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藍白否決選罷法覆議 中選會:新法生效前仍適用舊法

藍白否決選罷法覆議 中選會:新法生效前仍適用舊法

台灣公民陣線執委羅宜(左起)、南崁多加教會主任牧師陳曉煒、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研究員陳柏諺等人昨宣布支持罷免運動,喊出「驅逐舊黨國親中政黨,恢復國會合議民主」。(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李文馨、吳柏軒/台北報導〕全台掀起大罷免浪潮,中選會至今已收到四十四位立委罷免案,包括卅一位國民黨立委、十三位民進黨立委。台灣經濟民主連合等民團昨召開記者會表達支持,強調此運動並非藍綠對決,而是為驅逐舊黨國親中政黨、恢復國會合議民主;同時提出三行動,包含將製作民主倒退法案與亂台法案參考文宣、舉辦立委究責會、成立妨害罷免申訴中心。 文宣、究責、妨害罷免可申訴 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罷免運動應進一步連結二○二六、二○二八落選運動。他強調,台灣公民絕對不是因為選舉「不服輸」而推動罷免,而是本屆國會被親中藍委傅崐萁集團與白委黃國昌的扭曲復仇心態結合,操控所有議事程序,國會已不再具有「少數黨提案可以被討論,多數黨提案可以在合理期間被檢驗」的議事功能。 台灣公民陣線執委羅宜說,三月起,他們會到四十一位藍營立委的選區舉辦個別立委究責會,要讓選區選民知道,選區立委在立法院做了什麼禍國殃民的事,推動了哪些民主倒退與亂台法案。 將向中選會 監院舉發張善政 南崁多加教會主任牧師陳曉煒則說,桃園六區立委罷免案三日上午向中選會提議後,桃園市長張善政不僅表示「千萬不能罷免六名立委」,甚且於七日為被罷免人站台造勢。 賴中強說,經民連將於罷免運動期間設置「妨害罷免申訴中心」,籌組義務律師團;經民連也將向中選會檢舉張善政違反選罷法,同時向監察院舉發。 除了民團將到各地舉辦立委究責會,宗教團體也不缺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昨細數國會近期立院擴權、憲訴法、選罷法爭議,更直指今年度預算審查以統刪方式羞辱行政部門,罔顧人民福利、漠視國家安全,支持人民汰除不適任民意代表與縣市首長。
李文馨 2025-02-12
李安電影夢起點! 台南全美戲院3/2熄燈 全台僅剩這2間二輪戲院

李安電影夢起點! 台南全美戲院3/2熄燈 全台僅剩這2間二輪戲院

台南全美戲院將於3月2日熄燈。(資料照)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見證台灣電影史、成立有75載的台南「全美戲院」,因為近年因宅經濟、線上影音平台興起,國人觀影習慣改變,全美戲院不敵連年虧損,宣告將於3月2日熄燈,讓不少老影迷直呼不捨。全美戲院關門後,未來全台僅剩2間二輪戲院持續營運,分別為台北「佳佳來來戲院」和台中的「全球影城」。 位於台南中西區的全美戲院,前身為「第一全成戲院」。日治時期,台南在地人葉飛雄在如今全美戲院所在地蓋了一棟三連間的豪華住宅兼店鋪,但二戰末期毀於美軍轟炸;1950年,由經營電影業的歐家兄弟(歐雲明家族)接手重建為巴洛克風建築的第一全成戲院。 早期第一全成戲院主要播映好萊塢院線片、台灣國片、日本電影等,1969年歐家將戲院轉讓給妹婿吳義垣,並改名為全美戲院。民國後,台南又陸續開了多家首輪影院,競爭越來越強烈,全美戲院於1971年轉型為二輪戲院,以半價售票的優惠受到大眾喜愛,風光一時,成了當時台南青年學子最愛的娛樂場所之一,堪稱「二輪片始祖」,知名導演李安也曾說過他學生時代最常造訪全美戲院,可以說是孕育他拍電影夢想的地方。 見證台灣影史演變的全美戲院,明天(12日)將迎來75週年慶,卻戲院卻突然宣告只營業到3月2日。戲院經理吳俊誠坦言,連年虧損是熄燈原因之一,他也感到相當不捨,全美戲院陪伴無數台南人成長,為不想讓觀眾惋惜戲院悄然無聲畫下句點,明日上午舉辦75週年生日派對,將準備14吋大蛋糕,也會贈送精美小禮品給來賓,邀請熱愛電影的朋友以及曾在全美戲院留下美好回憶的每個人,一起回顧全美戲院輝煌過去。 不過吳俊誠也表示,雖然全美戲院畫下句點,但只是「暫時告別」,未來戲院會轉型再出發,目前已有許多團體、單位接洽各種合作模式。 電影粉專「無影無蹤」今天分享該消息,遺憾表示未來全台灣將只剩2間二輪戲院持續營運中,分別是台北景美的佳佳來來戲院(台北景美)和台中西區的全球影城。
莊文仁 2025-02-11
賴邀五院會商國政獲3共識 「朝野競爭 不能犧牲國民」

