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新營五星旗違建 鐵皮屋5分鐘夷平
台南市工務局昨強制拆除位在新營區太南里舊廍的台灣人民共產黨鐵皮屋違建,鐵皮屋只花五分鐘就夷平,整個拆除費時約一小時。(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市工務局昨強制拆除位在新營區太南里舊廍的台灣人民共產黨鐵皮屋違建,鐵皮屋只花五分鐘就夷平,整個拆除費時約一小時。 台灣人民共產黨在違建據點,高掛中國五星旗,被南市府強制拆除後,不少民眾叫好。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國家的尊嚴,不容侵犯;執行公權力,不容挑戰。 市府表示,地上物違建在拆除後如仍未依農地使用改善,市府將依違反區域計畫法案件統一裁罰基準,連續處以罰鍰至改善為止。 (記者楊金城) 台南市府昨拆除新營五星旗違建。(圖:取自黃偉哲臉書)
楊金城
2022-02-19
谷愛凌與「小花梅」誰代表真實的中國?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江蘇徐州市豐縣「八寶媽」被拴狗鍊、淪「生產機器」的事件持續發酵,調查顯示「八寶媽」本名為「楊慶俠」,曾與男子董志民結婚,官方稱其原名為「小花梅」,但中國調查記者對比「楊慶俠」與董男的結婚照後,發現楊慶俠與八寶媽根本是不同人,「小花梅」可能另有其人。官方發布四次自相矛盾的通報,激起更大民憤,輿論向官方施壓,要求徹底調查八寶媽身分,全面清查徐州及中國各地人口拐賣事件。 「八寶媽」事件一月廿八日曝光,一名生了八個孩子的媽媽被鐵鍊拴在破屋,又爆出她遭到拔牙、剪舌尖等虐待,而且同村還有類似事件,引發輿論譁然。一百名北京大學校友聯名向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發表公開信,要求徹查「徐州八孩案」被拐女子事件,並「給全國人民予權威答覆」,但這封公開信在網路上遭到刪除。 豐縣和徐州當局最初否認人口拐賣,後來被迫承認,卻始終未公布「八寶媽」的真實姓名和年齡,只含糊稱她是雲南的「小花梅」。等到鐵鍊女的結婚照被翻出,網友發現,無論是官方第四份通報中提到的「小花梅」,還是結婚照上的「楊慶俠」,都與「八寶媽」不是同一人。 原籍徐州豐縣的中國導演王聖強透露,他老家的人都知道豐縣的「鐵鍊女」就是被拐賣的四川少女李瑩,但有人「不能讓她是李瑩」,因為李瑩的父親是軍人,卻連自己的女兒都保護不了,「被拐賣到豐縣,名字誰給改的?戶口誰給辦的?結婚證誰給辦的?政府官員不參與能辦這事?一扯能扯出一窩來,所以堅決不能是李瑩!」 紐約時報指出,北京冬季奧運會期間,兩名毫無關係的女性同時佔據中國社群媒體的目光,一人是為中國奪得金牌、在美國出生的滑雪選手谷愛凌,另一位就是「小花梅」,網友激烈討論究竟誰能夠代表真正的中國?紐時認為,谷愛凌已成為中國政府透過演算法美化的對象,「小花梅」的報導卻不斷遭當局審查,官方針對該起事件的說法也不斷反覆自打臉,「因為前者符合強大繁榮的中國敘事,後者的悲慘處境則與該敘事不符。」
陳成良
2022-02-17
香港疫情狂竄!日增6116確診24死
香港多間醫院急診室爆滿,患者只能躺在戶外病床上等候入院。(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相當嚴峻,今天(17日)新增6116例確診,再創單日新高。疫情發展至此,香港醫療系統已經超出負荷,多間醫院急診室完全爆滿,大批患者須躺在戶外病床上候診,有陽性患者只能選擇先拿藥回家休息。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今天新增6116例確診,其中6107例都是本土病例。另外也新增24例死亡,目前還有10多名患者病危。香港公立醫院也有超過140名醫護人員初驗陽性。 香港多間醫院因急診室爆滿,只能在急診室外空地搭棚子設分流區,讓患者躺在戶外病床上候診。香港今天天氣寒冷,不時飄起小雨,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陳國誠表示,不少患者候診期間身體狀況變差,擔心患者出現低溫症狀。 1名患者向媒體表示,她1週前出現症狀,但一家人住在「劏房」(狹小的隔間套房),根本無法自我隔離。隨後她的2歲兒子和7歲女兒也有症狀,一家人選擇到醫院急診室求診,但醫護人員說要等3天才有病房,擔心吹風淋雨讓病情惡化,最後只能先領藥回家休息。 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急診室爆滿的情況讓人憂心,當局即日起開始更新隔離設施出院準則,患者若在驗出陽性7天後沒有症狀且轉為陰性,同住家人也沒有高風險族群,就可以解除隔離,希望藉此加快隔離設施流動率。 香港自15日新增1619例、昨天(16日)新增4285例,到今天再新增6116例並多出24人死亡,急診室也在一夜之間爆滿,讓人看見疫情增溫速度之快,以及醫療系統不堪負荷的嚴重程度。
自由時報
2022-02-17
國史館公布美麗島事件情治監控 儼然威權國家機器解剖圖
