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衝)
陳衝相關文章
肥貓勞工才懶得罷工咧
桃園市空服員工會前天以懸殊票數,通過罷工案投票。資料照片 罷工權,乃舉世皆承認的勞動三權之一,但是在台灣,別說是基層勞工居然斗膽妄想罷工了,就算上自總統,下至媒體、高階經營管理者,也無一敢跟資本家與老闆們作對。從周休二日、國定假七天,到國籍航空能否罷工,資方嗆聲火辣,就算是一時「讓利」,仍然穩佔贏面。莫怪爛油企業可以免本金低利爽住十幾間帝寶,荒誕廠商律師顧問團比漫威復仇者聯盟還堅強。 但是華航空服員竟然有勇氣自組工會,並且對於是否罷工舉行投票!這件勞資爭議,起因於公司在未與全體空服員充分溝通的情況下,貿然以發送簡訊方式變更勞動契約,後來竟演變成企業要開除員工、航空界謠言冷語滿天飛、學者出面替企業幫腔、官員要調職、最後還跑出一個「正宮」工會,找來早已離職或退休的空服員「娘娘」、「姊姊」團,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表明她們「永遠愛公司、效忠公司」的心跡。對照同時間,法國航空的工會,選在歐洲世足賽開踢之際,與鐵路等大眾運輸工作者甚至垃圾清理工連線,一起大罷工,要求法國總統歐蘭德出面回應,進步國家的工運以及社會運動復興蓬勃景象,跟台灣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管理團隊習慣虛應 這麼熱的天,比雪還要冰的風涼話,是假借一般勞工放炮的:「空姐就是吃飽太閒,工作又太輕鬆被寵壞了啦!像我們,找得到工作、有周休二日再撿回國定假日七天就很偷笑了,還罷個屁工啊!」或是假借其他航空公司空服員來酸:「類國營事業的航空公司過得太舒服了,我們都嘛一進公司就簽了84-1,也是都在桃園而不是松山報到的呀……」最網內互打免費的,還有自認乖乖牌的華航空服員「透露」:「鬧得太厲害了,拜託拜託,我還想留口飯吃……」 過去華航的員工常自嘲華航就是中華民國的縮影,內部的權力傾軋、各方勢力介入撈取好處、巴結政黨高官保(求)官位、管理鬆散、組織疊床架屋、量身訂做的規定與人事以圖利特定人……等等,連總經理也可以不顧體制規定與人員編制強塞自己的兒子到外站兼職佔缺。在這樣的組織氛圍中,管理團隊習慣以欺騙虛應的方式來與基層員工溝通,以短期因應遮掩的方式呼嚨長久問題;總之,不要在我任上出事就好的心態,往往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以舊的管理思維與拉攏貴族御用工會的模式來處理,逼得憤怒的聲音只能尋求體制外的解決。 出現問題才知修法 肥貓勞工絕對不是基層的、年輕的、新進的空服員,而是和這些官僚生態緊密結合、甚至長年擔任黨國中常委大老兼公司董事的官樣工會代表。工會董事有多神通廣大呢?據說連官拜董字輩的該企業高層都曾對外透露,工會要哪個滾蛋,誰都留不下來的。 事實上,不僅《勞基法》,由於航空業涉及飛安,還須遵循交通部民航局頒布的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的相關規定。其中對空勤前後艙組員的飛行工時、休息時數、客艙座位應配置最低組員人數均有控管。但台灣相關規定只做最低限度的寬鬆要求,總是出現問題才意識到需要修訂相關的管理辦法。先前因飛安事故頻傳及機師的休息需求,開始針對飛行員飛航工時也做出多次公聽會以蒐集各界建議與意見的溝通,但直至今年4月20日才第一次針對空服員飛航工時召開公聽會進行討論。但是曠日廢時修訂後的法規趕不上變化萬千與迅速的國內外情勢,所以才會搞到修法還沒一撇,空服員三聲無奈等不及,只好選擇罷工一途。 看到這裡,誰還會覺得能罷工的勞工,是幸福的肥貓呢? 資深航空業從業人員
陳衝
2016-06-23
桃園機場為何搞成這樣
