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楷軒相關文章

他球員兼裁判,你怎麼罷?

他球員兼裁判,你怎麼罷?

罷韓團體預計下禮拜一(九日)將四十萬份連署書送至高雄市選委會,這是罷韓運動的重要里程碑,也代表罷韓第二階段連署將接近尾聲。罷韓團體早在兩週前就對外指出收到超過五十一萬份,這幾週因將重心放在挑出正確有效的連署書而不再對外開記者會說明份數,但可想而知應該也有個五十四、五十五萬份,離罷韓投票安全過關的五十七點八萬份越來越接近了。 罷韓二階連署,高雄市民反應熱烈。(記者葛祐豪攝)     但目前讓罷韓團體擔心的就是球員兼裁判的高雄市選委會!在先前罷韓團體揭露了第一階段提議時,送出的三萬份,就遭到市選委會針對「填寫筆跡與簽名欄之筆跡似非由同一人所為寫」、「格式末端日期欄,未以手寫方式填寫日期而以加蓋日期章戳方式」,和「末端領銜人應填造之日期未滿一年」等恣意裁量的理由,這三個理由加起來的份數將近一萬餘份,最後被中選會以非選罷法第七十九條所規定之查對項目及刪除的事由,駁回高雄市選委會的裁量。 從上述可知,由高雄市副市長擔任主委的高雄市選委會,護主心切,在法律未規定的事項內,想盡辦法的找出第一階段「提議書」中的各種能排除的理由。幸好那些都違反法律保留,非行政機關得恣意裁量的範疇。因此可以預期,第二階段針對「連署書」的審查,市選委會一定會動用龐大市政資源,想盡辦法找各式各樣的理由來打掉市民的連署書,這就是在現行選罷法制度下,球員兼裁判的制度缺陷。 罷韓是台灣民主史上第一次針對直轄市市長的罷免案連署,審查連署書的裁量機關竟然是被罷免人的派出機關,正凸顯現行制度上的不合理之處。 選舉與罷免都為憲法保障之公民權,但罷免權的實踐上卻如此的困難,要經過第一階段的提議、第二階段的連署,還有未來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還要面對球員兼裁判的被罷免人,這也難怪明明第二階段只需要二十二.八萬份就達法定門檻,但罷韓團體卻要送出四十萬份,更將剩餘的作為「補件」的不時之需。 耗費相當的人力成本整理龐大的連署書,除了是避免市選委會出爛招來導致罷韓失敗外,更顯示了高雄市民在防疫期間屹立不搖的罷韓決心,這次的罷韓運動,高雄人已經為台灣民主史寫下重要的一頁。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高雄市民)
林楷軒 2020-03-07
郝龍斌的「最壞示範」

郝龍斌的「最壞示範」

中國國民黨預計在三月七日舉行的黨主席補選,有郝龍斌與江啟臣兩位競爭者。為拉攏先前入黨的韓粉,郝龍斌不惜消費高雄,指稱「罷韓活動會增加社區感染機會,是防疫最壞示範」。試問:罷韓團體總部、連署點都在非密閉空間,何來增加感染機會?如果郝龍斌的說法成立,那麼國民黨黨員投票那天,預計投開票所都在室內,豈不是更將增加社區感染機會?又因為國民黨黨員較多是老中世代,抵抗力相對較差,感染風險相對升高,郝龍斌要怎麼說? 更讓人無法苟同的是,郝龍斌稱「韓市長是國民黨重要的資產」這句話。一個差點滅全黨的總統候選人,選後不曾有對國民黨員或對高雄市民一句道歉,還在防疫工作上與中央不同調,甚至捧起漂白水來「嗅」比例,而被問到疫情就將麥克風轉傳其他官員的韓市長,是國民黨的重要資產? 郝龍斌為參選黨主席,牽拖、醜化高雄罷免民意的展現,把防疫工作政治化。事實上,高雄防疫最大的漏洞,恐怕正是市政府和國民黨高層;郝龍斌藉消費高雄拉攏韓粉黨員,只是讓高雄人更看不起而已。 (作者為高雄市左營區民,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
林楷軒 2020-02-24
連花生都搞不懂