國史館19日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這是官方首次有系統彙編史料說明美麗島事件過程。(記者蘇永耀翻攝)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國史館本週六(19日)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這是官方首次有系統彙編史料說明美麗島事件過程。這次共出版八大冊,相關檔案主要來自情治機關。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說,這些內容包含彙報的情資,以及情治系統內部決策過程或所下達指示的公文書。從這些史料會看到令人眼花撩亂的機關代號,還有層出不窮的專案名稱。 陳儀深在新書序言中指出,在各機關彙整的情資中,也可發現不少線民、或者所謂「工作關係」、「運用關係」的化名,而在國安局等上層機關中,則還可看到「中央宣傳指導小組」、「中央寧靜小組」、王復國辦公室(前身固國小組、後改為「劉少康辦公室」)等單位的存在,儼然是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機器的解剖圖。 例如這次彙編的第一冊敘述「美麗島雜誌社」的成立過程,可看出情治機關的監控軌跡。美麗島雜誌社1979年5月申請成立後只存續7個月,出版四期雜誌。一般都關注1979年12月10日前後在高雄的衝突以及之後警總的逮捕與大審等。但事件前的歷史,即情治機關對於雜誌社的布建監視、相關人物的監控等,從這次彙整以《國家安全局》檔案為主的史料,即能揭露情治機關對美麗島布建之深且廣,雜誌社內部各種訊息與黨外人士動向,無一不在情治機關的掌控之中。 例如從檔案看到,當黃信介、許信良、姚嘉文等人開會討論「美麗島雜誌社內部人事及正式出刊籌劃事項」,決議社長、總幹事、編輯委員等人事與雜誌內容等。當日調查局即已探悉此次會議的決議內容。之後調查局甚至取得雜誌社召開第二次社務會議紀錄文件。由此看出,情治機關對於美麗島雜誌社的嚴密調查與監控,在雜誌社開始運作之際,即大致完成布建,已可獲取雜誌社內部重要文件。 國安局內部分析的簽辦公文也指稱:「政治陰謀分子,假『美麗島』雜誌形成組織,在合法掩護之下,從事陰謀活動,散佈不妥言論,雖已由有關單位研究對策,採取防制措施,仍宜重視其發展。」說明國安局清楚知道黨外人士期望透過雜誌社形成政治組織的想法,也另外成立「安和專案」,研擬對策。 因此,當美麗島雜誌社將於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擴大舉辦活動時,情治機關已在11月27日呈報的情報指出,雜誌社將在高雄或台南擇一舉行活動。之後黨外人士在高雄市服務處召開世界人權日大會籌備會,包括各分組負責人與活動的進行方式等。情報局也在當日偵查籌備內容,並立即呈報國安局。 另外,情治機關也開始準備司法動作,1980年2月,警總保安處檢送一份美麗島雜誌社創刊後所舉行的歷次活動概況表給軍法處。調查局在1979年12月編輯「美麗島雜誌社活動情形簡報」,呈現情治機關全面監控美麗島雜誌社的實態與證據,簡報文件並分析黨外人士在各活動發表言詞所涉嫌違反相關法律的資料,顯見情治機關在發生美麗島事件前後即已備妥準備追究黨外人士的詳細參考資料。 國史館19日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這是官方首次有系統彙編史料說明美麗島事件過程。(記者蘇永耀翻攝)
蘇永耀
2022-02-17
10大理由 病毒疑由武漢實驗室外洩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自2020年初,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毒全球肆虐開始,實驗室外洩理論一直被排除在病毒起源的早期論文之外。如今,隨著眾多內幕被揭露,病毒起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理論,已不再被視爲一個陰謀,而是在科學界中獲得了更的關注,要求進一步調查。 事實上,據《福斯新聞》報導,上月曝光的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部分電子郵件,證明佛奇以及甫退休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前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早就知道病毒可能是從中國武毒所洩漏的情況,而且可能已經過基因修改。而佛奇領導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也疑曾資助中國從事改造病毒的「功能增益」研究。 《福斯新聞》與幾位研究過COVID-19病毒起源的科學家和調查人員進行了交談,他們列出了10個理由,表明這場禍害全球的病毒大流行起源於武漢實驗室: 1)未發現任何可能是中間宿主的動物,感染武肺病毒「 SARS-CoV-2」。 2)沒有任何大流行前感染的證據。 3)病毒的遺傳指紋是非常獨特,從未在天然冠狀病毒中觀察到。 4)病毒出現在人類身上時,已經「優化」成極具傳染性的版本。 5)武漢病毒研究所此前就在研究蝙蝠冠狀病毒,並從事改造病毒的「功能增益」(gain-of-function)研究。 6)中國不配合調查,使調查人員沒有完全進入實驗室,也沒有獲得全部數據。 7) 實驗室泄漏並非少見,因此不應該在大流行發生後,馬上排除這種可能性。 8)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社區感染爆發前就病倒了。 9)武漢病毒研究所與中國軍方進行祕密研究計畫。 10) 美國國衛院(NIH) 官員和相關人員,透過精心安排的努力(orchestrated effort),迅速反駁實驗室外洩理論。 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遭質疑涉助中國改造病毒、隱匿疫情。(美聯社)
陳成良
2022-02-16
