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第三勢力

從去年國民黨大敗後興起的第三勢力、新興政黨根本毫無能力,帶領台灣民眾進行下一波的改革。

2015年04月19日12:27    

作者:李承值(台大國發所研究生)

台灣在馬英九主政下,國家社會逐漸崩壞,公民為了自救而崛起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這波盼望改革的浪潮在去年地方選舉,催生數個重大結果,除了讓代表白色力量的柯文哲拿下台北市外,也讓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敗,迫使國民黨的掌權者表現出會檢討反省的態勢,其檢驗指標就是修憲及處分黨產。

然而經過數月後,國民黨在修憲及處分黨產等議題上不只沒有重大作為,而且還有餘力盤算「黃袍加身」與「朱習會」等政治戲碼是否上演。對於國民黨能在短短數月,即把民意甩在腦後,並壓制改革浪潮的蠻橫作為,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代表從去年國民黨大敗後興起的第三勢力、新興政黨根本毫無能力,帶領台灣民眾進行下一波的改革。

這些以主打「藍綠一樣爛」,並認為要「藍綠都不過半」的第三勢力,不只無法喚起民眾的熱情,延續去年「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氣勢持續對國民黨施加壓力,讓修憲及處分黨產等改革出現重大成果外,在「亞投行」這個人民極度關注且攸關國家主權與國際政經角力的議題上,這些第三勢力竟然毫無政治敏感度與判斷力,出現了尚未進入國會殿堂,就與民間社會脫節的怪現象。

進一步而言,對於這些口口聲聲說要「藍綠不過半」、奢望扮演「關鍵少數」的第三勢力,人民不僅無法感受到這些新興政治人物想對國民黨施加壓力、促其作出重大改革的熱情外,似乎也沒看到他們展現有別於舊式政治人物的政治技藝,幫助現有的在野勢力或引領廣大民意,迫使國民黨讓步,取得人民想要的初步改革成果,緩解苦悶的政治生活。

對於新興政治力量「未強先衰」的無力表現,雖然有人會幫其辯護說,「先進入國會再說吧。」但人民的感受是明顯的,在抗議、阻擋馬政府申請進入亞投行的行動中,那些未具有立法委員資格的自發性公民,事實上就表現得比這些新興的政治人物來得好,更能引導人民關注重大議題。假若有政治人物認為只要打著「藍綠一樣爛」的口號,就能躺著被送進國會,那有甚麼資格指責現有的在野勢力表現得不夠好呢?

更何況,當現有的在野政黨針對修憲、處分黨產等議題,於體制內單獨對抗國民黨之際,這些新興的政治勢力不要說幫上忙,還在場外為了自己的選舉,喊著「藍綠一樣爛」、「藍綠不過半」扯後腿的話,那怎麼不讓人民擔心這些新興政治勢力進入國會後,不會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遊走於國、民兩大黨之間呢?

離投票那一刻還有時間,希望自詡扮演「關鍵少數」的政治人物們,不用等到進入國會,現在就能針對人民關注的修憲、處分黨產等議題,發揮關鍵的力量,除了迫使國民黨做出重大讓步、幫助社會改革外,同時也能證明第三勢力真的比既存的政治勢力來得好,更是人民的選擇。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