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蓉相關文章

是「慈濟」,還是「慈記」?

是「慈濟」,還是「慈記」?

積極鼓吹發心,提供置入性行銷、為上人歌功頌德,這是以慈濟人的「慈濟」志業,還是以利助己的「慈記」企業? 2015年03月27日22:33     作者:陳冠蓉(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去年大統長基銅葉綠素油事件,慈濟靜思人文宣稱「安全無虞,暫不跟進」,繼續販售頂新代工的香積麵,甚至力挺到底。歷經保護區開發案、邪惡基金等風波,如今再爆爭議。慈濟以善款大量採購自家商品賑災,絕不等於「錢都用在災民身上」,雙方關係、交易利潤和金額流向才是重點。 食品也好、行善也罷,對名牌的迷思,使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驗出輻射值,只要符合標準就可販售;款項支出不超過法定上限,剩餘專款申請變更使用,就不違法。貼上「慈善」二字,掩飾營利的動機,竄改包裝、混淆視聽,與改標販售的輻射食品,如出一轍。不幸中的大幸是,輻射汙染會毒害身體健康,慈濟沒有違法,只是令人不舒服而已。 積極鼓吹發心,提供置入性行銷、為上人歌功頌德,這是以慈濟人的「慈濟」志業,還是以利助己的「慈記」企業?告別式喪家謝弔的每一套靜思語,從出版、承印到認購過程,總共賺了幾手?捐助者的善意和受助者的尊嚴,又被剝削了幾層皮?勸服信眾「先付費後享受」,灌輸孩子「存錢給上人蓋學校」、「有災難要先救上人」的觀念,是建立信仰,還是洗腦?食衣住行育樂,滲透各行各業多年,超脫生死,橫跨國際。原來,有「災難」的地方,就有「利益」。一本萬利、名利雙收,才是慈濟壯大的不二法門。 紀念專書記錄的不是人間的美善,而是人性的貪婪與卑鄙。一個不真的宗教團體,不可能達到美善神聖的境地。輻射商品可憑發票退費,但大愛無價、信任無罪,所以我們不需要感到憤怒或懊悔。如果眾生的慈悲,到頭來只是豢養出一隻吸金異形,且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由市場供需原則決定存續,讓牠吞噬自己。 言和吧,親愛的婉君。彼此攔路嗆聲、瘋狂廝殺之際,社會福利保護區內的工廠不曾停歇,或許正準備迎接下一場世紀災難的來臨,再以救世主的姿態,撫慰心靈。我們有權終止捐獻、抵制標示不實的慈善團體,但請別收回真心。因為,陰暗的角落裡仍有許多弱勢族群,發出無言的吶喊,等著我們去傾聽。
陳冠蓉 2015-03-28
慈濟的圖騰、禁忌與神話

慈濟的圖騰、禁忌與神話

慈濟最大的財富,不在於金錢和土地,而是人。 作者:陳冠蓉(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拙文〈莊朱阿嬤抵過多少慈濟榮董〉在蘋果論壇見報24小時內,周遭慈濟人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難以招架。    慈濟最大的財富,不在於金錢和土地,而是人。將信眾的奉獻視為贖罪券並不公平,主管機關和民意代表監督、立法的怠惰或許涉及利益輸送,但社會大眾對慈濟的敬仰,主要來自基層志工。多數慈濟人歡喜做、甘願受,投入物質、時間和心力,朝著更高階的目標不斷精進,在奉獻中實踐自我價值,成就眾生。潔淨的空間和祥和氛圍,對顯出貧苦髒亂的悲情,莊嚴的殿堂,足以度脫苦厄,抵達彼岸。慈濟產品應有盡有,但除了集體活動或執行任務,很少看到慈濟人穿著藍白衣褲運動買菜,或穿著旗袍參加正式場合。制服象徵堅定的承諾與責任,圖騰標誌人與佛永恆的連結,親近如佛的上人,使佛的存在成為可能,從此常駐人間而不在雲端。外界眼中的造神、膜拜與操控,在信眾卻是榮耀歸屬,使命必達。    這股新興的柔性力量,堪稱另類宗教狂熱,顛覆了傳統的刻板印象,藉由整合行銷策略傳播理念、成功建立識別系統,打造品牌形象,進而提升層次,成為慈善市場的名牌,神聖不可褻瀆。然而,褪去包裝、離開慈濟人的角色,孝順、關懷、禮讓…處處是行善的因緣,隨喜功德,法布施和財布施同樣可貴。 但慈濟的階級管理制度和強烈的排他性,牴觸了佛教「眾生平等」的真義;以世俗化、商業化的手法經營發展志業,卻不容許社會將其視為世俗的商品。頂新食安風暴中,慈濟採取選擇性慈悲,將黑心油事件歸咎於無從教化的個人行為,對廣大無辜受害者的怒吼置若罔聞。目前尚無慈濟違法運作的直接證據,全力動員扭轉輿論,無助於釐清誤解。正反雙方皆非愚夫癡婦,請以寬宥奸商的標準和智慧包容異議,透過理性溝通和對話,轉化危機。慈濟是「人」成立的「組織」,本質和其他團體無二。市井小民每分血汗錢都要誠實申報納稅,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資產,更有義務接受公開檢驗及監督。    行善不分等級,志業不能無限上綱。在真善的前提下,沒有誰比誰偉大高尚。與人為善,皆是五濁惡世的清流。期盼慈濟高層珍惜所託,既行人間路,當守世間法。人性本善,為惡的機率不等於零。善與惡、光明與黑暗注定共生,這是所有慈濟人必須體認的現實邏輯,更是宇宙大覺者無法改變的真理。
陳冠蓉 2015-03-14
莊朱阿嬤抵過多少慈濟榮董

