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貴?還是水泥貴?

從最近的一蘭拉麵優先入席方案,更早的鬍鬚張漲價鼎泰豐客製炒飯加價,都引發議論;顯然在台灣要右不右的社會,欠缺現代商業社會的重要觀念:

企業毛利代表它對社會的貢獻。

其毛利越高,對社會的貢獻越大。

但這論述要成立,有個重要的前提:市場必須充分競爭。

不過,無論有沒有但書,相信有太多人看到這論點肯定跳腳。

壓低成本費用,不就用了劣質原料、或壓榨員工而來?

增加營業收入,肯定是無良漲價來的。人家賣一百元,你賣一百二十元,不是黑心是什麼?

在這種思維下,企業經營傾向削價競爭。毛利不高,便無餘力研發,長期就失去了競爭力、或善待員工(即便有心)的能力。這大體描述了現在台灣製造業的概況。

講到這邊,我們回頭檢視「充分競爭市場」這個要件。

在自由競爭的行業,企業要提高售價,其實並不容易。

滷肉飯別人賣十五元,你有本事賣五十元還能長期存活,不簡單。那三十五元的價差,就是代表企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是更好的原料、更舒適的用餐環境、滿足消費者的「奇摩子」、或者玄之又玄無法解釋的任何原因。總之,那表示消費者願意多花三十五元去支持它長期生存。

別人如果覺得滷肉飯一碗五十元根本暴利,老闆生孩子沒屁眼,隨時可以在旁再開一家提供同等級餐廳,但定價四十元。而消費者,也可輕易找到其他替代的消費方案。

這就是自由競爭市場。

不過,太多行業都不是自由競爭。

特許:如金融、保險、水泥、電信、營造、醫療。

壟斷/寡占:水、電、油、天然氣、國道收費。

自然形成的類獨占:有線電視、蔬果配銷等,都不是可以充分自由競爭的類型,自然,所謂毛利越高等同貢獻越大的結論,就未必成立。

藉由投資研發取得核心競爭力,或者精實管理讓消費者感受不同服務品質,以提高售價、增加毛利,遠不如躲在政府規管保護傘下來得簡單。

我們看到台灣的財團大企業,幾乎都是這種類型。更因長期在保護傘下,一出國門就絲毫沒有競爭力,只能在台灣呼風喚雨。

最終,就是企業培養不出核心競爭力,國家整體經濟衰退,然後導致肥滋滋特許行業的既得利益者出來說「你們沒有競爭力」這種幹話的結果。

(作者經營機械業,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