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俊憲)
林俊憲相關文章
倒掛國旗,是在祝烏克蘭淪陷?
幫人家倒掛國旗,這是聲援還是在祝烏克蘭淪陷啊? 俄烏衝突進入第6天,幾乎全世界都已經動起來聲援或實質支援烏克蘭,台灣政府也送了27噸醫療物資,就連原本像是睡著的國民黨昨天也突然醒來,狂發了好幾篇聲援烏克蘭的文,雖然俗話說晚到總比不到好,不過到還在鬧笑話幫倒忙的話,那還不如別出現。 國民黨製作了3款以烏克蘭國旗為基底的特效框,其中卻有一個把國旗的配色倒過來,這意義就跟倒掛別人的國旗沒兩樣。倒掛國旗有幾種意義,一種是代表國家陷入存亡關頭需要求援,甚至向敵國投降,但如果是別人倒掛的話,那就是非常大的羞辱了。 此事可大可小,被國內嘲笑沒什麼,如果真的傳出去的話就會引起風波,而且還是可以廣泛傳播出去的大頭貼特效。不過我也相信國民黨沒這種惡意,單純就是無知罷了。 但還是要提醒一下國民黨,世界上有一些國家的國旗正好是上下相反的,以後要發別人的國旗前記得再三確認,別給人家亂旋轉,否則就會出現波蘭當印尼、印尼當波蘭這種笑話,變成一次得罪兩個國家就糟了。
林俊憲
2022-03-02
對自己國家的責任
盟友援助武器,我們必須是自己拿起這些武器的人。 今天蘇貞昌院長來到立法院備詢時,面對多名國民黨立委不斷質疑、甚至唱衰台灣的防衛能力,忍不住動怒大罵「投降主義」、「可恥」,我想蘇院長這麼生氣是可以理解的。 誠如邱部長的回答,國軍歷次兵推、防禦計畫中,從來就是以單獨對抗共軍為想定進行,外國協助當然是有利因素,但並不在考量之內,因此並非台灣是否能成功防禦的關鍵。我認為該看的是其他國家這陣子對烏克蘭態度的轉變,這才是台灣要參考的。 國際政治很現實,沒人想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就像德國最初回應烏克蘭大使請求時所說的,認為幾小時就會滅亡,幹嘛要幫?還冒著得罪俄羅斯的風險,所以開戰前送5000個頭盔,德國也不怕被人指責,這是算盤打完得出的結論,簡單講就是「風險報酬比不高」。 結果跟德國想的完全相反,第一天烏克蘭成功擋下了,歐洲各國開始紛紛軍援,首先從最厭惡俄羅斯的東歐國家開始;再來第二天,發現俄羅斯根本無法獲得什麼戰果,又有更多國家援助軍火,甚至加入制裁;再到第三天,德國發現判斷錯了,答應送軍火給烏克蘭,宣佈重新再武裝,第四天第五天,連原本中立的瑞士都加入制裁,陣容前所未見。 大家都想加入會贏的一邊,這是人性使然,眼看烏克蘭真的可能成功,戰後的潛在利益,晚加入就是少分一杯羹,每個都急著要表態。台灣也一樣,不應該整天幻想美國或是其他國家站在我們前面,我們任何力都不用出,看看烏克蘭,每擋下一天,援助越多、勝利機率也越高,盟友援助武器,重點在於我們自己要是拿起武器的那個人。 我們有沒有那個決心不讓中國得逞?有沒有決心像烏克蘭人一樣守衛到底?先求自助再求人助,而不是讓盟友公親變事主,這是我們對自己國家的責任。散播投降主義,也是從根基斷了台灣生路,鼓吹不抵抗,又何來後續的拔刀相助呢?
林俊憲
2022-03-01
國民黨的駐美辦事處都是冗員嗎?
