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酈英傑:台確診低 相信能控制疫情

酈英傑:台確診低 相信能控制疫情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昨發表離任演說並舉行線上記者會。(翻攝自AIT直播)     離任演說 強調必須抵抗中國將全球衛生等議題政治化的企圖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已宣示將與各國分享八千萬劑疫苗,台灣近期本土疫情升溫,關注能否獲得分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昨謹慎表示,台灣確診數和確診率還是全世界最低的地方之一,有信心台灣能再次控制這次疫情。關於疫苗派送標準還在擬定當中,將考慮接受者的確診率、醫療體系量能和疫苗接種比例等因素,美國正努力持續和台灣各層級密切討論此議題。 美捐贈疫苗派送標準還在擬定 酈英傑駐台將屆三年,昨於線上發表卸任演說,並回應媒體提問。酈英傑細數在台政績,並指北京持續百般阻撓台灣在各領域與全球夥伴共同合作,包括運動與電競、全球衛生、執法、民航或無數的其他領域。這次疫情就是最清楚、但也最令人憂心的例子:「當台灣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不論是世衛或國際民航組織,整個國際社會都會因此受到傷害」。 他說,在台灣的三年當中,看到世界各國聲援台灣參與國際舞台的聲浪大幅增加。有愈來愈多國家意識到,世界必須有著像台灣這樣成效卓著的夥伴,也必須抵抗中國將全球衛生、反恐、民航和打擊國際犯罪等議題政治化的企圖。 酈英傑強調,在拜登政府下,美台的合作模式還會延續下去。每屆美國政府都希望在外交政策上留下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記,拜登政府也不例外。各屆政府聚焦重點或有不同,而拜登政府已指出將採用多邊機制因應問題。他相信,美台會在彼此共享價值與利益的指導下,持續發掘更多新合作領域,美台關係仍會是「真朋友、真進展」。 酈英傑演講最後拿出鳳梨放在桌上強調,近來台灣持續面對毫不停歇的各種威脅,這(鳳梨)是最近的例子。當面對霸凌欺負時,台灣展現了決心與團結,而這使得霸凌手段適得其反。他有信心,未來面對一次又一次試驗時,台灣仍會團結起來,向全世界展現實力、韌性與決心。 美將續與台各層級 密切討論疫苗 媒體問及美國將向海外分享八千萬劑疫苗會否派送台灣?酈英傑回應時首先肯定台灣,他有信心台灣能有效控制這次疫情,目前許多鄰近國家也有疫情升溫,台灣目前確診人數和確診率還是全世界最低的幾個地方。目前派送標準還在擬定中,會考量接受者的幾個因素,例如確診率、醫療體系量能和疫苗接種比例等。美國也知道台灣研發的疫苗可能於幾個月後提出,將持續和台灣在各層級密切討論此議題。
呂伊萱 2021-05-27
599:30!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凍結歐中協議

599:30!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凍結歐中協議

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凍結歐中投資協議的討論。(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歐洲議會20日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壓倒性通過凍結「歐中投資協定」(CAI)的討論,直至北京3月間對歐洲官員實施的報復性制裁解除為止。 南華早報報導,該投票獲得歐洲議會所有主要政黨,包括歐洲人民黨、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黨、復興集團以及綠黨的支持,顯示北京的制裁讓歐洲各光譜的政黨,捐棄立場,團結一致。 德國歐洲議會議員比蒂科夫(Reinhard B?tikofer)說:「中國非常想要歐中投資協議,但他們錯估,且持續低估歐洲議會捍衛歐洲利益與價值的決心。」他是遭中國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之1。在歐盟制裁與新疆人權侵犯有關的4名中國官員以及1個組織後,北京實施廣泛報復性制裁作為反擊。 週四的議案也對「歐盟理事會在採取措施,應對香港民主的壓制上缺乏團結表達深切遺憾」,同時敦促會員國中止與中國的引渡條約,加快擬定計畫,禁止疑似使用新疆強迫勞動的產品進口。 該案也呼籲在歐盟制裁架構下採取「額外的針對性措施」,「妥當因應中國的網路安全威脅、混合攻擊以及軍民融合項目」。 歐中貿易協定耗費逾7年、30多回合談判,於去年底完成。該協議必須經由歐洲議會以及會員國批准才得以生效。
魏國金 2021-05-21
挺台參與世衛 歐洲1084議員聯名致函譚德塞

