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北市網軍案 苗博雅:別學柯文哲嘴砲!
苗博雅因北市府網軍爭議與柯文哲槓上。(資料照,記者田裕華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議會日前以專案報吿監督北市府調查網軍疑雲進度,其中苗博雅要求交通局科長林育生朗讀其於PTT上留言一事,讓柯文哲暴怒開嗆,稱議員拿國家公務員當作秀工具,在議會上大肆訕笑羞辱,不少柯粉也跳出來護航指責。對此,苗博雅今天(16日)回應護航網友,稱自己不分政治色彩一律支持調查清楚,如果認為她是在搞針對,那麼歡迎網友一起調查,「不要像柯文哲一樣嘴砲!」 苗博雅昨天(15日)發布影片回應自己遭指控羞辱公務員的事件,今天再於臉書發文以正視聽。苗博雅表示,自己對於調查公務員利用上班時間在PTT違法發表言論一事的意見都是絕對支持,「管他白的、藍的、綠的,最好全部查清楚!『公務員、事務官上班時間當政治打手』我一直都主張徹查,查清楚有沒有組織,有沒有用升遷當對價關係。是柯文哲不知為何,非常抗拒調查。議會給市府三次機會提調查報告,每一次,內容都比四叉貓公布的少。」 苗博雅接著說:「恕我不客氣地說,市府查到的比網友查到的少,就是打假球嘛。市府有這麼多專業人士,公務電腦的聯網資料全部都在市府手上。我指派兩個助理成立調查小組,沒有資訊背景,逐一人工比對資料,我這樣查到的,都比市府查到的多,這合理嗎?市府不是打混嗎?議會召開專案報告的原因,就是因為市府查了三次,每次都打假球,如果市府自己都查清楚了,輪不到議員出手,根本不必召開專案報告。」 苗博雅強調,自己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杜絕「公務員」在「上班時間」搞「成群結黨、多重帳號、自推自噓、自導自演、造謠生事、政治打手」的情況。 她也向護航網友表示,「不用來跳針式留言叫我去調查誰,我就是主張,市府趕快全部查出來。與其來重複刷罐頭留言,叫我一人負責查全部,不如你也一起行動,不要像柯文哲一樣嘴砲!把手邊的線索都交給台北市政府,讓市府把該查的都查出來。」苗博雅補充指出,目前已成功推動市府重啟調查,7月5日前交調查報告,她會把自己查到的線索,都交給市府調查單位。
自由時報
2022-06-16
前消防員不滿恩恩案 告新北3官員瀆職
前新北消防員張津唯(圖右)今日赴新北地檢署。(記者王定傳攝) 〔記者王定傳、吳仁捷/新北報導〕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不幸染疫過世後,前新北消防員張津唯爆料,新北市消防局在恩恩爸到該局聽錄音檔時聯合演出「環境嘈雜、充滿個資的假象」,因此被新北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主任李宇松提告加重誹謗罪嫌,張津唯今日也赴新北地檢署,告發新北市政府消防局長黃德清、衛生局長陳潤秋及李宇松,涉犯刑法瀆職罪中的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公務員圖利罪嫌。 張津唯今日在律師及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陪同下,至新北地檢署,他表示自己是為了社會討一個公道。 張津唯指出,恩恩案至今已發生2個月,對於一個無辜的家庭,到現在都還沒辦法得到真相,相關局處官員仍不道歉、不承認、以拖待變,並利用基層消防員來做模擬的戲劇,讓基層消防員背黑鍋,他才會站出來告發,目的就是為了懲罰、反制政府官員如此傲慢、蠻橫、專制、獨裁的行為。 張津唯並表示,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自己也承認當時是還原情境,這只是說詞、話術而已,到底是「還原」還是「演戲」,社會大眾自有公評。 對於自己被告誹謗,張表示,這只是要藉由告他來轉移焦點、作為停損點;他並認為,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有明顯的疏失,卻由基層消防員背鍋,把基層同仁推向最前線,自己則築起一道防火牆,這是非常無恥的事情。 張津唯委任律師匡伯騰表示,市府以案件已經送到檢調為由,拒絕公布相關資料,究竟給了多少資料、檢方調查方向為何,全都是未知數,恩恩事件只是市府廢弛職務造成釀災的縮影,背後有多少黑數不得而知,希望藉由告發,讓檢調揭露真相。 匡伯騰說,消防局為模擬報案現場,挪用大量公務人員,涉挪用公務資源、掩蓋行政疏失,這部分涉犯公務人員圖利罪,希望檢方也一併介入處理。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翁立思則提出3要點「吹哨者保護」、「制度缺漏不應歸責個人」、「身為人民,有知的權利」;他說,公務員害怕被針對處理,才必須依靠非組織內人員來報料,希望公部門設立吹哨者條款,並呼籲市府停止系統性的公關輿論抹黑,出面接受問責,至於疫情指揮中心錯估後送量能,去年疫情後就沒有糾正量能流程,沒有明確跟縣市、民眾說明緊急避難流程、自行就醫要件,這也是制度缺漏一環。 新北市消防局則回應,尊重每位民眾言論自由及訴訟權利,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影射消防局同仁變造錄音檔案等,是不負責任且侵害他人權利的行為,消防局會全力支持所有同仁捍衛執勤時的名譽與權利,至於本件相關卷證、錄音絕無變造或隱匿,相信經過檢方深入調查,並定能將事實完整呈現。
王定傳
2022-06-16
日澳擴大國防合作 抗中擴張
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左)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十五日在東京的聯合記者會結束後握手。(美聯社) 兩國防長會談 加速日澳相互准入協定生效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上任後首次訪問日本的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十五日拜會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這是兩人在十二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會談後,相隔三天再次會談。日本媒體指出,此舉可能旨在凸顯日澳正密切合作,應對積極擴張勢力的中國。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印太地區國家憂心中國會因而更為獨斷。