呼籲政府做什麼?你們的駐美辦事處都是冗員嗎? 昨天晚上突然傳出消息,美國今天將閃電派遣代表團來台,成員全都是現任前任的高階國安官員,原因或許與近日烏克蘭的局勢有關。不過無論如何,有外賓來訪總是好事,也代表台美的堅定夥伴關係不變,並將繼續深化。 不過很有趣的是消息傳出後,國民黨火速發布聲明說政府應該要安排與美方人士會唔,這種主動求見的低姿態實在讓人訝異,因為這幾天俄烏戰爭爆發後,國民黨人士開始大肆宣傳「疑美論」,既然美國那麼不可信,還要見他們做什麼? 另外,國民黨前陣子才風風光光的成立駐美辦事處,照理講對美管道應該暢通無阻,卻還要公開發聲明求見,那就代表訪團要來之前根本不打算通知國民黨,這意思還不明顯嗎?客人要見誰,不是主人說了算,呼籲政府根本找錯對象了吧?你們的駐美辦事處是擺好看的嗎?那還是別花這筆錢了吧! 美國是台灣數十年來最重要的盟友,這點我想多數台灣人都同意,也是台美關係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殊之處,正因如此,政治人物和政黨的對美立場和談話應該謹慎,而不是像國民黨這樣「昨日疑美、今日求美」,實在難看,傷害的也是台灣整體形象。
林俊憲
2022-03-01
什麼是和平?
今天是228事件75週年紀念日,看著地球另一端的戰火,這個名稱中有「和平」兩個字的日子顯得別具意義,不禁讓人思考,究竟什麼是和平? 普丁決定入侵烏克蘭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至少檯面上的動機非常明確,就是「大斯拉夫主義」,包含俄羅斯在內,烏克蘭、白俄羅斯甚至遠及波蘭,都是「斯拉夫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入侵者正當化自己侵略行為的理由。 「我認為你是我的一部分,而且我比你更強,所以你該聽我的話、接受我的管理,如果不聽話,被打也是你的責任」,這段話對台灣人來說再眼熟不過。 其實俄烏戰爭、兩岸問題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228這個符號背後象徵的數十年高壓統治也是,都是擁有更強大力量的一方想要吞併弱小的一方,逼迫對方接受自己設定的「和平」,否則就是挑釁、就是罪人,合理嗎? 228事件已過75年,許多真相、加害者仍然躲在陰影中,但每年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聽到一種聲音:228過去那麼久了,紀念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挑起對立」? 這種思維,其實就像是對烏克蘭人說為什麼要抵抗?俄羅斯打進來就乖乖投降,大家都沒有傷亡不是很好嗎?忽視加害者造成的既成傷害,要求受害者乖乖接受表面上安穩的現況,這不叫和平,叫鄉愿。 三個不同場景和身分,其實都是同一個概念。我們是兩岸問題中受到壓迫的台灣人,因為感同深受而讚揚俄烏衝突中奮力抵抗的烏克蘭人,那麼能不能也感同身受,支持228事件中的受害者家屬追求真相的努力呢? 和平不是加害者的恩賜,而是受害者的權利。選擇是否要放下,與對方和解、也與自己和解,在這個紀念日裡,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和平的真意。 (附圖是這幾天俄烏戰爭的照片中,最感動我的一張,一名80歲的老人提著簡單行李自願加入軍隊,說這是為了保護他的孫子。烏克蘭人也希望和平,但不是投降放棄的假和平,而是奮勇抵抗後自己爭取來的真和平,台灣人也要有這種勇氣)
林俊憲
2022-02-28
為何不敢亮身分?