連花生都搞不懂

  到雲林造勢被問到花生問題時,韓國瑜批評農委會說,好像天生希望農民不快樂,前陣子高麗菜量產,就進口這麼多高麗菜,現在花生盛產就又進口花生,惹得農民不快樂,更稱「那現在花生在量產,又大量放進口,明年預估要進口五二三五噸,進口這麼多的花生,請問這些花生農民怎麼辦?」 韓國瑜在雲林北港朝天宮參拜,指花生之亂是農委會管制進口失當。(記者許麗娟攝)   韓國瑜似乎不清楚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每年都必須有進口配額,台灣自二○○二年加入WTO以來,花生為關稅配額產品,配額總數就是五二三五公噸,需要標售權利金加廿五%關稅才能進口,因此進口花生的成本和國內自產的花生價格差異大。此外,農委會為因應花生的進口配額,避免影響國內價格,配額進口時間都會錯開國內產季。 更何況,農糧署也說過進口的花生是去殼的「土豆仁」,是用來做花生醬等其他用途,和雲林生產的帶殼花生「黑金剛」與油豆的用途根本不同,而且台灣自己生產的花生內銷都不夠了,所以進口花生根本影響不到本土雲林花生的價格。 韓國瑜是擺明知道進口花生是關稅配額品,故意挑起農民對執政黨的不滿,還是真的以為政府執意進口花生讓雲林花生價格崩盤的草包呢?我想答案應該很清楚,韓國瑜口口聲聲說他得民心,但內行人都看得出來他的伎倆!韓國瑜自稱庶民、農家子弟破功,根本就是砂石子弟、權貴人士。 (作者為高雄市民)
林楷軒 2019-12-13
韓國瑜的1325字

韓國瑜的1325字

昨天中午,高雄市長韓國瑜正式宣布請假三個月,以一場名為「從高雄出征、為台灣而戰」的口號,來欺騙市民。全文共十三段,重要的向市民「告假」訊息竟然到第十段才出現,在第十一段時才在句首說出「請假期間」四個字。那讀者們便會好奇,前面九個段落韓市長到底在說些什麼?當然是不要臉地提出選前對市民的承諾,又再用他最擅長的批鬥執政黨的手段,試圖讓自己的請假有正當性。 高雄市長韓國瑜臉書發文。(取自韓國瑜臉書)   但市民真的這麼好騙嗎?重要的「告假」只提了一次,但光是批鬥「民進黨」就說了五次,真不知整篇千字文的重點是什麼?是誠摯的向市民請假呢?還是想藉批鬥來掩飾自己上任不到一年就請假三個月的荒謬?我想一個客觀的人真不難看出韓市長慣用的伎倆了。 全文共一千三百二十五字,最重要的句首,還是他最擅長的呼口號,但有別以往,這次口號顯然很不庶民。第二段竟毫無羞恥的提了去年對市民的「承諾」,這個承諾不就是四年做好做滿嗎?當初批陳菊市長北上接秘書長,結果自己要開始選總統了。第三段告訴市民朋友他僅上任三百天的日子裡,除了路平、積水、高雄的媒體曝光外,剩下的都是口號政績。第四段全文幻想,因為韓國瑜當選所以中央見不得高雄好,在阻擋高雄發展,這完全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身為高雄人的陳其邁副院長給家鄉的關愛顯然已經比韓國瑜多了! 第五段到第八段開始提罵「民進黨」,內容已經跟高雄市政無關,已經不是以一個市長的口吻,還是以一個總統候選人的口吻在抱怨民進黨多壞,自己多委屈,台灣多可憐,試圖激發民粹,回到藍綠對決。 最後我們的「庶民、平民」市長開始放「韓假」了,留下三位非民選的副市長和市政團隊,以一篇真批鬥假告假的臉文,說是與百姓的君子之約,可憐的高雄市民,我們還要被他唬多久? (作者為高雄市左營區民,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
林楷軒 2019-10-16
請韓國瑜放過高雄市民