馬勒斯和岸信夫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澳洲與日本所處的地區「很明顯正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知最複雜的戰略環境」,兩國唯有透過合作才能擁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軍力的有效平衡,以及確保印太地區維持穩定、和平與繁榮。 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 岸信夫說,他與馬勒斯皆憂心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衝擊,兩人強烈反對任何片面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的行為,並重申對自由開放國際海洋秩序共同願景的承諾。兩人針對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達成共識,並確認將盡快促成自衛隊和澳軍往來的「相互准入協定」(RAA)生效。岸信夫在會談後表示,雙方確認將進一步提升日澳實戰性防務合作、相互運用性、訓練和活動的層級。 日澳「相互准入協定」是自一九六○年的駐日美軍地位協定以來,日本首度與美國以外的國家簽署允許外國軍隊出現在日本本土的協定,為澳日兩國部隊互訪提供法律基礎,建立合作架構。 馬勒斯十二日在新加坡曾與岸信夫舉行雙邊會談,這次訪日再次拜會岸信夫,兩人等於在三天內兩度會談,相當罕見。馬勒斯上週也在「香格里拉對話」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會談,被視為澳中關係「破冰」。不過,包括上月底中國在南海攔截一架澳洲軍機,以及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締結安全合作協議、將勢力伸進南太平洋,均觸動澳洲敏感神經。一般認為,即使印象中較為親中的工黨執政,澳中關係短期內仍難以回復以往。 示警中在南海南太擴張 馬勒斯十四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也說,中國國防預算遽增且不透明,讓周邊國家感到不安,中國應負起責任加以說明。馬勒斯也對中國在南海及南太平洋擴張勢力示警,指出南海是海上貿易要衝,而南太平洋與東南亞國協(ASEAN)堪稱澳洲的「後院」,是澳洲擬定國防政策時必須優先處理的地區。澳洲目前和中國在南太平洋進行戰略競爭,對於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馬勒斯表示,倘若中國在索國建立軍事據點,將大幅改變澳洲安保架構。
林翠儀
2022-06-16
Fed一口氣升息3碼抗通膨 鮑爾:7月可能再升3碼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週三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會後發表談話。(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當地時間週三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基準利率調升至1.5%~1.75%區間,為1994年後、28年以來最大升幅,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對抗通膨行動。隨著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會後發表談話,美國股市走高。 《CNBC》報導,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Fed可能會在7月的下次政策會議上,以類似幅度升息。他說,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在下一次會議上似乎最有可能增加2或3碼,預計持續升息將是適當的,而變化的速度將繼續取決於即將到來的數據和不斷變化的經濟前景,他也說,今天3碼的漲幅異常大,預計這種規模的走勢不會很普遍。 報導指出,聯準會這次升息,伴隨著以40多年來最快速度的通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堅定致力於將通膨率恢復到2%的目標。 鮑爾為再次大幅升息敞開大門,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驚喜,因為許多投資者敦促聯準會主席表現出應對價格飆升的認真態度。鮑威爾發表講話後,美股主要指數跳升。 決策官員對於利率調升速度預測比之前快速,Fed在本次會議釋出利率點陣圖,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成員預期,今年聯邦基金利率將達3.4%,較3月會議預期增加1.5個百分點,2023年將升至3.8%左右,比3月預期高出1個百分點。
自由時報
2022-06-16
美再釋放4500萬桶戰備儲油 穩定油價
為穩定高油價,美國將再釋出4500萬桶的戰備儲油。(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能源部昨(14日)公布,將再售出4500萬桶的戰備儲油,交付時間為8月16日至9月30日,本次行動也是總統拜登早前公布,釋放創紀錄的1.8億桶戰備儲油的一部分。 綜合媒體報導,因西方制裁俄羅斯後,美國油價不斷飆漲,因此政府預計釋出4500萬桶戰備儲油,盼能以量止價,穩定石油的上漲速度。自3月底到現在,布蘭特原油已突破每桶120美元。 官員曾表示,若沒有釋放戰備儲油,油價可能會更高,也因為創紀錄的釋放,使得美國戰備儲油水平來到1987年以來新低,加劇了人們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擔憂。 拜登在3月時曾公布,要在半年內,以平均每日100萬桶的步伐出售戰備儲油,以平抑高油價,相當於總共售出1.8億桶。
自由時報
2022-06-15