為何不敢亮身分?原來是小粉紅的惡質言論引起烏克蘭人怒火! 隨著烏克蘭的戰火正在進行中,各國也紛紛呼籲本國僑民離開烏克蘭,外交部也有持續掌握在烏台僑的動態,目前他們都很安全。不過,在烏克蘭的中國人為數眾多,一時要全部撤離也不容易,因此原先中國外交部呼籲在烏中國人貼上國旗避免被波及,後來又改口,其中的轉變是為什麼? 原來自從烏克蘭遭到俄羅斯入侵後,雖然中國的官方態度曖昧,但因為中俄關係本就密切,倒也沒有引起烏克蘭人不滿,真正導火線是有許多小粉紅在網路上發表冷嘲熱諷、甚至歧視烏克蘭女性的惡質言論,這些文章被翻譯後發布在烏克蘭人的社群網站和外媒,瞬間引發眾怒。 自己的國家遭到敵國入侵,某些國家不幫忙也就算了,但這種落井下石的言論看在忙著奮勇抗敵的人眼中,誰會不生氣?我想恐怕是小粉紅待在牆中太久,不懂外面的世界什麼話能說什麼不能說,畸形的環境造就畸形的風氣,還害得自己的海外同胞面臨危險。 事實上,烏克蘭與中國的關係一直不錯,尤其烏克蘭從前蘇聯時代就是軍工重鎮,很多俄羅斯不願提供中國的軍事技術都是從烏克蘭而來,看在我們台灣人眼中確實感覺相當複雜,但國際政治畢竟不是非黑即白,對他國主權的侵犯都應受到譴責與抵制。只是經過這次事件後,中烏關係還能繼續友好如初嗎?恐怕回不去了!
林俊憲
2022-02-26
反抗意志將決定烏克蘭衝突如何結尾
反抗意志將決定烏克蘭衝突如何結尾,也將決定台灣面臨衝突時的命運。 俄羅斯今日進攻烏克蘭,目前傳出的報導仍然很雜亂,也有一些不確定消息,不過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俄軍不只是進駐烏東兩個共和國,烏克蘭各地都有傳出爆炸,另一個未證實的消息是南方沿海已經有俄軍登陸。既然衝突已經開始,現在更應該關心的是它會如何結束?以什麼樣的結果結束? 戰爭是為政治服務,普丁不可能平白無故入侵烏克蘭,一定是有某些政治目的必須達成,我們可以從他的宣戰演講中看出端倪。他非常極力避免使用「戰爭」這個字眼,而是以「特別軍事行動」來形容,因此可以預期俄羅斯期望的是一場有限規模、迅速的入侵,並不想擴大成多國衝突,也不願意戰事無限拖延下去。 另外,普丁說入侵是為了讓烏克蘭「非軍事化」而武力是國家主權的重要象徵,因此俄羅斯最終的目的很可能是要推翻現在的親歐政府,扶植親俄政府,而非永久佔領烏克蘭,這點從上述對普丁用字的判斷也可看出,因為俄羅斯恐怕沒有這種餘裕陷入一場持久戰,反抗軍的敵後行動會把俄羅斯拖入泥沼,迅速結束戰事,取得成果就離開才是上策。 接下來局勢會如何發展?了解俄羅斯想要的成果後,接下來的關鍵,就看烏克蘭政府是否能避免短時間內潰敗,再加上民兵如果能強力反抗,成功把俄軍牽制住,不必全面擊退俄軍,時間一長,情況將漸漸轉向對烏克蘭有利。延長戰線是把俄羅斯逼上談判桌的唯一做法。 對台灣而言,我們能從這場衝突學習的東西就是四個字:反抗意志,許多烏克蘭人民早在開戰前就已經準備好武器彈藥,他們的表現將是決定結局的關鍵。中共若攻台,不像俄羅斯可以刻意侷限衝突規模,進犯台灣只有全面佔領這個最困難的選項,而佔領後面對兩千多萬有敵意的台灣人才是最大惡夢。台灣人最需要的,正是烏克蘭抵抗的勇氣,也是防止中共輕舉妄動的最大武器。
林俊憲
2022-02-24
講話的人是國民黨或國台辦?