賴邀五院會商國政獲3共識 「朝野競爭 不能犧牲國民」

賴清德總統(前左2)昨召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會商國政,與副總統蕭美琴(前右2)、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左1)、立法院長韓國瑜(前右1)等步入會場。(中央社)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昨召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會商國政,期盼「國和萬事興」,並向全國乃至國際社會傳遞一個明確訊息─無論是外部風雨、內部紛爭,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地推動國家大步向前。會中達成三項共同目標,五院將建立更密切的溝通平台與合作機制,以國家安全為首要考量,即便政黨競爭,也不能犧牲國家、犧牲國民。 賴總統期盼「國和萬事興」 賴清德昨前往會客室「台灣晴廳」迎接五院院長,並率隊前往大禮堂,沿途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有說有笑;座位安排上,賴坐圓桌正中間,代表以總統中立身分協調五院事宜,由右至左依序為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考試院長周弘憲、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即依憲法章程排序。 五院合作 國家安全首要考量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會後表示,會中達成三項共同目標。第一,依照五權分立的憲政架構,五院都有各自職掌,應當恪遵憲法,肩負憲法忠誠義務彼此監督制衡,要互相尊重,更要相互扶持。五院將建立更密切的溝通平台與合作機制,讓各院政務順利推動,深化台灣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 第二,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當前國際局勢變動快速,台灣面對嚴峻的挑戰,更要團結彼此,對外,必須以國防、外交為重中之重,五院必須合作以整體國家安全為首要考量,讓國家穩定發展。 第三,朝野可以競爭,國民不能犧牲!對內,必須以經濟、民生為優先中的優先,五院必須合作,以全民福祉為心中所念,妥善因應變局,健全產業發展,照顧人民福利。
陳昀 2025-02-11
大罷免加溫 中選會已收到43名立委罷免案

大罷免加溫 中選會已收到43名立委罷免案

罷免藍委團體10日前往中選會遞送罷免選區立委提議連署書,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擔任罷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連署領銜人,在遞送連署書前發言。(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大罷免浪潮勢如破竹!全台各地民團自3日起陸續赴中選會遞交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中選會說明,累計迄昨(10)日下午5時為止,中選會目前收到的罷免案送件數為47案,其中44案為立委罷免案(綠委吳沛憶罷免案有2案),1案為市縣長罷免案,2案為市縣議員罷免案。 罷團日前已遞交的罷免國民黨立委提議名單包括,台北市王鴻薇、李彥秀;新北市葉元之;桃園市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新竹市鄭正鈐;南投縣游顥、馬文君;台中市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雲林縣丁學忠;台東縣黃建賓;花蓮縣傅崐萁等19人。 各地民團10日再送出第二波罷免藍委提議書,包括台北市徐巧芯、賴士葆;新北市洪孟楷、張智倫、林德福、羅明才、廖先翔;新竹縣徐欣瑩、林思銘;台中市楊瓊瓔、江啟臣等11人。 此外,罷免台北市羅智強的民團「大安強強滾」會在11日送件;彰化縣罷免藍委謝衣鳯的民團「缺衣不可」、金門縣罷免陳玉珍的民團「珍礙金門」、罷免苗栗縣國民黨立委邱鎮軍、泛藍無黨籍立委陳超明的「苗栗國罷免立委連線」等民團則正在連署、造冊中。 國民黨與其青年軍也祭出「以罷制罷」反制,中選會收到罷免民進黨立委的提議書,包括台北市吳思瑤、吳沛憶;新北市李坤城、蘇巧慧、張宏陸、吳琪銘;台中市蔡其昌、何欣純;台南市林俊憲、王定宇;嘉義縣陳冠廷;原住民立委伍麗華、陳瑩等13人。
林哲遠 2025-02-11
文學界不忍了!楊双子、九把刀等201人連署罷免不適任立委

文學界不忍了!楊双子、九把刀等201人連署罷免不適任立委

台灣文學界不忍了,201人連署發聲「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圖:拮自楊双子臉書)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藍白立委去年在立法院強行通過惡法,更無差別大砍中央總預算,其中文化部共遭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多處藝文場館業務費被凍結30%,重創國內文化發展,文學界不再沈默,包括去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小說家楊双子等41名作家領銜,發起「2025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的台灣文學家連署聲明,共獲161人名作家連署,201人共同發聲強調,為了遏阻台灣文學發展路上的潛在風險,公開表態聲明,「支持罷免不適任的立法委員,直到不適任立委停止摧毀台灣文學」。 去年以「台灣漫遊錄」成為台灣首位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楊双子貼文發佈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包括小說家朱宥勳、小說家陳思宏、黃崇凱、詩人柏森、作家李奕樵、馬世芳等41人擔任共同領銜人,並有包括九把刀、平路、苦苓、蕭瑋萱等作家、詩人、出版人、繪本作家等161名連署人,共計201人參與。出身台中的楊双子也表態,她是台中市第二選區(龍井區、烏日區、霧峰區、大肚區、沙鹿區)選民,支持罷免顏寬恒。 聯合聲明強調,「當文化政策遭到戕害成為事實,罷免不適任立委就是義務」,聲明指出,中央政府今年度總預算在今年1月21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原編列290億元,經初步計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包括文化部、文資局乃至台博館、國美館、台文館、人權館等藝文館舍皆遭凍結30%業務費,勢必導致行政實務層面窒礙難行,牽⼀髮動全身,終至所有相關⼈士自國家公務員、藝文創作者及至消費藝文活動與產品的⼀般民眾,同樣在藝文產業遭創之下蒙受損失。 聲明指出,立法院預算審查過程,令人目睹多項⽂化相關預算遭到海量提案凍結與刪減,當民間團體集結發聲抗議聲浪巨大下,相關提案即迅速退縮撤案或大幅修改,「顯示這些凍刪提案絕非基於嚴謹審視,而是政治攻防的操作手段」,作為台灣文學創作者深切關注此事對未來的嚴峻影響。 聲明指出,近年來台灣文學在國際舞台多有斬獲,讓世界看見台灣,達到文化外交的目的,大多直接受惠於文化部挹注外譯推廣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產業動能,在野黨團凍結、刪除文化部預算本該於2024年完成討論協商,卻在拖沓多時後緊急於短期間內強硬提案通關,既未經深思熟慮,且此等粗暴浮濫凍刪預算的舉措,不但直接削弱文化政策的推動⼒與續航⼒,更損及整體文化環境的多元與進步空間,也等同扼殺台灣文學發展的可能性,對於當前台灣文學走向國際舞台的良好機遇,更是一記重擊。 聲明強調,文化部預算遭到凍結與刪減已成事實,明日之後的台灣文學創作者是否會遭遇更多難以預測的掣肘與戕害,卻是必須正視與面對的危機,此類問政品質可議的立法委員,不僅是台灣文學發展路上的絆腳石,更是隨時可能在政策面爆發無差別攻擊的自走砲。 聲明更有意指出,即使在遭遇輿論浪潮時小有退讓,本屆立法委員仍然未改以預算箝制言論自由的本質,在眾多質疑聲中蠻橫通過本年度總預算案,不得不懷疑未來幾年將會反覆上演雷同的戲碼,致使文化政策遭受難以回復的長遠傷害,「唯有積極倡議以罷免不適任的立法委員,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聲明也舉遭到蘇聯政府治罪流亡美國的俄裔美籍詩人布洛斯基(Joseph Brodsky),對於文學⼈的政治關懷有此名言「文學有權干涉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涉文學。」身為台灣文學創作者,為了遏阻台灣文學發展路上的潛在風險,在此公開表態聲明,「我們支持罷免不適任的立法委員,直到不適任立委停止摧毀台灣文學」。 聲明並呼籲民眾若認同觀點,還有另一種行動實踐,就是參與3月即將開啟的第二階段罷免連署,「期盼各位能夠在人身安全為前提之下公開表態,比如打電話、傳訊息、分享貼文,務求讓你的選區立委知道,你也支持罷免不為我們把關問政品質的不適任立委」。 連署聲明完整名單連結
蘇孟娟 2025-02-10
支持美台復交 24美眾議員 促廢一中政策

