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總統沒時間獨立)
總統沒時間獨立相關文章
雙十是我們的國慶嗎?
這篇是抱怨文喔。 你也覺得「自己是台灣、自己不是中國、台灣要作為主權國家」嗎? 還不用吵台不台派,先來個四題就好。 。雙十是我們國慶嗎? 。孫文是我們國父嗎? 。我們跟中共之間有內戰嗎? 。我們曾組建退出聯合國嗎? 只要你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中國政權,而是台灣」,那麼以上四題答案全是NO。 雙十是中國革命;孫文是中國革命人士;內戰是中國底下的國民黨華國vs共產黨中共;組聯退聯的皆為中華民國。 它們全都是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人物、中國主體的份內事務,只要你擁有清楚的台灣主體視角,沒有把台灣跟中國政權混為一談,這四題就沒有一項會是「我們」的事。 如果有人也認同本文開頭,卻在四題任一題答出YES的,原因基本上只有一個: 「你還沒認真思考過中華民國和台灣的差別,以為中華民國等於台灣,最後在邏輯上將自己視為了中國、中國人而沒有自覺。」 這種確保觀念清晰的自我檢驗題還有非常多,這只是極為基本的一小角,然而光就最基本、這麼簡單的幾題喔,現在島民會沉船的一樣高達八成。只要沒有被人幫忙點醒,多數人就完全不會意識到這些日常題目背後的意義和自己對台認同的矛盾。 中華民國的體制預設價值觀就是這麼崩壞,我們受影響的多數島民觀念現況就是這麼依然混亂。 因此話說回來,現在的所謂「台派」,可是一個連「會在這些最低對台認同限度、基礎邏輯題目沉船的無數島民」都能包含進去的對台認同名詞喔,標準已經有夠寬弱的了。 所以說,如果這四題你也沒過關,又喜歡嫌台灣價值或台派怎樣怎樣的話,這只代表你一直以來真的柿子吃太軟了,是個自我觀念標準超低、還飄在島上的政治離地小清新。 比起繼續對某種台派稻草人發脾氣,你趕快著地進來做功課學會台灣人之間怎麼互嗆,對所有人都比較實際。
總統沒時間獨立
2020-05-27
台灣島嶼視角
介紹一下,各位作為這座島的島民可以如何決定自己的主體視角,這會進一步確立你的認同以及判斷能力。 島上有兩種看世界的主體視角,一種是「台灣島嶼視角」,一種是「中華民國政權視角」。 「台灣島嶼視角」: 想像一下你自己就是台灣,你以台灣島島為中心往外看出去,你是島嶼,你看著幾萬千年來有原民、百年來有隔壁東亞大陸沿岸移民,70餘年前有隔壁中國的各省移民;外來政權勢力則有四百年的荷、西、鄭、清、日、華,看著這些人與政權在自己身上來來去去或停駐,而你希望這座島與願意待著為島嶼出力的人們在未來是獨立的國家...... 這就是台灣島主體視角,你的歷史是台灣島史,你的認同是台灣島與其島民社會身份,你的文化是台灣島上多元平權的各族文化,你懂得以台灣島為主體與視角中心向外往世界看出,你即是台灣,從頭到尾就在這裡不動。 「中華民國政權視角」: 想像一下你自己就是中華,你是站在廣大的東亞大陸上往外看出去,你不是島嶼,而是大陸,你歷經有數千年長江文明與各小國各族群的戰爭,你從廣泛的東亞大陸史裡頭挑出特定的政權族群作為某種正統歷史代表謂之朝代,夏商周秦漢三國云云到宋元明清,再來建立新中國中華民國,之後你歷經內戰分裂戰敗───從大陸上逃開,跑到了你隔壁的小島上頭,待到了今天...... 這就是中華民國政權視角,數萬千年東亞大陸中華中國,你的歷史是某種千年大中國史,你的認同是中華大陸主體與其不可分割的延伸一份子,你的文化是漢滿蒙藏苗數十族的中國主體中華文化,你即是中國,你懂得以東亞大陸與法統中國政權為主體與視角中心向外往世界看出,你即是中華,你只是在最後數十年因故跑到了隔壁的小島上頭。 打個比方。 如果用台灣島視角,來看待最近的歷史,那你的歷史就是「我是台灣,清國來了,清國跟日本戰輸,然後日本來了;接著日德軸心陣線跟英美中同盟陣線戰輸,然後同盟陣線叫中國來了,在我身上待到了今天。」這是台灣視角,以台島為主體的台人看到的歷史。 