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淹沒南台灣

 

南台灣暴雨,多處淹水,造成生命財產嚴重的損失。然而,卻因為政治口水不斷,「淹沒」了理性探討淹水的空間。應該說,唯有了解淹水的原因,才有可能對症下藥,進一步改善淹水。或者說,唯有深入檢討過去治水政策或策略是否有不足或需改善之處,才能真正了解水患的問題。作者認為,這次水患嚴重的可能原因有七:

第一、雨量實在太大:合理的解釋是,由於瞬間雨量(含時雨量或日雨量)實在太大,排水設施能夠處理的水量有限,所以才會出現淹水。這就像車多的時間會塞車,背後的邏輯是相通的。

第二、地形因素:由於雨(水)量太大,特別是低窪地區或鄰近河川地,就可能成為大水宣泄的處所。或可能因為歷史上,該地區曾為湖泊或沼澤地,本來就容易積水或發生水患。

第三、大自然因素: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河川就會改道。例如,把曾文溪放在百年或千年進行檢測,就會發現多次改道。據說,曾文溪在道光年間曾經改道,原本在鹿耳門溪出口,後來改道變成現在的出口。

第四、過度開發:台灣地狹人多,卻過度開發,例如之前爆發諸多「違法」露營區、民宿。或因經濟因素或目的,在山林保護區進行合法或非法開發,導致水土保護區得不到應有的滋養。

第五、不重視水土保持:由於政治、社會、環境變遷,一方面農地休耕面積擴大,另一方面在山坡大量種植如檳榔、山葵、茶葉等難以水土保持的經濟作物,加以山老鼠不當砍伐百年老木,都是造成水土難以保持的因素。

第六、開發資訊公開不足:目前已有環評法,或規定開發案必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但整體而言,開發資訊公開的充足性與友善性,仍有改善空間。

第七、治水資訊公開不足:對於治水,雖然中央與地方政府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因為諸多因素(包括跨機關、層級、領域等),使得治水資訊不夠系統化、友善化。

根據這些原因分析,有些是治水工程難解的問題,或有些地區本來就存在歷史困境。不論是什麼因素,總要讓民眾知道問題或原因所在。因此,這次南台灣大淹水,固然造成諸多的災情,但未嘗不是一次好機會,讓我們好好檢視究竟那個環節出現問題。因為這次水災,政府(包括中央與地方)能建構(跨機關、跨層級、跨領域)溝通或合作平台,特別是目前資訊科技相當發達,因此結合資訊科技,讓系統性、整合性的治水資訊能夠公開,同時鼓勵公共參與,這才是永續治水的政策理念。

(作者為成功大學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