支持美台復交 24美眾議員 促廢一中政策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廿四名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六日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廢除「過時、適得其反且不誠實」的「一個中國政策」(One China Policy),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並與台灣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批一中政策 過時、不誠實 多年來持續提出類似決議案的威斯康辛州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與賓州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率領另外廿二名同黨議員提出此案,呼籲川普放棄華府長年秉持的一中政策,正式承認台灣的主權獨立地位。帝芬尼說,「台灣從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一天也沒有,是一個自由、民主與獨立的國家(nation),美國政策早就該反映此一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帝芬尼在新聞稿中指出,儘管美國在美台斷交後以「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做為補救,表明從未接受共產中國擁有台灣主權的美國,「不曾改變其立場」,但美國仍未與台灣建立正式關係,台灣民選政府甚至被美國當成比古巴還糟糕的北韓與伊朗殘暴政權來對待。 籲川普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 決議案呼籲美國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不受中國統治,也不包括在其領土範圍內的客觀現實,承認台灣民選政府的合法性,正常化雙邊外交關係並允許互派大使,撤銷限制美台官員正常溝通及互動的機構指導方針。此外,美國還應該啟動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正式談判,以及採取行動支持台灣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完整會員資格。 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 Resolution)旨在表達國會對特定議題的立場或意見,無需提交總統簽署,但不具法律效力。
張沛元 2025-02-08
亞冬運》陳映竹轉戰滑冰在女子100公尺奪銅 締造台灣隊史首面獎牌

亞冬運》陳映竹轉戰滑冰在女子100公尺奪銅 締造台灣隊史首面獎牌

陳映竹在亞洲冬季運動會競速滑冰女子100公尺決賽拿下銅牌。(奧會提供) 〔記者吳孟儒/綜合報導〕從滑輪溜冰轉戰競速滑冰的陳映竹,今天在亞洲冬季運動會競速滑冰女子100公尺決賽滑出10秒51的成績奪銅,這不僅是台灣代表團本屆首面獎牌,也是隊史第一面獎牌。 陳映竹生涯曾共獲得6面滑輪溜冰世錦賽獎牌,包括2014年3000公尺接力賽金牌、2017年300公尺計時賽銀牌,但歷經杭州亞運國手選拔失利,她重新思考後決定調整人生目標,決定轉往滑冰戰場,在去年11月展開滑冰賽季。 陳映竹今天在哈爾濱舉行的亞洲冬季運動會競速滑冰女子100公尺決賽登場,她滑出10秒51的成績拿下銅牌,為她的人生新挑戰繳出好的開始,也是台灣在亞冬運的隊史第一面獎牌。 陳映竹在亞洲冬季運動會競速滑冰女子100公尺決賽拿下銅牌。(奧會提供) 陳映竹在亞洲冬季運動會競速滑冰女子100公尺決賽拿下銅牌。(奧會提供)
吳孟儒 2025-02-08
美日聯合聲明劍指中國!強調維護台海穩定、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美日聯合聲明劍指中國!強調維護台海穩定、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在白宮首次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且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手段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針對中國的意味濃厚。 美國白宮發布的「美日領導人聯合聲明」,直指雙方在《美日安保條約》之下都期望加強雙邊安全和國防合作,並強調美日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及其他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礎,日本將持續強化自身的防衛能力。 美國對保衛日本的堅定承諾不會改變,若遇到危機將動用包括核子武器在內的一切能力,日本則會按照《美日安保條約》的規範,對任何突發狀況進行完整應對,在維護印太地區和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應對日益升級的安全問題,美日將加強防務安全合作,透過訓練和演習提高戰備水平,加強美日的威懾能力,並在民用航空、太空領域保持合作關係,例如未來的國際太空站Crew-10任務、阿提米絲(Artemis)探月計畫。除此之外,美日還會共享AI、雲端服務等新技術,擴大雙邊網路安全合作。 在經濟方面,美日將強化雙邊投資和就業機會、合作領導AI、量子運算和半導體等技術、增加美國對日本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發展關鍵礦產供應鏈多樣化、開發先進核能。美日還會合力保護機敏科技、加強對入境者的審查,藉此打擊技術遭竊、非法移民等問題。 美日將拓展美日澳印、美日韓、美日澳、美日菲的多方關係,並強烈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東海現狀的任何企圖,以及中國非法海事活動、人工島礁軍事化、在南海的挑釁行為。 川普和石破茂都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因素,美日期望兩岸問題能夠和平解決,除了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兩岸)現狀之外,還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另外,美日都對北韓的核發展相當關切,將致力於北韓無核化的願景,並打擊北韓駭客攻擊、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川普最後還接受石破茂的邀請,考慮近期前往日本訪問。
郭顏慧 2025-02-08
寒流殺到20縣市低溫特報!北部今晚降溫至8度 一路冷到下週一