邀請大家玩個小遊戲: 下列三個新聞標題,空格中講話的人是國民黨或國台辦? 兩者實在太像了,難度很高,分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 解答: A)國台辦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223/2194704.htm B)國民黨立委李德維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20220221002303-260407 C)國民黨立委賴士葆 http://bj.crntt.com/doc/1063/0/5/5/106305599.html...... 你答對了嗎? ETTODAY.NET 蓬佩奧會見蔡英文「台灣問題國際化」 國台辦:鬧劇一場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蓬佩奧會見蔡英文「台灣問題國際化」 國台辦:鬧劇一場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林俊憲
2022-02-23
龐培奧、余茂春「黃金組合」即將訪台
美國對中政策扭轉背後功臣,龐培奧、余茂春「黃金組合」即將訪台! 最近有報導傳出,美國前國務卿龐培奧即將訪台,相信關心國際新聞的民眾對這位台灣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這趟台灣之旅預計也會與蔡總統會面。不過除了龐培奧之外,此行他還帶了一位重要人士,他的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先生,同樣非常值得我們台灣人認識。 余茂春先生被稱為美國對中政策扭轉的第一人,換句話說,今日我們熟知的美中格局很大一部分與他有關。余先生出生於中國,或許也正是如此,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共的本質,在川普總統任內他擔任國務卿的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一改70年代以來美國外交體系主流的「擁抱熊貓派」,認為不應對中國抱持幻想,讓世人警覺中國的野心。 有關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他強調美國的「信用」是關鍵,如果不能維持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放任中國侵略而坐視不管,將是對美國信用的嚴重損害,因此主張美國應採取更明確的態度回應中國對台施壓。美國近年來大力支持台灣的舉動,或許背後的重要推手正是余先生,他絕對是值得台灣尊敬深交的友人。 台灣人在世界上以好客聞名,尤其龐培奧與余茂春長期為台灣仗義執言,有如好友來訪,一定是盛情款待!這不僅是對朋友的熱情,更能展現台灣作為一股良善力量,值得國際間志同道合夥伴的支持!
林俊憲
2022-02-21
再來十個朱立倫也沒用
選完就拍拍屁股走人,再來十個朱立倫也沒用。 年底的大選將近,各地都在討論可能的人選,其中台南最為有趣,國民黨目前已經傳出有陳以信、謝龍介,甚至連黨主席朱立倫都被拱出來參一腳,理由是主動承擔艱困選區可以拉抬國民黨的士氣,但我可以很明白的說,若是這種心態來台南,十個朱立倫也沒用。 不只是台南,整個南部之所以會變成國民黨艱困選區,從頭到尾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而且「越選越艱困」,真的很厲害。生為土生土長的台南人,我認為關鍵原因就是這種「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態度,讓台南人非常反感。 南部人不是沒給過國民黨機會,隔壁的高雄已經為我們示範了一次,讓韓國瑜選上市長,結果一心一意只想離開高雄當總統,今天如果朱立倫真的選上了,他敢保證不會去選總統嗎?對台南人來說,人選是誰根本不重要,重點是你有沒有心留在這跟我們一起打拚? 台南人重感情,只要來這裡深耕,長遠來看一定會有所收穫,朱主席如果願意就此留下來,我們也是非常歡迎,甚至可以帶你去吃各種口袋名單美食。不過若打算選完拍拍屁股就走人,那就別麻煩了吧!
林俊憲
2022-02-17
國民黨候選人加註「可能舔共」?
