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劉明毅、張志欽)
劉明毅、張志欽相關文章
從大立光、史丹福反思高教
光學大廠大立光建了新廠,預計再徵四千五百人,公司每天都在找人,CEO林恩平先生說:「徵才條件作業員幾乎沒什麼條件限制,工程師的話只要理工科技,學經歷不限通通可以接受。」 再看美國史丹福大學,在其剛退休校長擘畫下,過去十五、六年來,重新設計翻轉大學課程,希望能引導原來讀文史藝術的大學生,轉念理工科系,或修習電腦科學、微積分等課程後才能畢業。原來,世界頂尖學府早就預見未來科技就業、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勇於面對變革,來增進學生應對變局的學習力。 政府陸續推出了加強推動產學合作博士培育政策、博士創新之星計畫、博士後研究人員獎助計畫,要搶救博士失業問題。事實上,台灣產業界一直抱怨博士不好用。產業界發現,現在許多博士生只著眼於老師的研究需求,或淪為美化大學論文積分、研究評比的工具人;訓練不足、學習力不夠的博士,造成產業與學校連結困難。 小國寡民的台灣,揮霍著有限的資源,高教沒有長遠、細心的規劃及願景,「大學自主」卻出現不合時宜的系所擴充及師資晉用,廣招碩士生、鼓勵攻讀博士,培育出空有學位卻不能合乎產學研需求的困境。 政府不能一邊放任前述高教揮霍作為,一邊以政策來照顧博士們。當人工智慧持續演進,未來台灣需要具備學習力的人才,而非徒具學歷的人才,才足以從容因應挑戰,因此,高階人才的培育與需求,值得深切討論與反思。 我們認為,沒有學習力,就無法迅速進行職場轉換學習。以生物醫學研究為例,未來將會如人工智慧AlphaGo Master下圍棋、擺棋譜般的公開透明,可以赤裸裸檢視研究族群的同質性、資料的可靠性,不再讓問題躲在虛擬統計模式之後。當拆穿國王新衣就會顯示出真相,現在所謂吃什麼、喝什麼、吸什麼會危害健康的研究結果,將被人工智慧重新檢視、釐清,許多不正確的研究結論將被捨棄。因應趨勢,檢視現況,重新定義好的教學研究制度,是給學生嚴格而扎實的訓練,讓他們具備優異的反省及學習力,才是正確方向。 (作者分別為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教授)
劉明毅、張志欽
2017-06-19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賴總統:無法得到和平
黃靖媗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立滿週年》AIT:美台持續合作 深化韌性建設
方瑋立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