請韓國瑜放過高雄市民

從去年的「一人救全黨」,到現今「全黨救一人」,韓國瑜的聲勢有如雲霄飛車般急升急落,去年的當紅炸子雞,快變成人人喊救的落湯雞,問題到底出在哪?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民調頻頻下滑,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節目上直言,國民黨內部很多人消極地認為是「全黨救一人」,而韓國瑜在選舉當中的「政治背信」,也會讓韓國瑜到選前都擺脫不掉。(資料照)   被吳敦義下放高雄的韓國瑜去年如果小輸對手,現在早已是國民黨內唯一能力抗蔡英文的共主,也不會出現被吳敦義頒發資深榮譽黨員證的郭台銘要獨立參選的窘境,甚至被逼得讓黨內有心人士操作「換柱2.0」,追根究柢的問題正是韓國瑜是「高雄市市長」。 正因去年以八十九萬票選上了高雄市市長,創造了全台韓流,席捲了不僅是國民黨的軍公教鐵票,還有諸多的中間選民和年輕人。國民黨中央想把韓國瑜綁在高雄,期待他能替國民黨發展南台灣的基礎下,但韓國瑜卻忍不了四年的等待,欲說還休,從堅持不選到被動參選的過程中,面對高雄市民與眾人的質疑,以選上在高雄辦公、平日市政假日選舉、競選總部設高雄,仍無法讓人信服。加上高雄市政仍未完全上手之際,登革熱爬樹檢查、接二連三的颱風、大豪雨頻頻淹水、接待日本外賓遲到和在美商會的中英文夾雜演說,都讓同時身為高雄市市長的韓國瑜成為箭靶,也成為全台最先被連署罷免的市長。總統級的願景只提了兩個,一個重啟核能被質疑,一個自己搞歧視自爆,幾週後市議會開議,又是兩頭燒,結果又會是兩邊都做不好。 韓國瑜做為一個剛上任半年的市長兼總統參選人,是全台首例,面對未來議會開議,民進黨議員的市政質疑,若想學當年朱立倫請假三個月的模式來專心選總統,此方式恐無法被市民接受。如今高雄成為綁住韓國瑜發揮的最大阻礙,到最後市長之職可能只是成為選前衝人氣的手段之一,這對高雄市民情何以堪? 面對近期民調落後且低於政黨支持度的情勢下,不換韓是等死,換韓是找死的困境,只盼韓國瑜市長能快點辭去市長一職,放過高雄市民,切勿把高雄市政府資源公器私用,用市府新聞局當成自己另類總部的發言管道;市府應回應的是高雄民生議題,而非總統參選人夫人農舍、失言、槓中央的私人議題,辭去高雄市市長,至少做一個像樣的總統參選人。 (作者為高雄市左營區民)
林楷軒 2019-09-07
中華民國 矛盾與虛實

中華民國 矛盾與虛實

  斷交,每次這種時候,就會再掀起「中華民國」這個名詞的虛實。 我國確實是以國號「中華民國」與他國建立外交關係,剩下的十八個邦交國,難道會認為「中華民國」是當今代表「中國」的政府嗎?這是多麼的不切實際?那十八個國家又如何看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不代表中國,而是代表台灣,在現狀上我們確實依賴這名詞但似乎又不能沒有它。二十四日晚的記者會,總統與外交部長的發言中,以台灣或我國稱呼,並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五分鐘以內的談話,總統講了十二次中國,外交部長也講了五次中國,皆未提到「中華民國」四個字,在在顯示中華民國之名做為外交關係上的矛盾與虛實。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多數人認為的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我國政府態度更強硬地看待兩岸關係,未來受到中國的打壓仍然不會停滯可能更加惡劣,過去國民黨時期兩岸關係溫和,中國對「中華民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不承認但也不否認,但這次事件之後國人必須更有正視「中華民國」體制為我們帶來哪些的優與劣的意識,在在牽動了未來台灣在兩岸或在國際上的角色。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研究生)
林楷軒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