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台派社團要求中研院改外文院名 連署文曝光

台派社團要求中研院改外文院名 連署文曝光

  台派社團要求中研院更改外文院名的連署文曝光。(記者李欣芳翻攝)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中研院外文名稱是「Academia Sinica」。拉丁文Academia是「學院」的意思,而Sinica則是形容詞「中國的」,由於被誤指為「中國科學院」,台灣國家聯盟等多個本土社團發動要求中研院更改外文院名的連署文今天曝光,連署文抨擊中研院行政部門對更改其外文院名態度消極不作為,未見院方有實質進度,要求儘速對其外文院名正名。 連署文強調,台灣國家聯盟及連署團體要求中研院院方促成以國家識別明顯的改革方案,即刻儘速正名中研院的外文院名,冠以Taiwan名號,讓台灣的研究成果屬於台灣!「我們拒絕名不符實、拒絕研究成果被中國掠奪!請大家支持連署行動,一同捍衛台灣最高學術殿堂的台灣代表性與尊嚴!」 據悉,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台灣國家聯盟總召吳樹民在6月20日曾拜訪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督促院方更改其外文名稱,但並未達成共識,本土社團因此發動連署。 包括台灣國家聯盟總召吳樹民、台教會會長許文堂、台灣北社社長紀國鐘、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戴碩欽、台灣永社理事長黃帝穎等多個本土社團幹部發動連署,參與連署的團體還包括台灣教師聯盟、台灣二十一世紀婦女協會、台灣瀛社、台獨聯盟、台北水噹噹姊妺聯盟、台灣醫界聯盟、台語文創意園區以及台灣基進等。 連署文指出,台灣最高研究機關中研院的外文院名「Academia Sinica」,拉丁文英譯為「China Academy」,即「中國科學院」,該名是1928年中國創辦研究院所用外文名稱。然而,此外文名稱長期造成台灣學者以中央研究院名號投稿、發表論文、出席研討會時,在國際舞臺被誤認為中國學者,立法院在質詢時就要求更改外文名稱。由中研院學者組成的自由學社亦投書媒體,內部連署響應支持。 文中表示,如今已超過兩年,中研院行政部門態度消極不作為,未見院方有實質進度。台灣國家聯盟在今年6月拜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督促院方積極推動正名,以回應各方期待,建立「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國家聯盟及連署團體在此呼籲,要求院方促成以國家識別明顯的改革方案,即刻儘速正名中研院外文院名。
李欣芳 2022-07-19
日本、南韓疫情反彈 雙雙新增7萬多例

日本、南韓疫情反彈 雙雙新增7萬多例

日韓疫情都呈現攀升情況。圖為南韓街景,示意圖。(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持續侵擾,日本第7波疫情壓境,18日新增7萬6200例;南韓疫情也再度反彈,17日回到單日新增萬例以上,18日則暴增7萬3582例。 根據《NHK》報導,日本全境18日新增7萬6200例本土確診、19例死亡;截至最新統計,日本累計病例數達1041萬1428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3萬1634例。 綜合《韓聯社》報導,南韓疫情再度反彈,18日通報新增1萬2260例,為前一日單日新增病例的1.5倍,今日通報新增數字則急遽攀升,單日新增7萬3582例,創下4月27日以後83天來的最高水準。截至最新統計,南韓累計病例數達1886萬1593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2萬4765例。 鄰近日韓的北韓今日則通報新增250多例發燒病例,為疫情以來首次新增病例降至300例以下,連續8天低於1000例,北韓累計發燒病例為477萬餘例。
自由時報 2022-07-19
英相繼位 日媒:助美保台路線不變

英相繼位 日媒:助美保台路線不變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第二場電視辯論17日登場,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左)與外交大臣特拉斯(右)在中國議題上交鋒。(歐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第二場電視辯論十七日登場,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成為辯論議題之一。日本共同社引述專家報導,不論英國九月五日選出的新首相是誰,都很可能會在中國犯台時,協助美國防禦前線,而且將是唯一會這麼做的歐洲領袖。 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在會中質問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是否仍認為應該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蘇納克回應,英國政府去年三月發表的外交國防政策綜合檢討報告即提到,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嚴峻威脅,他重申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既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信奉的價值觀,又與各國保持互動。 保守黨議員將在十八日至廿日進行第三輪投票,最後出線的兩名候選人隨後提交給保守黨黨員,在九月五日前做出最終決定。儘管蘇納克在前兩輪投票以最高票保持領先,但特拉斯廣受保守黨草根勢力支持。根據保守黨支持者網站「保守黨之家」十七日公布的線上民調,在兩人對決情況下,特拉斯以四十九%支持率領先蘇納克的四十二%。 共同社報導,保守黨傳統上對國防立場強硬,在美國干預全球事務時也經常採取同一陣線。即將卸任的首相強森力挺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並因迅速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而廣受好評。特拉斯被視為可能接替強森的人選之一,她曾強調中國對台灣有「誤判」的可能性,自由世界需要從烏克蘭遭入侵汲取教訓,聯手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報導指稱,儘管蘇納克等參選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重視維持與中國的貿易,但專家認為,不論最後由誰繼任強森的黨魁和首相職位,都可能在中國武力侵台時,力挺美國的保台行動。報導引述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亞太安全資深研究員葛蘭姆(Euan Graham)指出,美國希望有納入應急計畫的可靠盟友,關鍵國家是日本和澳洲;除此之外,華府「最樂觀的預期」是英國會願意派遣可能是一艘航空母艦、潛艦或兩棲特遣部隊馳援。 國際防務情報機構「詹氏資訊集團」亞太區負責人格萊維特(Jon Grevatt)認為,英國初期將僅限於提供後勤等後端支持,但有英國力挺烏克蘭為證,英國在華府施壓後,可能還是會在「台灣有事」時,扮演比較位居前線的角色。
陳成良 2022-07-19
游錫堃抵捷克 韋德齊接機