寒流殺到20縣市低溫特報!北部今晚降溫至8度 一路冷到下週一

一週溫度趨勢。(氣象署提供)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本週第二波寒流報到!中央氣象署預報,各地在今天入夜後溫度會明顯下降,北部和宜蘭地區今晚到明天就有可能降溫到8度到10度,中南部和台東地區可能掉到11度到13度,且這波寒流會持續到下週一(10日)清晨。 氣象署預報員曾昭誠表示,今天下班後各地溫度就會掉到約15度,入夜後到明天清晨也會溫度一直降,明天北部和宜蘭地區整天偏冷,中南部白天也頂多15度上下,各地的寒冷會持續到下週一清晨,白天起寒流才會減弱,但仍有輻射冷卻效應,持續影響到下週二(11日)清晨。 氣象署在今天上午也發布全台20縣市的低溫特報,因寒流南下,各地氣溫持續下降,明天到10日清晨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今傍晚起彰化以北、宜蘭、花蓮及金門、連江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6度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 曾昭誠說,今天晚上後水氣開始減少、北部降雨範圍也會縮小,明天包括桃園以北、東半部和中南部山區有雨,週日到下週一剩下基隆北海岸等迎風面地區有雨,大台北地區剩零星飄雨。 低溫鄉鎮分布圖。(氣象署提供) 未來降雨趨勢。(氣象署提供) 天氣提醒。(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氣象署提供)
吳亮儀 2025-02-07
魯比歐稱台灣「民主國家」 大讚瓜地馬拉挺台

魯比歐稱台灣「民主國家」 大讚瓜地馬拉挺台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左)在記者會上讚揚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右)的立場,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 蔡百靈/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當地時間5日與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évalo)舉行聯合記者會,討論美瓜雙邊關係、移民政策、經濟合作及台灣在區域合作中的角色。魯比歐強調,美國將深化與瓜地馬拉及台灣的外交與經濟合作,並稱台灣為「民主國家」,展現美方支持立場。 根據外媒報導,魯比歐表示,美國將推動與瓜地馬拉及台灣的合作,涵蓋外交、經濟、投資與貿易領域,支持台灣在中美洲的發展,並促進台灣企業對瓜國的投資,以提升當地經濟競爭力。 阿雷巴洛重申,瓜地馬拉將深化與台灣的合作,維持邦交,並在經貿與基礎建設領域拓展雙邊關係。他強調,儘管面臨國際壓力,瓜地馬拉仍堅定支持台灣。 魯比歐則讚揚瓜地馬拉的立場,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並承諾美國將促進台灣在瓜國的投資與發展。 除台灣議題外,魯比歐與阿雷巴洛也討論移民問題。阿雷巴洛表示,瓜地馬拉將增加40%遣返航班,加快處理來自美國的非法移民,對象涵蓋瓜地馬拉公民及其他國籍人士。 此外,瓜國政府將成立「邊境管制與保護特遣隊」,部署於墨西哥邊境,維護安全並打擊人口販運與跨國犯罪,以減少非法移民流動,確保區域穩定。 魯比歐宣布,美國陸軍工兵團將協助瓜地馬拉制定現代化港口發展計畫,以提升經濟競爭力。雙方也將推動航空、陸運與海運建設,並擴建地鐵與鐵路網絡,創造就業機會,使瓜地馬拉成為區域經濟樞紐。 此外,魯比歐與阿雷巴洛也談及反毒品戰爭、跨國犯罪及中國在該區域的影響。阿雷巴洛表示,瓜國將成立專責部門,加強邊境安全與犯罪防制,確保國家穩定。
蔡百靈 2025-02-06
罷傅被查水表?網爆「縣府指示」 花縣府否認、戶政所主任不敢答