讀者提供 陳衝/資深航空業從業人員 在2014年6月,桃機公司曾經依據某部落客寫的一篇《10+ best airports to spend a long layover》,敲鑼打鼓地發布了一條新聞,大意是說:「美國旅遊網站公布全球十大最佳消磨時間機場,桃園機場以全球第一座機場電子圖書館榮登榜上。」當時台灣各媒體都曾煞有介事的報導一番,如今看來,似乎是歪打正著的黑色幽默預言。3萬名以上的旅客,在大雨滂沱裡的桃機消磨掉時間,怎樣最佳?倒是看不出來。 從兩蔣時代以來,台灣、也就是我國的「中正國際機場」就有這種無聊的大頭病。一路「必歌頌」這項偉大的「十大建設」到現在,連新聞專業媒體都被唬得團團轉(還是有心配合)、疏於查證,看不出該部落客大學剛畢業,也不是從事旅遊或航空相關職業者,根本是個路人甲。 真正的路人乙是筆者。桃機37年來最混亂的時刻,我竟然因為出差回國而「躬逢其盛」。飛機抵達停機坪後,全機乘客集體被關在機艙裡達一個半小時以上,無法下來,只能透過電話跟外界聯繫。通訊群組中叮咚不停傳來各種壞消息:桃機聯外道路淹水了!要進機場去輪班的同事,氣急敗壞哀嚎塞在機場外兩公里的車陣中,進退不得;機場內正在當班的同事們,個個又熱又臭又被譙到沒力,由於從來沒看過航班起飛時間到了還有一百多位乘客沒出現的失控情形,傻眼到快說不出話來;不在機場的駐辦公室同事,則哭訴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電話爆線,而且都是來說他們到不了機場的旅客打進來狂罵……。 桃園機場公司依據《災害防救法》有關規定,為有效處理重大災害(如風災、水災、火災、毒性化學物質、輻射、生物病原、地震、海嘯、劫機、爆炸物及空難等)之防救應變措施,除成立「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災害應變小組」外,還編列了各類災害的緊急應變處理作業程序,但是似乎完全破功,所謂的災害應變小組功能與運作似乎無法發揮,幾乎無應變能力可言,甚至連對外資訊的整合與說明也慢半拍,讓機場陷入媒體所謂的孤島狀態。 豪雨、洪汛,並非不能關閉機場。細數近年世界各國國際機場因水患關閉者,包括曼谷廊曼機場、印度清奈機場、中國的上海虹橋機場與成都雙流機場、巴西聖保羅機場……等,挪威諾托登機場甚至近日因暴雨淹沒跑道,沖刷聯外高速公路與橋樑,還在兩周內關閉了兩次,美國休士頓機場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也有兩度關閉的紀錄。只要疏運旅客得宜,其實關閉機場並不丟臉。但是全球真正讓雨淹進國際機場的,恐怕真的只有第三世界經濟遲緩落後的國家,才會發生。這次桃園機場究竟有多麼出醜,讀者就可想而知了。 搽脂抹粉只能一時無法永遠掩藏事實的真相,桃機與其花大錢不停行銷廣告,趕政權交接不停發包工程,不如痛定思痛,全面體檢各項工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排序,嚴格審查包商品質,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與規定,實實在在的演練緊急應變各項措施,惟有真誠做好每一件工作,才有可能成就真正優良機場的願景。基層員工與大官們共勉之。
陳衝
2016-06-06
陸客中轉不是牛排是碎肉
作者:陳衝(資深航空業從業人員) 在2016新年剛開始、台灣大選的倒數時刻,中國片面宣布,要開放「陸客」來台「中轉」第三地,定重慶、南昌、昆明三個城市,為首批「試點」城市。為此,我國執政黨大肆宣傳,想把陸客中轉當成超級大利多的政績,國內兩家龍頭航空公司,股票應聲大漲,國營的桃園機場公司,更是高調加碼表示,桃機已經準備好了。事實上,中國丟給台灣的所謂「中轉」,根本不是上等牛排,充其量只是一小撮連牙縫都塞不滿的碎肉。內行人只不過懶得戳破他們的膨風汽球罷了。 。 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公民無論是選擇直航航班直接抵達目的地,或者是轉由第三國甚至於第四國第N國前往目的地,完全取決於個人選擇。國際航線、旅程時間、預算與旅遊心情,都可以列入個人規劃。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目前,中國籍旅客若想要「中轉」,現實限制頗多,以該國政府最敏感的港、澳、台為例,由於港澳畢竟是中國,僅為一國兩制,因此中國人民持護照,加驗港澳通行證,即可於香港或澳門轉機。