反智到不可思議,請問貴黨候選人要不要也加註「可能舔共」? 福島食品宣布開放以來,經過政府不斷的說明和闢謠,民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根據最新民調支持與反對的差距已在誤差範圍內。先不論反對本身就沒有科學根據,就算只是想政治操作顯然也不是好議題,但國民黨似乎還不懂得趕快「下車」,今天開記者會更語出驚人,要把所有日本食品都標註「可能含輻射」,堪稱世界唯一的創舉。 首先還是要再次解釋,「輻射」的成因很複雜,除了可能來自事故的人工核種以外,最大宗來源是大自然,例如宇宙射線的放射物質進入大氣而成,統稱為「背景輻射」。換句話說,人類早在會使用原子能之前生活中就處處都是輻射,包括我們的食物和水,只要在容許值內就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科普完以後,我們再來看這種主張有多荒謬和反智。今天若要標示食物可能含輻射,不要說日本食品,就連台灣自產的食品都有可能,美國進口也可能、澳洲也可能,那為何不乾脆所有食品全部都標示?然後依照國民黨「拒吃核食零檢出」的邏輯,他們最好全都不要吃,連水都不能喝,這是要成仙嗎? 看到這種言論我實在非常氣憤,國民黨若直接了當的說我就是反日、為反而反,反倒我還能接受,但仗著大部分人沒有那麼深的認識而操弄恐慌,就是堂而皇之的造謠了。依照這個邏輯,我也要求國民黨所有候選人的競選文宣加註「可能舔共」,既然有疑慮就該標示,誰管你有沒有呢?
林俊憲
2022-02-16
何不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獨份子?
黨說你台獨就台獨,何不一起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獨份子? 中國政協旗下的官方媒體昨天刊出一篇評論,直指國民黨的兩位立委是「暗獨」勢力,此言一出,我想不只是台灣民眾困惑,國民黨恐怕更是困惑又恐慌,都這麼配合了,究竟哪裡還做得不夠好,惹「聖上」不開心? 根據最近時事來推測,我想恐怕與週末國民黨回應中共不明飛行物進入東引領空有關,國民黨非常罕見的嚴厲批評中共的行為,這是好事,卻讓自己陷入兩面不是人的困境。在國內得罪深藍,一次譴責也不能說服大部分民眾;對中共來說簡直就是「造反」,於是放話把國民黨劃為需要被打擊的台獨份子,以示警告。 中國的態度很清楚,管你是中華民國還台灣,不配合統一,你就是台獨,而中共定義下的台獨份子可能佔了全台人口九成以上。如果國民黨夠聰明,這其實是一個扭轉負面形象的絕佳機會,藉此跟中共劃清界線,跟主流民意站在一塊,國民黨也才有重生的希望。 只可惜從朱主席的回應看來,他們顯然沒有這種智慧,還說「各方應節制」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廢話。台灣什麼動作都沒有,是要節制什麼?眼下國民黨只有兩個選擇,忍痛放棄兩岸買辦的紅利,換取台灣人信任;或是配合開始不耐煩的中共,然後被台灣人唾棄,繼續兩面騎牆就是重心不穩摔下去。 勸國民黨好好想想自己幾十年來是靠誰才存在至今,棄暗投明,一起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獨份子吧!
林俊憲
2022-02-15
民主指數全球第8!
民主指數全球第8!分數大增的主因也許就是那場歷史性的罷免案。 最新版的全球民主指數出爐,台灣名列世界第8、不僅是亞洲第一,也是首次擠進前10名,這是屬於全體國人的成就,「亞洲民主燈塔」的名號當之無愧。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看歷年資料,會發現台灣的分數是在2020年暴增的,這實在是非常有趣的現象。 查閱過去幾年的成績,直到2019年為止,台灣的分數大多在7.7分上下徘徊,但到了2020年卻突然暴增至8.94分,今年也只增加0.05而已,再加上有許多國家陷入倒退,讓台灣排名往前。可以說,2020年是台灣民主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一定有什麼重要事件才讓排名暴衝。 仔細回想,2020年是大選年,台灣在中國勢力影響下反而讓小英總統以歷史性票數連任,這點確實很不簡單,但是台灣已經三次政黨輪替,單純大選似乎還不足以說明分數大增的原因,果然想來想去,還是年中的罷韓較有可能是關鍵。 罷韓重要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換掉韓國瑜這個人,罷免案通過這件事本身才是最了不起的成就,台灣歷史上第一次有縣市首長被罷免成功,證明經過多年發展,參政權的最後一塊拼圖:罷免權終於完備,我們不僅有能力選出一個人,也能換掉一個人,機制的建立才彌足珍貴。 雖然韓國瑜短短任期就落跑也沒什麼成績,但這或許就是他唯一留給台灣民主的貢獻吧!