罷傅被查水表?網爆「縣府指示」 花縣府否認、戶政所主任不敢答

參加罷免傅崐萁連署的民眾被自稱戶政所人員登門,他反問「這就是傳說中的查水錶」,對方連說「不是」之後就離開。(記者花孟璟翻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罷免傅崐萁第一階段連署已於3日送中選會審查,但花蓮卻傳出連署民眾被戶政所人員登門「查水表」,稱「代表中選會」訪查,更有公務員上網爆料,縣府指示戶政所親訪確認連署書是連署人親簽!民進黨議員胡仁順批「公務人員竟帶頭違法」,已將相關訊息提供檢調進行深入調查;對此縣府則是否認到底,強調「不可能要求作這種查核」,縣選委會僅配合中選會辦理。 從爆料民眾的照片,可發現戶政人員穿著縣府背心到民眾家按門鈴,出示掛在脖子上的證件、手上更捧著一大疊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影本!民眾貼文說,對方拿出自己填的連署書影本,詢問他是否本人填寫,他回答「沒錯就是我本人」,之後又拿出一張確認單,要他勾選「是」並簽名。 另一位爆料民眾透過LINE詢問朋友,自己被花蓮戶政事務所人員到家按門鈴,還說是受到中選會委託來拜訪,詢問罷免單是否本人填寫。民眾反問「這就是傳說中的查水表嗎」?對方回答「不是」,之後就莫名其妙離開! 網路上也有另一段爆料,疑似為戶政所人員說,同事要「公出訪視」有簽署罷免連署書的民眾,確定連署書是他們親自簽名,還要各個戶政事務所去查過去半年內,有無到戶政所申辦業務留下的簽名以比對字跡。 記者上午到花蓮市戶政事務所了解時,被民眾爆「到宅查水表」的戶政所秘書也在所內辦公,強調「不便回應」;花蓮市戶政事務所鍾姓主任則是正要準備受訪時突然接到一通神秘電話,之後主任馬上表示「有緊急要事必須處理」不方便回應,但強調有依照選罷法相關法規辦理,記者詢問「是按照哪一條法規」,主任卻推說「網路都查得到」後快閃離去。 花蓮罷免傅崐萁「微光花蓮」發言人王先生說,陸續確認至少有3位民眾向團隊證實,戶政所到家中按門鈴詢問!他強調,經過向中選會確認,連署書名冊如發生疑似代簽名或蓋章,依照「公職人員罷免案提議連署及查對作業辦法」規定,應由中選會寄送查詢單向當事人查詢,且查詢單都有一定格式,不可能直接讓戶政所到宅詢問,這樣已經明顯違法! 「請傅崐萁敢做敢當,不要有太多小動作來恐嚇人民」!微光花蓮團隊呼籲,如果傅敢做敢當,就該接受人民合法正當透過罷免權來檢視,也呼籲花蓮的公民「不要畏懼施壓」、呼籲更多公民站出來響應接下來第二階段罷免。 擔任民進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幹事長的縣議員胡仁順說,被拍到訪查的人員身上穿縣府背心、身分是花蓮戶政所正式公務員,職銜是股長兼秘書,縣府要花蓮市戶政事務所公務員查訪,根本是「縣府自創」的違法查訪方式,嚴重踐踏公民權利,到底是誰要求公務人員做違法的事情?為此團隊第一時間向網路爆料民眾查證,也將資料交給檢調偵查,希望揪出幕後影武者。 縣府民政處上午回應強調,立委罷免案花蓮縣選舉委員會僅是配合單位,縣府不可能去作指示要求戶政所訪查,縣府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哪裡冒出來,強調都會依法依規。 縣府表示,縣選委會本月3日收到中選會轉發的提議書,針對戶籍資料是依規定請各地戶政事務所查對,對於民眾反映戶政事務所實地查核引發疑慮,會進行相關檢討改進。 到民眾家中訪查的花蓮市戶政事務所公務人員,身上穿著縣府背心、手上碰著一大疊連署書影本,身份是戶政所的股長兼秘書。(翻攝網路) 被民眾拍到「到府查水錶」的公務員是戶政所股長兼秘書,今天照常在戶政所辦公。(記者花孟璟攝)
花孟璟 2025-02-06
20立委罷免提議書送件中選會!罷免名單、程序、門檻一次看