構陷川普 美前情報首長驚爆拜登、歐巴馬都知情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負責美國前總統川普「通俄門」反調查的美國特別檢察官達勒姆(John H. Durham),日前在調查報告中指出,2016及2017年川普當選總統前後,前國務卿希拉蕊競選團隊付費聘請一家科技公司,滲透川普陣營、甚至白宮電腦伺服器,藉以構陷川普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匪淺。美國前國家情報首長(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驚爆,此事拜登總統與前總統歐巴馬都知情,他預言,希拉蕊陣營將有更多人被起訴。 目前美國自由派媒體對這起重大醜聞一字不提,只有《福斯新聞》、《極限新聞》(NEWSMAX》等少數電視頻道,及保守派網站緊追不捨。川普痛批此事「是比水門案更大的醜聞」、「涉及叛國可處死刑」,他14日更砲轟主流媒體偽善,刻意忽略達勒姆的重量級報告。 川普任內的國家情報首長雷克里夫14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說,拜登總統及前總統歐巴馬都知道希拉蕊團隊駭入川普團隊的勾當。「國家情報首長」(DNI),統領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內的全美16個不同的情報機構。 雷克里夫說,前CIA局長布瑞南(John Brennan)2016年時曾向歐巴馬與當時副總統拜登報告說,希拉蕊設法捏造川普與俄羅斯串通的耳語,用來轉移外界對希拉蕊使用私人電郵帳號醜聞的注意。 雷克里夫在訪問中說,達勒姆調查結果掌握能夠起訴數人的「足夠證據」。 到目前為止,達勒姆的調查已經導致3人遭到起訴,包括希拉蕊競選陣營的律師薩斯曼(Michael Sussmann)、前聯邦調查局(FBI)律師克林斯密斯(Kevin Clinesmith),他承認修改了一封電子郵件,用於證明政府對前川普競選顧問佩奇(Carter Page)進行竊聽是正當的;另外還有俄羅斯分析師丹欽科(Igor Danchenko),他被認為是抹黑川普不實情報「史蒂爾檔案」(Steele dossier)的主導者。 「史蒂爾檔案」據稱由前英國間諜史蒂爾(Christopher Steele)杜撰,其中涉及針對川普的一些淫穢卻不實的指控,包括聲稱克里姆林宮掌握了川普在2013年訪莫斯科時,曾在旅館要求妓女表演小便的影像,並以此要脅川普。結果後來證明全是子虛烏有。 川普任內統管美國16個情報機關的國家情報首長(DNI)雷克里夫。(美聯社檔案照)
陳成良
2022-02-16
日本今增9萬多確診 連2天逾200歿
日本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今日新增9萬1051例確診病例以及230例死亡病例,已經連續2天單日死亡破200例。(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今日新增9萬1051例確診病例以及230例死亡病例,已經連續2天單日死亡破200例。 根據《NHK》報導,日本16日單日新增9萬1051例確診病例及230例死亡病例,死亡數方面,已經是連續兩天突破200例。各地區疫情仍以東京都新增1萬7331例確診病例居首,大阪府新增1萬2467例確診病例居次。 截至目前,日本全境包括機場檢疫及郵輪,累計416萬1507例確診累計,死亡病例則達2萬1002例。據《NHK》統整,日本在2020年1月16日出現首例武漢肺炎病例,接著疫情開始擴大;日本第1波疫情在2020年春天出現,第2波疫情則出現於同年夏季,第3波疫情則以首都圈為中心擴大,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造成嚴重影響。 接著,變異病毒株出世,第4波主要為Alpha變異病毒株,在2021年3月起,以關西地區為中心擴散,第5波疫情則主要受Delta變異病毒株衝擊,2021年8月6日疫情累計病例數突破100萬例。 2022年以來,Omicron變異病毒株快速流行,確診數急速擴大,1月20日就突破200萬,2月3日累計突破300萬例,接著僅過12天,日本累計病例數便衝破400萬大關,足見Omicron變異病毒株強大傳染力。 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截至16日,確診正並在接受重症治療的有1444人;另一方面,症狀好轉出院的人數已經累計317萬8799人。
自由時報
2022-02-16
徐州八孩案又有大轉折 小花梅行蹤成謎並非八孩媽
中國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一名女子(左),被丈夫董志民(右)非法囚禁多年,牽扯出人口販賣醜事。如今中國民間追查發現,官方聲稱的「小花梅」確曾與豐縣男子董志民結婚,本名是「楊慶俠」。但據曝光的兩人結婚證顯示,「小花梅」與受虐的「八孩媽」是不同的人。(取自網路) 〔中央社〕徐州八孩案出現重大轉折。中國民間追查發現,官方聲稱的「小花梅」確曾與豐縣男子董志民結婚,本名是「楊慶俠」。但據曝光的兩人結婚證顯示,「小花梅」與受虐的「八孩媽」是不同的人。 也就是說,江蘇省徐州市官方指稱的「小花梅」,與被曝光的八孩媽,是先後與董志民有婚姻或同居關係的兩名女性,卻被張冠李戴成同一人。因此,「小花梅」如今人在何處?而「八孩媽」的真實身分又是何人? 這一消息曝光後,受到中國網友強烈關注,群起要求官方追究責任。同一時間,100名北京大學校友聯名向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發表公開信,要求徹查徐州被拐女子(八孩)事件,並「給全國人民予權威答覆」。但這封公開信目前在中國網路上卻遭到刪除。 財新網報導,徐州市轄下的豐縣宣傳部人員今天說,已經關注到「由此引發的輿情」,並指正在調查。 這名人員並坦承,「董某民和楊某俠」的結婚登記是「違規辦理」的,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對於公眾關切的問題,調查組「會給一個交代」。 