游錫堃抵捷克 韋德齊接機

立法院長游錫堃(右)昨率團抵達捷克,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左)親自前來接機。(法新社)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台灣國會代表團昨抵達捷克,由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親自接機,雙方短暫會晤後舉行記者會。游錫堃表示,「捷克是台灣在歐洲的貴人,也是台灣歐盟關係的關鍵推手」,他此行就是要親自致謝。韋德齊則強調,「行動是最好的語言」,接待台灣代表團是實現捷克在歐洲的任務。 游錫堃接受韋德齊邀請,於十八至廿一日率民進黨立委黃世杰、國民黨立委孔文吉及萬美玲、民眾黨立委張其祿等跨黨派立委訪問捷克。游指出,他是以「朝聖的心情」到訪,捷克人爭自由、反威權,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他非常敬佩。尤其是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一九八九年的絲絨革命,至今仍廣為世人傳頌。 游錫堃說,二○二○年,韋德齊克服萬難訪台,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在立法院演說的非邦交國家的國會議長,他撼動人心的一篇「我是台灣人」的演說,不只深化了兩國間的民主友誼,還引領歐洲國際更加認識台灣,也影響到去年十月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捷克等於是台灣在歐洲的貴人,也是台灣歐盟關係的關鍵推手」。 游錫堃指出,韋德齊勇敢帶團訪問台灣,堅持民主自由價值的行動,不只粉碎了中共戰狼外交的惡行,也凸顯出台灣對國際民主的貢獻及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讓世界更加珍視台灣的價值。   韋德齊︰歐洲的責任也包括台灣   韋德齊致詞強調,台捷都是民主國家,有共同價值,他兩年前訪台非常有意義。游錫堃率團到訪也具象徵意義,因為捷克自七月開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選擇的口號就是前總統哈維爾在一九九六年所言,「歐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責任,不只是對歐洲,也是對整個世界的責任」,當中也包括台灣。接待台灣代表團,也是實現捷克在歐洲的任務,因為「行動是最好的語言」。 值得一提的是,游此次訪問捷克受到高規格禮遇,座車車頭懸掛我國國旗,沿途有警車開道,參議院大門也懸掛我國國旗。 歐台政要近年重要互訪事例
鍾麗華 2022-07-19
地方銀行快倒了 習近平大撒幣急撥1.4兆

地方銀行快倒了 習近平大撒幣急撥1.4兆

中國地方銀行風險急遽升高,河南村鎮銀行就是其中之一。(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了防止地方中小銀行倒閉,中國政府宣布,2022年安排2000億人民幣(約台幣8860億元)新增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加上2021年結餘的1200億人民幣(5316億元)額度,全年可用額度達到3200億人民幣(約台幣1.42兆),這筆龐大的數字預計在8月底完成分配工作,避免地方金融危機炸開。 中媒財新網報導,2022年中國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65兆人民幣,用於項目投資的3.45兆人民幣額度必須在3月使用完畢。截至6月底,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兆人民幣,用於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基本發行完畢,但剩餘2000億人民幣額度用途一直未公開。 綜合各方資訊,剩餘的2000億人民幣新增專項債限額應該是用於注資中小銀行,加上2021年結餘1200億人民幣額度,全年可用額度達到3200億人民幣。剛好符合銀保監會所稱,近期批准「一些地方的專項債發行計劃,預計到8月底,將完成全部3200億人民幣額度的分配工作。」 至於錢怎麼分配?以今年上半年資料觀察,中國國務院已分配給遼寧、甘肅、河南、大連4省市總計1030億人民幣專項債額度。目前各省份獲得注資中小銀行的專項債額度中,以遼寧的金融風險較高,研判分配額度最多。 這並非中國對地方金融首度大撒幣,根據財新統計,近2年受疫情衝擊,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中小銀行風險升高,中國政府對地方金融的注資不斷,截至2021年底,陸續有20個省份披露或發行注資中小銀行的專項債,規模已達2372億人民幣。
自由時報 2022-07-19
道歉沒用 張博洋遭台灣基進解除黨職