如果用中華民國政權視角,來看待最近的歷史,那你的歷史就是中華民國課本告訴你的經典的「我是中國,我時代為清國,我輸給日本,把台灣割給日本,然後政權變動,我時代為新中國中華民國,我跟英美的同盟陣線贏了日德軸心,同盟叫我先去負責處理台灣,於是我主張我中國光復接收了台灣,然後我身上的內戰有了結果,我輸掉內戰,我逃到了隔壁的台灣島上,待到了今天。」這是中華民國視角,以中國政權為主體的中華人看到的歷史。 打個比方。 如果用台灣島視角,那麼孫文是隔壁國家的中國人,是隔壁國家的革命者,是隔壁國家認定的隔壁國家國父,只是他那個國家最後內戰,「他們逃到了我的身上來」,這個外國在我身上要求我也要認他當國家,所以以他們國家的官方定義,「他們隔壁中國國家的中國國父才變成了我台灣後來要認的國父」。 如果用中華民國視角,那麼孫文是我國家的人、是我國國民,是我國革命先烈,是我中國國家認定的我國國父,只是我中國最後內戰,於是「我們逃到了隔壁的小島上」,我們繼續要求小島認我們當他們的國家,所以以我們國家的官方定義,「我中國國家的中國國父才變成了他們台灣後來要認的國父」。 打個比方,台灣島視角看歷史,就是堂堂正正的台灣史;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看歷史,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史。 打個比方,之前課綱議題時,台灣島視角的歷史,就是年輕人與台派堅持的內容傾向;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的歷史,就是「另一群人」堅持的內容傾向。 打個比方,青天白日滿地紅,在台灣島視角眼裡看來,也僅是其中一面外來政權的旗子,就如清國黃龍旗,就如日本日章旭日旗,今天的也只是中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只不過「當前它把自己包括在內」;在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眼裡看來,則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中華民國國家的國旗」,「台灣省民眾當然也要認這面旗」。 打個比方,武昌雙十革命時的時間點上,在台灣島視角看來,那是「看哪,隔壁外國清國在革命換政權......說不定會變成他們國家的新國慶日喔」;在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看來,則是「我們國家的革命建國大事,成功了這也許就是我們國家的新國慶日了」。 開始發現差異了嗎? 當你把中心踩定,分清自己的視角是以「台灣島」還是「中華民國政權」為主,就會發現原來區分主體是有清晰原則可循的,而這決定了你看見的歷史,決定了你看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你說你是台灣人,但大家說「你祖先族群也是中國來的」,那說真的為什麼你不算中國人?你憑什麼說自己是台灣人?───台灣島視角就是你的答案。因為你以這個島嶼為主體視角,你歷史緣由身份外來,但你選擇歸化在這個島嶼上與社會共和同甘共苦,你的認同和視角就讓你走上了做為台灣人的起點。 像這樣想清楚底心的認同,判斷更符合你價值觀的主體視角,你往後的判斷便皆有跡可尋。 那你也許會開始好奇,這兩套完全不同的視角,為什麼現在好像重疊在一起?雖然現在看起來覺得的確有怪怪的,同件事或歷史時刻依照不同的視角的確有不同見解,然而自己心中認同台灣,但也同樣覺得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也是真實的啊,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第一點,很簡單,因為「中華民國政權」最後逃到了「台灣島」上呀。