20立委罷免提議書送件中選會!罷免名單、程序、門檻一次看

截至2月5日為止,中選會收到的罷免案送件數為21案,其中20案為立委罷免案,1案為市縣長罷免案(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資料照)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農曆春節期間,「大罷免」如火如荼展開,截至本月5日,全台已有20個罷免團體遞交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國民黨包含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首席副書記長王鴻薇等19人,藍營也祭出「以罷制罷」行動反制,首波鎖定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大罷免浪潮從何而起?何時將進行罷免投票?本報整理罷免程序與名單,一起了解事件進展。 大罷免浪潮從何而起? 去年12月20日,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聯手通過《公職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三大爭議修法,其中《公職選罷法》規定罷免提議人、連署人名冊須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引發罷免連署門檻加嚴等爭議。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召開記者會提出「國民黨41區立委應該全部罷掉」主張,原先各界對大罷免持觀望態度,但年前藍白大幅刪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引爆各界怒火。 「罷免傅崐萁們」的呼聲因此迅速高漲,各地罷免團體相繼成立,春節期間,全台掀起「大罷免」浪潮;面對綠營及公民團體的罷免行動,藍營則以「以罷制罷」回應,並鎖定雙北、台中及高雄等多民綠委展開罷免行動。 罷團為何搶年後開工日遞件? 立法院雖去年底三讀通過《選罷法》連署加嚴條款,但直至1月24日年假前一刻才將修正案送交行政院,行政院火速決議提出覆議,並於2月2日將覆議文件送抵立法院,立法院今將協商覆議案表決日期。 依據「公職選罷法」第131條,本法修正施行前已發布選舉公告之選舉,或已向主管選委會提出之罷免案,仍適用修正前規定。換言之,即使新法覆議失敗、經總統公告,已提出的罷免仍可適用舊法,因此許多罷團在本屆立委就職週年後的首個工作日趕赴送件。 盤點已被提議罷免立委 罷團3日遞交的提議名單均為國民黨立委,包括北市王鴻薇、李彥秀;新北葉元之;桃園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新竹鄭正鈐;南投游顥、馬文君;台中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雲林丁學忠;台東黃建賓;花蓮傅崐萁等19人。另外,藍營青年軍組成的罷團5日遞交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罷免提議書。 中選會表示,截至5日為止,中選會收到的罷免案送件數為21案,其中20案為立委罷免案,1案為市縣長罷免案(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 全台被罷免立委提議名單一次看【不斷更新】 選區 被罷免人 罷免團體 罷免提議數 一階門檻 送件日期 中選會審定期限 台北市3 王鴻薇 山除薇害 18000⭡ 2773 2/3 2/28 台北市4 李彥秀 港湖除銹 23000⭡ 3181 2/3 2/28 台北市5 吳沛憶 憶事吳成 2678 2339 2/5 3/2 新北市7 葉元之 板橋大刪元 11088 2331 2/3 2/28 桃園市1 牛煦庭 淘汰牛氓 10000⭡ 3396 2/3 2/28 桃園市2 涂權吉 全力一擊 4095 3087 2/3 2/28 桃園市3 魯明哲 壢拔魯蛋 10000⭡ 3012 2/3 2/28 桃園市4 萬美玲 萬罷了沒啦 11000⭡ 3023 2/3 2/28 桃園市5 呂玉玲 罷呂清玲 4000⭡ 2806 2/3 2/28 桃園市6 邱若華 桃六刪邱 8000⭡ 2822 2/3 2/28 新竹市1 鄭正鈐 罷鈐反中 7000 3595 2/3 2/28 南投縣1 馬文君 all罷馬 2000⭡ 1862 2/3 2/28 南投縣2 游 顥 去游除垢 2000⭡ 1983 2/3 2/28 台中市2 顏寬恒 解顏行動 3000⭡ 3028 2/3 2/28 台中市4 廖偉翔 展翅廢翔 4000⭡ 3292 2/3 2/28 台中市5 黃健豪 斷健行動 4200 3632 2/3 2/28 台中市6 羅廷瑋 敲羅行動 7176 2734 2/3 2/28 雲林縣1 丁學忠 拔丁工人 3500⭡ 2751 2/3 2/28 台東縣 黃建賓 挫賓行動 4200 1153 2/3 2/28 花蓮縣 傅崐萁 微光花蓮 7176 1938 2/3 2/28 註:「罷免提議數」為罷團公布之全部連署數量,與實際送件數可能不同 更新時間:2025/2/6 06:00 製表:記者李文馨 罷免三階段:提議、連署、投票 罷免共分為3階段。第1階段「提議」:由原選舉區選舉人提議,提議人數需有原選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中選會收到罷免案提議後,應於25日內完成提議人名冊查對,並將名冊交由地方選委會於20日內查對;以2月3日遞交的罷免案來說,中選會必須於2月28日前審定完畢。 第2階段「連署」:由原選舉區選舉人連署,連署人數需有原選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立委、縣市長等罷免案徵求連署書期限為60天,且連署人不得與第1階段提議人重複。 第3階段「投票」:依現行規定,有效同意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即通過罷免案。若投票結果遭否決,該位被罷免人的剩餘任期內,均不得再對其提議罷免。  罷團人士估夏天決戰罷免 罷團相關人士受訪表示,1階提議書僅需選區選舉人數的1%,相當容易越過門檻,二階連署需達原選區選舉人總數10%,為艱鉅挑戰,非都會區缺乏人潮聚集點,屆時可能透過「垃圾車路線」等策略推動。 熟稔選務人士指出,依罷免時程推算,首批送件的罷免提議書最晚在2月底審核通過,提案罷團必須在60天內完成第2階段的連署罷免,並在5月初送件審查,最快在今年夏天7、8月將決戰罷免。
李文馨 2025-02-06
大罷免啟動 首波19藍委 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 一併送件

大罷免啟動 首波19藍委 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 一併送件

全台罷團昨赴中選會遞送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反共護台聯盟指出,每團份數都比門檻多1.5倍以上,第一階段合計已超過10萬份連署書。(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本屆立委二月一日就職滿週年,昨為新春開工首日,共十九個團體在「選罷法修正案」生效前,趕赴中選會遞送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其中罷免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團體「微光花蓮」率先送件,盼由花蓮開第一槍帶起全台罷免潮。參與的反共護台聯盟說,每團份數都比門檻多出一.五倍以上,合計已超過十萬份連署書。 罷團赴中選會遞送提議書 每團份數比門檻多1.5倍 全台逾廿個罷團昨在中選會門口舉行記者會,各選區民團輪流闡述罷免理念,現場超過百人齊呼罷免口號。 為趕在昨日遞交罷免提議書,不少罷團志工徹夜未眠,如罷免南投縣立委馬文君的團體「all罷馬」通宵熬夜卅小時趕工造冊,下午才赴中選會遞件;另外,罷免台東縣立委黃建賓的團體「挫賓行動」甚至因為買不到火車票,清晨開車到高雄,再轉高鐵衝台北,展現決心。 公民團體第一階段提議罷免名單,包括台北市立委王鴻薇、李彥秀;新北市葉元之;桃園市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新竹市鄭正鈐;南投縣游顥、馬文君;台中市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雲林縣丁學忠;台東縣黃建賓;花蓮縣傅崐萁等共十九人。此外,涉貪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提議也一併送件。 行政院已對「公職選罷法」罷免連署加嚴修法提出覆議,待立院表決處理。中選會說,已提出的罷免案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接下來將請地方選委會於廿三日前查對,中選會應於二月廿八日前審定完畢。
李文馨 2025-02-04
魯比歐出訪聚焦運河議題 巴拿馬總統:將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魯比歐出訪聚焦運河議題 巴拿馬總統:將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在與魯比歐對談時,穆里諾表示,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協議到期時,巴拿馬不會予以更新。(歐新社)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曾威脅巴拿馬要「收回」巴拿馬運河,與巴拿馬政府針對運河所有權歸屬問題論戰,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近期展開上任後首度出訪,首站即訪問巴拿馬。魯比歐2日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會面時明確表示,巴拿馬必須立即縮減中國對運河地區的影響力,穆里諾則回應,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協議到期時,巴拿馬不會予以更新。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透過聲明指出,魯比歐向巴拿馬傳遞川普的訊息,表示中國透過一間總部位於香港的公司,在運河入口附近經營兩個港口,對巴拿馬運河構成威脅,此舉也違反了美國與巴拿馬的條約。對此魯比歐會見穆里諾時明確表示,「此一現狀不可接受,若未立即調整,美國將需採取必要措施,以根據條約保護其權益。」 魯比歐指出,川普「已經初步確定,由中國共產黨影響和控制巴拿馬運河地區的當前形勢是對運河的威脅,等於違反『關於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營運的條約』」。魯比歐強調:「這種現狀是不可接受的,若不立即做出改變,美國將不得不採取必要措施,保護美國在條約下的權利。」 穆里諾提到,他與魯比歐的會面氣氛十分融洽,他願意審查巴拿馬的部分中國企業,並指出,目前在條約效力或是使用軍事力量強制執行條約等層面,他認為並不存在任何真正的威脅,並強調與川普面對面會談非常重要。 穆里諾表示,巴拿馬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協議到期時,屆時不會予以更新,並強調巴拿馬會研究提前終止的可能性,但無論巴拿馬能否提前終止該協議,他都不會續簽。 魯比歐(右)展開拉美出訪行程,首站即抵達巴拿馬,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左)會談。(歐新社)
黃其豪 2025-02-03
選罷法覆議函 龔明鑫親送至立院