林俊憲
2022-02-11
禁止一般人買高級進口車?
吵營養午餐禁福島食品,就像禁止一般人買高級進口車,搞錯重點了吧! 朱立倫拋出要修《學校衛生法》來「防止福島五縣食品進入校園」,我實在很好奇他到底是活在哪個平行時空?吃米不知道米價,純粹為了作秀就胡搞修法,把國會當成自己雜耍的舞台。 現行營養午餐的契約採購價各縣市都不同,為了讓所有孩子不分家庭經濟狀況都能享用,儘量以平價、營養均衡來設計菜單,平均每餐的價格大多在40元左右。另外,《學校衛生法》第23條也早已明定應優先選用台灣優質農產品,不要說福島食物了,若營養午餐內有進口貨,也是因為台灣沒有生產或產量稀少導致高價才會使用,國產比率高達93%。 日本食品在台灣的市場定位從來就不是「平價」,而是因為高品質而受到歡迎,甚至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跟可能進入營養午餐的進口平價大宗食材完全不同。一餐僅幾十元的營養午餐主動採用更高價格的日本進口食材,稍有常識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到底是要修什麼法? 禁止營養午餐採用福島食品,就像禁止一般人買幾百萬的高級進口車一樣,在討論「能不能買」之前,重點應該是「買不買得起」吧!況且解禁的原因就是消除貿易障礙,修一個法防止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再把障礙搬回來,到底有什麼意義?毫無科學根據的反對,難怪只能搬出這種毫無常識的方案。
林俊憲
2022-02-10
「公投已死」,現在又活過來了?
兩個月前「公投已死」,現在又活過來了? 福島五縣食品即將開放,儘管政府已經說得很清楚,輻射超標核食絕對不會進口,國民黨還是不放棄機會作亂,就連當年支持的馬英九都搬出了時空背景不同來辯解,不過究竟是哪裡不同也說不清楚,難道隨著時間過去污染反而更嚴重了嗎? 馬英九說要再辦一次公投,不過去年底四大公投被四個不同意翻盤後,朱立倫的感想是「公投已死」,沒投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胡說八道,不過才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公投從活得好好的到被國民黨宣判死亡,現在又復活了,實在有夠折騰。 從失去執政權後,國民黨已經把「公投亂台」當成大絕招,把應交由專業科學決定的議題變成政治動員,已經完全背離制度設計初衷,四大公投不僅投出四個不同意,低投票率更值得國民黨好好思考,為什麼民眾不出來投票?就是厭倦這種操作。 昨天我已說過,核食與福島五縣食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2018年的公投結果就是因為刻意模糊這兩個概念而產生,政府的確應該繼續加強宣導。如果國民黨真的鐵了心要再推一次,真的有把握會投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可不要到時候又讓公投「被死亡」一次!
林俊憲
2022-02-09
請國民黨先搞清楚何謂「核食」?