道歉沒用 張博洋遭台灣基進解除黨職

台灣基進宣布解除張博洋黨職。(資料照)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高雄市三民區議員參選人張博洋,昨晚於臉書發文酸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腦袋都裝什麼」,激起支持者的不滿,之後張博洋與台灣基進接連發聲明致歉,仍未澆熄支持者的怒火。台灣基進遂於今日下午宣布,解除張博洋黨職,後續言論引起爭議的台灣基進政策部專員,也被調離現職,使本次風波暫告一個段落。 台灣基進今日下午發表聲明指出,原新聞輿情部主任張博洋解除職務、原政策部專員林靖堂調離現職,台灣基進後續將進行組織重整,並強化教育訓練。 針對接連爆出的黨內失言風波,台灣基進秘書長王興煥稍早表示,「台灣基進向來主張應團結台派、不應內耗。我們支持黨內多元開放的討論,對於博洋的不當發言,黨內夥伴也陸續透過各種群組平台互相溝通。雖然內部群組的討論內容遭有心人士擷取、外洩,但事無不可對人言,我們仍會保持開放的討論、持續溝通凝聚共識,加強幹部訓練,審慎發言」。 林佳龍昨在民進黨全代會後受訪表示,若當選新北市長,第一件事「就是公佈恩恩事件新北市府所有資料」。遭張博洋發文批評,引爆網友不滿,後續張博洋先後發表說明文及道歉文,台灣基進臉書也發表致歉文。
黃靖媗 2022-07-18
陳時中卸任部長!衛福部員工塞爆大廳歡送    

陳時中卸任部長!衛福部員工塞爆大廳歡送    

  衛福部各單位人員擠爆衛福部大廳,歡送陳時中。(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天正式卸任,交接部長一職給前次長薛瑞元。上午交接典禮後,衛福部所有公務員和員工擠爆一樓大廳歡送陳時中。 陳時中今天在典禮結束後就要離開衛福部,衛福部各單位人員暫時放下工作到一樓歡送他,不但擠爆一樓大廳、二樓也擠滿人,大家手持歡送牌子並大呼「謝謝部長」之類的口號,陳也緩步並向大家致意,陳時中眼角也隱隱泛出淚光,不斷揮手致意。 衛福部各單位人員擠爆衛福部大廳,歡送陳時中。(記者吳亮儀攝) 衛福部各單位人員擠爆衛福部大廳,歡送陳時中。(記者吳亮儀攝)
吳亮儀 2022-07-18
關鍵基礎設施 刪核四 納故宮

關鍵基礎設施 刪核四 納故宮

  核四廠。(資料照)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正進行新一波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指定與資安納管,據指出,現行四座核電廠,核一、核二與核三廠將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原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四廠,因已封存不再運轉,將予以移除;典藏國家重要文物的故宮也將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但其資安部分,因故宮屬封閉性內網自行維護,因此不必呈報行政院納管。 這次將新增部分導入二十四小時智慧監控的醫院,視為關鍵基礎設施並納管其資安的維護。過去部分大型醫院的資安不視為關鍵基礎設施予以納管,但這幾年因應人工智慧運用普及,心率、血壓等留觀病人的生理數據,全都可透過二十四小時動態監測由醫院監控,由於攸關民眾生命安危,行政院因此規劃新增部分醫院的資安納管。 據悉,被視為電力心臟的台電中央電力調度中心,以及各地不少變電所,都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而核電廠為避免核能外洩,核一、核二與核三廠被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的必要性不言可喻;至於核四廠,因已封存停止運作,這次將從原本被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中移除。 行政院定期檢視關鍵基礎設施的指定與相關的資安納管作業,目前已完成關鍵基礎設施主管機關的自評,將在八、九月間陸續呈報行政院複評,預計十月份完成關鍵基礎設施的指定。至於政院資安維護的納管,則預定在年底前完成。 據悉,故宮的性質較為特殊,因以封閉性質的內網自行維護資安,所以不必呈報行政院納管其資安,但故宮具有典藏國家重要文物的重要性,仍將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而部分大型金控雖未被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但基於網路金融市場交易的重要性,政院仍納管部分金控的資安。 關鍵基礎設施主要有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金融、緊急醫療、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高科技園區八大類;包括台電、中油、台水公司都被視為關鍵基礎設施。府院官員表示,事涉機密,無法說明哪些設施為關鍵基礎設施,也不會透露總計有多少個關鍵基礎設施。
李欣芳 2022-07-17
綠營民調:林智堅支持度領先張善政10%