根據報導及網路訊息,中國調查記者鄧飛今天在微博公布了民眾提供的楊慶俠與董志民結婚證相片,證件除有兩人的大頭照外,並顯示登記結婚時間為1998年8月,並由豐縣歡口鎮登記蓋章。而楊慶俠則生於1969年6月6日。 另有其他網友14日前往「小花梅」老家─雲南省福貢縣亞谷村,取得「小花梅」的大頭照。經過比對,楊慶俠與「小花梅」屬同一人。但眾多中國網友指出,不論「小花梅」還是楊慶俠,與媒體曝光的受虐八孩媽在相貌上截然不同。 有中國網友分析,徐州官方指稱董志民的妻子「楊某俠」是「小花梅」,只能說曾經是正確的。但如今被鐵鏈栓住的「八孩媽」,卻不能與「小花梅」和「楊某俠」畫上等號。那麼,「小花梅」如今何在?而「八孩媽」又是何人? 分析指出,董志民的8個孩子中,長子與其他7個弟妹年齡差距甚大,因此可以懷疑長子可能「小花梅」所生。至於7個弟妹,才可能是由受虐的「八孩媽」所生。而第2名子女出生前的空窗期,則是「小花梅」失去蹤影、而「八孩媽」被拐賣到董家的時期。 分析認為,倘若真是如此,那「八孩媽」來到董家取代「小花梅」的過程,便有諸多啟人疑竇之處。 至於100名北大校友的公開信則提出4項主張。包括對受虐女子的真實身分進行調查認定、對她被拐賣20餘年來涉嫌瀆職違法的相關官員及人員徹底調查處理、全面清查徐州及中國各地的人口拐賣並予以解救、修訂中國「刑法」以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及兒童的行為。
中央社
2022-02-15
台灣人權展移師北海道 反映台日歷史羈絆
「生活中的人權」特展北海道巡展,吸引日本民眾前來認識台灣人權發展過程。(駐日台灣文化中心提供)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5日報導〕國家人權博物館首次在海外舉行的「生活中的人權」展,去年9月在東京登場後受到相當高的矚目,本月獲北海道大學邀請移師札幌紀伊國屋書店展出,展期至17日為止。16日將邀大妻女子大學副教授赤松美和子舉辦講座,協助日本民眾深度認識台灣人權發展過程。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日前公布的2021民主指數,台灣名列全球第8,也是亞洲第1,映照人權展中陳列「白色恐怖」時代日本人權人士暗中協助台灣政治犯的文物,更能感受台日歷史羈絆與台灣現在的民主成就得來不易。 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去年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在日本舉辦人權展,這也是國家人權博物館2018年開館首次的海外展出。台文中心表示,展覽主要介紹台灣人權民主化以及由多數日本人組成的「台灣政治犯救援會」協助台灣爭取人權的歷史,去年9月到11月在東京展出時獲台日主流媒體大幅報導,很多日本人對台灣爭取民主、人權過程中竟然有這麼多日本人在背後默默協助感到驚訝。 去年在東京展出時,有北海道、埼玉縣、山形縣等各地民眾,專程搭車前往位於東京的台文中心看展。有日本民眾表示40年前曾到台灣協助將台灣政治犯的東西帶到日本,看了展覽令他非常懷念,也有曾參與「台灣政治犯救援會」活動的日本民眾表示,當年的參與者年紀越來越高,這段歷史也逐漸被人遺忘,很感謝本次展覽將這段台日互助歷史介紹給日本年輕世代。 台文中心表示,為了回應日本民眾的期望,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NPO法人日本台灣教育支援學者連線(SNET台灣)和北海道大學的共同努力規劃下,促成了本次北海道巡展。該中心表示,12日開展後,吸引許多北海道民眾前來觀展,並獲日本放送協會(NHK)與當地北海道新聞介紹。 「生活中的人權」展展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相關文物,受到日本民眾的重視。(駐日台灣文化中心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首次在海外舉行的「生活中的人權」,去年9月在東京登場後,今年移師北海道,12日起在札幌紀伊國書屋展出。(駐日台灣文化中心提供)
林翠儀
2022-02-15
三期解盲達標 高端獲巴拉圭EUA
高端疫苗三期解盲達標 獲巴拉圭緊急使用授權。取自巴拉圭電視台推特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高端武肺疫苗於巴拉圭執行之第三期臨床試驗,14日完成期中分析解盲,數據顯示:疫苗安全耐受性良好,且中和抗體效價達對照組AZ疫苗之3.7倍,通過試驗設定之優越性基準(superiority)。而巴國藥政法規主管機關DINAVISA,因應當地之防疫需求,在完成實地查廠,並審閱相關藥毒理/動物試驗,台灣第一、二期臨床試驗,巴拉圭三期臨床試驗,以及化學製造管制等技術性文件後,同步於2022年2月14日核定高端武肺疫苗在巴拉圭之緊急使用授權(EUA)。 高端本項於巴拉圭執行之第三期臨床試驗,是與巴國亞松森大學醫學院合作,採雙盲隨機分配,進行高端疫苗與AZ疫苗的比較。此項試驗總計在巴國收納1,128名受試者,並有934名受試者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本次期中分析解盲數據如下: 1. 在安全性評估部分,疫苗之安全耐受性良好,無疫苗相關之嚴重不良事件通報,且在系統性不良反應方面,受試者發燒比例小於1%,與國內所執行之擴大二期試驗數據相當。 2. 在免疫生成性數據評估部分,在排除自然感染後,高端組受試者之中和抗體效價比AZ組高出3.7倍,達疫苗優越性之基準。且此中和抗體效價倍數比值與台灣之數據一致,顯示中南美洲人種免疫生成性無差異性。 高端巴拉圭第三期試驗的期中分析,涵蓋巴國亞松森大學執行之結合抗體(IgG ELISA)分析,以及台灣中研院P3實驗室之活病毒中和抗體(Wild Type Neutralization, WTNT)檢測、也同時與台灣中心實驗室(central lab)之結合抗體分析比對;結果顯示,三家獨立實驗室之數據呈現一致結果。 