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側翼相關文章

飲鴆止渴?亞投行參與的必要性商榷

飲鴆止渴?亞投行參與的必要性商榷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簡稱亞投行,甫自其倡議提出,即充滿爭議。積極鼓吹者,或視為參與國際經貿的積極機會,尤有甚者,甚至視為國家戰略機會,為此甚至只為加入,幾達不擇手段之地步。其但求加入,而對如何或以何名義加入之問題,完全無視或輕忽地以為僅僅係「戰術層次」問題,更是其一再重複的陳腔濫調。 自亞投行倡議提出,即充滿爭議。(路透) 然而,這個看似複製亞銀經驗或是更被指為複製「世界銀行+IMF+美元」模式的倡議,其背後的動機與其目標、策略的營運卻幾乎少被積極鼓吹者正視與闡明。特別是在台灣,倡議多無視背後中國對外的攻勢策略的野心與其運作治理上的風險,與經濟模式上的支配地位對其他參與者—特別是台灣—的重大而無可對抗風險。 實際上,台灣在此問題上,更因為中國對台灣的政治支配企圖,在這樣的「類多邊開發銀行」參與下,更難有所作為,甚至反過來,危及既有的國際多邊開發協作機會。蓋若台灣可以為了加入亞投行而無視自身主權地位被貶抑,則既有的多邊開發銀行中早遭打壓的現實,即因此而傳遞順勢採取屈服與默認的錯誤訊息?實在值得警醒注意。 若台灣為了加入亞投行而無視自身主權被貶抑,是否會因而對外傳遞屈服與默認的錯誤訊息?(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而觀察積極鼓吹者,多利用邊緣化焦慮與對參與國際經貿之殷殷期待,來作為鼓吹加入的真正驅力。然而,亞投行與亞洲開發銀行或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所不同的是,亞洲開發銀行或世銀皆以減貧為主要宗旨,而亞投行實際上側重與鼓吹的,乃是參與亞洲地區基礎設施融資為其主要之目的。透過融資而參與亞洲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多數參與國與鼓吹者最為關注的目的。 然而,這裡面有否實際上為中國浮濫、無效率的基礎建設脫困的背後目的?以及是否存在為亞洲各國以基礎建設推升GDP的傾斜發展模式延續創造資金條件的問題?當然,背後是否更加推升這類大規模基礎建設所常存在的無效率、尋租問題等等,似乎都未見更多的分析與重視。更重要的是,在有關投票權上與出資額問題上,以及治理結構與政策問題上,存在與既有多邊開發銀行之間種種的差異與問題,都未見到必要的審視與質問。 台灣人將未來押注在始終未曾放棄尋求支配併吞台灣的政權,與其所支持的利益集團,恐怕不僅僅是危險,還是徹底的盲目與不智。(路透) 面對中國利用創建多邊開發銀行進行國際戰略佈局之際,台灣所能思考與面對的,是否只有基於某些基於焦慮驅動的「期待」,就選擇不惜代價的加入?或者,我們更應該思索,利用這樣的機會,重新檢視台灣在國際經貿格局參與的地位與問題,並做多方而非單一的評估與抉擇,甚且利用此機會重新調整自身與國際參與的結構與地位。將自己的未來押注在始終未曾放棄尋求支配併吞台灣總體的政權,與其所支持的利益集團與利益結構,恐怕不僅僅是危險,還是徹底的盲目與不智。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貼自臉書) 如果您也喜歡這篇文章,不妨來按個讚:
基進側翼 2015-04-02
雙橡園「國旗」升空帶來的領空主權危機