選罷法覆議函 龔明鑫親送至立院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左二)昨在立法院民進黨團成員陪同下,將紙本覆議函親送至立院。(行政院提供) 〔記者謝君臨、劉濱銓/綜合報導〕立法院去年十二月廿日三讀通過加嚴版選罷法修正案,並遲至今年一月廿四日、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上班日,才將法案送至行政院。行政院認為修法有窒礙難行之處,經總統核可後提出覆議,並於憲法規定的十日期限內,昨分別以電子公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親送紙本覆議函至立法院,完成「送達」程序。立法院朝野黨團將協商覆議案處理期程。 選罷法修正案明定,罷免提議人、連署人名冊,須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行政院認為修法有「變相提高罷免門檻,過度限制人民罷免權」、「大幅增加提議人之領銜人及各級選舉委員會之行政作業負擔」及「直接適用本屆立法委員,違反國民主權原則、利益迴避原則及公平正義之維護」等窒礙難行之處,提出覆議。 龔明鑫昨在立院民進黨團成員吳思瑤、李坤城、鍾佳濱、陳培瑜等人陪同下,將覆議函親送至立院。不過,由於昨天是休假日,立院收發室沒人上班,龔等人將覆議函以膠帶黏貼於立院秘書長周萬來信箱上,完成送達程序。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透過媒體群組表示,覆議案呈請總統核可後,行政院考量送件期限,以及送件程序對兩院公務人員所產生的影響等因素,於二日十三時五十三分,以電子公文將覆議函傳送至立法院。為求慎重,紙本覆議函是由行政院龔秘書長親自遞交至立院。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到南投縣知名的竹山紫南宮、名間松柏嶺受天宮參拜祈福。他表示,春節拜廟心裡多少有些焦慮,因民眾對於行政院與立法院之間的僵局都很關心,他期許新年朝野相互信任,團結台灣因應快速變動的國際局勢,以維持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卓期許新年朝野互信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委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謝君臨 2025-02-03
川普簽了! 美國4日起正式對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開徵關稅

川普簽了! 美國4日起正式對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開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1日下令,將自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關稅。(彭博資料照)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2月1日下令,自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開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關稅,以解決類鴉片止痛藥芬太尼(fentanyl)和非法移民侵入美國所引發的緊急狀態。 綜合媒體報導,白宮發言人費爾茲(Harrison Fields)1日下午於社群媒體平台X發文表示,「對從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的命令)已經簽了!」 為回應煉油廠和美國中西部各州的擔憂,川普僅對加國能源產品徵10%關稅;但對墨國能源產品將徵收完整的25%關稅。 川普開徵關稅行動的依據,是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因應危機的廣泛權力。 川普1日在位於佛羅里達州海湖俱樂部(Mar-a-Lago)打小白球,接著簽署3道關稅行政命令。目前不清楚他是否會就關稅議題向媒體發言。 白宮表示,關稅將維持「直至危機緩解」,但並未詳細說明3國需要採取何種措施才能獲得緩解。 墨西哥和加拿大最近數週不斷強調,將對關稅採取迅速且徹底的報復行動。中國則尚未做出回應,僅稱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1日報導,川普此舉可能引發連鎖貿易戰。專家也一再示警,關稅可能導致企業把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法新社》報導則稱,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這3個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將讓川普陷入風險,因為他之所以能在2024年11月大選勝出,部分原因反映美國民眾對經濟的不滿。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EY)首席經濟學者達科(Gregory Daco)受訪表示,進口成本上升恐「抑制消費者支出和商業投資」。他預料,關稅影響下,美國今年第1季通膨率將上升0.7個百分點,之後再逐漸放緩。
莊文仁 2025-02-02
寒流低溫特報籠罩全島到初一! 8縣市最冷6度以下

寒流低溫特報籠罩全島到初一! 8縣市最冷6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下午更新低溫特報範圍和強度。(取自氣象署官網)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入冬第一波寒流發威,中央氣象署在今天(27日)下午發布低溫特報,本島所有縣市加上金門都納入,其中中部和北部11縣市還是代表非常寒冷的「橙色燈號」,當中有8縣市更可能有6度以下低溫。 氣象署今天下午16時36分發布低溫特報,時間從今天晚間起到29日初一清晨,受寒流及輻射冷卻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今晚到明天(28日)台中以北、宜蘭及南投局部地區有6度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 橙色燈號「非常寒冷」縣市包括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宜蘭縣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台北市、新竹市、花蓮縣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 黃色燈號「寒冷」縣市包括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金門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
吳亮儀 2025-01-27
藍白《財劃法》修惡 網製圖曝嚴重性:可能癱瘓中央政府

