民黨一直吵著要換掉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部長的用意何在,納悶不得其解。 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台灣原本被美國CDC預測將會是「中國以外災情最慘重的國家」,但是到目前為止,台灣卻是防守武漢肺炎疫情做得最好的國家,連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刊登一篇題為「台灣在對抗冠狀病毒方面能教世界什麼事?(What Taiwan can teach the world on fighting the coronavirus)」報導,都說台灣可以提供全世界如何遏止疫情傳播的寶貴經驗。 這位「鋼鐵部長」調度有方,在每天記者會上,他將疫情現況交代得一清二楚,如此的透明度,民心自然得以安定。他做事非常細心,在第一次武漢包機回國時,他親自坐鎮在機棚監督檢疫,並隨著回國的國人到檢疫所安頓下來才離開,徹夜不眠,隔不到幾小時,又要去開記者會。又如自鑽石公主號郵輪下船,包機撤回的國人,經過十四天的隔離,在解禁日的凌晨,他親自到檢疫所歡迎他們,一同切蛋糕慶生,令人感到無比溫馨。 這麼好的指揮官,為什麼中國國民黨一直吵著要把他換掉,邏輯何在?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問題的核心是:「中國」國民黨仍然以中國本位在做思考,絲毫不以台灣為念。 去年在世界衛生大會(WHA)會場外,陳時中部長也加入台灣民間宣達團的行列,向國際社會發聲,表達台灣不附屬於中國,要求以台灣之名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他和宣達團一起遊行陳抗,手舉著「用心看台灣」、「WHO FOR TAIWAN」等標語。 衛福部長陳時中2019年在世界衛生大會場外,手持「用心看台灣」爭取加入WHO情形。(曾琮愷提供)   這當然讓中共非常不高興,視其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中國國民黨揣摩到上意,於是盡其所能,一而再,再而三,吵著要拔除掉這位深得民心,也獲得各國讚賞的部長。不管去掉陳部長的後果對台灣會如何地不堪設想,能把他拉下台,國民黨就可以向習主席邀一個大功。這是純粹以意識形態在操作政治,根本置國人生死於度外,非常惡毒,這個政黨! 中國國民黨吵著要拿掉陳部長還有一個更深層、更狠毒的目的。在二月中,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第19例、第20例確診病例為本土型確診的時候,立法院國民黨團立刻召開記者會,要求即刻啟動防疫指揮中心一級開設,並以調虎離山計,要求由副總統陳建仁或準副總統賴清德擔任指揮官。 國民黨立院黨團2月14日召開「統整防疫決策 建請一級開設」記者會。(資料照)   這時候,台灣的疫情隱隱約約好像要轉變成社區感染,大家人心惶惶,國民黨認為逮到他們要的絕佳機會,於是他們以「統整防疫決策、建請一級開設」這冠冕堂皇的招牌做幌子,來遂行他們的目的。 什麼目的?就是要整垮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政府。你我都知道,防疫如作戰。前線在作戰時,兵家最忌就是陣前換將。一旦換了指揮官,步調就會亂;一旦有稍微混亂,敵人就可抓住弱點,乘勝追擊,一發不可收拾,有如河川潰堤,氾濫成災。那時,整個國家和政府就將大亂。中國國民黨的暗算就是要把民進黨政府搞砸,他們才有機會重新執政。結果是整個台灣變成武漢,這個政黨視台灣人民的身體和生命如糞土,只有拿到政權最重要。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誠哉斯言。 (美國大學名譽教授)
吳兆熊 2020-03-13
「返校」背後真實的血淚故事!

「返校」背後真實的血淚故事!

