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華裔英國公民汪浩的書《意外的國父》,以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已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將蔣介石或蔣經國視為台灣意外的國父,也提及李登輝。這是台灣進入二十一世紀,走過二十世紀後半葉,結束長期戒嚴統治歷史,被以寧靜革命稱譽的未充分實現的一種想像。
檢視蔣後國民黨人,特別是流亡殖民意識論群,甚至蔣經國不明不白的非婚傳人,不只不珍惜寧靜革命的成果,反而棄蔣氏父子的反共立場,心向推翻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傾附中國共產黨。蔣介石、蔣經國並未成為台灣意外的國父。
一九五〇年代,在二二八事件後,中國來台知識份子與台灣本地文化人,共同倡議中華台灣民主國,以解決流亡殖民問題。《自由中國》雜誌社群成了蔣介石眼中釘,或入獄或排擠,圍繞一批佞臣。
一九六四年,許多中國來台有志有節知識份子器重的彭明敏,時為台大政治系主任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共同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成為政治犯,或被關或流亡,成為國民黨據台反共烙印的歷史傷痕。
中華民國是一九一二年經民主革命也是民族革命推翻大清帝國另立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四九年以社會革命推翻中華民國另立的國家。蔣介石戰後代表盟軍接收台灣,順勢二戰後冷戰形勢進佔統治,而以流亡殖民在台灣延續殘餘中國的歷史。
李登輝繼蔣氏父子成為中華民國總統,並在殘任兩年,間接選舉六年,人民直選四年的十二年總統任期,嘗試將國民黨台灣化,實現國、民兩黨可經由人民選擇執政的民主化。可惜,中華民國體制仍存在著殘餘中國性,加上一些蔣氏黨政軍在蔣後變節,寧靜革命蒙麈。
國民黨連戰連敗:兩次總統落選,跑去中國以連爺爺受寵。李登輝對接班人選棄宋擇連,豈知禍心藏於近侍。父系台灣人母系中國人的連戰之後,獲李登輝牽手說他是新台灣人的馬英九,在台北巿長之後,選上總統,也背棄李登輝在國民黨時代的台灣國家之路。
國民黨在馬英九後,總統選舉連續失利,似已放棄立足台灣。不只中國新黨症候群主導國民黨走向,親民黨也因宋楚瑜淡出而邊緣化,地方派系在邊緣徒成手腳。民進黨開除的黨員竟成國民黨主席,宣誓親中投共路線。流亡殖民中國性背離民主化的台灣,棄蔣走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
國民黨從中國挾持流亡台灣的殘餘中國叛蔣背台,想把台灣當做貢品,祭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政客、黨棍,不知道從前中國歷史的朝代更迭要殺害降服的前朝官宦以討好被征服者嗎?一些國民黨人在後蔣時代背蔣投共親中,想戴罪立功,不計後果嗎?政治的荒謬劇正在台灣上演,背信的政黨、變節的政客,終將被兩邊唾棄!
(作者是詩人)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