挺台參與世衛 歐洲1084議員聯名致函譚德塞

  歐洲近三十國、一○八四位國會議員十二日聯名致函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挺台出席世衛大會(WHA)和相關會議機制。(路透檔案照)   力挺出席WHA和相關會議機制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台灣遭世衛組織(WHO)拒於門外,由「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各國共同主席領銜,歐洲近三十國、一○八四位國會議員十二日聯名致函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挺台出席世衛大會(WHA)和相關會議機制。並同時知會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 去年十一月WHA復會時,「福爾摩沙俱樂部」也曾領銜推動聯名信函,當時有全歐跨黨派逾六百位議員參與,此次參與連署人數大增至逾千人。 連署信:拒台參與 國際社會損失 連署信函指出,自疫情在全球肆虐以來,台灣展現傑出防疫成果,同時向他國伸出援手;將台灣排除在世衛的重要討論之外,不僅損害全台灣人民的權益,也剝奪台灣分享貢獻的機會及國際社會因此獲得專業知識及寶貴經驗。 連署信函表示,台灣參與世衛不是地緣政治的賽局,而是應該免於政治干擾的衛生議題,因此議員們呼籲譚德塞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五月廿四日至六月一日舉行的WHA,並將台灣完全納入WHO的會議、機制及活動,以符合各方利益。 參與連署者來自歐洲議會及英、法、德、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冰島、挪威、瑞典、芬蘭、丹麥、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瑞士、奧地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及希臘等多國重量級議員。 外交部籲世衛 正視國際社會主流民意 外交部昨對此表達高度歡迎與誠摯感謝,並表示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灣參與世衛案,並再度籲請WHO正視國際社會的主流民意,儘早邀請台灣出席WHA。
呂伊萱 2021-05-14
世衛連5年拒台 美日再發聲挺台

世衛連5年拒台 美日再發聲挺台

世衛組織(WHO)連續第五年未邀請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法新社)   〔記者呂伊萱、吳亮儀/綜合報導〕世衛組織(WHO)連續第五年未邀請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美國在台協會(AIT)昨以精美插畫創意,表達美國持續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並讚美台灣不只推行了全球數一數二有效的防疫策略,也慷慨捐贈關鍵個人防護裝備給世界各國。日本政府發言人加藤勝信昨重申,日本一貫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委員會昨天也審議並表決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A決議案。   陳時中:近期辦雙邊會談   即使我國未收到邀請函,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仍不完全放棄與會機會,會請駐外館處持續和世衛聯繫並持續接洽,也請理念相近的國家持續為我國發聲,並會在近期舉辦雙邊會談,和理念相近的國家視訊會談。 美、日、英、法、德、義、加等七國上週透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公報聯合支持我國參與WHA;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瑞典總理洛夫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比利時副總理薇梅絲和紐西蘭外交部先前均曾代表政府表態挺台參與。 第七十四屆WHA將在五月廿四日召開視訊會議,線上報名已於十日截止,儘管G7上週聯合表達挺台參與,台灣至今仍未獲邀。世衛僅透過電郵回應媒體重申,台灣在WHA的觀察員問題由一九四個會員國考慮和決定,可經簡單多數決通過的決議或決定邀請觀察員。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加藤勝信昨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重申,國際健康議題不應發生地理上的空白,日本政府一貫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AIT昨則透過社群軟體分享精美插畫,強調美國持續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今年以來,已有多國外交部或政府高層表達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衛。例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G7公報後,七日又發表聲明,強調「沒有任何正當理由持續將台灣排除在WHA外」,呼籲恢復台灣在WHA的適當地位。 日本首相菅義偉三月在參院答詢時,強調台灣參加世衛有其必要性。瑞典總理洛夫文三月也在國會答詢時說,他本人立場堅定,瑞典政府堅信台灣應該參與WHO。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四月在國會表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符合全球衛生利益。德國外交部和英國外交部亦表示,支持台灣參與「不以主權國家」為資格的國際組織,台灣可為全球利益做出貢獻。 對於中國持續阻撓台灣參與,中國外交部週一又搬出「一中原則」,稱「沒有人比中國更關心台灣同胞健康」。外交部長吳釗燮則連續發表三篇推特,痛批中國政府無恥扯謊,並再次向WHO喊話,「做正確的決定吧!讓台灣參加!」
呂伊萱 2021-05-12
馬尼拉民眾抗議 要「中國滾蛋」

