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作文大賽

老闆是應該在意「一例一休」,還是該在意這些把工作搞到「一律全休」的人?(資料圖片)

被簡稱為「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正條文上路後,各界哀嚎不斷。當然,這「各界」指得是那些過去不付加班費的廢物老闆,還有特定的媒體。其實老闆抱怨也是隨口講講,過去不付錢的,將來我看也不會付,因為台灣人都是等被抓到再說,看看車停紅線的狀況就知道了。

不過媒體呢?媒體業自身的勞動環境很差,看北市府勞工局列入重點觀察名單的媒體業者數量就知道了。不知是為了捍衛自身的惡劣勞動條件,許多媒體人也熱情投入批判一例一休的作文大賽。只要社會上有任何負面現象,都要想辦法牽絲到一例一休之上,或是把一例一休當成藉口。

像是新法執行後,從「加班費不增反減」、「工時反而增加」、「人事費成長8%」,到「紅豆餅漲25%」,越來越誇張,但有些更有意思:從「夜市人潮變少」、「九份塞車」(所以人潮到底是變多還是變少?)、「爸媽失業,小三生擔心沒飯吃」,到「房地產要漲價」。

一例一休過的,根本就是資方的版本,現在資方還有意見,基本上可以當屁來看。修法過後會對經濟有什麼影響,是否將一些體質較弱的事業體刷掉,也是有待觀察。但一切都還沒進入狀況,現在就「恐上漲」、「恐減班減診」、「恐增加工時」、「恐結束營業」、「恐失業」,恐來恐去的,恐恐叫,是豬嗎?

大家也很清楚,媒體這樣做,就兩個理由:第一,有政治意識形態的媒體,想要煽動民眾情緒,來反對蔡英文,不然就是隔山打牛,把負面效果都推給根本沒修到法的時代力量。第二,幫資方的大老闆們做業配新聞,工商服務是也。

真要抱持這兩種目的來搞,也不是不行,台灣媒體是商業活動,也是政治活動,你搞我也搞,大家公平搞就好。重點在於,這些資深媒體人的招數十幾年不改,最後招來的都是反效果。

最早,是陳幸妤在鏡頭前發飆,這些資深媒體人想把她塑造成罵街潑婦,但一追再追,最後反而讓她獲得同情,人氣大升。近一點來看,還記得柯文哲失言嗎?柯文哲的某些失言的確有倫理問題,但特定媒體為了抹黑柯文哲,而一報再報,雞毛小事也報成失言,最後民眾只感到麻痺。

這種邊際效益衰減的速度越來越快。上週的「自自冉冉」爭議,引起媒體追打蔡政府中文程度不佳的風潮,他們很快又抓到總統以「戰戰兢兢」描述國軍,恐有負面意義。這時關切的人已經不多,隔兩天,他們還想抓著總統文稿刪去「慎獨」一詞來做文章,就已經沒人理了。

最類似「一例一休」操作法的,是「陸客不來」。就算陸客不來真會造成某種傷害,但媒體這半年來把一堆社會與經濟問題全都推給陸客不來,反而讓所有相關的討論都變成笑話。

總而言之,這種「作文大賽」的新聞內容真假先不論,純就其原先設定的目的說,幾乎無一例外是反效果。那這些人到底在幹嘛?領薪水時不會心虛嗎?老闆是應該在意「一例一休」,還是該在意這些把工作搞到「一律全休」的人?

< 資料來源:人渣文本 - 周偉航 新媒體作家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