在不排除受試者自然感染的情況下,亞松森大學檢測之結合抗體(IgG ELISA),高端組為2,366 BAU/mL,AZ組為1,035 BAU/mL,高端組為AZ組之2.3倍(國內測試之數據則為2.4倍)。而在「排除受試者暴露自然感染」之檢體後,以中研院P3活病毒中和抗體、並以WHO國際血清標準單位進行轉換,高端組WTNT數值為425.2 IU/mL,AZ組為116.3 IU/mL,高端組為AZ組之3.7倍,此倍數比值亦與國內所執行之擴大二期數據一致。 期中分析數據已確認高端疫苗對比於AZ疫苗達「優越性(superiority)」基準,且數據在跨國家、跨實驗室均取得一致性,並驗證疫苗免疫生成性在巴拉圭(中南美地區)與台灣(亞洲地區)無人種差異性。 高端疫苗後續將匯總巴拉圭第三期期中數據,提供國際藥政法規主管機關評估,以加速國際認證與市場布局之進度;未來並將以WHO團結試驗疫苗數據、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混打試驗數據,協助全球防疫與疫苗供應。
陳永吉
2022-02-15
北農群聚案 監院:北市府輕忽疫情
台北農產公司去年五月起爆發嚴重本土疫情,監察院近期調查報告直指,北市府輕忽北農疫情,初期未積極落實篩檢、後又未匡列確診接觸者等,最終共兩百四十七人染疫。(資料照)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台北農產公司去年五月起爆發嚴重本土疫情,更衍生立委林昶佐於環南市場怪責台北市長柯文哲未早做全面篩檢等一連串政治風暴;而監察院近期調查報告直指,北市府輕忽北農疫情,初期未積極落實篩檢、後又未匡列確診接觸者等,最終共兩百四十七人染疫。議員許淑華怒批,柯文哲「口水防疫」,不僅無視外界示警、還找網軍攻擊質疑者,最終釀嚴重疫情,如今監院報告還原真相,柯應向相關受害者公開道歉並負起全責。 監院:未落實篩檢、又未匡列確診接觸者 北農萬大第一果菜市場於去年五月廿日出現首例本土確診者,隨後濱江果菜市場、環南市場陸續爆發疫情,但柯文哲至六月中旬仍宣稱為「陸續感染」而非「群聚」,並拒採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於果菜批發市場設置篩檢站的建議。 北農群聚疫情至六月攀至高峰,疾管署至八月五日才宣告結案,累計北農萬大第一果菜市場確診者一○五人、濱江市場廿四人、環南市場一百一十八人,共計高達兩百四十七人染疫;期間於七月二日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北市府共同於環南市場舉行記者會,會中林昶佐怒轟柯文哲未早做全面篩檢,卻遭市場自治會長林勝東反嗆,後續更衍生「罷昶」等政治風暴。 黃珊珊:非市府拖延 沒接到通報 對此,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受訪時強調,市府從一開始就掌握北農疫情狀況,並撇稱「從來沒有說北農不是群聚」,並稱雖當時狀況比較混亂,「但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因外縣市疫調內容僅寫工作地於「北農」,卻無具體說明哪個市場、哪攤位等,「非北市府拖延,而是沒接到通報」,直到後續向中央反應,於系統內增加跨縣市轉介功能才改善、避免耽誤時間。 監院調查報告直指,北市府輕忽北農場域疫情,於發現首例近一個月期間內未積極落實篩檢、及時發現潛在感染源,且與北農均未適時說明正確防疫訊息,造成民眾恐慌,又未能有效管制及確認北農場域出入人員之身分,以及採行必要之篩檢、疫調或隔離措施,切斷可能傳染途徑。 監院再指,北市府於初期未確實就疾管署彙整相關疫調結果強化對北農場域的疫調。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雖辯解,部分攤商疫調時未盡坦白,且許多外縣市疫調資訊須靠疾管署臺北區管制中心提供資料,但監院認為,北市府仍可依照疾管署資料強化疫調、找出熱區,且對於在北農場域感染者的接觸者雖有疫調卻未匡列。 議員批柯口水防疫 找網軍攻擊質疑者 許淑華則痛批,北農疫情之初,就有許多攤商、民眾焦慮陳情,稱明明在確診者旁擺攤卻未被匡列,各界也紛紛呼籲北市府加強、擴大疫調匡列,但柯文哲卻始終採佛系態度、「口水防疫」,更轉移焦點反批外界污衊市府未做疫調,甚至以網軍對質疑者發動攻擊。 議員要求柯文哲道歉負全責 許淑華指出,早早示警市府對於批發市場的疫調不夠完善精準、且從未指控「未做疫調」,但當時柯文哲置若罔聞,導致疫情從北農擴大至環南市場等,如今監院調查報告還原當時真相,怒轟柯文哲若當時能嚴謹以對,可令許多無辜民眾避免染疫。 台北農產公司去年五月起爆發嚴重本土疫情,監察院近期調查報告直指,北市府輕忽北農疫情,初期未積極落實篩檢、後又未匡列確診接觸者等,最終共兩百四十七人染疫。(資料照) 2021年北農群聚事件大事紀
鄭名翔
2022-02-14
被薦選台北市長 林佳龍說謝謝:提新願景才是城市之福