馬尼拉民眾抗議 要「中國滾蛋」

有人舉起「中國滾蛋」的標語,要求中國勿再侵入菲國主權海域。(歐新社)   菲律賓與中國近來就南海主權爭議不斷交鋒,馬尼拉民眾七日前往中國大使館外,抗議總統杜特蒂對中姿態太軟,有民眾戴上杜特蒂的漫畫面具,躺在蚊帳包圍的床鋪上,諷刺其無所作為,另有人分別舉起杜特蒂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具,象徵兩人私交密切,還有不少人舉起「中國滾蛋」的標語,要求中國勿再侵入菲國主權海域。杜特蒂六日才說,南海仲裁結果「只是一張紙,我會把它扔到廢紙簍」。(美聯社、歐新社) 有人分別舉起杜特蒂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具,諷刺兩人私交密切。(美聯社) 有民眾戴上杜特蒂的漫畫面具,躺在蚊帳包圍的床鋪上,諷刺其無所作為。(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21-05-08
法國會史上首次!參院304:0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法國會史上首次!參院304:0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法國參議院週四晚上以304票無異議通過了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決議文。駐法代表吳志中(右三)與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副主席葛里歐、參議員布里松、卡里奧─梅蘭、卡迪克、卡托蘭等人合影。(取自駐法代表處臉書)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繼G7外長公報力挺台灣有意義參與世衛(WHO)後,法國國會也通過史上首次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決議文!法國參議院於巴黎時間週四傍晚召開院會,最後以304票贊成、0票反對,無異議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正式成案,擴大支持台灣參與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各領域國際組織。 法國外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去年10月在參院外委會中曾重申,法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例如WHO。法國參議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葛利歐(Joël Guerriau)與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3月共同提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案,進一步呼籲政府將對台灣國際參與的支持擴大到其他領域的國際組織。 這是法國國會首次出現挺台議案。該案提出時有17位參議員參與連署,之後連署議員不斷增加,在今日會議召開前,共計有30位參議員加入支持行列。此次決議案向法國政府強調,提升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帶來助益,包括世衛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 法國參議院週四傍晚召開會議,就「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進行言詞辯論及表決等程序,共有9位參議員登記發言。 多位友台參議員在會議開始前就推文討論台灣議題,卡里奧─梅蘭(Joëlle Garriaud-Maylam)寫道,「很高興看到G7公報首次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台灣議題終於動起來了!法國參議院也有此提案!」;維里尼(André Vallini)也推文說,「好消息!今晚我們將一同前往參議院捍衛此決議:將台灣納入國際組織(衛生、安全、氣候、民航),支持台灣民主!」;雍格(Richard Yung)同樣預告,「今晚我們將和友台小組的許多同事一起,要求參議院通過跨黨派決議,擴大支持台灣與國際組織的合作。」 參議院最後以304票贊成、0票反對,無異議通過決議文。參議員喬米耶(Bernard Jomier)會後推文慶賀表示,參議院對這項決議草案投了贊成票,「我是該決議文的共同簽署人,呼籲納入台灣成為WHO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準成員。中國阻撓台灣參與是反民主的,台灣是全球社會的一部分!」 我駐法代表處感謝法國多名參議員長期賣力支持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說,法國參議院以304票同意,0票反對,贊同表態支持台灣參與WHO、INTERPOL、UNFCCC、ICAO。這是G7之後台法關係的歷史性一刻。 吳志中今也旁聽會議進行。他說,會議結尾的法國外交部國務秘書讓–巴蒂斯特‧勒莫恩(Jean-Baptiste Lemoyne)也表達法國政府會在國家與歐洲層面支持台灣。在場的參議員說,「支持台灣就是捍衛法國國會議員的榮譽!」堅定的支持讓他熱淚盈眶,「經過多少努力,終於來到這歷史性一刻!」 法國參議院以304票無異議通過了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決議文,是法國國會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挺台決議文。(取自駐法代表處臉書)
呂伊萱 2021-05-07
分析統獨民調 美國政治學博士:台灣人不想跟中國統一    

分析統獨民調 美國政治學博士:台灣人不想跟中國統一    

  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專家南樂分析統獨立場民調折線圖,他表示,台灣人不想跟中國統一,中國持續威脅要武統台灣,而任何討論此議題的文章都應認知到這兩點。(圖取自南樂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專家南樂(Lev Nachman)5日推文分析統獨立場民調折線圖,他表示,任何討論此議題的文章都應認知到「台灣人不想跟中國統一」、「中國持續威脅要武統台灣」。 南樂5日在推特發文,他分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作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分布(1994.12-2020.12)」折線圖,其中「偏向獨立」從8.0%上升到25.8%、「儘快獨立」從3.1%上升到6.6%;「偏向統一」從15.6%下降到5.6%、「儘快統一」從15.6%下降到5.6%;「維持現狀再決定」則從38.5%持續下降28.8%;無反應的則從20.5%下降到6.8%。 對此,南樂強調,第一點,台灣人「不」想要跟中國統一,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社會學者持續在針對台灣人的統獨立場做民調。第二點,中共規律地威脅要武統台灣,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中國一直在在威脅要武統台灣。 「不管是從美國還是中國視角出發,任何要討論戰爭或侵略的文章,都應該至少要認知以上兩點。」南樂在留言中繼續說,煽動恐懼的文章在塑造台灣是「危險」的同時,在弱化台灣向主流媒體發聲的力道。  
自由時報 2021-05-06
越南入境檢疫延長為至少21天