反核食是朝野共識,但請國民黨先搞清楚何謂「核食」? 今天上午行政院宣布將開放部分福島五縣食品進口,為台灣加入CPTPP與國際接軌掃除又一個障礙。政府的立場很清楚,含有輻射的核食絕對不會開放進口,反核食是全民共識,既然如此,國民黨又在反對什麼?首先我們應定義清楚何謂「核食」。 福島五縣食品與核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單純指產地,後者則指有人為輻射核種檢出超標的食品,為什麼正名這麼重要?因為這段期間以來國民黨的操作就是不斷把兩者混為一談,靠刻意的模糊製造恐慌,而這正是日本如此重視希望各國開放的主因,不應因地域而歧視,抹滅東日本大震災以後東北復興的努力。 朱立倫說國民黨反核食,民進黨也一樣反核食,但根本問題是不能指著輻射沒超標的產品污衊說是核食。民進黨的反核食是根據科學事實禁止進口輻射超標食品,國民黨的反核食是把所有福島五縣出產的食品都抹黑成核食,最後淪為「一個核食各自表述」的口水戰,模糊真正政策討論焦點。 這種混淆視聽的戰法或許短期有用,但我認為短期內就會不攻自破,理由就跟美豬一樣,在立法院大吵大鬧,結果開放一年多完全零檢出。日本出口前的把關就非常嚴格,畢竟攸關國家信譽,進口台灣後也會逐批檢驗,民眾會發現市場根本沒有核食這種東西,就會跟美豬一樣越打越沒力,如果國民黨還要搞一次公投,四個不同意的情況會重演。 現在國民黨已經放話要杯葛施政報告,癱瘓國會議事,美豬的戲碼又要重演一次,當初是丟豬內臟,我實在很好奇這次又會丟什麼東西出來?但無論如何,這場仗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科學證據不支持、民意不支持,還是勸朱立倫好好想清楚,若管不動立院黨團,這個主席也不用當了。
林俊憲
2022-02-08
朱主席,宣揚統一不叫交流,叫「輸誠」
親愛的朱主席,宣揚統一不叫交流,叫「輸誠」。 洪秀柱跑去參加北京冬奧的開幕式,還說要「加速兩岸和平統一大業」,這番言論引起了非常大的不滿。洪秀柱鼓吹統一早已不是新聞,她也可以主張這是言論自由,但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她身上,而是她代表誰而說?是誰的立場? 雖然國民黨第一時間就切割這是她的個人言論,但我們首先要釐清一件事,會見汪洋這麼高層級的中國官員,為何偏偏是洪秀柱?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她曾擔任國民黨主席,有這個身分、有宣傳價值才會受邀,中國要的就是從國民黨人士口中說出促統言論,這種意圖所有台灣人都懂,就偏偏國民黨不懂,還放行讓她去了。 根據洪秀柱自己的說法,朱立倫事前就知情,這其實讓朱立倫騎虎難下,既不能完全撇清關係,又不敢認同洪秀柱的言論,只好硬湊出什麼「交流比交惡好」這種莫名奇妙的言論。一般人的交流是有來有往、交換觀點,卑躬屈膝的配合對方一唱一和,這不叫交流,而是「輸誠」。 洪秀柱發言的當下,我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她會說出這種言論在意料之內,重點是看國民黨如何回應?朱立倫會選擇當個什麼樣的黨主席?是看清楚民意?還是繼續自甘被深藍統派綁架?很遺憾他選擇了後者,證明他不是個值得期待的領導人,而是另一個大佬們操縱的傀儡木偶罷了。
林俊憲
2022-02-07
台灣代表處正名納入「美國競爭法」
台灣代表處正名納入「美國競爭法」,證明台美關係是彼此的核心利益。 台灣時間今日凌晨,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了「2022年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這項涵蓋3500億美元預算的法案重點除了提升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外,還有許多條款與台灣有關,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呼籲行政部門與台灣展開代表處正名的協商。 雖然先前也有許多友台議員提出類似概念的法案,不過大多是專門涉及台灣議題,也未獲得表決,因此這次放在「美國競爭法」內通過意義非常特別。這整部法案的主軸其實不在台美關係上,而是如何全面提升美國的競爭力與中國抗衡,顯見美國國會認為台美關係是美國競爭力的核心利益之一,需要更加重視。 此外,這或許也是針對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的表態,若美國也同樣讓代表處更名,中國此前一直擔心的骨牌效應就會成真,會有更多國家加入,而且歐盟議會早已經提出了相關正名決議,骨牌都立好了,美國同意正名會是推倒第一張牌的那隻手。 眾院版本的法案通過後,接下來還要與參院版本協商、表決,而拜登總統也已經表示希望兩院能儘快通過送到他手中簽署,再加上近來美國國內一直都有台灣代表處正名的相關討論,會是一大助力,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林俊憲
2022-02-05
體育真的無國界嗎?
