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洪與成)
洪與成相關文章
轉型正義:政大生拒唱校歌的省思
日前落幕的政治大學文化盃合唱比賽,多個科系罷唱具濃厚黨國意識的政大校歌,或舉標語、演出行動劇抗議,讓政大校歌存廢再次引起討論。筆者認為,比起政大其他校園議題,一首大半年時間沒有多少學生唱的歌要改或廢,並沒有那麼直接明顯的影響。然而,這次事件卻能讓政大學生,甚至全國民眾思考,在「政治不要進入校園」的呼聲下,黨國意識如何從一甲子前明目張膽地進入校園,又在一甲子後根深蒂固的留在如今二十歲上下的學生心中。 政治大學文化盃合唱比賽,多個科系罷唱具濃厚黨國意識的政大校歌,或舉標語、演出行動劇抗議,讓政大校歌存廢再次引起討論。(圖取自政大創作校歌比賽臉書粉絲頁) 確實,現今蔣介石雖然仍以各種型態出現在校園、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但現在的年輕學生,仍把蔣介石當成「民族救星」等神話的,確實已不多了。但奇怪的是,對政治冷感甚至反感的學生,看到校園裡隨處可見的蔣介石銅像、眾人琅琅上口的黨歌,乃至明顯為國民黨量身打造的國歌等符號意象,完全沒有一絲不悅;反而當有人透過潑漆、綁布條等方式要求威權符號撤出校園時,他們的反彈倒是異常激烈。 如此奇怪的現象,正是因為蔣家的威權遺緒即使不再是國民教育大張旗鼓強調的價值,但台灣號稱民主化後,對過往黨國意識的批判卻依舊不深刻,反而在父執輩的言談中持續流傳,潛移默化下變成不可挑戰的信條。 蔣介石與國民黨遺留下來的銅像或音樂、口號,卻依然被「去政治化」,在無形中持續發揮影響力。(取自網路) 蔣介石與國民黨遺留下來的銅像或音樂、口號,當然是政治,而且是讓人心痛、不該再出現的一段故事!然而,他們卻依然被「去政治化」,在無形中持續發揮影響力。既然同樣是政治符號,我們要的不是雙重標準,更不是甘為政治不沾鍋,而是勇敢批判,這樣的遺毒造成多少悲劇,乃至於撕裂社會?當教科書強調希特勒和毛澤東、史達林等獨裁者血淋淋的歷史,我們感到憤怒,同時也該為三四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感到難過,並意識這些人是在我們身邊遺留的銅像、旋律的統治和影響下導致的悲劇。 對歷史的同理心、對社會的反思,要從批判生活作起。除了矗立的銅像,每年九月到十二月,迴盪在政大校內的校歌,也是台灣歷史的一道傷痕。希望透過這次校歌事件,啟發更多人對轉型正義的反思。 (政大學生、政大野火陣線成員)
洪與成
2015-12-10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