北市府網軍 局長「湊巧」都具民眾黨籍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再爆,北市府於網路發文帶風向的4名公務員,竟都在具民眾黨黨籍的局長主管下工作。(資料照)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網軍」疑雲,風波延燒至今仍未平息,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再爆,北市府於網路發文帶風向的4名公務員,竟都在具民眾黨黨籍的局長主管下工作,質疑是「黨籍」局長有特別任務,難怪最痛恨網軍的柯文哲只輕輕帶過,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查、不敢查。 簡舒培指出,目前被爆出在上班時間於PTT帶風向的帳號,經過調查後,是北市府6名同仁使用12組帳號,其中有4名同仁使用8組帳號,是在民眾黨黨籍的局長主管下工作,質疑這根本不是湊巧。 簡舒培表示,北市產發局長林崇傑是民眾黨創黨黨員,產發局會展基金會林姓同仁擁有3個帳號,運用多重帳號發文造謠,表示老婆及3名小孩確診、公司未給付薪水、顏色正確才有醫師等錯誤消息;北市觀傳局長劉奕霆也是創黨黨員,局內宋姓員工用多重帳號推文,PO文要求各部門提供網路行銷執行成果,遭踢爆後心虛於端午節大量刪文。 另外,還有民眾黨創黨黨員、交通局長陳學台,交通局林姓科長經統計發文345次、留言5萬9358次,對機車路權發表具攻擊性的言論,幫柯帶風向並在遭踢爆後大量刪文;公運處盧姓主任總共發文101次、留言8258次。 簡舒培質疑,4名市府同仁操作8個帳號,在上班時間違反行政中立,職位從科長到保全,都有時間掛在網路上帶風向,上網攻擊柯文哲政敵、議員,幫柯文哲帶風向,被遭爆料後大量刪文,堪比網軍行為,為何這些同仁剛好都在民眾黨黨籍的局長揮下工作,難脫瓜田李下之嫌,局長是否有接到特別任務? 北市府於網路發文帶風向的4名公務員,竟都在具民眾黨黨籍的局長主管下工作。(圖擷取自簡舒培臉書)
楊心慧
2022-06-15
柯文哲惱怒 苗博雅:理性監督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記者鄭名翔攝) 苗於議會要求林育生朗誦網路造謠留言 柯批作秀 苗︰市長顛倒黑白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網軍風波延燒,北市議員苗博雅前天於議會要求交通局科長林育生朗誦其網路留言,市長柯文哲開記者會嗆苗不該以此訕笑羞辱,「國家公務員不是議員作秀工具」;苗博雅反批柯是顛倒黑白、認知作戰,並強調各議員均是理性監督、討論,全程公開上網直播可證,並無對公務員訕笑、羞辱。 苗博雅前天於議會的「PTT發文事件調查」專案報告上,列出林育生以帳號Kuloda於PTT上發表的攻擊性言論,內容包括批路權團體「噁心」、「害死人的路權仔」、飆罵議員王浩髒話並嗆「欠罵」、「藉審預算刁難市府」、分析選情稱「能拉下顏若芳、簡舒培這些『柯黑』就爽」等,並要求逐一朗讀。 柯︰市府已懲處 違反比例原則 柯文哲昨於市政總質詢前,先承認「公務員上班上網留言當然不對」,又稱,市府已做出調職、申誡、無年終獎金等處分,議員不該將基層公務員叫到議會、叫他讀自己寫的PO文,並極盡訕笑羞辱,已違反比例原則,「國家公務員不是議員作秀工具」,自己若不站出來保護員工,不配做長官。 苗︰柯屢罵哭公務員、侮辱下屬 苗博雅反擊指出,請林育生科長朗讀他於上班時間在網路進行政治攻擊、攻擊他人的言詞,這若算是羞辱,那當初被科長言詞羞辱的人,又要作何感想?苗痛批柯文哲已失去自我反省能力,尤其柯過去屢屢罵哭公務員,民眾黨開會還侮辱下屬,都是公開事實,如今卻藉此指控議員,真是顛倒黑白、搞認知作戰! 苗︰議事廳內充分尊重公務員 苗博雅強調,公務員公然違法,本就應接受議會調查,且在議事廳內都給予充分尊重,無任何議員進行訕笑或羞辱言詞,均理性、平和檢討公務資源為何被濫用,以及公務員上班當政治打手等嚴肅問題,會議全程也都上網公開直播,民眾可看影片便知真假。 黃郁芬︰柯對網路攻擊言論雙標 議員黃郁芬於市政總質詢也指出,網路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留言,每個網友各有不同政治立場、發表個人意見,此很常見,但柯文哲卻多次將不利於己的發言,一律指控為綠營網軍,如今市府員工屢於上班發表政治攻擊言論,柯卻又聲稱他不是網軍,不僅雙標,也反證柯過去的指控也是毫無憑據,她要求北市府應嚴查此案,才能給克盡職守的公務員一個交代。 台北市長柯文哲。(記者鄭名翔攝)
鄭名翔
2022-06-15
替愛奇藝違法在台營運 范立達等3人被訴
范立達等3人替北京愛奇藝在台營運,被士檢起訴。(資料照) 〔記者溫于德/台北報導〕士林地檢署偵辦歐銻銻娛樂、斯翠明科技涉嫌未經許可,代理北京愛奇藝在台業務,今依違反兩岸條例規定,起訴歐銻銻娛樂前董事長范立達、斯翠明科技登記負責人趙善真與總經理楊鳴等3人,並建請法院沒收3人不法所得(薪資)共4253萬多元。 起訴指,歐銻銻娛樂自2015年起,未經許可為北京愛奇藝在台從事業務,後將業務與員工移轉至新公司斯翠明科技,持續替愛奇藝在台營運。 檢方發現,歐銻銻娛樂增資的資金全部來自對岸,包括北京、香港;另根據一封來自北京愛奇藝寄給楊鳴等人的電子郵件可知,有人稱:「我幫你們做決定吧...我對臺灣業務不報什麼太大的期望,還是自己主動縮編為好...」,檢方認為足可證明北京愛奇藝對歐銻銻娛樂、斯翠明科技具有實質掌控力。 檢方指出,范立達等人是協助愛奇藝在台進行業務活動,違反兩岸條例第40條之1第1項規定,即,「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並在台灣地區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不得在台從事業務活動」。 檢方同時分別計算出3人不法所得,范立達1398萬多元、趙善真1114萬多元、楊鳴1740萬多元,總計4253萬多元,建請法院沒收。
溫于德
2022-06-14
北市府查網軍 苗博雅︰發文疑有聯合行為
台北市政府「網軍」疑雲延燒,雖相關局處機關已進行調查並懲處涉及不當行為員工,但北市議員認為,市府是「跟著網友辦案」。(記者鄭名翔攝)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網軍」疑雲延燒,雖相關局處機關已進行調查並懲處涉及不當行為員工,但北市議員苗博雅認為,市府是「跟著網友辦案」,僅查察已遭揭發的帳號,也未進一步追究動機、是否為聯合行為、背後有無受對價關係指使的「網軍」、有無其他異常使用帳號等,難平外界質疑,痛批市長柯文哲以「聖人標準」檢視別人、低標要求自己,決議市府資訊局、政風處、人事處聯合重啟調查,並於7月5日前提供調查報告。 台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今針對「PTT發文事件調查」進行專案報告,涉及於公務時段在PTT發表與公務無關、甚至具政治攻擊言論等包括會展基金會員工林宜民、觀傳局科員宋承恩、交通局科長林育生、新工處幫工程司黃彥翔、秘書處員工陳柏瑞等均列席備詢。 據北市府調查報告,林宜民使用帳號LovError、going70、going90於上班時間在PTT上發文205篇,其中「幻想文」批防疫內容中謊稱公司未給薪,予以記過2次、年度考績丙等、無年終獎金;宋承恩以帳號SagaCandida、Peterloo、Adlib於上班時段發文、留言91則,從事非公務行為,予以申誡2次。 林育生以帳號Kuloda於上班時段發表345篇文章、5萬多則推文,行為違反公務員服務法,文章內容還涉及選舉議題,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予以記過1次;黃彥翔使用帳號s50256nt、NCKUkobe轉貼7則文章,雖次數不多,但仍於上班時段從事公務行為,予以申誡1次;陳柏瑞以帳號a4580672推文112則,且於上班時段發表出書心得等非公務行為,予以申誡2次。 