前中市長林佳龍聲勢揚,戰場已從台中市移到北市(記者蘇金鳳攝)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民進黨中市長人選一直未決定,前中市長、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也被視為人選之一,然而,林佳龍的戰場似乎北移到台北市,日前台北市議員王世堅便力薦林佳龍選北市長,對此,林佳龍則回應,感謝王世堅一直以來的肯定,但目前對於國人來說,防疫是全國重要的工作。 林佳龍還強調,市政治理的面向除了防疫以外,還有許多複雜的議題值得研究。年底的選舉不管人選是誰,各政黨候選人,都應就城市的未來提出新的願景,才是城市之福。 民進黨台中市長人選未定,但已跟北市長人選牽動著,民進黨立委何志偉日前表態支持衛福部長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但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則力薦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而林佳龍又被視為黨內中市長人選之一,整個局勢相互牽連著。 事實上,林佳龍在輔選中二選區立委補選成功後,聲勢上揚,甚至在一項民調上小贏衛福部長陳時中,甚至不分上下,而中市地方政壇早已傳出林佳龍志不在台中市長,若林佳龍一直保持聲勢,轉戰北市長不是不可能。 一旦林佳龍被徵召選北市,中市長人選也會跟著明朗,就只剩下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及何欣純在角逐,兩人應該會有更明確表態,黨內人士就表示,蔡其昌一直未明確的表態,考量就是林佳龍是否要參選中市長的態度。 黨內人士透露,林佳龍在2022這一局並不是非選不可,也不是非選哪裡不可,最後黨主席蔡英文會有通盤考量,黨員沒有拒絕的權力,也無需爭取。如果蔡英文決定了,林佳龍就是全力配合黨的安排,全力以赴扮演該扮演的角色。
蘇金鳳
2022-02-14
日本再增6.8萬人染疫 病歿連6日破百
日本最新一波武肺疫情持續延燒,12日再增約6.8萬人染疫,單日死亡人數一連6日飆破百例。圖為東京街景。(美聯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最新一波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昨(12日)全境再增約6.8萬人染疫,確診數雖較上週同日大幅下降,但單日死亡人數已連續6日飆破百例。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12日新增6萬8470例武肺確診、145例死亡,重症患者增至1352人;全境迄今累計384萬9549例確診、2萬250例病歿。 報導指出,12日新增確診數較上週六的10萬多例大幅下降近4萬例,可能亦受到前一日(11日)適逢國定假日、檢測量降低等影響。另一方面,單日新增病歿數則已一連6日突破100例。 以各行政區來看,東京都疫情仍然最為嚴峻,昨增1萬1765例確診,較上週同日減少9357例,近7日每日平均確診數1萬6350.4人,是前一週的91.4%,該數據自去年12月8日以來首度下降;其餘各都道府縣新增病例皆低於萬例。
自由時報
2022-02-13
南韓確診再創新高 單日56431例
南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近期急速升溫,單日確診數屢創新高,過去一天再增逾5.6萬例再創新高,累計確診逾135萬例。(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近期急速升溫,單日確診數屢創新高,過去一天再增逾5.6萬例再創新高,累計確診逾135萬例。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日通報,截至今日凌晨0時,南韓新增5萬6431例確診,這是連續第4天單日確診破5萬例,也是過去7天當中單日確診最高的一天。單日確診數為一週前1.5倍,且是兩週前3.2倍,預估增長趨勢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過去一天的確診數中,本土病例就占超過99%,高達5萬6297例,境外移入則是134例,累計確診病例135萬630例。此外,過去一天新增死亡病例36例,累計死亡7081例,平均致死率0.52%。目前重症患者則是288例,較前一天減少13例。
自由時報
2022-02-13
香港疫情創新高 單日1514例、3死
香港今(12日)單日新增1514人確診武肺,創下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香港篩檢人潮示意圖。(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不斷惡化,衛生當局今(12日)將宣布單日新增1514人確診,創下武肺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1509例為本地感染,5例為境外輸入,另新增3人病死。 據香港電視台《TVB》報導,在疫情擴散之下,港府將在新界增設3個復必泰疫苗接種站,並從下星期開始讓中國科興疫苗注射後的觀察時間縮短,讓更多人有機會施打。 香港公務員事務員局局長聶德權指出,新界的屯門、粉嶺、沙田會加開接種站,每天分別可注射1000人次,另外,科興疫苗目前施打完的觀察時間為30分鐘,下週起將減少至15分鐘,增加接種站的效率。
自由時報
2022-02-12
柯脫口「打疫苗死掉算運氣不好」 四叉貓迴力鏢貼文
柯文哲今日在台北市疫情記者會說,如果打疫苗還會死掉,就算他運氣不好。(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9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打疫苗還會死掉,就算他運氣不好。對此,網紅四叉貓則翻出去年民眾黨質疑打疫苗發生猝死案例的文章,並酸這是「今日迴力鏢」。 針對柯文哲的言論,四叉貓在臉書表示,「通常我們會說任何疫苗都有風險,每個人施打前都應該謹慎評估,地方首長直接講打疫苗死掉是運氣不好,雖然是事實但希望能夠更婉轉些啦。」 不久後,四叉貓又翻出民眾黨在去年8月25日的貼文,當時民眾黨強調,要政府「儘速釐清施打疫苗後有659人猝死的真相!」民眾黨昔日的言論對比柯文哲今日所說,讓四叉貓不禁酸道,「阿北過了半年發現真相原來是運氣不好。」