這部改編自電玩作品的電影成為2019年台灣最轟動的鉅著,它和本來的電子遊戲「返校」一樣,是根據在1949(民國38年)所發生的省立基隆中學「光明報」事件。當時的校長是鍾浩東,他出生於屏東高樹鄉,在高雄美濃長大的客家人,他是著名作家鍾理和的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很痛惡國民政府的貪汙腐敗,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部」,舉辦研討會和讀書會,並出刊「光明報」到處分發,鼓吹改革思想。現在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的舊「光明報」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以鉛字印行的正式報紙,而鍾浩東的「光明報」則是用學校的油印機印刷的,由基隆中學幹員張奕明(女)和鍾國員(男)負責寫鋼板、油印出版的,是一份相當簡陋的刊物。 在1949年9月9日,軍警包圍基隆中學校舍,將這個「基隆中學支部」一網打盡,整案總共有39人被逮捕,有7人被判死刑,12人分別被判刑1至15年不等,其餘的接受管訓。鍾浩東是在台北馬場町被槍決。「返校」電影中由曾敬驊所飾演的魏仲庭,他的制服學號為501014,就代表鍾浩東受刑的日子:1950年10月14日。 左圖當時的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右圖為電影中由曾敬驊所飾演的魏仲庭,他的制服學號為501014,就代表鍾浩東受刑的日子:1950年10月14日。(維基共享/網路) 左圖為鍾浩東等人被冠上匪諜罪名的卷宗;右圖鍾浩東等人的判決書。(檔案圖片取自網路) 這個案件牽連非常廣泛,警備總司令部派特務到處搜索抓人,受牽連的不知有多少人。我的三哥吳文雄也受牽連到,而且死在軍法處的監獄裡。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的哥哥是在一家印刷廠服務,老闆鄧先生是大明出版社的社長,他設立三家印刷廠,其中最大間的是大明印刷廠,我的哥哥就在這家印刷廠當會計。老闆鄧先生和當時板橋首富林家的林子畏先生合辦一份報紙,由林先生當報紙的發行人,而報紙的名稱出自大明出版社而取名「大明報」。這份報紙公正報導時事,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的政治偏頗。由下面的圖片可看到,這份報紙是正正當當以鉛字印刷,而且是在市面上廣為出售的。 左圖:在1947年3月7日出刊的「大明報」首頁;右圖: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介石發給台灣省主席陳儀的密電,通知他已派兵要到台灣清鄉大屠殺,軍隊也剛好在1947年3月7日由上海啟運,台灣人還被蒙在鼓裡。蔣在密電自己親署「中正」。(檔案圖片取自網路) 我的三哥勤於職務,早出晚歸。在1949年8月18日的晚上,特務人員到大明出版社來抓人,將鄧老闆和所有在場的職員統統帶走。後來,鄧先生和我哥哥被關在軍法處在台北的東本願寺的監獄裡。我哥哥和兩位另外案件的室友同關在一間,鄧先生則關在斜對面的另外一間。過了兩個月,在10月24日,軍法處通知我父親去領我哥哥的屍體,我們全家嚇了一大跳,究竟發生甚麼事?說是胃出血,休克致死。當時兩位室友以為是「著砂」(tioh-soa),用按摩來急救,也是盡力了。鄧老闆在斜對面隔著窗子看得很清楚,他喊著說,「文雄啊,文雄啊,你要記得這兩位啊!」果然,沒過幾天,這兩位室友也都被保釋出來。哥哥的喪葬費用,鄧老闆全部負擔,而且哥哥的追思禮拜也在大明出版社舉行。後來,鄧老闆也因查無不法,結案交保出來。 我那時是小學二年級結束在放暑假中,大人怕我在外面亂講話,只簡單說是胃出血。長大後,我四哥才說明是因為三哥受刑,而導致胃出血。三哥過世後,我的母親哭了整整三個月。 那麼,為什麼我的三哥和鄧老闆會被警備總部抓去?說穿了,就是因為「大明報」和「光明報」只有一字之差!在白色恐怖、極權控制之下,當時的口號是「寧可冤枉九十九人,不可放過一個匪諜」,這個標語,我在公共汽車裡面看到的。反正大明報啊、光明報啊都差不多,先把人抓起來,然後再慢慢查。 今天(2019年10月23日)是我三哥吳文雄逝世七十週年的忌日,願以此文提醒我們,台灣的民主自由實在得來不易! (美國大學名譽教授)