綠營民調:林智堅支持度領先張善政10%

  民進黨高層指出,林智堅(右)以37.3%的支持度領先張善政(左)的27.2%。(資料照,合成)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隨著民進黨本週完成雙北提名,年底縣市大選提名大致底定。民進黨高層今(15)日受訪表示,黨內團結的氣氛也帶動支持者的士氣,綠營支持者更加凝聚。根據最新綠營民調,「雙北雙箭頭」帶動整體北北桃選情,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以37.3%的支持度,領先國民黨參選人張善政的27.2%。 國民黨強力攻擊林智堅論文議題已逾兩週,民進黨高層今日透露,本週最新完成的桃園民調顯示,林智堅的知名度是87.6%、欣賞度是48.3%,明顯優於對手,張善政的知名度是76.6%、欣賞度是43.3%;民眾黨參選人賴香伶的知名度是41.0%、欣賞度是18.0%。 黨內人士表示,林智堅的知名度、欣賞度都優於對手,突顯林智堅在3方面的優勢:首先是林智堅在新竹市的施政獲得肯定;其次,桃園市長鄭文燦在桃園市的施政獲得肯定;第三、林智堅勤跑桃園基層,從宮廟、公益團體到產業,他跑基層的面向、次數和民眾歡迎程度都比對手好。 面對國民黨連打兩週的論文議題,民調結果指出,有32.5%覺得是選舉抹黑,有31.3%認為是抄襲爭議,無意見是36.2%。黨內人士解讀,無意見有3成多,表示一般民眾對這種選舉的政治口水是難有共嗚。此外,約3成認為是抄襲爭議的部分,也多屬於藍綠基本盤的背景,顯示國民黨就算連續幾天在台北開好幾場記者會,桃園在地民眾的感受和台北的國民黨高層就是有不小的差距。 黨內高層提到,藍營過去常打總統蔡英文的論文議題,後來儘管校方和蔡英文都提出具體證據,但藍營依然不相信,到最後都變成很狹隘的同溫層議題。 「林智堅的支持度和一個月前相比是持平,但張善政一個月內卻從32%掉到27.2%」,黨內高層分析,張善政民調下滑的現象,顯示國民黨這段時間的論文攻勢並沒有獲得選民肯定,而且過度口水的選戰風格,在桃園地區並無助於張善政的支持度,相反地王鴻薇等從外地來的政治人物的批評,可能反而引起桃園民眾的反感。 黨內人士指出,林智堅的支持度維持領先張善政,顯示民眾在意的是候選人個人的執政能力,候選人所屬政黨的執政表現,而不是選舉到了才有的政治口水。隨著林智堅勤跑基層,提出市政願景,支持度應會更加穩固。 據黨內說明,本次民調的執行日期為2022年7月13至14日,完成份數為1028份,抽樣誤差3.1%。
陳政宇 2022-07-15
部長、指揮官不同人防疫聽誰的?

部長、指揮官不同人防疫聽誰的?

  薛瑞元(左)笑說,他和王必勝在防疫上幾乎融為一體,沒有分彼此,溝通十分順暢且愉快,不認為會有扞格。(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行政院今天宣布衛福部長由薛瑞元接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由王必勝接任,部長和指揮官職位不同人,防疫業務上有扞格該聽誰的?薛瑞元和王必勝都笑說:「我們不分彼此,防疫上是融為一體的。」 薛瑞元、王必勝和衛福部另一政務次長李麗芬今天傍晚在衛福部舉行臨時記者會,回應媒體提問。由於之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同時兼任指揮官,下週起部長和指揮官不同人,遇到疫情相關問題恐有扞格。 薛瑞元說,指揮官是行政院任命的,防疫會以指揮官為準,他則會以衛福部的角度和立場盡力協助。他也笑說,他和王必勝在防疫上幾乎融為一體,沒有分彼此,溝通十分順暢且愉快,不認為會有扞格。 王必勝說,對於接任指揮官一職,他也是今天才知道,他在心情上沒有特別興奮,因為不論公職上甚麼單位都是全力以赴的,他以平常心看待。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擔任行政院防疫首席顧問。王必勝說,未來也希望張上淳繼續指導,以及ACIP專家李秉穎等專家們和六區防疫指揮官都繼續支持,給予更好的建議。 王必勝說,陳時中對他來講是「永遠的指揮官」,未來也會按照薛瑞元部長的領導繼續工作,防疫上也會根據之前的工作樣態並隨疫情發展修正。 王必勝也是醫福會執行長,未來也將暫時兼任執行長,待有新人選和時機會做調動。
吳亮儀 2022-07-15
薛瑞元接衛福部長 王必勝任次長兼任指揮官

薛瑞元接衛福部長 王必勝任次長兼任指揮官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新任衛福部長由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左)接任,衛福部次長一職則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合成)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獲民進黨徵召參選台北市長的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已向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出辭呈,蘇揆經徵詢後敲定接任人選,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新任衛福部長由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接任,衛福部次長一職則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王必勝並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會議召集人張上淳則擔任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 羅秉成說,衛福部長人事,將在18日進行交接。據了解,薛瑞元因長期獲陳時中信任,並與行政院互動良好,被視為是出線主因。 對於張上淳仿照美國白宮模式擔任我國行政院的首席防疫顧問,羅秉成說,這是蘇院長與蔡總統商議的結果,可為行政院提供防疫的專業等建議。由王必勝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將維持原有的指揮中心運作不變。 行政院宣布薛瑞元擔任新任衛福部長等人事。(記者李欣芳攝)
李欣芳 2022-07-15
台灣人追悼安倍 日媒刊全版廣告

