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太史相關文章

難怪里長不領情

難怪里長不領情

  韓國瑜八月二十八日出席資深里長表揚大會致詞時表示,現在里長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薪水,他認為一定要考慮發放薪水,不然沒辦法過日子。新聞傳出後外界一片非議、訕笑,各地里長也大多不贊成。 韓國瑜開里長領薪水支票,里長莊晉勳嗆韓,指他去年選前就不斷開支票,「先把先前答應的事說到做到」。(記者洪臣宏攝)   現今村、里長係沿襲清朝及日治時期之保甲制度而來,當時主要是治匪、監管及維持治安;如今則是協助鄉、鎮、市、區公所行政推動及社區服務,是我國獨特的最基層公職。 由於是經由選舉產生而非屬公務體系,里長不需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考試,無上司,免考績,補助費不用核銷,也不必申報財產甚或課所得稅;加上沒有官方色彩,且非專職不受上下班時間拘束,機動性強,更接地氣,服務功能佳,里民非但不苛求,反甚為敬重,無形中讓里長伯、里長姆成為具榮譽性的社區服務職銜,競選時普遍熱絡。 若改為支領固定薪資,因牽扯體制歸屬、財政負擔、法令變動等,問題龐雜,利弊互見,輕易更迭會衍生諸多後遺症,當初設立初衷和目前優勢將完全變質;這也是歷來無法達成共識主因。 首先是現今以服務性質為主的里長雖名為無給職,但每月有四萬五千元的「事務補助費」,以及保險費、健康檢查費和其他優惠;若改領固定薪資,要否納入公務員體系列管,包括是否改官派、任用資格、差勤管理、服務時間、年度考績、財產申報、所得繳稅、紀律規範…等,皆值得商榷。 其次,若改為有給職,那同性質之里幹事疊床架屋下,要否取消?工作加重且不得兼職、營商,勤務時間又朝九晚五,服務質量何得保證? 特別是里長選舉時雖多少都有政黨性質,然一旦當選就任,無論地方各層級官員黨派為何,基本上皆能保持行事及服務的中立,若是官派則勢必傾向黨派利益為重,在缺乏中立原則下,難再獲得里民敬重,更將政治對立普遍滲透至地方基層,破壞社會和諧,也讓台灣最美的基層服務特色盡失! 顯然,里長改領支薪制是窒礙難行的政治性議題,最切實際的是應視物價波動、公務員薪資調整幅度及政府財政狀況,建立里長「事務補助費」調整與否的定期評估制,而非輕易改為固定支薪。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陶朱太史 2019-08-31
首富帽頂上的那面國旗

首富帽頂上的那面國旗

有意角逐總統寶座,積極投入國民黨黨內初選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砲火全開質疑「民進黨執政這麼多年,為台灣做了什麼?」同時左批賴清德是麻煩製造者,「等賴清德站起來贏得民進黨初選才有資格和我談」,右批蔡總統是「半個經濟人」,若他當選將讓台灣參加更多區域性的經濟合作協定,讓台灣參與度提升兩到三倍。 郭台銘(記者黃明堂攝)   民主台灣誰都有權就公共政策或國家主權等建言或質問執政者,否則尚是一個企業家,印象中不曾為台灣民主運動有過貢獻的郭董,憑何資格砲打前閣揆與現任總統! 郭董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是每逢重要場合就頂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出現;只是不知他是否清楚這面國旗制定時,被祖國割讓的台灣還在外族統治中,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之前還有四、五面的所謂中華民國國旗;此外,郭董一定不知在中華民國國旗出現前,台灣更曾有六面代表不同政權的統治旗。 遺憾的是,這七面先後插在台灣的統治旗,沒一面是經過台灣住民公決正式通過;無論是詭譎、悲劇或意外,總歸都是歷史的無奈。 好吧,國旗就國旗,那咱們就好好愛護尊敬吧,別再見到中國訪客又當成夜壺藏了起來! 為提升防偽、保護隱私、資訊自主,以及與數位時代接軌,最近政府積極準備新版國民身分證的換發;雖然號稱具備八大新功能,朝野卻無人重視,反又陷入「要不要印國旗」 之爭議泥淖。 對國人而言,新版身分證好不好用、方不方便,比較實在,國旗則可有可無;若為減少爭議,印上也無妨。 只是,國旗的意涵,除了凝聚國民意志,也是代表國家標誌以及主權的象徵,更是讓國際間增進對本國瞭解的重要符碼;身分證主要用於國內,護照通行國際;身分證有國旗,護照沒國旗;國旗只在國內出現,卻在國際間絕跡,既奇怪更是荒謬。 國旗重度粉絲,主張「一族兩國」不能忽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力主台灣參加更多區域經濟合作協定的郭董,應該舉雙手贊成青天白日旗更國際化吧!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台北市民)
陶朱太史 2019-05-18
林榮三:從米商到報業鉅子的奇幻之旅

