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廖雅蓉)
廖雅蓉相關文章
228歷史真相乃必要之善
圖為嘉義市228紀念公園中的全國第1座228紀念碑。資料照片 廖雅蓉/餐飲業 全國首座228紀念碑位於有「民主聖地」之稱的嘉義市,也因此在嘉義市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別具歷史意義。筆者今年參與了嘉義市228紀念公園的追思會,最為振奮人心的,莫過於紀念館舉行「嘉義地區檔案史料展」,市長涂醒哲認為:立法院去年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需加速還原228真相,才能有公義。此話展現了涂醒哲看待轉型正義的格局,讓228除了沉痛的反省,也令人期待能有更為宏觀的資訊公諸於世。 1947年發生在台灣的228事件,也被視為是白色恐怖,它帶給廣大台灣民眾心靈上的創傷至今尚未完全癒合。幾十年來,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關於228事件的解釋經歷了極其曲折的發展歷程,台灣政府(包括國民黨和民進黨)、中國、台獨人士、受害者、加害者和學術界各自出發,對事件進行各式各樣的解讀。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不同的看法恐又會因各種原因而發生改變。畢竟228事件背景因素極為複雜,總體而言,大多數人士認為事件的發生與台灣當時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領域面臨的深刻危機大有關係,既有遠因的日漸增加,又有近因的擠壓;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人為因素的推波助瀾;既有當局行為失當之弊,又有民眾失望憤怒之誤。 228事件基本上是以「自主」的形式爆發出來的,表達出民眾希望能去除極權、專制、腐敗政權的期待。228整體對台灣歷史及台灣人的影響既深且巨大,有學者所言:在台灣400年的歷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政治事件,對台灣民眾的價值觀念、思想方式、生活態度,能有如此大的衝擊。無可否認的,228事件的影響,已經變成台灣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重要部分。台灣民眾對政治的畏懼,對現實的疏離,對歷史的逃避,都可以在1947年的流血經驗中找到原因。228以後的歷史是一部壓制、反抗、扭曲和重建的歷史,充滿台灣的悲情,卻洋溢著台灣人的理想追求。 在政治層面上,228事件對台灣和台灣民眾造成了無可估計的損失,對台灣政治造成了長期的負面影響:(1)大批台灣精英受到殘害,大為削弱了台人參政力量,台人視政治為畏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政治持不關心的態度;(2)一些流亡海外的人覺得台灣的和平政治改革沒有希望,要追求台灣人的自由和幸福,唯有推翻國民黨,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因而走上台獨運動之路。 有學者明確指出:228使部分台灣本省民眾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產生了危機,成為台獨運動的基礎,另一方面則使原本錯綜複雜的省籍矛盾簡化為本省人,即1945年之前移民台灣的大陸人與外省人,與1945年後移民台灣的大陸人之間的矛盾,其消極影響迄今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當前的台灣政局。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竟曾表示:228事件被台灣的一些台獨分裂勢力別有用心的加以利用,他們歪曲歷史事實、挑撥省籍矛盾、撕裂台灣族群、製造社會對立,都是為了開展台獨和分裂活動,「我想他們背後的用心是十分卑劣的。」雖然228起因並非是爭取台獨,卻也是因為人權被壓制才產生,維護國家主權與自我尊嚴,何來卑劣?恐怕卑劣的是另有其人。至於安峰山所言歪曲歷史事實,難道228是憑空捏造?捏造的正是安峰山本人! 事實上,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不但大量印製鈔票,並將台灣人賴以維生的米、布、鹽、糖……等民生物資運往中國以資助國共內戰,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國民政府一方面接收原屬日本人與殖民政府的財產,並賣往中國,另一方面又延續日本殖民政策中的專賣制度,壟斷如煙、酒、糖、樟腦……等的買賣,排擠民營公司,並積極實施嚴格的經濟管控措施,壟斷台灣與中國貿易的經濟通路,台灣民眾的生活更變本加厲的黑暗。 陳儀代表國民黨中央政府接管台灣後基本沿襲了舊有的行政制度,維持了台幣和台灣金融體系,設立專賣局和貿易局,政府施政無能、物價上漲、民怨載道。其行政長官公署的集權體制和人事政策使台灣精英參政無門,除台北市長曾由台籍人士黃朝琴擔任過一段時間外,其餘高官都由外省人壟斷。台灣光復後仍借助日本員警維持治安,也讓台灣民眾感覺光復後變化不大,加上當時失業率高,政府管理腐敗、殘暴,政治體系又沒能處理好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要求。民眾由興奮到失望、怨恨,反專制、反獨裁、反饑餓、爭民主、求自治的群眾運動一觸即發。228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次起義,更不是企圖顛覆政府、背叛國家的暴亂事件,而是一場多層次的民眾民主自治運動。 戰後的德國經過長期努力,透過道歉、賠償,並積極推動各年齡層歷史教育,進而把「反納粹」定為法律。作為一個同樣曾有迫害人權記錄的國家,應有學習德國的勇氣,面對歷史。228歷史是一種經驗,不論71年、710年,揭開真相乃理所當然,也是轉型正義的必要之善。
廖雅蓉
2018-02-2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海巡台北艦成軍》賴總統:盼立院不分黨派 支持海纜七法
洪臣宏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