藍白《財劃法》修惡 網製圖曝嚴重性:可能癱瘓中央政府

網友製作的圖表顯示,今年度剩下的預算(綠色部份)真的少得可憐。(擷取自臉書)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野黨大砍中央政府總預算,更聯手通過《財劃法》修惡,使各部會的行政作業窒礙難行。就有網友製作了圖表,來提醒事態的嚴重性。 近期,藍、白頻頻針對總預算及大罷免,在網路上與民進黨唇槍舌戰。但是,就有網友製作了圖表提醒,在野黨只回應總預算的爭議,卻故意忽略《財劃法》修法的嚴重性,就是在惡意製造話術,來達成資訊落差。 該網友於臉書表示,今(2025)年度的中央總預算為3兆1325億元,扣掉立院不能刪除的義務支出1兆8000多億元,和給地方的補助款2900多億元後,只剩下約1兆初頭能運用。 網友提到,這1兆初頭的預算,在被立法院凍刪了3575億元之後,只剩餘6700億元。若是加上已經三讀通過的《財劃法》,會再減去3753億元,因此,最終的年度預算,只有不到3000億元。 該網友比較了近5年的中央歲出預算,就坦言,「今年度剩下的預算(綠色部份)真的少得可憐,反之被立法院挖掉的部份(藍色部份)大的異常誇張。」網友也直呼,「真的不要說這次刪預算沒什麼。」以這張比較圖來看今年剩下的預算,就是有可能癱瘓中央政府的功能。
劉晉仁 2025-01-26
20250125國際新聞擇要

20250125國際新聞擇要

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在德州達拉斯遇刺身亡,60多年來各種陰謀論始終不斷。(美聯社檔案照) 1.川普命令 甘迺迪遇刺案限期解密 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和司法部等相關部門,在十五天內公布已故前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的政府檔案解密計畫,並於四十五天內公布已故前參議員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以及已故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的解密計畫,稱此舉符合公共利益,美國民眾有權知道真相。【引用網址】 2.美國會提案撤銷中國最惠國待遇 戰略產品最低關稅100% 美國國會議員23日提出一項跨黨派法案,據此將撤銷中國的最惠國貿易地位、分階段升高關稅,以及終結讓低價中國產品免稅進口的「最低限度(de minimis)豁免」措施。【引用網址】   3.北京灰帶戰略 南韓也是苦主 南韓朝鮮日報披露,南韓和中國在二○○一年簽訂「中韓漁業協定」,劃定應彼此尊重的「暫定措施水域」,繼二二年四月和去年春天陸續出現中國試圖違規設置「大規模構造物」後,南韓情報機構上月透過偵察衛星,發現中方最近又重啟相關工程。專家警告,中國趁南韓總統尹錫悅引發戒嚴風波、導致政局動盪加劇之際故技重施,有利於中方日後將其主權主張常態化,正是中國在南海的「灰色地帶戰略」翻版。【引用網址】  4.達賴:將在中國以外自由世界轉世 流亡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指出,為避免中國干預,他將在西藏或中國以外的「自由世界」轉世。今年他滿90歲時,將徵求西藏宗教領袖和民眾的意見,看他們是否希望徹底終止達賴喇嘛制度。【引用網址】 5.創新高!日本去年3678萬人次造訪 這國拔得頭籌台灣排第2 日本《共同社》25日報導,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24日公布2024年外國人入境人數初值為3678萬人次,創下新高,其中南韓以863萬人次拔得頭籌,台灣以569萬人次排在第2。【引用網址】
自由時報 2025-01-25
經濟學人:在野黨砍預算癱瘓政府 中國最高興

經濟學人:在野黨砍預算癱瘓政府 中國最高興

藍白聯手大刪中央總預算2千餘億元,外媒最關注國防預算被刪減及凍結。(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經濟學人指出,台灣的立法院正由親中(leans towards China)的國民黨及小盟友民眾黨控制,在野黨強行通過許多法案,最令人不安的事態發展是刪減及凍結國防預算,其中潛艦國造第三階段後續艦首年20億預算也遭凍結50%,「很難想出比這更糟糕的方式來開啟與華盛頓新政府的關係」,這場政治鬧劇正在癱瘓政府,「北京一定高興」。 報導指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去年12月26日因貪腐被起訴,民眾黨11日舉辦「111釘孤支」遊行活動,聲援柯文哲,這只是政治鬧劇的一幕。自從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後,因民進黨並未取得立法院多數席次,立法院現在由親中的國民黨及小盟友民眾黨把控,使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處於對立狀態。 報導指出,上個月在野黨強行通過一些爭議法案。其中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三讀通過修正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規定大法官未達15人時,總統應於2個月內補足提名。另外,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 法律學者認為該法案違憲,尤其是因為它將憲法法庭置於議會的擺佈之下。中央研究院的法律學者蘇彥圖認為,賴清德只能要求目前僅剩8名大法官的憲法法庭做出裁決,無論哪種方式,結果都會引起爭議。 報導認為,目前最令人不安的事態發展是,正當台灣政府想向川普證明,美國的盟友正在盡自己一份力量加強抗中時,在野黨投票決定凍結台灣國防預算的關鍵部分,國防部業務費凍結30%,潛艦國造第三階段後續艦首年20億元預算也遭凍結50%。 報導稱,川普長期以來一直抱怨台灣國防支出不夠,很難想出比這更糟糕的方式來開啟與華盛頓新政府的關係。鑒於中國持續滲透台灣,目前的政治鬧劇正在使政府陷入癱瘓,中國一定很高興。誠如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森學院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所言,台灣陷入混亂正中北京下懷。
陳麗珠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