林榮三:從米商到報業鉅子的奇幻之旅

  三重幫的傳奇人物,也是台灣報界的硬頸人物:林榮三。(蔡育豪攝影)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2016年/第13期】 人口稠密、工商發達的台灣,自古即講究社群互動;長期的戒嚴體制、苛捐雜稅、行政裁量權及司法的鬆緊無度,讓台灣企業界絡繹於政壇關係的攀附,一方面「朝中有人好辦事」,另方面則可於重要場合炫耀鄰里,光我門第。 解嚴前後民主的逐步釋放,進而鼓舞部分工商界透過人脈與金流的運作,藉由選舉「商而優則政」,躍入議壇或成為地方首長。這現象,最典型突出的例子就是「三重幫」。 戰後台灣企業界以地緣關係聚合的團派,本土方面除了三重幫,還有台南幫、彰化幫及新竹幫等;外省籍的則有上海幫、山東幫,但在政治經營——特別是選舉方面,則以三重幫最亮眼。 原居蘆洲的三重幫主要成員,因從事稻米買賣及加工,資金充裕,加上地利、人脈之便,轉型營建業迅即累積大量財富。人口多,除了商機多,也意謂各項公職選舉的機會多。發跡後的三重幫,在財力雄厚下自然就「商而優則政」,但迅速形成地方派系最主要還是源於族親與裙帶關係的串整。 三重幫  林堉璘財力雄厚  林榮三最具影響力 三重幫的核心人物,最早期是經營米店的台北縣蘆洲鄉民代表暨國順建設集團的陳萬富;之後其妻舅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也加入米店經營。1975年林家兄弟創設宏國關係企業,加上與林滿、林盡姊妹姻親之板橋海山集團(劉炳偉兄弟)、幸福水泥集團(陳兩傳)與宏福集團(陳政忠),以及三重世家蔡詩祥與蔡勝邦父子之吉安得建設集團等的連結,構建為政商勢力龐大的泛三重幫。經營領域包括營建、金融、飯店、水泥及新聞媒體;涉及的公職從縣市議員、省議長、國大議長,到立委、監委等無所不包。其中以林堉璘的財力最為紮實,但在公職層級和社會影響力,則以曾擔任監察院副院長,也是《自由時報》創辦人的林榮三最傑出。 三重幫在政壇崛起時,台灣正處於國民黨統治下的威權時代末期,反威權的本土勢力則漸萌興。財力雄厚且與國民黨交往密切的三重幫,因而成為國民黨制衡北部黨外人士的橋頭堡;其中年輕又充滿旺盛企圖心的林榮三,乃成為國民黨積極培植的幹才。 1975年第一屆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時,在時任台北縣長邵恩新的引薦與林堉琪的鼓勵下,林榮三打著無黨籍旗號參選台灣省第一選區(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以16萬票擊敗黨外前輩大老郭雨新而當選。然選後郭雨新不服,乃聘請律師林義雄、姚嘉文控告林榮三賄選。 從自強日報、自由日報,到自由時報 1977年,林榮三依選前默契加入國民黨;於立委期間結識採訪國會的顏文閂,經顏牽線而於1980年以4千萬元買下台中的《自強日報》,翌年更名《自由日報》。報禁解嚴前,顏文閂社長多方託人盼將報社遷至台北,因受限法規報社不得跨區移動;後經時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的協助,1986年9月先暫遷北縣新莊,隔年9月更名《自由時報》,1989年才正式遷址台北市。 後來林榮三與宋楚瑜交惡,肇因於時任監察院副院長的林榮三意圖爭取監察院長提名未果而結怨;其實係因當時親國民黨的諸多媒體結合學界連續41天全力反對林接掌監察院,李登輝為求慎重,乃請宋私下作假投票斟酌,因些微差距未過,監察院長遂未提名林榮三。 林榮三購入報紙後,曾設法角逐國民黨中常委,與余紀忠、王惕吾二大媒體大亨平起平坐,惜終未能如願;倒是李登輝、陳水扁都提聘林榮三更具光宗耀祖的榮銜:總統府資政。 原本親國民黨的《自強日報》,經顏文閂與編輯部主管的改弦易轍下,編輯方針逐漸貼近自由派與本土立場。善於掌握社會趨勢的林榮三也頗認同,這乃是《自由時報》躍居台灣第一大報的關鍵所在;但深藍、統媒及學界,先是不信這個事實,其後則酸說「自由時報黃金打造」。 捍衛台灣權益,決不妥協 外界不清楚~包括聯合、中時,甚至林榮三過世前也不知的事實真相是:「自由時報的三次大促銷,除了送別墅係原創外,送汽車及黃金,發想皆來自早先的聯合、中時。」自由吸納精髓後再綜效相乘。報社剛搬到新莊時,自由的發行份數約5~6萬份,其中20%還是靠六合彩廣告支撐;然因編輯方針的轉向,在發動促銷前《自由時報》的發行份數已自然成長至25萬份左右;其後林榮三並接受編輯部同仁建議,毅然將六合彩廣告割捨! 不可思議的是,《自由時報》第一波促銷增加的報份高達20餘萬份,幾乎快等同原有的發行量,前後三波增加報份約55萬多份;更不可思議的是,促銷贈獎的經費非但cover回來,還平白多了數億元預繳的長期訂報費。自由時報促銷行動可謂空前絕後成功,其間藏有不少 know how及「棉角」,可惜外界卻不知善加研究取經。 由於主打長期訂戶,三次大促銷後,《自由時報》的報份依然繼續成長,最高峰時號稱120萬份,實際有效報份約百萬餘份。直到黎智英《蘋果日報》來台採取紅海策略,加上網路媒體崛起,台灣報業市場從此一蹶不振,過去黃金時代號稱百萬大報者,亦有發行跌到只剩1/10者。《自由時報》雖也腰斬,但因有訂戶支撐,依然遙遙領先。 躍居第一大報後,從政時期從不介入編採及業務的林榮三,開始積極掌控《自由時報》經營,每天坐鎮報社,親自審讀社論,但也導致社內不同聲音。顏文閂離去後,《自由時報》更淪為一言堂,管理上人情義理逐漸趨於淡薄,以致部分離去同仁對報社認同感流失。 然而,以林榮三財力及對房地產的高度興趣,他卻堅拒犧牲台灣自由民主與新聞價值去交換赴中國炒作圈地利益;縱或待人處事的小我方面有諸多遺憾,但在捍衛台灣權益上的大我,卻絕不妥協,這也是他過世後廣受各界肯定與敬重的源由!
陶朱太史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