莊朱阿嬤抵過多少慈濟榮董

行善當以慈濟,不必非在慈濟。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作者:陳冠蓉(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我是慈濟會員,包括早已往生的小狗,至今仍具備會員資格,固定劃撥捐款。我從不以「慈濟人」自居,舉凡合法立案、穩定運作的社福和宗教團體,都是資助的對象。我沒有抵稅的需求但會索取收據,因為我有權利監督。 先父病逝於榮總時,我並未聯繫駐院會員。日日到懷恩堂上香的那段期間,見識了慈濟助念團的功力:高聲喧嘩、強勢主導,霸佔公共空間設備放置私人物品,儼然幫派。去年首度正式報名全球浴佛大典,簡直開了眼界,自慚形穢。師姊們從頭到腳,無一不是慈濟周邊商品,複製著相同的形象。彩排時,符合顏色規定的衣褲,遭到了糾正;不止一位師姊,直接動手為我扣上領口的第一顆釦子,斥喝我注意儀容。 「一攤血」的傳奇,建構起慈濟的神話王國,創造驚人的產值。行善不必仇富,但也不需要聚斂。輿論的焦點並非慈濟擁有多少資產,而是作為宗教團體,標榜格式化、階級化、商業化管理模式所傳遞的價值觀,態度的傲慢和理據的薄弱。在這個非營利組織中,「精進」似乎無關信仰,依據挹注的時間和物質換算成「發心」程度,區分階級。於是,信眾只知「上人」,不識「佛」、「法」,立場鮮明,模糊是非。如果慈濟提出的事實,連專家學者都無法說服,又怎能奢望居民鼓掌歡迎,爭取社會認同?  應以「慈」濟人為榮 慈濟挾現代科技和行銷網絡優勢,建議研發「吃了保證瘦」的減肥食品,經上人法力加持,必定熱銷。諸法空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莊嚴,何來胖瘦之別?「宇宙大覺者」雕像是否神似證嚴法師,見仁見智,但因認為「胖胖的佛似乎不合乎宇宙大覺者的樣子」、「為了弘法到處奔走,怎會胖胖的」而刻意改瘦的執念,事後宣稱「顛覆傳統」、「佛陀形象本就億萬千種」的詭辯,在在暴露出思想、行為的矛盾,以及所弘之「法」的膚淺。慈濟人對證嚴法師的戀慕崇拜,佛經皆有跡可循,卻將佛陀和菩薩代換成「上人」,這是百分之百的造神和愚民。 已圓寂的廣欽法師、聖嚴法師,生死自在,典範長存。慈濟信眾害怕失去「上人」的集體焦慮,無非是一種病態心理。前、後「證嚴時代」的權力結構變化,或許不足為外人道。但若法隨人滅,弟子只能仰賴「如佛」的上人雕像救苦救難、永續經營志業,反證明「慈濟宗門,靜思法脈」的虛無與脆弱。 有願就有力-弘大的悲願,累積了雄厚的財力,華麗的殿堂使人目眩,對來自市井小民的微薄奉獻,漸漸無感。但「慈濟」不是宗教,「靜思堂」不是宮廟,「上人」終究是人,既受世俗供養,就不容自外於紅塵、逃避法律規範,證嚴法師責無旁貸。深知「店大欺客」,再多批判,都撼動不了慈濟的基礎,是志業、事業、商業或罪業……渺小如我,無從置喙。 但我仍支持慈濟,感恩每一股無遠弗屆的涓滴細流,珍惜這片根植台灣的淨土福田。不單是對慈濟的期待,更是對十方善信大德的敬仰。在城市角落,仍有許多無名菩薩,以人性光輝照見歧路。10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女士飲水思源,一生濟貧助餐,成為「艱苦人的守護神」,所賣掉的7棟房屋,可以折抵幾名慈濟榮董?年收90億元的慈濟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以「慈」濟人為榮,或以「慈濟人」為榮?行善當以慈濟,不必非在慈濟。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陳冠蓉 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