越南入境檢疫延長為至少21天

越南河內總醫院醫護人員因應防疫,趁要進去院區者填寫健康聲明時量測體溫。(法新社)   〔中央社〕越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擴散,官方今晚發布公文表示,「依規定」須集中隔離的人員,原本至少14天的隔離檢疫期將延長為至少21天。 越南2019冠狀病毒疾病國家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今天晚間發布公文做出如上指示,並強調集中隔離人員至少須在集中隔離的第1天、第14天、第20天各做1次篩檢。 依據公文,民眾結束集中隔離後,後續自主健康監測的時間,從原本的14天下調至7天,且自主健康監測第7天須再次篩檢。 公文並未說明前述規定將從何時開始實施以及具體適用對象,但多家越南媒體引述衛生部長阮清龍(Nguyen Thanh Long)的說法指出,「21+7」的新規定從今天起實施,適用對象包括入境者以及曾與確診病例接觸者。 此外,根據越南2019冠狀病毒疾病國家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今天稍早發布的公文,民眾在自主健康監測期間不可出門,若要外出上班或處理必要事情,須事先通知當地警方和醫療人員。 越南正面臨新一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本土疫情考驗,目前已知的兩個疫情熱點都與變種病毒有關,且感染源在隔離期間的篩檢結果皆呈陰性。 越南衛生部今天晚間表示,越南自去年1月23日爆發疫情以來,迄今共3022人確診,其中1626例為本土病例、35人死亡。自4月27日迄今,越南累計56例本土病例。
中央社 2021-05-06
美參眾兩院外委會挺台參與WHA 逾50國政要響應

美參眾兩院外委會挺台參與WHA 逾50國政要響應

美國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起的「#LetTaiwanHelp」社群媒體串聯活動,迄今已有逾50國政要響應。(圖擷自推特)   〔中央社〕外交部今天表示,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起的「#LetTaiwanHelp」社群媒體串聯活動,迄今已有逾50國政要響應,共同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台灣參與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 外交部透過新聞稿指出,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起的「#LetTaiwanHelp」全球社群媒體串聯活動,獲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及各界接力響應;自4月27日至4月29日止,全球已有超過50國、250多位國會領袖、議員、跨國議會組織及高階官員等國際友人熱烈響應。 外交部說,國際社會聯合支持台灣參與今年第74屆WHA的力道不斷升高,在推特及臉書等平台上,國際友人齊聲肯定台灣防治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成效,強調在全球團結抗疫時,更凸顯將台灣納入世界公衛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疾呼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向國際社會分享台灣成功抗疫經驗並發揮台灣優勢作出貢獻。 外交部表示,發起活動的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及共和黨首席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貝拉(Ami Bera)及共和黨首席議員夏波(Steve Chabot)都親自錄製影片,肯定台灣為防疫模範且可為世界作出重大貢獻。 外交部說,其他眾多友好國家國會領袖及堅實友人也共襄盛舉,包括逾25個國家的友台小組主席及召集人、國會友好協會會長或「福爾摩沙俱樂部」共同主席及核心成員。
中央社 2021-04-30
巴西高官稱「中國人發明了武漢肺炎」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氣炸

巴西高官稱「中國人發明了武漢肺炎」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氣炸

巴西經濟部長葛德斯。(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巴西經濟部長葛德斯(Paulo Guedes)28日在同步於網路直播的衛生委員會議中,脫口表示「中國人發明了武漢肺炎」,還說「他們的疫苗不如美國有效」、「輝瑞疫苗更好」。對此,中國駐巴西大使館29日表示,痛批葛德斯說法違背事實,中方對此表示不滿。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今日發表記者會問答,發言人表示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應由全球科學家合作開展研究。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一直公開透明地發布信息,支持各國科學家開展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的科學研究,已兩次邀請世衛專家赴華開展溯源研究,並已公佈了有關研究結論。各方都應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意見和結論。 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在中國竭盡全力、克服困難向巴西提供疫苗和疫苗原液的情況下,巴西政府高級官員發表這樣的言論有悖於雙方為雙邊合作創造良好氣氛的意願,違背事實。中方對此表示不滿。 巴西今年1月推動全國接種疫苗,有近8成疫苗為與中國科興合作研發的疫苗,其餘則是AZ疫苗。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去年10月曾說,他決定不購買中國疫苗,因「不相信它能給巴西人民提供足夠的安全」,但隨後因為沒有其他選擇,還是購買中國疫苗。
自由時報 2021-04-30
拜登提名台裔女科學家徐若冰 出任美國防部副部長

拜登提名台裔女科學家徐若冰 出任美國防部副部長

拜登提名出身台灣的前陸軍助理部長徐若冰(左)出任國防部研發暨工程部副部長。(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今公布多項人事案,提名出身台灣的美國陸軍前助理部長徐若冰(Heidi Shyu)出任國防部研發暨工程部副部長,另外也提名美籍華裔的前勞工部副部長盧沛寧(Christopher P. Lu)出任駐聯合國改革與管理事務代表。 綜合外媒報導,未來若徐若冰通過提名,將創下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國防部文官系統的最高位階紀錄,並將成為繼佛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之後,第二位出任國防部次長的女性。 徐若冰出生於台灣,祖父為前空軍副總司令徐康良,徐若冰赴美求學後,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學位以及多倫多大學數學碩士。 徐若冰在政府任職之前,在雷神公司(Raytheon)服務許久,曾在2011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美國陸軍採購、後勤暨科技助理部長,並擔任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她同時也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在國防領域表現十分傑出。 《彭博》報導指出,若參議院確認通過徐若冰出任國防部研發暨工程部副部長,將會成為美國研發下一代極音速武器的關鍵人物之一,並與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陸軍部長提名人沃姆斯(Christine Wormuth)和國防部成本評估部門主任候選人布魯姆(Susanna Blume)撐起拜登的國防團隊。 除了徐若冰之外,拜登也提名盧沛寧(Christopher P. Lu)出任駐聯合國改革與管理事務代表。盧沛寧父母出生於中國,之後輾轉至台灣生活,1950年代赴美留學後移民當地,1966年盧沛寧在紐澤西州出生。盧沛寧攻讀哈佛法學院時,曾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同學,盧沛寧在歐巴馬任內曾擔任白宮內閣秘書長,並在2014年獲得提名出任勞工部副部長。 徐若冰曾在雷神公司服務許久,曾任美國陸軍採購、後勤暨科技助理部長,在國防領域表現十分傑出。(圖擷取自美國商會網站)
自由時報 2021-04-28
安倍晉三貼出台灣鳳梨照 高呼:真的很好吃