至於你的認同,因為從你出生以來環境就是如此,台灣土地認同是對所見土地人群社會的經驗認同,中華民國認同則是中華民國政權體制包著你灌輸你的國家體制認同。但記住,政權體制從來不等於土地,除非體制明確確認它就是屬於在地,它以在地為主體而非體制自身為主體,它為了土地社會體制願意全然奉獻自身,在土地社會與體制之間二選一時它將土地社會作為唯一選項,這時體制才會等於在地───中華民國體制則沒有這麼做。 對於中華民國體制而言,它不是「在地歸化成為台灣」,而是「要求台灣同化為自己中華民國的一部份」;它不是「來到台灣後放棄自身政權主體,重新作為台灣社會一份子共同起身」,而是「主張自己光復了台灣,抹殺台灣主體的空間,要求台灣認中華民國當國家,化為中華民國國體一環延續」。 它要求台灣使用「中華民國政權視角」;它要求台灣「認同中華民國」;它要求台灣學習「中(華民)國數千年朝代接續至今的中華政權史」;它要求台灣「認中國武昌革命當國慶日」;它要求台灣「認中國歷史人物革命者孫文當國父」;它要求台灣「認中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當國旗」;它要求台灣「把中國內戰國共內戰當成自己跟中共的內戰」;它主張「我中國打敗日本光復了台灣」而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政權身分,協助台灣人以台灣自己為主體做出新的自由選擇」。 對台灣島而言,中華民國也不過是當前最後一個外來政權,就如外來的荷西鄭清日一樣,它只是接續在後的中華。而就如外來的荷西鄭日清都沒有想要以台灣為主體「成為台灣」一樣,中華民國也沒有真正貫徹過「成為台灣」這一點。 如上所述,中華民國到台灣島上後,沒有歸化台灣而是要求台灣變成它的一部份,它來到台灣後以數十年的戒嚴國民教育強迫你台灣要成為它的一份子,要你認同中華民國,而它的方針成功生效了,所以你照著它教的,用了它給你的視角與認同,因此今天的你同時有著「中華民國教你的中華民國政權視角、中華民國國家認同、中華民國政權史觀認同」,卻又同時有著在台灣生活而生的「獨立台灣島嶼土地社會認同」。並且你從未有機會嘗試我們提到的這一切,去思考判斷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衝突與矛盾,你沒有去認真刺過那些錯亂的關鍵點,你雖稍微在兩種認同中感到一絲奇怪混亂但也未加深思,便繼續維持著「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吧」的表面現況判斷,一直到了今天。 中華民國外來政權來到台灣,要台灣成為中華民國一部份,用中華民國政權視角配合國民教育教導了你中華民國認同,而你生活在台灣對土地社會人群的獨立台灣經驗也生出了台灣在地認同,並且你從未深入思考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衝突與關係,就這樣而已。 去想清楚你的視角主體是「台灣島」還是「中華民國政權」,迷惘了就往1945年以前判斷差別,如果你的認同是台灣/中華,你會是從哪邊看自己看世界?然後再分別用兩種視角去假設思考,這兩邊會有何種不同的意識形態認知差異? 以此為起點,便可開始進一步你的認同與判斷能力,除了自身判斷的強化,從歷史事件到當前主體到未來走向;從國家地位到各族族群到各族文化;從政黨與政治人物到周遭其它人們的身份國家意識形態、認同位置、觀念清晰程度......你想問什麼是台灣?為什麼誰比較貼近台灣?台灣與不是台灣要如何界定區分?台灣跟中華民國為什麼不一樣?全都可以依此為基礎原則,對國家與生活與政治的一切思考都會開始更加有所依據。 #對島上民眾認同的局勢認識會開始變得清晰 #也會發現島上看似和平的認同台灣與事實完全截然不同 #台灣人必定會面臨選擇 #這是各位做出選擇的觀念基礎
總統沒時間獨立
2018-11-2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