台灣人追悼安倍 日媒刊全版廣告

  175名台灣人及企業聯名追悼安倍。(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提供)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日本産經新聞今天在12版刊登全版廣告,有175家台灣企業、團體及個人聯名,追悼和感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安倍親切笑容遺照下方,註明他是日本邁向偉大國家、最勇敢的領導者,也是「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訴求的真正朋友。 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於本週一(11日)推出「敬悼‧感謝安倍晉三前首相」全版廣告緊急招募活動,原預計募集65家企業團體或個人,每單位贊助台幣5萬元(廣告定價為1395萬日圓),反應超乎預期,一天內湧進上百筆捐款,當天傍晚6點前額滿關帳。 包括聯邦、瓏山林及本報等175家企業、團體及個人,「台灣人有志一同」聯名追悼和感謝,內容指「謹致哀悼,我們決不會忘記安倍前首相爲世界自由和民主做出的偉大貢獻,將延續遺志,持續推動台日親善。」 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創會會長陳唐山、承辦人葉建揚透露,台灣人對安倍無盡追思,帳戶款項一天內(11日)達標,有銀髮長輩不懂劃撥匯款,堅持到櫃台由銀行行員協助,不具名捐款,而由於全版篇幅有限,刊登175名企業及個人代表致上最高追思心意。 陳唐山説,安倍前首相是日本政壇最支持台灣的政治家之一,也是台灣最好的朋友,我們對日本失去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感到萬分不捨,盼日台關係能持續向前,願死者安息,親人堅強,日本加油。 安倍生前親切笑容遺照。(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提供) 台灣不會忘記安倍爲世界自由和民主做出的偉大貢獻。(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提供)
黃旭磊 2022-07-15
日本新增近10萬例確診 累計病例破千萬

日本新增近10萬例確診 累計病例破千萬

日本的武漢肺炎疫情再度反彈。圖為日本民眾戴口罩防疫。(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全球多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呈現反彈趨勢,日本14日截至晚間已新增逾9萬7千例確診。日本自疫情爆發至今,累計確診數已突破千萬,其中超過8成病例都是今年內確診。 綜合日本《NHK》疫情報導,傳染力強大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使日本各地染疫數激增,截至當地時間14日晚間6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日本境內單日新增9萬7788例確診,以及33例死亡。日本自疫情爆發至今,累計有1001萬5712例確診,其中3萬1547例死亡,死亡率約0.31%。 以日本各行政區來看,14日新增確診數前5名依序為東京都1萬6662例、大阪府9957例、神奈川縣6155例、愛知縣6132例及埼玉縣5751例。 另外,14日包含福岡縣、沖繩縣、熊本縣、三重縣、青森縣、長崎縣、山口縣、香川縣等行政區,單日新增確診數都創歷史新高。 報導指出,在今年之前,日本僅累計約173萬例武漢肺炎病例,但今年以來受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影響,累計確診數節節上升,1月20日突破200萬例、2月28日突破500萬例、5月5日破800萬例,直到14日正式破1000萬例。 由於疫情反彈,日本東京都時隔近3個月再度將防疫警戒升至最高等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宣布,將第4劑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60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以上患有基礎疾病的民眾,並呼籲其他民眾盡快接種3劑疫苗。
自由時報 2022-07-15
安倍「最後的演說」勉永不放棄

安倍「最後的演說」勉永不放棄

  安倍晉三今年3月19日赴近畿大學畢業典禮演說。(圖取自Youtube)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替同黨候選人站台時遭槍殺,消息震驚世界,許多人都相當緬懷這位慈祥的政壇領袖。一段安倍晉三今年到近畿大學的演講在網路上引起話題,許多網友聽完之後深受感動,紛紛留言討論。 安倍3月19日受邀出席近畿大學畢業典禮,向畢業生演講,題目為「重要的是從失敗中站起來」,他談到小時候曾經學過鋼琴,不過,父親認為他沒有天賦,於是終止練琴,直到去年,為了311大地震10周年,睽違60年重拾鋼琴,每晚利用下班後練習,最終練成賑災歌曲《花正在開》。 安倍晉三彈奏《花正在開》影片: 安倍談到,2007年他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但因為經驗能力不足,加上身體健康出狀況,只當了一年的短命首相就辭職,當時他做為政治家的自信被摧毀,許多人也認為他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雖然後來研發出新藥治療他的疾病,他依舊缺乏自信。 但是,看到地震受災的民眾努力重建家園,讓他下定決心要振興經濟來幫助災民,最後他也成功再度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拿回政權,「這不是因為我是一個多特別的人,我沒有特別傑出的能力,成功的唯一原因是,我從未放棄。如果你認為不可能,那就不能再進一步,方法是無限的,可能性是永恆的大海。」 安倍向台下畢業生們喊話:「我很期待你們,即便面對失敗,也請重新站起來,持續發起挑戰,用年輕的力量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畢業快樂,謝謝。」 近來因安倍遭逢不幸,這段演講影片引起關注,迄今已有超過150萬點閱數,將近4000則網友留言「在沒有看稿的情況下,還能發表這麼激勵人心的演說,太令人驚嘆了」、「當時我在會場聆聽這場演講,在安倍先生出場前會場有些嘈雜,但當他一開口,我就覺得每個人都在凝神聆聽」、「這段演講觸動了我的心,我們真的失去了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忍不住哭了,即使我犯了錯也會勇敢站起來,我每天都會盡我所能,不會忘記安倍先生這一席話」。
自由時報 2022-07-14
中美日韓疫情反彈 世衛籲恢復口罩令