議員苗博雅再揭,交通局科長林育生近半年天天都上PTT,發文內容批路權團體「噁心」、「害死人的路權仔」等,並在2018年選前一天發文大力幫柯文哲催票,還飆罵議員王浩髒話並嗆「欠罵」、「藉審預算刁難市府」、分析選情稱「能拉下顏若芳、簡舒培這些『柯黑』就爽」等,不但破壞交通局與路權團體的信任基礎,且嚴重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但交通局卻僅記過1次,林育生今年已有4次嘉獎可抵銷,懲處全然不痛不癢。 苗博雅質疑,這些發文疑有聯合行為,據查去年6月宋承恩發文後,林宜民立即推文響應、去年7月林育生發文,林宜民也在底下推文,市府員工上班混水摸魚竟如此巧合,但資訊局卻未追查其中關聯性,相關局處也未深入瞭解行為動機,痛批柯文哲以聖人標準檢視他人、最低標準檢視自己,使市府公務員成為匿名的政治打手。 議員黃郁芬批,雖市府員工有上網搜集輿情等公務需求,也尊重行使言論自由,但不該於上班時段進行污辱、誹謗行為,北市府調查及究責均不當一回事;議員林穎孟、邱威傑認為,資訊局應擴大清查北市府內公務電腦是否存在其他頻繁不當使用PTT等論壇行為。 財建委員會召集人、議員林亮君裁示,北市資訊局、政風處、人事處應針對府內公務電腦登入PTT或Dcard論壇數據流量、近4年市府人員於上班時段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公務員服務法,從事與公務無關網路發言及動機有無涉及不法利益、各局處也應針對刑事違法事項及資通使用注意事項等,進行聯合調查,於7月5日前提供報告;此外,交通局須於2週內針對林育生的PTT發文重啟調查並研議重新處分,各局處也應於本週五前提供當事人詳實訪談紀錄。 涉及網軍爭議的北市府會展基金會員工林宜民(站立者)、交通局科長林育生(前排由左至右)、新工處幫工程司黃彥翔、觀傳局科員宋承恩、秘書處員工陳柏瑞等今均列席備詢。(記者鄭名翔攝)
鄭名翔
2022-06-13
游錫堃: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 中國要三思
立法院長游錫堃昨日視訊演講談及,雲峰飛彈已經可以打到北京,台灣具有攻擊北京的能力,中國要侵台前須先三思。(取自台灣海外網直播)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昨日於台灣海外網視訊演講強調,「自助人助」是烏俄戰爭對台最重要的啟示,台灣人要像烏克蘭一樣,將來犯敵軍打出去。據他所知,「雲峰飛彈」已經可以打到北京,台灣具有攻擊北京的能力,中國要侵台前須先三思。 射程達兩千公里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二○一八年三月曾發布報告推測,國軍不僅擁有射程約六百公里的「雄二E」飛彈,亦有射程達兩千公里的「雲峰」巡弋飛彈,但我方未證實相關訊息。游錫堃的說法,形同間接證實我方擁有射程達兩千公里的雲峰巡弋飛彈。 游錫堃強調,中國經濟改善後已變成霸權,不放棄侵略台灣,全球民主國家應幫助台灣防衛,同時也要「戰略清晰」,讓中國知道戰爭會付出很大代價,一旦開戰就是與美國、日本、澳洲等國為敵,要讓中國打消侵略台灣的念頭,台灣也要做好準備,不能只靠其他國家。 游表示,台灣的防衛優勢有海峽天險,中共要打台灣須渡過台海,與俄國打烏克蘭不同。以前他當行政院長時,台灣是要決戰境外,現在若無法決戰境外,當共軍要渡過台灣海峽時,先用反艦飛彈、雄三飛彈將之擊沉;要登陸時就決戰灘頭;如果真的被登陸成功,台灣每個人要像烏克蘭一樣有必死決心,將來犯敵軍打出去。 游錫堃強調,他當行政院長時,就知道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但他不能說,現在雲峰飛彈已經量產。當然台灣沒有要侵略中國,不像蔣介石一樣要反攻大陸,台灣也不會主動去打北京、三峽大壩,但是北京要打台灣前,要先想想台灣已具有攻擊北京的能力,所謂「鹿死狗也要喘」,中國不要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中國要侵台前須三思。 我須展現防衛意志 不過,游錫堃指出,台灣防衛意志常被質疑,目前募兵制兵源不足,役期太短才四個月,反觀新加坡役期廿四個月,韓國是十八個月到廿三個月,芬蘭十二個月以內,外媒《華爾街日報》曾質疑台灣當兵四個月都在除草、掃地、搬輪胎,應檢討募兵制,外國更質疑後備軍人訓練不足。 他提及,若台灣本身沒有防衛意志,有再好武器軍備和海峽天險也無用,這次烏俄戰爭最重要啟示是「自助人助」,這是對台灣很好的啟示。
陳鈺馥
2022-06-13
就是要讓台獨份子來! 丹麥議員嗆爆中國使館
丹麥首都大區議員侯登(右)貼上與我國立委林昶佐(中)合照,狠戳中國駐丹麥大使館的玻璃心。(取自侯登推特)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無黨籍立委林昶佐領銜的「立法院開放國會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訪團」8日抵達丹麥後,馬不停蹄地展開拜會行程,也與各國分享台灣民主經驗,卻引發中國外館大為過敏怒氣沖沖。丹麥首都大區(Region Hovedstaden)激進左翼黨議員侯登(Thomas Rohden)今(12)日在推特上貼出與林昶佐合照,並標註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說:「台獨份子佇遮(在這裡)啦!下次絕對還要再邀他來丹麥!」嗆爆中國使館。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領銜的「立法院開放國會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訪團」團員包括民進黨范雲、國民黨謝衣鳯、時代力量王婉諭以及民眾黨邱臣遠。8日訪團抵達丹麥後,展開緊湊充實的拜會行程。8日會晤哥本哈根主責就業與融合的市長路特肯(Jens-Kristian Lütken),9、10日正式受邀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林昶佐受邀於第二日會中與談;11日也參與「開放國會」活動,林昶佐與范雲皆向各國代表分享台灣經驗。 不過,如同歌手陳芳語9日在峰會高唱的「玻璃心」一樣,中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11日深夜以發言人名義透過新聞稿說,所謂「哥本哈根民主峰會」在民主和人權問題上污衊、抹黑中國,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充斥著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謊言。