安倍晉三貼出台灣鳳梨照 高呼:真的很好吃

安倍晉三在臉書貼出台灣鳳梨照。(圖擷取自安倍晉三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先前封殺台灣鳳梨,日本掀起一波「吃鳳梨挺台灣」的熱潮,各都道縣府紛紛採購台灣鳳梨,而台灣鳳梨香甜可口也頗受日本消費者喜愛,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稍早則在臉書及推特貼出「台灣鳳梨」照,並笑著說:「今天的甜點是鳳梨,真的很好吃」。 許多日本網友也紛紛在貼文底下留言:「台灣產的,好吃!」、「我也收到了台灣鳳梨,真的很好吃,以後會再買的。」、「我也是在上週買了台灣鳳梨,連中間的芯都很甜,是我吃過的鳳梨裡最好吃的。」、「鳳梨看起來好大阿,太厲害了。」也有網友注意到安倍晉三在照片中展現的笑容,稱讚安倍的氣色看起來非常好。
自由時報 2021-04-28
「讓台灣幫忙!」 20多位美國會議員推文挺台參與WHA

「讓台灣幫忙!」 20多位美國會議員推文挺台參與WHA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24日以全視訊方式召開。圖為位於瑞士日內瓦的WHO總部。(路透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24日以全視訊方式召開,美國國會議員和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主席27日紛紛透過推文支持台灣參與WHA,標註「讓台灣幫忙」(Let Taiwan Help),呼籲國會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A決議案。 綜合媒體報導,此次推文活動由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的主席與首席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羅穆尼(Mitt Romney)、貝拉(Ami Bera)與夏波(Steve Chabot)4人共同發起,共有20多位美國國會議員推文支持台灣參與WHA。 民主黨籍眾議院外委會主席米斯克(Gergory Meeks)透過影片表示,台灣有意義參與全球衛生體系歷史悠久,台灣應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對話的一部分,全球可以從台灣學到許多。 民主黨籍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推文說,北京排除台灣於國際社會之外的做法,阻礙疫情大流行的恢復與因應,參議院應該通過他與參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殷荷菲(James Inhofe)的提案,支持台灣參與WHA。 參院軍事委員會首席議員里契(James Risch)27日發表聲明指出,台灣在控制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上取得巨大成功,並積極協助其他國家,WHO與其秘書長譚德塞應給予台灣機會參與WHA。 除此之外,殷荷菲、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柯頓(Tom Cotton)、眾議院亞太小組主席貝拉(Ami Bera)、劉雲平等多位參眾議員也都透過推特支持台灣參與WHA。 相關連結:   The world can learn a lot from Taiwan. Throughout the pandemic, Taiwan has seen fewer than 1,100 cases and less than a dozen deaths.#LetTaiwanHelp by participating at the upcoming World Health Assembly. pic.twitter.com/ZObirvDqlz —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HouseForeign) April 27, 2021     Beijing's efforts to shut Taiwan 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inder pandemic recovery & response. The Senate must pass my bill with Sen. @JimInhofe championing Taiwan's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 #LetTaiwanHelphttps://t.co/jAitel0Iih —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FRCdems) April 27, 2021
自由時報 2021-04-28
劍指中國! 英國證實航艦將停靠日、韓 並與10多國聯合軍演