吳兆熊 2019-10-23
「閩南語」這個稱呼不合時宜

「閩南語」這個稱呼不合時宜

拜讀王顥勳先生的〈「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和林智凱先生的〈回應「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兩篇文章之後,發現有一個關鍵點王先生有稍微提到,但是因為討論的重心跑到「台語」和「閩南語」在歷史上早晚的問題上,有點失焦,覺得很可惜。現在把這個關鍵點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閩南語」這個名稱是語言學課本裡用來做語言分類的名詞,是趙元任所提出的。在那時候,「廈門話」比較廣泛地被使用,而在南洋地區則普遍稱呼為「福建話」Hokkien (在菲律賓則叫做「咱人話」Lán-lâng- ōe)。當時的台灣是日本時代,因此就已經用「台灣語」(簡稱「台語」) 來稱呼有一段時間了,甚至到戰後一直還沿用「台語」這個名稱,例如: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在 1955 年出版的〈臺語方音符號〉和國防部在 1958 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都稱呼為「台語」。 談這些名稱的歷史雖然有其價值,但在實用上其實是無關痛癢的,因為「閩南語」和「台語」名稱本身是中性的,前者是課本裡的學術名稱 (academic term),後者是台灣普遍用的稱呼 (popular term),如此而已。關鍵點在於「閩南語」這個名稱被國民黨政權拿去濫用,來打壓台灣在地的語言,包括台語、客家話、原民語。國民黨已經搞丟了中國大陸,在台灣為了要撐門面,硬說它的政權代表全中國,因此借用語言學課本裡的名詞「閩南語」來表示這種語言乃我大中國中的一個區域方言。 對說台語的台灣人來講,「閩南語」這個名稱是非常刺耳,會引起強烈反感的。正如同「支那人」對中國人、或 Negro 對美國非裔的人來講,是非常不得體的用詞,如果用了,就會被解讀為在故意挑釁。 「閩南語」這個名稱代表台灣在地人不準講母語,它使人回憶起小時候在學校因為講母語被老師罰錢,掛狗牌等等羞辱的慘痛經驗。「閩南語」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白色恐怖、半夜敲門心也驚的時代;它代表外來有特權的、講北京話的高級外省人在壓制在地的被殖民的台灣人;它讓人想起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國庫通黨庫、用十八趴在固樁的政權。講「閩南語」的人在電視劇裡是三輪車伕或是家裡佣人,嚼檳榔,穿木屐的。除了在學校禁止講「閩南語」之外,電視廣播也限制時間和時段,布袋戲要被改為用「國語」發聲,甚至於公然沒收台語和泰雅爾語的聖經。 請看當時行政院新聞局代理局長 (後來真除為局長) 宋楚瑜所發的公函批評「賣肉粽」這首民謠歌曲不合時宜,它說:「據反映「賣肉粽」閩南語民謠歌曲詞意不合時宜 …」,請注意它的用語是「閩南語民謠歌曲」,而不是「台語民謠歌曲」。所以很明顯可看出,「閩南語」這個名稱是一個有暗號的名詞 (code word),現在是轉型正義的時候,這個名詞就不該再用了。 行政院新聞局所發佈的有關「賣肉粽」閩南語民謠歌曲的公函 (採自 web.ffjh.tyc.edu.tw/cojinhui/550.htm) 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裡面,在第二幕第二景,茱麗葉站在陽台上喃喃自語地說了一句話,卻成為一句傳頌千古的名言: What’s in a name? 一個名字裡面有甚麼含意呢? 「閩南語」的含意是它背後代表台灣那段三十八年悲慘令人心酸的戒嚴時期,在地的台灣人沒有「話語權」或「詮釋權」,任人宰割,沒有人權,也沒有民主自由。「閩南語」這個名字含意很深,使人刺骨寒心,請蔡英文政府和所有台灣人不要再用這個名詞了。 (作者為退休教授)
吳兆熊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