至於到台灣「中轉」轉機?別傻了,「陸客」來台,中國只願查驗俗稱大通證的「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但不查驗護照,所以,就算是台灣核發了「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入出許可證」,從桃園機場去其他國家,中國籍旅客的護照上,還是沒有出境記錄的,那麼,試問其他國家的海關,怎麼可能接受沒有出境紀錄的中國籍旅客呢?又不是准許偷渡!也因此,中轉這種國家對國家之間根本稀鬆平常有如ABC般自然的航空互惠慣例,現在居然演變成了中國一旦下令開放,台灣就會受惠的籌碼和荒謬劇,怎不讓人搖頭嘆息。 台灣與中國之間,就轉機這項議題,台灣早已輸到脫褲了,一向就是中國在大嚼牛排,台灣只能眼巴巴看著人家丟過來的小碎肉。一脫拉褲的台灣旅客爭相搭乘中國籍航空公司到北京、上海或廣州等地,轉機到歐美,「兩岸直航」等於低價流血價促銷、與台灣唯二兩家飛歐美長程線的航空公司肉搏競爭。有誰不知道呢?大概也只有「施施」從外太空來的台灣執政者,還能也還敢「驕其人民」吧? 自己的牛排自己救。台灣地理位置優越,足以成為亞太主要的樞紐與轉運點,唯有更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台灣,才能確保我們經濟持續發展,國家不被邊緣化,不讓中國崛起後的勢力所壟罩與控制。廿多年前,李登輝總統已開始推動「亞太營運中心」,阿扁總統時代又提出了「全球運籌中心」的構想,也才促成馬英九總統推桃園航空城計畫。 如何配合桃園航空城計畫,爭取桃園國際機場作為中國及東南亞各國進出北美、歐洲和亞太區域間的轉機地,進一步發展成為東亞的樞紐機場,才是能吃到牛排的關鍵。爭取來台灣轉機的旅客,雖然也當然包含中國籍旅客在內,但絕對不等於,全是中國旅客。何苦為了舔一口碎肉,放棄源源不斷端上來的牛排呢? 中國目前仍是台灣面臨最大、最具敵意的國家,曾幾何時,上述政府力推的亞太中心,成了只求爭取中國旅客的計畫,經濟政策傾中,依賴單一市場,默許中國一條龍壟斷中國旅客在台的旅遊觀光利益,徹底攪亂航空、交通、旅遊觀光幾項產業的市場,台灣已然嚐到苦果。 政府若要積極爭取國際航空版圖的中轉客源,必須著眼於怎樣提供充足的跑道、航廈與機坪作業、容納飛機過夜的空間,同時還必須針對國際中轉旅客的特性,將機場建構成為更能滿足旅客舒適方便的住宿、餐飲、甚至購物的需求;而在航空公司方面,則是透過各大國際間航空聯盟策略夥伴間的聯營、優惠促銷票價等手段,針對中轉的目的航線進行「擴充機隊」、「增加班次減少轉機時間」、「優化航班時刻」等措施,來創造國際中轉銜接的有利條件。也就是說,要成為國際轉運中心,除了依賴政府的政策,還須有效結合政策與業界共同來推動。執政者正經思考過這些嗎? 機場捷運六度跳芭樂票,第三航廈2020年才完工,現階段最迫切需要的第三跑道,更遲至2030年才能使用!再就機場營運的管理能力與品質來看,最近一個月內桃機就發生了:二航廈旅客候機室旁漏水、一航廈因跳電造成大停電,影響旅客入出境與安檢、二航廈出境大廳報到櫃檯處的行李輸送帶故障等大大小小的意外,讓人懷疑這個號稱準備好了的機場,到底是做了哪些提供大量國際旅客轉機的準備呢? 台灣向來不缺空心蘿蔔大聲敲的政客,這幾日看到「中國旅客來台中轉是重大政績」的報導時,我心中突然想起,1984年4月的台灣,華航也曾經開闢台北經由紐約至荷蘭阿姆斯特丹新航線,由於與自台北經由杜拜至阿姆斯特丹航線會合,因此完成了台灣的第1條環球航線。「環球航線」的開闢被小蔣國民黨時代的中華民國政府,視為極重要的政績,除了各項慶祝活動,郵政總局還破天荒的印製紀念郵票1組來慶祝華航的環球航線。可惜又可笑的是,沒有發展配套,導致虧損累累,勉力撐了四年後停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經濟發展與市場開發,如果沒有扎根與平整廣大的基礎,無法疊高。政績這種東西,更不是靠自吹自擂,可以留下來的啊。
陳衝
2016-02-0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