雙橡園「國旗」升空帶來的領空主權危機

今年元月8日,國民黨駐美代表處上演「雙橡園升旗事件」,此舉引發美府高度關注,國務院發言人也迅速公開譴責國民黨違反「一中原則」。五天後,中國為了報復「雙橡園升旗事件」,於13日片面宣布新增M503、W121、W122、W123四條航線。 中國為了報復「雙橡園升旗事件」,片面宣布新增M503、W121、W122、W123四條航線。(資料照,記者曹郁芬攝) 中國新增「M503等四條航線」目的是對美、日、菲、越等西太平洋防線的同盟作領土擴張宣誓,特別是對有尖閣諸島爭端的「美日同盟」,中國抓準「媒體時機點」,在「雙橡園升旗」事件的漣漪中,爭取國際曝光度,讓中國領空權直逼軍事禁航區,向美日同盟宣誓其制空範圍。而國民黨卻還像個奴才一樣,在空難善後中,請中國加入調查、陸委會三天兩頭對國際宣布「一國兩區」真正是敗其「家產」的奴材。「中華民國」,不是台灣人的國家、不是國民國家,無論體制上、組織上、正正都是國民黨的家產。 馬政府暗中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 這四條航線緊貼「戴維斯線」(Davis Line) ───俗稱海峽中線,1955年美軍太平洋司令軍官Benjamin O. Davis Jr 依1954年所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第六、七條有關共同防衛的「領域」、「領土」之具體範圍而劃定───該中線原本是是雙方船隻與飛機禁止踰越的界線,不過2008年12月,馬府開放台北─上海直飛後,「中線」已經連形式上的意義都遭拆除。 國民黨再執政後,馬府高舉傾中大旗,海峽中線的防衛意義在中華主義的大旗與模糊外交的荒蹄下崩解,連同「台灣關係法」存在的必要性,也遭ECFA、中台間種種貿易協定、自經區、和平協議…等區域自由貿易與經濟論述的反制。對此現象,前美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John Tkacik, Jr (譚慎格)一度表示:「2010年,中國對日本展開騷動,與印度關係也轉趨緊張…歐巴馬政府宣布轉向亞洲…也就是亞太戰略再平衡…但馬政府在國防戰略上配合中國,形成外界有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印象。」 John Tkacik的觀察如果正確,那中國到底在猴急甚麼?只要國民黨還掌握鉅額的不義「黨產」,它就能一直控制台灣的「股份」,而國民黨黨產藏匿處就是自90年代以來分散在中國的各種事業投資。即便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國民黨,但中國尚無法完全馴服的是在台灣尚有半數支持「台灣獨立」的台灣人,此外中國無從讓美、日都退出西太平洋邊緣,從而直接強佔台灣。因此,中國需要國民黨這個丑角繼續當買辦,一邊假扮台灣民眾,代表台灣民意;一邊對國際釋放模糊「一國兩區」論,持續削弱台灣的主體性。 國民黨再執政後,馬府高舉傾中大旗,海峽中線的防衛意義在中華主義的大旗與模糊外交的荒蹄下崩解。(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一中」外交成了「一國」內政 如此說來,「一國兩區」豈不是已大獲全勝?剛好相反,因為「一國」並非ROC,這是國際上所承認的事實,1960年代起,蔣政權的中國代表性早就因中、蘇關係的惡化,與歐美經濟體系的重整而發生重大鬆動。因此,此「一國」正是國際認可的「中國」。 回顧國民黨在2008年以來的模糊外交與「主權自宮」政策,最後只能在馬的第二次連任中被迫發表「一國兩區」、「兩岸非國際關係」等一連串「主權取消」的宣言。儘管就邏輯上,民眾無法理解:「一個國家領導人怎可能會對行使統治權的領域取消主權?」這當然是荒唐而無法理解,然而國民黨至今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取消主權藩籬」。 陸委會更以「一國兩區」回應日前柯文哲市長的「兩國一制」論,此「一國兩區」果真實現在即,更加深「一國兩區」的法制化程度。國民黨毋需在意去年地方選舉的成果,因為使這個政權能持續下去的,不是一兩次選舉席位得失,而是已成為台灣政治社會的「主導性意識形態」,具體來說,就是塑造ROC合法性的記憶。而使這股意識形態發揮主導性的,無疑是深入台灣社會各層面,龐大的「不義黨產」。 「中國」國民黨作為「中國」併吞台灣的打手 國民黨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群島,中國如要完全法理性地佔有,需要國民黨的持續推動,以免國際反彈,特別是美、日的反彈。中國深知,只要利用國民黨,就能運用國民黨代表「台灣民意」,既然國民黨長期以來都在替中國推動「我是中國人」、「一國兩區」、「一個中國」等,完全是替具有國際法地位的中國在國際上宣傳,台灣屬中國的一部分,那麼中國當然樂得留著國民黨這個狗奴才,繼續當推動台灣成為中國一部分的「假民意」推手。 事實上,「雙橡園升旗」事件是國民黨一貫的兩手策略,其初衷只是在安撫台灣社會內部,鞏固那群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合法性的淺藍選票,純屬宣示性動作。然而但國民黨沒料到,中國會突然出招,擦搶走火導致中國宣布「新增M503等四條航線」,使中國的領空權向西推進緊貼「戴維斯線」,這不是挑釁,而是領土宣誓。 中國宣布「新增M503等四條航線」的意義,是宣誓領土。(彭博) 向禁航區的推進,是中國領土擴張的宣誓。國民黨這次真的糗大了,中國不是做給國民黨看,中國根本不需理會馬邦伯這等貨色所帶領的國民黨集團。該黨只是中國眼中用以持續宣傳「台灣屬中國一部份」的奴才!今之國民黨已不再對「中國」主張「中華民國」主權。馬執政期間,無論參與國際事務、ECFA下種種自由貿易項目、去審查化的自經區設計、和平協議、當前的M503等4條航道,都在「去主權化」。 「ROC=KMT」集團的支持者一向避免「泛政治」,「中國」樂得以「非政治」空間───借 U.Beck 描述,即以 sub-politics 包圍傳統政治領域───以商圍政、以經濟、文化瓦解「台灣共同體」體意識,如同 M503等四條航道,以民航空域不敷為由,步步將航線常態化,進而將航線所經海空域轉為「法理實有」。 試問那些衷心供俸「中華民國」為主權國家的人們,到底誰出賣了你們的愛國心?出賣你們信以為真的「中華民國」?那背叛你們的愛國心、賣國者,就是在8年內掏空台灣的「國民黨」集團! 試問那些衷心供俸「中華民國」為主權國家的人們,到底誰出賣了你們的愛國心?(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至今,台灣獨立建國的主張或行動,對台灣島住民的利益與安危,從未造成分毫減損。反之「一中」也好、「九二共識」也好,自2005年連戰訪中、2008年馬執政後,「一中」政策在今天已著著實實地重創台灣大多數住民的利益,甚至對台灣的在地性永續發展帶來刨根式的傷害,這是我們必須認知的。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貼自臉書) 如果您也喜歡這篇文章,不妨來按個讚:  
基進側翼 2015-03-26
從二二八到三一八—血腥鎮壓到司法追殺