自由時報
2022-02-09
蔡英文提今年四大目標:讓台灣持續走向世界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9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針對行政院宣布開放日本福島地區食品,蔡總統強調以「合乎國際標準」把關。(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今於農曆年後首次民進黨中常會前談話,向國人拜晚年,並提出今年「四大目標」。針對日本食品進口議題,蔡英文表示,這個決定如同去年的公投結果,台灣人民向世界表達台灣願迎向高標準的國際經貿體系,政府一定會用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具體落實邊境管制及各項配套措施,為國人食安嚴格把關,請國人放心。 蔡英文提出「四大目標」包括讓台灣持續走向世界、尋找兼顧經濟與防疫的「台灣模式」繼續拚經濟、社福政策再升級、2022年九合一選舉部署優質人選,回應人民期待。 蔡英文表示,今年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台灣持續走向世界。去年,台灣跟美國、日本、歐盟及歐洲國家,都有更緊密的合作交流。台美之間除了TIFA復談,也再度召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上個月的台日經貿會議,也促成雙方更多的合作。 針對日本食品進口議題,蔡英文強調,政府一定會用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具體落實邊境管制及各項配套措施,為國人食安嚴格把關。這個決定,就如同去年的公投結果,台灣人民向世界表達,台灣願意接受國際標準,有決心解決困難貿易問題,迎向高標準的國際經貿體系。我們要繼續積極拓展國際經貿布局,跟全球民主夥伴深化各領域的合作關係,讓台灣持續走向世界。 針對第二個目標,蔡英文表示,去年,在全體國人的努力之下,疫情受到控制,經濟也穩健發展,不僅經濟成長率創下11年新高,出口也已經連續18個月正成長。但全球疫情仍然嚴峻,新的一年,防疫還是首要之務。我們會尋找兼顧經濟和防疫的「台灣模式」,以對生活影響較小、達到最大防疫效果為目標,因應不同的疫情階段,採取最合適的防疫策略,持續提升台灣的防疫韌性。 蔡英文表示,我們會確保台灣產業如常生產,保持台灣產業在全球產業鏈的關鍵地位。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強化半導體供應鏈,也會持續發展電動車、5G等產業,並且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智慧生產,因應快速變動的世界經貿趨勢。 針對第三個目標,蔡英文說,經濟成長的成果要與全民共享。今年,軍公教人員調薪百分之四,民間業者也陸續響應,跟進調薪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她呼籲企業界跟產業界,如果公司營收不錯,能夠幫員工加薪,讓政府和產業界,一起來照顧勞工。 蔡英文表示,這個月底國中小學的「班班有冷氣」政策即將達成。在今年8月,育兒津貼將會再度提高,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此外,今年度的長照預算超過600億元,是史上新高,我們會持續布建、增加長照服務據點。 蔡英文說,照顧更多人民,是政府的重要責任。對於各項福國利民的政策,我們會持續推動、加速落實。從孩子到學童到長輩,政府都會擴大照顧,同時,也會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 針對第四個目標,蔡英文說,今年底的九合一大選,不分政黨的縣市首長,都將面臨民意的檢驗。我們要團結所有希望家鄉進步、努力為台灣付出、支持國家前進的台灣隊友,一起面對年底的考驗。 蔡英文表示,除了縣市長選舉,我們也看到,有許多生力軍願意參選縣市議員。身為有經驗、有能力的執政黨,我們也有責任舉薦好的人才,為台灣打拚。從基層民代到縣市首長,民進黨會按部就班完成提名,部署優質人選,繼續為台灣服務。
楊淳卉
2022-02-09
索馬利蘭外長瑞格薩率團抵台:很高興來到台灣
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瑞格薩(H.E. Dr. Essa Kayd Mohamoud)(中)8日晚間率團抵台訪問,外交部由政務次長曾厚仁(右)代表接機。(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朱沛雄/桃園機場報導〕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瑞格薩(H.E. Dr. Essa Kayd Mohamoud)8日晚率團抵台訪問,訪台期間除晉見總統蔡英文,還將會晤外交部長吳釗燮等官員,並就兩國合作領域交換意見,瑞格薩此行是他出任外長以來首度訪台,深具意義。 瑞格薩一行8日晚間10時11分搭乘阿聯酋航空公司EK-366班機抵台,外交部由政務次長曾厚仁代表接機,兩人以互碰手肘的方式取代握手,瑞格薩面對媒體雖未發表談話,不過他向記者揮手致意時也以英文表示「很高興來到台灣」,訪問團成員隨後由工作人員引導,前往國賓室外完成採檢作業後離去 索馬利蘭共和國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瑞格薩應我國政府邀請,率領索國財政發展部長希瑞(Dr. Saad Ali Shire)、計畫暨國家發展部長阿卜杜拉(Omar Ali Abdilahi)及畜牧暨漁業發展部長穆合德(Saeed Sulub Mohamed)等官員,於2月8日至12日率團來台訪問。 