會議還邀請台獨份子在會上大放厥詞,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干涉中國內政。 新聞稿續稱,一國是否民主、人權狀況如何,只能由本國人民評判。中國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人權法治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今天的中國人民享有更廣泛、更充分、更全面的「民主權利」。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了國家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增強了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水準的「民主」。中方敦促有關國家、組織和政客,多反省自身在民主人權上存在的問題和犯下的罪行,停止對中國指手畫腳、造謠中傷。 新聞稿亦重申其大外宣,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國際上一些勢力大搞「以台制華」,島內台獨份子則加緊「挾洋謀獨」,他們沆瀣一氣,自以為得計,但終將難逃失敗的命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步伐。 侯登不久後在推特回應這則新聞稿,寫道「嗨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你們所謂的台獨份子林昶佐佇遮啦!讚爆了啊!我們絕對會再邀他來到丹麥啦。下次的話,不然來去國會踅踅(逛逛)好了,乖啦親一個」,嗆聲意味十足。 侯登同時也是丹麥中國評論協會(Dansk Kina-Kritisk Selskab)主席,日前他表示,能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擔任主持人,帶領一場有關中國在全球日益增強的威權影響力之討論(註:正是林昶佐獲邀與談之場次),真的是美夢成真。他也提到,兩年半前創辦丹麥中國評論協會時,幾個政治社群都不看好;然而此時此刻,這個協會已經能在全球最大的民主論壇之一設定議程,而且「真的是大到靠X」!
楊丞彧
2022-06-12
北市府政風室主任上班當鄉民申誡2次
廉政署要求徹查台北市政府公共運輸處政風室主任盧勝州上班當鄉民一事。(資料照)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網紅四叉貓揪出PTT上有12個帳號IP來自台北市政府,引爆網軍爭議,事件至今擴大延燒未歇,連台北市政府公共運輸處政風室主任盧勝州也被查出上班當鄉民,發表時事評論。廉政署震怒,要求台北市政府政風處徹查,目前暫依上班期間從事非公務行為記盧員申誡2次,並且不排除調動職務。 全國各機關均有政風人員,目的是協助機關人員在採購及其他行為上,嚴守法律與行政中立,避免觸法,沒想到盧勝洲竟在上班時間當鄉民,對於時事發表抱怨評論,甚至還跟重機族吵架,言行不檢,引發廉政署震怒,要求徹查。 北市府政風處認定盧勝州確實在上班期間,透過「sinju1204」帳號登入PTT,針對各項議題發表個人評論,從事非公務行為,7日召開考績委員會,比照過往案例,核予申誡2次處分。 依照政風人員應具備的高道德標準,一旦被記申誡,形同不適任現職,未來可能在規劃通盤調動時,將盧員調離現職,以維護政風一職的公正客觀形象。 盧勝洲為政風班14期,自2004年分發後,均任職台北市政府所屬政風機構,沒想到竟然出包,讓律己甚嚴的廉政署震怒,不只要求徹查,並同步通函全國各政風單位務必謹守公私分際,順應民眾對端正行政風氣,防制貪瀆舞弊,建立廉能政府的期望。
吳政峰
2022-06-10
戴瑋珊出示新北救護流程打臉侯友宜
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認為,侯友宜為了圓謊,讓基層消防員冒著違法的風險,演戲裝忙欺騙恩恩爸和社會大眾。(資料照,記者何玉華攝) 2022/06/10 12:20 首次上稿:09:22 更新時間:12:20(新增侯友宜回應)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案送醫的時間引起爭議,新北市議員戴瑋姍今(10)天一早公布一份市府內部處理流程圖,她表示,根據流程圖,119不能跳過衛生局直接派車,但4月14日當天衛生所和衛生局失聯斷訊,根本找不到人;基層不斷向上級反映未獲得重視,直到發生悲劇後,才重新修訂處理流程。 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在出席活動時對此表示,一切按照當時中央制定的流程處理。 戴瑋姍說,侯友宜不聽消防基層專業,釀成恩恩悲劇;她出示一份吹哨者給她的流程圖指出,市府規定,緊急患者必須同時滿足派遣就近適當分隊出勤、通知衛生局安排指定適當後送醫院兩點條件後,勤指中心才能派車:即使病患心跳過快、呼吸困難、皮膚嘴唇發青、持續胸痛胸悶,甚至意識不清和癲癇,人命關天,119都不能跳過衛生局直接派車送醫! 她說,就是因為這項規定,4月14日當天,消防局才一再打給衛生局,就是為了向衛生局確認後送醫院,偏偏當天衛生所和衛生局失聯斷訊、根本找不到人;而這項規定,基層多次向上級反應將造成危及生命的病人延遲送醫,卻從未在防疫會議、跨局處會議中獲得認同。也就是因為處理流程有問題,恩恩才會延誤81分鐘就醫! 戴瑋姍批評說,直到悲劇發生後,市府才在5月重新修訂這份處理流程。侯友宜口口聲聲說全力支持同仁,讓基層執行公務無後顧之憂,事實是,侯友宜從未理會消防基層的聲音,反而踐踏他們的專業,漠視他們的建議,讓新北市民受害,甚至失去生命。 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表示,吹哨者提供給她新北市府內部的處理流程顯示,119不能跳過衛生局直接派車。(新北市議員戴瑋姍提供)
何玉華
2022-06-10
日韓媒體民調:73%受訪者認中國恐犯台