中美日韓疫情反彈 世衛籲恢復口罩令

南韓染疫人數在兩個月內再度重回四萬以上,當局示警,未來幾個月一天的染疫病例,有機會狂增五倍,八月中到九月下旬單日新增可能超過廿萬例。(歐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BA.4、BA.5及其他武漢肺炎Omicron亞型變異株,導致全球近期感染率攀升,日韓疫情明顯反彈,日本正式邁入第七波疫情,十二日全國單日新增飆升至七.六萬,還驗出首例新變種BA.2.75;南韓單日確診創下兩個月新高,突破四萬人,南韓總統尹錫悅當天接種第四針疫苗,呼籲國民配合疫苗接種。當局警告,八月中到九月下旬疫情將會邁入新高峰,單日新增可能破廿萬例。 韓單日恐破廿萬例 上海重啟方艙 世界衞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十二日警告,涉及BA.4或BA.5的確診及死亡病例,正在全球持續蔓延,他認為疫情遠未結束,建議各國恢復口罩令及改善通風等措施,阻止病毒蔓延。 中國疫情反彈,十三日公布新增二六一本土病例,上海、山東臨沂及甘肅蘭州均加強管控。其中上海這波疫情涉及BA.2與BA.5,疫情來得又急又快,當地已重啟方艙醫院,還有居委建議民眾備妥約十四天糧食與藥品,憂心封城重現。 另外,中國衛生部宣布,中國將停止檢測一些進口商品是否存在冠狀病毒,但仍然維持對冷凍食品等進關檢測。法新社認為,中國政府試圖在預防疫情和對經濟放緩的擔憂之間取得平衡。 美次世代疫苗十月開打 日第七波疫情 在美國,BA.5目前佔全美約六成五確診,但未見重症傾向,也沒有顯著影響疫苗抗重症效力。針對民眾重複感染風險,首席防疫顧問佛奇說,免疫力會隨時間下降,不論是靠打疫苗或感染復原後自然獲得,到該打疫苗或追加劑的時間就要去接種。拜登政府日前訂購一億五千劑輝瑞BioNTech次世代疫苗,可望十月開打。 日本十三日通報逾七.六萬人確診,一週大增超過兩倍,也是自三月三日以來,單日病例首次突破七萬大關。日媒報導,前外相、現任自民黨宣傳部部長河野太郎十二日證實確診,他十一日曾參加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守靈儀式,引發關注。
陳成良 2022-07-14
民進黨雙北提名 陳時中、林佳龍首度合體

民進黨雙北提名 陳時中、林佳龍首度合體

民進黨昨正式徵召衛福部長陳時中(左)參選台北市長、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右)參選新北市長,兩人並與黨主席蔡英文(中)齊聲高呼勝選口號。(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陳昀、李欣芳、林良昇/台北報導〕民進黨昨正式徵召衛福部長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參選新北市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與兩人在記者會上合體。蔡英文表示,兩人在疫情初期曾合作將病毒阻絕於境外,未來「雙北雙箭頭」一定可以強強聯手,整合北北基桃,在後疫情時代帶動整體台灣前進。 蔡:雙北雙箭頭 帶動台灣前進 蔡英文表示,防疫需要指揮官,市政也需要指揮官。陳時中在最困難時擔任防疫指揮官,他的應變力、協調力、領導力大家有目共賭,一定能扛起台北市長重任。蔡也說,她曾參選新北市長,也是新北市民,要為市民找出最好人選,林佳龍擔任公職後從地方到中央,都為了公共利益拚全力,她有信心林是最強候選人。 陳時中將參加今日行政院院會,在報告衛福部「長照二.○執行成果」後,向與會的內閣首長們話別,院會結束並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目前外界看好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接任衛福部長,政院表示,會適時公布接任人選,以確保衛福部的政務運作與指揮中心的防疫工作,都能無縫接軌。   朱:民進黨北三都 「全面落跑」   民進黨昨提名陳時中、林佳龍參選台北、新北市長,民進黨在北北桃參選人人選全部底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在中常會批評,民進黨在北北桃三都「全面落跑」,反觀國民黨推出最有經驗又穩健的首長,不可能讓現任首長不顧疫情落跑。
陳昀 2022-07-14
空總、台博爭議 李永得轟柯文哲「你白賊!」

