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兆坤)
李兆坤相關文章
正視語文「同化」現象
報載中國「紅讀計畫」的繁體字版童書進入台灣市場,這個問題早非一日之寒。中國市場廣大,造就其物廉的優勢,加上兩岸都使用中文,因此部分家長幫小孩挑選伴讀書籍、玩具時,無論是單純的文字圖畫,還是有聲出版品,如果只考慮價格,看到正體字就購入,很容易挑到來自對岸的產品。我們孩童長期耳濡目染下,思想或是語文使用習慣,不知不覺很容易受到對岸的影響而不自覺。 童書「等爸爸回家」遭爆美化中國防疫,洗紅台灣學童思想,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昨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童書是中國「紅讀計畫」的一環,未申請核准就上市甚至贈書學校、各地圖書館。她要求文化部應立刻要求鋪貨的部分先收回、下架,並禁止販售或贈書。(記者鍾麗華攝) 早年兩岸尚未開放交流前,政府很重視來自日本的詞彙、字體,對我國語文教育的影響。當年國語推行委員會甚至主動出擊,公布標準宋體、楷體、方體等電腦字體,無償提供大眾下載,也成為目前微軟視窗軟體系統用字(細明、標楷、標黑)。對於我國各界目前文書處理字體標準化,影響深遠。 進入智慧行動載具的年代,恰巧國語會裁撤,承接的終身教育司,在這方面著力不深,造就各家手機系統用字,無論是蘋果iOS還是安卓系統的手機字體,充斥中國的字音字形,使得我國語文教育所教授的標準用字、讀音,只有在國語文的課堂上使用。一旦孩童接觸到行動載具,馬上看到的是中國字體、拼讀,到最後不知不覺被對岸所同化。 許多長輩喜歡轉傳的圖片、影音,很多來自對岸,其語詞、口音都與本地不同。卡通、童書、玩具不是簡體字轉正體字即可,包含詞彙的轉換,甚至背後建構的意識形態,如果廠商不留意,很容易成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幫凶。就連衛福部所公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中文正體譯文,使用的都是「信息」一詞,而非我國慣用的「訊息」;也難怪各級圖書館在採購書籍時,容易踩到紅雷而不自知。 由於民主國家對於出版品不能進行事前審查,也涉及表意自由的維護。因此透過師長覺知的選讀,才能為我們下一代保留自身語文習慣。 語言的使用本是約定俗成,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使用的詞彙、文字,了解其成長背景。關於標準用字的字體、字音與字形,有賴教育部與文化部合作推動。至於本土詞彙的使用,法國的法蘭西學術院多年來努力維持法語的純淨,或許值得我們借鏡。 (作者是高中教師)
李兆坤
2020-12-02
統獨談國府公債
近日《彭博商業周刊》報導,美國有意提醒中國,根據國際法繼承原則,要求中國負起清償自清朝及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時期所發行的官方公債債務。中國官媒一如往常,要外國人向孫中山所成立的中華民國討債!所以是要向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求償嗎? 美中貿易戰延燒,美國民間提出可要求北京償還清朝末年至一九四九年已違約主權債券,估計總值逾一兆美元。圖為清末發行的湖廣鐵路債券。(摘自Ebay) 根據我國立院法律系統資訊,一九四九年以前國府所發行的公債條例現存共有四十四部,其中《上海市市政公債條例》等三十五個公債條例於一九七三年暫時被立院凍結(依中標法第十九條並非廢止);另有《民國二十三年六釐英金庚款公債條例》等九個外幣黃金或鐵路公債條例則沒有處理。我國政府總是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第五項與第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聲明「於國家統一前,不予處理。」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政府仍不放棄對這些債務的清償,以維護自身法統。 但這樣的做法,對中華民國是保障嗎?這些國府時期債券,隨著物價膨脹與利息,如果按原條件給付,我國國庫肯定馬上破產。財政部早在一九五三年提出五十六部國府公債條例廢止案,次年立院廢止其中二十八部。當年即有資深立委提醒,保留原公債條例將造成國庫未來沉重負擔。如果要清償,也要行政院另訂辦法處理。 對急統派而言,由於北京主張這些債務並非新中國所要承受,保留這四十四部國府公債條例不廢止,反而是阻礙「統一大業」。對緩統派而言,兩岸條例規定國家統一時要清償這些債務,因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認帳,如果由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行清償,勢必國庫一空,諸多年金發不出來,因此民意不可能站在支持統一的一方。 對獨派而言,這些債務本來就是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自己欠的,憑什麼拿台人努力的成果來償還。更何況這些公債所建設的玉萍、京贛鐵路、各省工程,現在都是中國人民在享受,怎麼不是受益者付費呢! 為維護中華民國國庫與人民權益,政府應早日提出上述四十四部國府時期公債條例的廢止案。誰是中國代表權的繼承者,這些債務就應該由他們來承擔。 (作者為高中教師,台北市民)
李兆坤
2019-09-03
不合時宜法律何時「清」
這些機關的組織條例,雖然部分立委曾提案廢止,但在當時準總統蔡英文一句要「讓外界看到(民進黨)黨團整體問政的節奏感。」讓所有此類的法律廢止案全部被晾在一旁。
李兆坤
2018-03-10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趙少康的「宋美齡陷阱」
金恒煒
我不是環保人士
林宜敬
潛水攝影員談藻礁
陳建志
走入悲情
李筱峰
中國開始惡鬥特斯拉
愚工
現任政府就是沙包
粘迪舜
到底夠了沒?我看不下去!
貓與邪佞的手指
「綜藝天王」不開黃腔就沒招
土星六號之狼
讓核四廠成為矽島龍頭
李界木
「棄連保扁」不符事實
彭明敏
曹興誠的覺醒
TW觀察人
連小年夜都不忘去舔紅媒
抓到了!這梗很綠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台灣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