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媽相關文章

從「一中承諾書」看學術環境的衰敗

從「一中承諾書」看學術環境的衰敗

清大簽署一中承諾書。(記者洪美秀翻攝) 到清大讀書,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在清大人社系,透過課程,我知曉了我的一切不是因為上輩子燒香不夠,有更多社會結構性的因素作用在我身上。在清大,我也開了眼界,看到不同階級的生活,並且擁有了辨識的能力。 大二時,因為兩岸交流計畫去了北京,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深刻明白台灣的國際處境,以及兩岸的互相誤解。然後,我更堅定自己是台灣人,並且以台灣的一切為驕傲。 當時,我們去到中國,與中國學生暢談的不是只有娛樂新聞、學術研究,一起遊歷的不只有風景名勝。我們談論因為民主,娛樂與藝術是如何生成,並且蓬勃發展。因為民主,所以如何兼顧保存與發展(雖然台灣做得不好,但仍舊有所進展與思量)。 更甚者,我們談論政治,談論中國飛彈如何朝向台灣,但民心也朝向台灣等等。 我認為,這是兩岸交流計畫最主要的目的,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接觸,同年紀的、同樣興趣,來自不同環境下生長的人們,如何發現彼此的美好,改進彼此的不足。這也正是學術思想的真諦,人開始思考自身處境,進而改變。 堂堂學府認為交流學習就是交流「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應該也不用涉及政治、歷史、社會等養成一個學術研究者最重要的要素,那也難怪台灣的學術環境會長成這個樣子。(記者洪美秀翻攝) 如果,堂堂學府認為,交流學習就是交流「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不應該也不用涉及政治、歷史、社會等養成一個學術研究者最重要的要素,那也難怪台灣的學術環境會長成這個樣子,也不難想像數十年後台灣漸漸被超越,轉身發現,我們曾經拱手將重要領域的詮釋權讓出的事實。 特別是,當東南亞國家代表,組團來台灣學習的不是科學,而是民主的這個時候。  (清大畢業生)
小花媽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