劍指中國! 英國證實航艦將停靠日、韓 並與10多國聯合軍演

英國駐日本大使館26日證實,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航空母艦首次部署,將率領皇家海軍艦隊航經亞洲海域,並停靠日本及韓國港口,也將與10多國聯合軍演。(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繼日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英、日兩國官方已達成協議,英國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打擊群遠航東亞將停靠日本,英國駐日本大使館26日也證實,伊麗莎白女王號此次首度部署之行,將率領皇家海軍艦隊航經亞洲海域,並停靠日、韓等港口,將與10多國進行聯合軍演,劍指中國意味濃厚。 日媒《產經新聞》先前報導,日英兩國政府已達共識,伊莉莎白女王號屆時將首度停靠日本港口,並將與日本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習。綜合外媒報導,英國駐日本大使館證實,伊莉莎白女王號5月將率領皇家海軍艦隊航經亞洲海域,並停靠日本、南韓、印度和新加坡等港口。 英國國防部指出,此次部署還將包括英國皇家海軍45型驅逐艦保衛者號(HMS Defender)和鑽石號(HMS Diamond)、23型護衛艦肯特號(HMS Kent)和里士滿號(HMS Richmond)、F-35B戰機以及其他艦船和飛機;此次部署預估將持續約28週,跨越2.6萬海里(約4.8萬公里)。 英國國防部強調,此次部署將加強印太地區的防務夥伴關係,英國致力於在該地區建立更長久的防務和安全存在。英國國防部並發聲明稱:「與新加坡、南韓​、日本和印度的接觸,將為加強我們的安全關係、加強政治關係以及支持英國出口和國際貿易議程提供機會。」 據悉,伊麗莎白女王號將與美軍艦艇及一艘荷蘭巡防艦,會同日本、澳洲、加拿大、紐西蘭、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丹麥、希臘、義大利、土耳其、以色列、印度、阿曼與南韓等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路透》分析,伊麗莎白女王號這次高調造訪日、韓,是為了加強與東亞地區國家的關係;此行適逢東亞區域緊張升高之際,日本日益擔憂中國對台灣構成的威脅。
自由時報 2021-04-27
日本政府言明為台海和平努力 民調曝:74%日人支持

日本政府言明為台海和平努力 民調曝:74%日人支持

有74%日本民眾肯定政府追求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而做出的努力。(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和美國總統拜登本月16日會談後發表美日聯合聲明,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據日經新聞和東京電視台委託民調,有74%日本民眾肯定政府追求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而做出的努力。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拜登與菅義偉在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1969年以後美日兩國領袖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到台灣。 在日經和東京電視台的民調中,日本絕大多數民眾支持政府為了追求台海和平與穩定做出的努力。民調中有74%支持日本參與維護台海穩定,13%民眾反對。 這份民調所有年齡層中,支持者人數都大於反對者,60歲以上有74%支持;40到50歲有80%支持;18到39歲之間則有69%支持。 不過,日本民眾對這場美日峰會滿意度較上次2017年美國前總統川普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首場峰會來得低,上次滿意的民眾有58%,這次有50%民眾滿意,不滿意32%。 這份民調調查期間在本月23日至25日,民調電訪了18歲以上的民眾,共計1026份有效樣本。
自由時報 2021-04-26
「中國企業家良心」孫大午被捕控8罪 整個集團遭株連

「中國企業家良心」孫大午被捕控8罪 整個集團遭株連

以敢言聞名的中國農民企業家孫大午傳出已遭正式逮捕,被控8項罪名。(法新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國知名農民企業家孫大午,疑似因為表態支持公共知識份子對中共當局的批評,23日傳出已遭正式逮捕,其創立的河北大午農牧集團領導階層幾乎全部遭到株連。孫大午被控包括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等8項罪名,一旦所有罪名成立,律師研判恐將遭到20年到25年有期徒刑的重判。 孫大午和妻子劉會茹與集團20多名管理職幹部,去年11月就傳出遭警方帶走調查,其中25人目前仍被羈押,包括孫大午夫婦和兒子與兒媳。當時外媒指稱,被譽為「中國企業家良心」的孫大午,疑似因言論及挑戰國有農場利益的維權行動,觸怒當局而獲罪。 綜合美國之音(VOA)和香港媒體報導,孫大午已於21日正式被捕,網路上流傳的逮捕通知書顯示,孫大午被控8項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採礦罪、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強迫交易罪、破壞生產經營罪、妨害公務罪等。 大午集團法務總監楊斌23日透過「微博」發文證實孫大午被捕消息。同案被捕者幾乎涵蓋大午集團所有領導高層,包括副監事長孫德華和孫志華、董事長孫萌、集團總經理劉平、集團副總經理靳鳳羽,和集團辦秘書紀瑋蓮等。這7人在被捕前已經處於監視居住狀態,罪名包括非法採礦、強迫交易、詐騙等。當地政府派出29個工作組接管孫的公司。 現年67歲的孫大午曾經是聞名全國的「養雞狀元」,他在1985年以1000隻雞和50頭豬起家,創立大午集團,成為中國500大民營企業之一,員工9000多人,固定資產20億人民幣,年產值超過30億人民幣。孫大午在2005年辭去董事長職務,被捕前擔任集團監事長。 據報導,警方逮捕孫大午和集團高階幹部,名義上是因為該集團與河北保定一家國營農場的土地糾紛,實際上是當局無法容忍孫大午的「出格」言論。他喜歡參與政治討論,發表對國家發展的看法,並結交包括自由派經濟學家茅于軾、「炎黃春秋」雜誌的姚監復、杜潤生和李銳,以及獨立記者高瑜等公共知識份子。 此外,孫大午還公開讚揚曾經幫助過他的維權律師許志永,更面對鏡頭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和前述公知的理念相近。2003年,大午集團在網站上發表「小康社會的建設及難點」、「悼念李慎之」、「兩位民間商人關於中國的時局及歷史的對話」等3篇文章,遭到警方警告,指稱這些文章「嚴重損害了國家機關的形象」,下令網站停業6個月整頓,罰款1萬5000人民幣。 孫大午去年10月在「微博」發文,對當前中國設會的黑暗做出生動的描述:「有人說,什麼叫社會黑?晴天白日,你看不到事情的真相;熙熙攘攘,你聽不到不同的聲音;有權有勢的橫行霸道,有理有據的寸步難行;白天活見鬼,夜裡死見人」。 大午集團法務總監楊斌指出,「沒有涉黑,也沒有傳說中的境外敵對勢力。當然,這只是批捕的罪名。種種跡象表明,偵察機關在加快辦案節奏。」 以敢言聞名的中國農民企業家孫大午傳出已遭正式逮捕,被控8項罪名。(取自網路)
自由時報 2021-04-24
戳破中國陰謀!龐皮歐:「統一台灣」實為「殖民統治」