瑞格薩訪台期間將晉見蔡總統、會晤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團也將會晤經濟部長王美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長周美伍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並拜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台灣中油公司、世曦工程顧問公司等機構,就台索兩國合作領域交換意見。 外交部指出,索馬利蘭位於非洲之角、紅海及亞丁灣地帶,台索兩國2020年互設官方代表處,並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持續在經貿、公共衛生、農業、教育及資源開發等各範疇的合作交流密切。 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瑞格薩(H.E. Dr. Essa Kayd Mohamoud)(左二)8日晚間率團抵台訪問,外交部由政務次長曾厚仁(右)代表接機。(記者朱沛雄攝)
朱沛雄
2022-02-09
趙少康引用謝銘祐歌詞挨罵 小編道歉止血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發文引用台語金曲歌王謝銘祐創作的「路」歌詞,祝福國民黨議員羅智強,但謝銘祐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引用我這二句歌詞,唯獨國民黨徒無臉可引用」。趙少康小編事後留言道歉。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為感謝大家參與公投,今天展開 400 公里謝票之旅,趙少康昨天在臉書發文祝福羅智強,並引用謝銘祐創作的「路」歌詞表示,「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期待同志們的聲援可以成為智強兄及國民黨持續前進的動力,為中華民國的長治久安注入希望。」文中並未附上歌詞創作來源。 謝銘祐隨後在臉書發文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引用這二句歌詞,因為這是用以感謝為了台灣犧牲奉獻的前人,「唯獨國民黨徒無臉可引用,因為這些前人有一大部分皆為國民黨所迫害,不覺得可恥嗎?趙少康先生!」 趙少康小編則在謝銘祐臉書貼文留言解釋,最初是因為欣賞謝銘祐創作的歌詞,認為能夠在逆境中鼓勵勇敢前行,因此引言撰文,「未在文中註明您的著作是我的疏失,原文已經刪除,特此向您致歉。」經查證,趙少康臉書貼文已刪除引用歌詞。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芋傳媒
2022-02-08
日本福食解禁預告期10天 政院:讓各界充分表達意見
行政院正式宣布日本福島食品解禁。(記者李欣芳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衛福部今(8日)預告「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草案,及預告「輸入日本特定食品應檢附輻射檢測證明向查驗機關申請查驗」草案,草案有10天預告期。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日強調,草案預告時間為10天,2月18日預告截止,預計2月下旬公告生效。 行政院今日上午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台灣。羅秉成談及,CPTPP在內11個國家都已經解除管制,目前仍禁止福島周邊地區食品的國家,只剩下台灣和中國,就連中國香港、澳門地區都已經放寬。 羅秉成強調,2016年以後,政府做了相當社會溝通和意見收集,也辦理十幾場專家會議、公聽會,並對這幾年民間團體所提建議進行相關改善及回應,不是公投後就讓事情等著通過。 羅秉成提及,這是把檢驗能量、安全標準提高到國人有信心時刻,才做出的決定,也不是其他國家開放,就跟風開放,一切都是在科學證據及國際標準下,草案預告時間會在2月18日截止,讓各界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表達意見,預計2月下旬公告生效。 羅秉成說明,「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草案,這個草案是按照「食安法」第4條第5項的法律授權,是具有法律位階的法規命令,公告內容會是調整方案內容,亦即相關管制的特定風險品項等。 他指出,至於民國100年3月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的日本受輻射汙染地區生產製造之食品暫停受理輸入報驗之公告,當年這個公告是暫時性措施,一停就是11年,現在是應該予以審慎檢討的時刻,內容都會公布在食藥署網站。
陳鈺馥
2022-02-08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如何解戈耳狄俄斯之結? 美國為台積電大傷腦筋
林保華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新任國民黨主席只能順從洪秀柱的「一中」符咒?
尤榛嚴
台灣最美與最醜的風景
李筱峰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民進黨立委與賴餐敘 盼解財劃法衝擊
謝君臨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