從二二八到三一八—血腥鎮壓到司法追殺

 2月28日在自由廣場及二二八公園各有一場音樂會,紀念台灣人共同的傷痛記憶。對於受難家屬來說,二二八是說不盡的傷痛,而未經歷過這段血腥屠殺史的年輕人則亟欲和解共生,展望更美好的未來。2月28日在自由廣場及二二八公園各有一場音樂會,紀念台灣人共同的傷痛記憶。對於受難家屬來說,二二八是說不盡的傷痛,而未經歷過這段血腥屠殺史的年輕人則亟欲和解共生,展望更美好的未來。(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二二八紀念日的前夕,公民團體展開「裝置藝術蔣」行動,對蔣介石銅像噴漆,表達蔣介石應作為二二八事件元兇,要為悲劇負責。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悠長的40年台灣壟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直至1987 解嚴後才開始進行調查與平反的工作。但是在國民黨執政下的調查工作僅是為大屠殺事件擦脂抹粉,洗腦教育當中以「剿共清鄉」來掩蓋「血腥鎮壓」的歷史事實,時至今日,國高中教科書依然對這個造成台灣社會巨大哀痛並且對政治長期冷漠的事件輕描淡寫。上一世代的台灣人在殖民政府的壓迫之中,無法提起二二八,下一世代的台灣人也因為學習扭曲的歷史,把二二八事件化約為殖民政府所定調的「省籍衝突」而高呼「和解共生」。當我們回到歷史脈絡來看,二二八事件爆發的1947年,正是日本政府因戰敗而離去;中國政府因戰勝而來到的政權轉換時刻。二二八事件不是「查緝私菸」或「省籍衝突」,而是國民黨政府合法化鎮壓行動建立自身威權的藉口及接著連串的反人類罪刑。二二八事件真相仍未充份揭露,作為迫害者的國民黨政府更沒有受到司法制裁甚至得以繼續執政,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事實上還未開始。許多媒體都暗示「已經賠償很多」或「二二八事件過度渲染」,這都是轉型正義工作沒有開始的情況。轉型正義要落實,依據聯合國文件,五大要素包括:一、起訴元兇(Procecution initiatives)二、真相調查( Facilitating initiatives in respect of the right to truth)三、給予補償( Delivering reparations )四、制度改革( Institutional reform )五、全國諮商(National consultations)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不僅從未起訴元凶,也不曾充分揭露真相,更可憎的,是不斷傳播錯誤的資訊與扭曲的教育,讓歷史真相如在五里霧中曖昧不明。中國國民黨與其操縱的國家機器從來不會因為時日遷延而「變好」。在這個前科累累的政府管理底下生活的人民,仍是備受壓迫,多數人心中仍有思想檢查的小警總,總是自動自發的當起順民,所有的意見表達與爭取身而為人的權益之抗爭更被媒體刻劃為各種衝突暴力場面,但真相是政府運用它的權力對人民施暴。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不僅從未起訴元凶,也不曾充分揭露真相,更可憎的,是不斷傳播錯誤的資訊與扭曲的教育,讓歷史真相如在五里霧中曖昧不明。(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震動全台的318學運過後一年,這個曾經血腥鎮壓台灣人的政府機器又動了起來,檢方大動作起訴上百人,事實上每一次的抗爭運動,參與者都面臨被起訴的風險,這是一貫的司法追殺手法。面對進化的威權政府,沒有改革過的政府體制,仍持續地用他們訂定的法律箝制人民,過去是殺人滅口,現在是司法壓迫。獨裁政權從未離去,只是手法進化,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正確的認識到我們在對抗的是什麼,該如何行動。(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貼自臉書)
基進側翼 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