空總、台博爭議 李永得轟柯文哲「你白賊!」

  空總、台博爭議,文化部長李永得轟台北市長柯文哲「連這種白賊話都說得出來。」(記者凃盈如、羅沛德攝,合成)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針對台博館、空總用地爭議,文化部長李永得下午表示,經過這兩天和台北市政府的對話,他發現一個真相:「為什麼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八年一事無成,為什麼一事無成?因為他根本沒有進入狀況,然後只會打嘴砲,甚至連打嘴砲都不做功課。」 關於柯文哲說已經有簽北市備忘錄是否說謊?李永得表示:「連這種白賊話都說得出來,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說這個人。」李永得重申:「我要求不多,若拿不出來,你在台北市政府前面面壁思過三天,向台北市民謝罪。」 李永得提到,土地的問題雙方已溝通很久了,空總的事情,一個7.15公頃的土地,經過這樣一攪和,出來的文化部剩不到2公頃,難道台北市政府是一個「血肉果汁機嗎」?東西進去出來變成只有⋯,這中間合理不合理大家可以公評,但是柯文哲你白賊。 針對台博館、空總爭議,文化部長李永得和台北市長柯文哲,雙方隔空互嗆,李永得昨批評,柯文哲作為台北市的市長,應負責、擔當所有問題,別推託;柯文哲今上午出席環南市場環境整潔頒獎典禮時,則批李永得「上班不認真」,指出文化部蕭政次與台北市政府的備忘錄全部都寫完了,做部長的都不知道,實在是有夠懶惰,做官都沒在上班的樣子。 李永得日前批評北市府緊咬40%回饋,造成空總開發計畫阻滯難行,之後又提及國立台灣博物館土地歸屬問題,批北市府同意無償撥用範圍未含館前廣場,使台博館淪「孤島」。 今日下午李永得出席曉劇場《潮來之音》前往愛丁堡藝穗節演出行前記者會,為劇場站台時受訪,並以三點說明: 第一,台北市政府負責空總都市計畫變更的副市長是彭副市長,不是蔡副市長(空總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與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負責;台博是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及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負責),李永得指出,柯文哲連這點都搞不清楚。 第二,空總和台博館是兩件事情,柯文哲「傻傻分不清」。 第三,柯文哲說空總的都市計畫變更,兩位副首長平台會議備忘錄都簽好了,李永得要柯文哲市長把這個備忘錄拿出來,更稱「如果你拿得出來,我頭給你,如果你拿不出來,應該在台北市政府前面,面壁思過三天,向台北市民謝罪。」 針對空總、台博爭議,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嗆文化部長李永得上班不認真,李永得則舉證3點反批柯文哲:「打嘴砲都不做功課。」(記者凃盈如攝)
凃盈如 2022-07-13
北北基桃共榮 綠營4市長選將擬共同政策

北北基桃共榮 綠營4市長選將擬共同政策

民進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左)參觀基隆礦工醫院兒童早療中心。(記者盧賢秀攝)   蔡適應︰共同生活圈 拚區域發展 與陳時中、林佳龍和林智堅有共識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民進黨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的市長參選人底定,包括台北陳時中、新北林佳龍、基隆蔡適應和桃園林智堅。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昨天表示,城市的發展不是單一發展,而是區域發展,四位市長參選人已有共識,會擬出北北基桃發展共同政策。 蔡適應指出,他與陳時中、林佳龍和林智堅有共同想法,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四位參選人要團結合作,未來會擬出北北基桃共同政策,讓北北基桃的市民了解,城市發展不是單一城市,而是區域的發展,必須共創共榮,為北台灣下一個十年、廿年創造新的競爭力,這是最重要的目標。 朱立倫拉抬 謝國樑有百分百信心當選 此外,昨天藍綠兩黨市長參選人都互批對手,已見火藥味。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昨天舉辦市長、市議員和里長提名介紹會,黨主席朱立倫指謝國樑最近瘦很多,因為每天勤跑基層,不像對手出國、不知道跑去哪裡? 謝國樑表示,引進產業、增加就業和關懷弱勢,是他政見三大主軸,他三年來走訪基層、了解地方需求,他有一百分的信心當選,根據觀察,對手並沒有像他一樣有絕對的信心。 蔡適應昨天到基隆礦工醫院參觀兒童早療中心,他說,基隆有一千多名早療兒童,只有七家早療機構,他建議衛生福利部補助醫院,讓基隆有充足的早療門診,家長不必舟車勞頓跑到雙北市。 蔡︰國民黨做不好 綠才有機會翻轉基隆 蔡適應回擊說,過去八年來謝國樑和基隆脫離,沒有跟基隆站在一起,國民黨主政的基隆是最落後的城市,謝國樑不僅沒有將心比心、讓基隆更好,還中途離開基隆,因謝國樑努力不足,讓國民黨在基隆失去政權,民進黨才有機會把基隆從最後一名的城市,變成令人驕傲的城市,前陣子基隆舉辦城市博覽會,朱立倫應該來看看,民進黨治理下的基隆市和國民黨執政時期是天差地別。
盧賢秀 2022-07-13
「安倍晉三x心是台灣」!

「安倍晉三x心是台灣」!