戳破中國陰謀!龐皮歐:「統一台灣」實為「殖民統治」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認為,習近平領導的中共表面上說的是要「統一」台灣,但實際上卻是要「殖民統治」。(路透、歐新社;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近日接受「美國獨立女性論壇」(IWF)的Podcast節目專訪,提到台灣與中國,龐皮歐認為,習近平領導的中共表面上說的是要「統一」台灣,但實際上卻是要「殖民統治」。 龐皮歐表示,美國政府一直以來遵循「一中政策」,美方現在應該從各方面給予台灣支持,中國政府表面上對台政策使用「統一」一詞,與他們實際上要對台灣進行的「殖民統治」完全不同。 龐皮歐指出,中國正在建立軍隊、運用訊息戰,從政治層面向世界各國施壓,要求各界與台灣斷絕來往,「我們不能讓這種事發生,我們應該兌現對台承諾,為台灣創造機會」,讓台灣繼續彰顯民主。 龐皮歐認為,中國風險持續存在,「人們永遠不知道習近平明天會做什麼」,美方首要之務是要透過政治與外交途徑「威懾」中國,向中共明確表示:以軍事手段占領台灣是不被接受的。 龐皮歐提到任內建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稱美方必須與地區盟友共同努力,如日本、澳洲、印度等,盟友之間加深相互理解,龐皮歐說,美方可以採取措施阻止習近平,「並且現在就要做」。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認為,習近平領導的中共表面上說的是要「統一」台灣,但實際上卻是要「殖民統治」。(路透檔案照)
自由時報 2021-04-22
日本地方議員挺台入WHO 謝長廷諷中國「先銷病毒再銷疫苗」

日本地方議員挺台入WHO 謝長廷諷中國「先銷病毒再銷疫苗」

  大阪市議員永井啟介代表轉交「全國日台友議員協議會」的挺台決議文給駐日代表謝長廷,支持台灣加入WHO。(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9日報導〕由日本地方議員組成的「全國日台友議員協議會」今天在橫濱舉行年會,會後發表決議聲明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駐日代表謝長廷以來賓身分到場致詞,並代表接受該會的挺台決議文,謝長廷也回贈台灣鳳梨,祝福議員們好運「旺來」。 謝長廷在致辭中表示,台灣在中國的政治阻撓下至今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最近中國推動「疫苗外交」引發話題,不過在疫苗外交之前先來了一波「病毒外交」,就是先外銷病毒再推疫苗。在場議員以爆笑聲附和謝長廷犀利的發言。 謝長廷還表示,日本47個地方縣議會,目前已有過半的27個縣議會支持台灣參與WHO,這種基層草根的力量,就是對台灣最友好、最有力的支持。尤其在這次日美領袖峰會明文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台灣對此非常感謝。 「全國日台友議員協議會」理事長、和歌山市議員遠藤富士雄在致詞時表示,日美峰會共同聲明明記台灣雖然是重大突破,不過他還是希望日本政府不能只出一張嘴,一定要趕快制定「日台交流基本法」,既然大家都這麼喜歡台灣,就從地方做起,讓政府動起來。 代表轉交挺台決議文的大阪市議員永井啟介在受訪時表示,台灣防疫成功值得學習,同樣為島國的日本不可能做不到,所以地方議員認為就算觀察員也沒關係,希望台灣能參加(WHA),向日本和全球介紹台灣的防疫對策,至於「全國日台議員協議會」則希望台灣以正式會員身分加入WHO,所以發表挺台決議以敦促日本政府有所做為,未來他們將以此為目標繼續推動。 今天的東道主橫濱市議會議長橫山正人在受訪時提到台灣鳳梨,他表示台灣在日本東北大地震時給予日本非常溫暖的關懷,現在正是日本回報的時候,本來想推廣叫大家多吃台灣鳳梨,可惜市場上卻一貨難求,所以希望台灣能多運一些鳳梨到日本。 第7屆台日議員高峰會預定今年11月在神戶舉行,謝長廷在會後受訪時補充表示,明年的台日議員高峰會預定在台南舉辦,希望屆時疫情已經平息,能有更多日本議員訪台參加。   橫濱中華學院校友會在「全國日台友議員協議會」表演舞獅。(記者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1-04-19
不只日本、中國!記者爆:南韓也將核廢水排入海