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公佈共同進行的日韓民調,認為中國可能對台灣軍事進攻的受訪者日韓雙方均高達73%。圖為共軍登陸演習。(取自網路)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九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共同進行的日韓民調顯示,雖然對於日韓關係改善的展望,兩國受訪者的樂觀度仍有相當落差,但在同項調查中,認為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受訪者,日韓雙方均高達七十三%,意外在台灣議題上有「共識」。 與美合作抗中俄 日67% 南韓77% 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在五月十日就職,保守派政黨重掌政權,對於前總統文在寅任內的日韓關係淪落到「戰後最差」,也展現積極修補的態度。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的共同民調,以「尹新政府」為前提,調查日韓民眾對雙方關係改善的展望,日本方面有卅一%受訪者認為,今後日韓關係會好轉,比去年同期進行的十四%增加一倍以上;南韓方面,則有五十三%認為會好轉,比去年的廿九%也增加近一倍。 雖然認為日韓關係會好轉的比例增加,但日方受訪者仍有佔多數的六十一%認為不會改變;尤其對造成兩國關係惡化的慰安婦和戰時徵用工等歷史陳案,是否應向對手讓步,日方五十八%和南韓八十一%的受訪者都持否定態度。 不過在台灣問題上,兩國民眾的共識卻極高。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六成日本受訪者和五十九%的南韓受訪者都認為,他們的國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遭到其他國家攻擊;而認為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受訪者,雙方均高達七十三%。 為了對抗中俄,認為「應與美國合作應對」的日本受訪者佔六十七%,南韓更達七十七%。對於安全的危機感和與美合作的意識,雙方也有一致共識。 這項民調是針對日韓十八歲以上民眾,於五月廿日至廿四日間進行電話調查,獲得樣本雙方均達一千人。
林翠儀
2022-06-10
斯洛伐克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 不忘模擬「全武行」
立法院朝野立委肢體衝突場面時有所聞,斯洛伐克國會暨布拉提斯拉瓦省訪問團9日參訪立法院,布拉提斯拉瓦省長德若巴(Juraj Droba)(左2)在議場內和另一名國會議員作勢要打架。(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斯洛伐克國會及布拉提斯拉瓦省聯合訪問團今訪問立法院,立院也舉行「台灣-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成立大會,由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擔任會長;許不忘地主之誼,帶領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斯洛伐克國會議員齊阿克(Miroslav Ziak)與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省長德若巴(Juraj Droba)在議場內不忘模擬「全武行」,惹得眾人笑聲連連。 「台灣-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今舉行成立大會,也曾擔任過斯洛伐克國會議員的德若巴致詞表示,今天看到許多台灣媒體,會讓他的國會議員訪團成員覺得很忌妒,因為斯國媒體對國會新聞不太關注。 斯洛伐克國會議員列霍茨基(Tomas Lehotsky)表示,台斯彼此的團結與支持,以及經貿合作,是對美好未來的重要投資,而斯國人民也銘記在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時刻,台灣援助斯洛伐克的口罩。 成立大會結束後,許智傑帶領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感受台灣國會氣氛,也特別介紹日前被國民黨立委用砸破的孫中山畫像;而立法院過往打架或是衝突場景,也常被國際媒體報導,斯洛伐克訪賓也不忘作勢「扭打」,陪同參觀的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則示範如何在混亂的場景中勸架。 此外,斯洛伐克訪團也在議場舉起立法院民進黨團在院會表決大戰時,提醒同黨立委所使用的「贊成」、「反對」手舉牌,並與我國立委合影留念,為此次參訪立法院留下美好的紀錄。 斯洛伐克訪團也在議場舉起立法院民進黨團在院會表決大戰時,提醒同黨立委所使用的「贊成」、「反對」手舉牌,並與我國立委合影留念,為此次參訪立法院留下美好的紀錄。(記者廖振輝攝) 斯洛伐克國會暨布拉提斯拉瓦省訪問團9日參訪立法院,在議場中央發言台合影。(記者廖振輝攝)
吳書緯
2022-06-09
北市公布網軍案調查報告 苗博雅批只是輿情彙整
台北市政府是否養網軍爭議不休。台北市資訊局今天發布調查報告,市議員苗博雅批評內容多為公開已知資訊,直批只是輿情彙整。(圖擷自臉書) 〔中央社〕台北市政府是否養網軍爭議不休。台北市資訊局今天發布調查報告,12筆PTT帳號仍有2個未查出身分;市議員苗博雅說,多為公開已知資訊,直批只是輿情彙整,到底調查了什麼。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閔生日前揭露,PTT上有LoveError等帳號發文造謠帶風向;網紅「四叉貓」也接連在臉書發文指出,包括觀傳局宋姓科員(SagaCandida、Adlib)、交通局運輸資訊科長林育生(kuloda)、工務局新工處黃姓員工(s50256nt、NCKUkobe)都在上班摸魚玩PTT,推文攻擊執政黨。 針對北市府是否養網軍爭議,台北市資訊局今天公布「PTT發文事件調查說明」報告,內容提及查調帳號共計12筆,包含 LovError、going70、going90、sinju1204、troubleling、SagaCandida、Tapqou、kuloda、Peterloo、Adlib、magelinus、a45806722 等。 同時,經查LovError確認為台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林姓員工,且going70、going90同樣為他所有;sinju1204則為交通局公運處員工;troubleling留言研判來源為衛生局員工公務使用;SagaCandida、Peterloo、Adlib為觀傳局員工所有;Kuloda為交通局員工;報載a45806722為秘書處員工。 另,Tapqou和magelinus經查並無近期於北市府網路環境的上站紀錄,所以無法追查。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今晚透過臉書發文表示,今天傍晚才拿到上述報告,內容共計有8頁,但有3頁是彙整網友追查內容,另4頁彙整北市府已發布的新聞稿,最後半頁貼法規,認為絕大部分都是「公開已知資訊」,根本只是「輿情彙整」,質疑北市府到底調查了什麼。 苗博雅認為,公務員「上班時間上網」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打混:上班時間做與公務無關之事」、「打手:上班時間『匿名』發表政治言論,做『政治攻擊』」和「寄生:領公家薪資,做黨工的工作」。 苗博雅說,公務員當然可以上網,可以發表意見,但不可在上班時間做匿名政治打手。並指交通局科長林育生選擇在上班時間以匿名方式批評機車路權團體,並帶風向攻擊,不只是失格,更讓人憂慮「公開場合握手,網路匿名下毒手」,是不是北市府面對問題的習慣。 「這麼多公務員上班時間慣性在特定論壇做匿名政治攻擊,真的只是巧合?有沒有組織性?有沒有命令?」苗博雅表示,光明正大、直球對決,是從事公共服務者最基本該有的品德,議員問政都是公開透明,為自己的問政言論負全責。 苗博雅認為,北市府公務員要為政策辯護,都可透過機關記者會、新聞稿、質詢答覆等方式讓市民公評,但領納稅人薪水的官員卻不敢為政策辯論,慣性在上班時間為市長拉票、匿名在網路上做政治攻擊,不只攻擊議員,甚至攻擊百姓,這難道不用徹查,希望毋枉毋縱。