台灣設計師林國慶特別設計出翻轉文字,將「安倍晉三」變成「心是台灣」。(圖翻攝自林國慶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堅定友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消息一出令不少台灣人相當震驚。台灣設計師林國慶為悼念這位政治家,特別設計出一組「翻轉字」,「安倍晉三」若翻轉180度就變成「心是台灣」,創意圖樣隨即造成瘋傳,其日本友人更將這組創意翻轉字列印以來,帶到安倍靈堂前致意。 台灣設計師林國慶11日透過臉書分享自己設計出的一組翻轉字,可以看到「安倍晉三」顛倒過來看變成「心是台灣」。不僅如此,右上角的「Japan」橫著看變「Taiwan」;左下角的「感謝」字樣則暗藏「Taiwan thank」。 林國慶12日再發文表示,這組翻轉文字獲得大批網友分享,反應出大家對安倍辭世的不捨,及對其由衷的感謝,他一位住在東京的朋友,還特別將翻轉文字輸出帶到安倍的靈前致意。 林國慶住在東京的友人將翻轉字輸出後帶到安倍靈前致意。(圖翻攝自林國慶臉書)
自由時報 2022-07-13
賴清德參與安倍家祭 日相岸田也在座

賴清德參與安倍家祭 日相岸田也在座

十二日到增上寺獻花弔唁安倍的民眾難過得雙手拭淚。(美聯社)   唯一外國副元首 前國策顧問金美齡也參加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朱沛雄/綜合報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喪禮家祭十二日下午在東京鐵塔下的增上寺舉行,十一日抵日弔唁的副總統賴清德,在中午約十二點半抵達會場,由於賴副總統是安倍家人邀請的至親摯友之一,因此他搭乘的專車可直接進入會場,與安倍為忘年之交的前國策顧問金美齡也在列。賴副總統在家祭結束後,傍晚已從成田機場搭機返台,抵台後並未對此行發表談話。 有別於十一日的守靈儀式開放各界人士上香弔唁,家祭是送安倍最後一程的至親祭拜儀式,只有至親好友以及安倍家邀請的人士才能參加,賴副總統即是以安倍家邀請的至親摯友身分參加,也是唯一獲邀參與家祭的外國副元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座。 代表台灣民眾 連兩天向安倍道別道謝 至十二日全球共有二五九個國家、地區和機關,發送約一千七百件唁電。位於東京鐵塔下的喪禮會場增上寺,上午湧入大批弔唁民眾,獻花致哀隊伍長達一公里以上。賴副總統從前往安倍家弔唁、到增上寺守靈會場上香,十二日又參加家祭,全程參與不缺席,就是要代替台灣民眾向親如家人的安倍道別,並說聲「阿里加多」(謝謝)。 夫人哽咽憶最後牽手 貼臉告別安倍 家祭儀式由安倍夫人安倍昭惠擔任喪主,由安倍長年盟友、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宣讀悼詞。家祭會場播放安倍以鋼琴彈奏、安倍昭惠演唱的東北大地震紀念歌曲「花正在開」,還有兩人一起打桌球的影片。 昭惠夫人在家屬致詞時語帶哽咽地表示,當天她趕到奈良醫院後,握住安倍的手,感覺安倍也回握了她一下。出殯前,昭惠夫人向亡夫獻上鮮花,並貼著安倍的臉頰數分鐘,不捨地進行最後告別。 日人增上寺外淚送安倍 「請一路好走」 家祭在下午兩點多結束後,載著安倍遺體的靈車駛出增上寺,現場響起如雷掌聲,路旁也有一群手持我國國旗的民眾揮別安倍。在日台僑包括全日本台灣連合會會長趙中正等,十一日已提前到守靈儀式向安倍上香,還有留日台灣學生及台僑前往自民黨總部獻花,十二日也有不少台僑前來目送。 靈車繞行黨總部、國會及首相官邸 靈車在開往品川區的火葬場前,曾繞行安倍一生打滾政壇的重要地點自民黨總部、國會議事廳及首相官邸,首相岸田文雄率領官邸職員在門口迎接。夾道均有民眾淚眼揮別,有人高喊「謝謝您,請一路好走」,許多民眾泣不成聲。陪同安倍走完最後一程的昭惠夫人,也在車內不斷向民眾點頭致謝。 日授最高級別「大勳位菊花章頸飾」 日本政府十一日已決定授予安倍日本最高級別勳章「大勳位菊花章頸飾」。在現行憲法下,安倍是繼前首相吉田茂、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之後,第四位獲得此項殊榮的首相。 除了增上寺湧入大批致哀民眾之外,包括自民黨總部、國內各地及各國外館設置的弔唁場合,都有許多民眾前往致意,目前家屬和自民黨已計畫擇日為安倍舉行聯合公祭,日本的社群媒體上也有很多人要求政府應為安倍舉辦國葬。 家祭結束後,靈車前往火葬場途中經過首相官邸、自民黨總部、國會議事堂等地,首相岸田文雄率領官員在靈車經過時致哀。(路透)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中)與現居日本的前國策顧問金美齡(右三)十二日中午抵達增上寺,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喪禮家祭。(法新社) 安倍晉三遺孀安倍昭惠在家祭結束後,搭乘靈車陪伴安倍靈柩離開增上寺,雙眼紅腫。(路透) 民眾拿著與安倍的合照,在路邊等著送他最後一程。(法新社) 家祭結束後,靈車載著安倍靈柩離開增上寺,沿途民眾夾道送他最後一程。(路透)
林翠儀 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