不只日本、中國!記者爆:南韓也將核廢水排入海

位於南韓慶尚北道慶州市的月城核電廠,也露會將含有氚的廢水排入海洋。(美聯社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本政府拍板決定,預計2年後開始把福島核電廠的廢水排放入海,引起中國、南韓等鄰國家跳腳,不過,繼中國被揭發也同樣把核廢水排入大海,且排放標準比福島核廢水的高出10倍之後,南韓月城核電廠也被揭露會將含有氚的廢水排入海洋。 時常登上各大時事與廣播節目的南韓資深記者金俊日(김준일,音譯,在其新聞平台「NewsToF」(뉴스톱)撰文表示,南韓政府表面上對東京當局決定排放核廢水一事相當氣憤,外交部、至總統文在寅都為此召見日本駐韓大使,然而政府說要成立專案小組,實際上根本只是「打嘴砲」,因韓、日兩國外交關係降至冰點,並無實際作為。 他直指,南韓月城核電廠也會將含有氚的廢水排入海洋,根本是一根指頭指責別人、四根指頭對準自己。 對於鄰國的關切與抗議,日本經濟產業省此前指出,相較中國大亞灣核電廠2002年排放42兆貝克、南韓月城核電廠2016年排放合計共136兆貝克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預期福島核廢水每年的排放量輻射值上限僅為22兆貝克,且不論是日本或是其他國家,其排放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都含有稀釋後的氚。 中國、南韓也將核廢水排入大海,似乎證實了聯合國下轄的核子監督機關「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日前的說法:核廢水排入海,其實是各國核電廠慣常作法。 日本敲定福島核一廠核廢水稀釋排放入海的方針,已獲得IAEA背書,IAEA署長格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強調,IAEA已預備隨時支援日本處理福島核廢水。 IAEA認為,放流前,放射性元素會降到安全標準。雖然當前淨化系統無法把氚跟核廢水分離,但氚的放射性低,其外部輻射不會構成健康威脅,也不會經過食物鏈進入魚類或人類體內。
陳成良 2021-04-18
拜登晤菅義偉 結盟應對中國

拜登晤菅義偉 結盟應對中國

赴美訪問的日本首相菅義偉,當地時間十六日與拜登總統舉行高峰會前,先前往華府阿靈頓國家公墓獻上花圈致敬。(美聯社)     聯合聲明 將提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六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十七日凌晨在白宮進行首次面對面會談,台灣情勢是這次會談的重點之一。美國高官十六日提前透露,「拜菅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將提及「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及維持現狀」等相關內容,這將是一九六九年美日高峰會以來的創舉。 台海不測事態 美日預做準備 綜合日媒報導,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以「新時代的同盟」為題。最大主題就是如何應付中國,這也是兩國的共同課題,中國正在台灣周邊海域增強軍事壓力,提高緊張情勢,兩國領袖將協調雙方對台灣情勢的認識,並對於不測事態做好準備,提高日本在美日同盟中角色功能也將是會談重點。美國官員透露,「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及維持現狀」等相關的內容將列入聯合聲明中。 日媒:日方擬派艦通過台海 美方要求日本提高在同盟中角色功能,先前傳出美軍研議在「第一島鏈」部署中程飛彈,期待日本加入。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內部研議派遣海上自衛隊船艦通過台灣海峽,以強化對中牽制,並回應美方的期待。報導還指出,美日將就台灣發生不測事態,磋商彼此的角色分工,日本考慮以行使集體自衛權檢討應對方式。 除台灣情勢之外,峰會重點還包括分散供應鏈脫離對中國的依賴、北韓核武及飛彈威脅、北韓綁架日人問題、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釣魚台列嶼、氣候對策、人權問題及疫情對策等。 菅義偉在美東時間十五日晚間抵達華府,美方安排他下榻於白宮附近的布萊爾國賓館,拜登就職前一晚曾提早在此過夜,也是副總統賀錦麗到四月上旬為止的臨時官邸。 「拜菅會」舉行時間為當地時間十六日下午一點半左右(台灣時間十七日凌晨一點半),會談先由拜登與菅義偉以一對一方式進行,只有翻譯在場,主要讓兩位初次會面的美日領袖增加信任關係,之後再進行兩國高層參與的擴大會議,會後雙方召開共同記者會,發表聯合聲明。 菅義偉在拜菅會前先拜會賀錦麗,並到阿靈頓國家公墓獻花,峰會結束後,菅義偉應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之邀,以「日本外交戰略」為題發表網路演講。預定日本時間十八日下午返抵日本。
林翠儀 202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