中央社
2022-06-08
新北消防局喊告 爆料前消防員一句話回擊
新北消防局被爆料「演戲」,揚言提告。(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不幸染疫過世,一名前新北消防員張津唯爆料,新北市消防局全局上下在恩恩爸到該局聽錄音檔時聯合演出「環境嘈雜、充滿個資的假象」,新北消防局反控張津唯散布不實訊息,揚言將提告。對此,張津唯昨天晚間做出回應。 張津唯昨下午在臉書貼文表示,恩恩爸到新北消防局後,被消防局長官引導到四樓勤務指揮中心觀看了一場表演,這場表演是為了圓之前所謂「錄音涉及多方個資」的謊。他指出,這段時間內,新北消防的長官下令動員119上上下下「偽造報案」,將所有「無線電音量開到最大聲」,且要求執勤員都「大聲問案」,營造環境嘈雜、充滿個資的假象;另外,還由消防局其它科室人員「網內互打」至勤務指揮中心「假報案」製造亂象,並下令局本部一樓的南雅分隊「假裝有火警」正在搶救,大聲呼喊無線電營造紛亂。 對此,新北消防局回應稱,恩恩爸主動表示想到指揮中心了解119作業環境,他們才還原當時話務繁忙情況,更表示張津唯刻意散播新北消防局造假並變造錄音檔之不實訊息,嚴重影響聲譽,為求慎重且避免社會大眾誤解,他們將檢具所有資料(含相關通聯紀錄、錄音檔案)向檢方提出告訴。 對此,張津昨唯晚間在臉書發文回應,砲火依舊猛烈,語帶諷刺地說:「消防局告人的速度倒是很快,目前不回訊息了,我先泡茶休息囉!P.S.消防局的法務,你們要加油喔!」 張津唯爆料新北消防局「演戲」,新北消防局揚言提告,對此他做出回應。(圖取自臉書)
自由時報
2022-06-07
網紅賣「坦克蛋糕」突斷線!外媒:掀起中國人尋找神秘禁忌
李佳琦(左)直播時端出坦克造型蛋糕。(圖擷取自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知名的電商直播主李佳琦上週五(6月3日)晚間直播宣傳一款坦克車造型冰淇淋蛋糕,端出瞬間直播就被中斷,事發後李佳琦發文道歉,稱因為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直到目前,李佳琦的微博尚未更新,引發大量網民留言。此事件也引起各大外媒關注及報導,認為李佳琦的舉動及中國官方的反應,反而讓許多中國年輕網民掀起好奇心,探究33年前的六四事件。 綜合外媒報導,李佳琦有中國「直播一哥」、「口紅大王」的稱號,粉絲多達1.7億,曾有過上億人同時在線收看的紀錄,3日晚間,他在直播中端出一個坦克車造型的蛋糕,畫面隨即中斷。李佳琦先在發微博說:「後台技術故障,我們在緊急處理中,大家先稍等一下哦」。兩小時後再度發文道歉,稱因為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此後李佳琦的微博未作更新,許多網民議論紛紛「誰會拿這樣子的蛋糕慶祝啊,他肯定啥也不知道的」「這要真是被人陷害了多不甘啊」、「是不是漏稅...」。 此事件包括CNN、BBC、華爾街日報、彭博、美國之音、法國廣播電台等各大外媒都進行了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李佳琦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紅之一,擁有大量年輕粉絲,他在推廣冰淇淋的過程中踩到了「政治地雷」,同時引發了一波探究1989年中國政府鎮壓天安門廣場抗議者的好奇心,因為這些粉絲年齡太小,對於李佳琦被停播感到費解。粉絲們最開始猜測,李佳琦可能是漏稅受到懲罰,不過許多粉絲開始挖掘事實,因為在中國教科書中找不到答案,他們從家人那裡了解到坦克是一個敏感話題,也有人挖掘到天安門事件相關訊息後,帳號被封鎖。 《BBC》報導,李佳琦未現身週六日預定的直播活動,在繁忙的購物節相當不尋常,大量觀眾對此事感到困惑,有人留言詢問「坦克意味著什麼」,也有網友使用暗語隱晦交流此事。目前在淘寶關鍵詞搜索李佳琦,已沒有任何與他名字相關的產品,不過他在微博、抖音和Bilibili上的帳號仍然存在。目前還不清楚是誰下令停止李佳琦的直播,他未來命運如何也未可知,但此事再次說明,儘管已過了33年,六四事件仍是中國政治最敏感的紅線。 《美國之音》則報導,中國審查機構對此事件的處理,讓眾多觀察人士們感到荒謬,並且指出,中國審查制度下,如何不觸及政治紅線,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樣密集的紅線下,任何人都可能隨時成為犧牲品。彭博社記者劉凌達認為,大多數中國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天安門大屠殺,因為北京盡其所能抹殺這件事,李佳琦的消失再度證明六四是如何變成人們看不到的地雷。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袁莉則表示,又一個證據顯示,無論生意做得多大,都可能以最隨機的方式在中國終結。
自由時報
2022-06-07
逾四成中東歐人:台灣是獨立國家
中東歐9國民調 認為台灣為獨立國家比率 捷克近六成最高 立陶宛也有四成六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歐洲知名智庫「全球安全」(GLOBSEC)年度政治趨勢報告出爐,其中新增「台灣地位」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十一%中東歐民眾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僅十三%認為是「中國一部分」。受調查國家中,捷克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的比率最高,佔五十九%。 僅13%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全球安全」日前公布二○二二年「全球安全趨勢」調查報告,分析中東歐國家社會在烏俄戰爭脈絡下的態度轉變。此民調於三月下旬訪問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九國人民,每國各有一千名受訪者。 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視俄羅斯為國安威脅,渴望成為歐盟與北約(NATO)一份子,將美國視為戰略夥伴的比例上升;不過對中國威脅防範意識不足,近三成五受訪者從未聽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特別的是,調查今年加入了「台灣地位」的提問。整體而言,有四十一%中東歐受訪者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廿一%認為是「爭議國家」;十三%認為是「中國一部分」;廿五%則「不知道」。 其中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最高比率的是捷克五十九%,次為愛沙尼亞四十九%、立陶宛四十六%、斯洛伐克四十二%、拉脫維亞卅八%、波蘭卅七%、匈牙利卅五%,最低比率是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皆為卅一%。 立委:代表台灣國際地位提升 對於這份調查報告,將出任台灣與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會長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中東歐社會現在有相當比例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顯示台灣的防疫表現和半導體科技實力,也代表台灣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報告也分析,儘管大多數中東歐公民表達對中國政府系統性侵害人權的擔憂,然而此想法並不會主動轉換成支持台灣對抗中國,中東歐人對台灣議題看法仍分歧。 對此,台灣與波蘭國會友好聯誼會會長、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表示並不意外,台灣過去和共產背景國家聯繫相對較少,正常國家的外交是思考彼此如何合作,為雙方帶來好處,這也是我們和他國交流時應該要站的立場。 台灣與歐洲議會友好協會會長、立委蔡適應則提到,中東歐國家和台灣或許因都擁有自威權邁向民主的歷程,找到互動時的共同語言,期盼未來邁向更緊密關係。
呂伊萱
2022-06-07
確診亡免24hr火化 柯文哲稱前天才知道 網翻影片打臉
根據去年6月間的台北市疫情記者會,當時就有「中央不強制24小時之內火化確診遺體」的說法,且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副市長黃珊珊都在場,當時也沒有人對「未強制24小時之內火化確診遺體」表示任何異議。(圖擷自「20210608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延燒,針對確診死亡是否要24小時內火化,近日引發爭議,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稱,他也一直以為染疫死亡者24小時內要火化,但根據去年6月間的台北市疫情記者會,當時就有「中央不強制24小時之內火化確診遺體」的說法,且副市長黃珊珊也在場,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也分享網友說法質疑,「原來是台視民視華視和珊珊在整師父啊!他們去年六月就知道,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2年多,針對確診死亡的遺體是否要在24小時內火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日澄清,稱僅要求24小時內通報,從沒規定要在24小時內火化。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下午出席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閉幕式時,則稱他也一直以為24小時內要火化,一直到前天才知道不是這樣,後續更在臉書留言寫道:「連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沒有24小時內火化的規定,政府政策的下達應該要更明確,沒有好好向親人告別,是人生最遺憾的事。」 不過網友發現,根據去年6月8日台北市疫情記者會,當時曾有多家媒體聯合提問,指「儘管中央現在不強制24小時之內火化確診遺體,有殯葬業向市府爭取疫苗,收到衛生局的來函,公文直接抱歉難以配發,議員質疑為什麼殯葬處同仁已經可以施打疫苗,那為什麼殯葬業不能優先施打疫苗?」當時除了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也在場,且該題後來是由黃珊珊進行回答,當時也沒有人對「未強制24小時之內火化確診遺體」表示任何異議。 醫師杜承哲昨晚間也分享網友說法,並PO出比對截圖質疑,「原來是台視民視華視和珊珊在整師父啊!他們去年六月就知道,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至少馬英九還是看報紙可以知道,這樣你會不會被人覺得比邦伯還邦伯?」 其他網友也紛紛留言批評「阿北真的很多都不知道啊」、「市長要一年後才知道,這是台北市長倒數最後一名的原因之一嗎」、「阿北的迴力鏢越來越敏銳了,一丟出去馬上就回來了」、「他自己不知道又不查證是他的問題,怎麼好意思拿來怪中央?」、「怪不得今天阿中部長要拿公文出來!原來有157的不知道」,針對相關留言杜承哲也表示「市長不清楚法條,找幕僚或發言人來問就好。這些幕僚怎麼一回事!?發言人都怎麼了嗎?」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家屬也只是想要讓前人走得明明白白吧!」、「重點是為什麼過去兩年來所有人都誤解了衛福部的公文,造成染疫身故者的家屬一輩子重大的遺憾」、「指引上沒寫不就代表24小時也可以?」、「所以殯葬業聽誰的?」、「從去年開始的指令都是『盡速』火化」、「把公共衛生當政治選舉炒作,夜晚走多了遲早碰到鬼」。
自由時報
2022-06-06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如何解戈耳狄俄斯之結? 美國為台積電大傷腦筋
林保華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新任國民黨主席只能順從洪秀柱的「一中」符咒?
尤榛嚴
台灣最美與最醜的風景
李筱峰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民進黨立委與賴餐敘 盼解財劃法衝擊
謝君臨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