體育真的無國界?台灣人處處被打壓的憤怒感受倒是真真切切。 今天奧運選手黃郁婷穿著中國隊隊服的影片引起討論,畢竟明天馬上就是冬奧開幕式,這個時機點實在非常敏感,根據她自己的說法,這是中國隊的朋友致贈的,還說體育無國界,要大家不要大驚小怪,言下之意就是不覺得這有任何問題。 其實我相信大家真正生氣的點並不是穿了中國制服這件事本身,而是她事後的回應方式。中國對台灣的打壓不是一天兩天,出門在外打拚的台灣人若被迫表態,比起苛責,大家更多的是同情,黃郁婷大可以說這是個無心之過,也不會有人再多說什麼,但她的說法卻是不認為這件事本身有任何問題,這種「背叛」的感受才是真正怒氣來源。 如果代表台灣的國手穿中國的制服沒有問題,那麼「台灣人就是中國人」也不會有問題、中國對台灣的種種打壓也不是問題,黃郁婷合理化自己穿中國制服,其實也是在合理化這一切,那麼多年來受到欺負的那些台灣人又算什麼?這等於一巴掌打在他們臉上,說「你活該」。 體育真的無國界嗎?如果真是如此,奧運就不會有各國選手舉國旗進場、頒獎典禮放國歌升國旗的儀式,身為國手獲得了關注和補助,這是不得不背負的責任,無論喜歡與否。或許黃郁婷有她的難言之隱,但只希望她明白台灣人的憤怒不是無理取鬧,只是單純「受夠了」而已。
林俊憲
2022-02-03
大過年的就開始做白日夢了?
「武統台灣」一延再延,大過年的就開始做白日夢了? 最近大家都在開心放年假,政治上的煙硝味少了許多,不過今天看到一個新聞,長期對台發表鷹派言論的中國學者金燦榮最近又說「習近平將在2027年前武統台灣」,但年年喊年年失敗,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個武統大限了,就跟中國的紅線一樣一退再退、讓人捉摸不定。 最近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有個解放軍退將喊要在2020年前武統台灣,還有許多網友在幫他倒數,結果當然什麼都沒發生。這種喊價訂期限的武統口號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反而是中共高明詐騙技術的展現。 打個比方來說,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幾個愛拖延的朋友或同事,但他們總是會說「幾月幾號之前一定會完成」,這時你就會想既然他都說了,就再等他一下吧! 這就像中共與小粉紅的關係,明確的時間讓他們不顧一切支持中共,維持國內穩定,等到期限到了,不明事理的小粉紅又換了一批,再訂個期限繼續永續循環,實在是很厲害。 明天是初三,照習俗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相信對岸的新年習俗應該也差不多。過年期間還是別罵人,祝福這些喊著武統的中國人就儘情的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林俊憲
2022-02-02
訪團禮遇是對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視
訪團禮遇不僅是對個人,更是對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視。 在賴清德副總統出訪後,國內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聲音,用近乎篤定的語氣說此次行程不會受到友邦重視,前幾天甚至還看到了一篇評論說賴副總統因為接種高端疫苗所以各國政要將「紛紛走避、敬而遠之」,當時本想寫些什麼反駁這種荒謬的論點,後來想想作罷,很快這些人就會自打臉。 果不其然今天的典禮上,賴副總統被安排在第一排座位,不僅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面對面交流,還有如西班牙國王等等的外國貴賓也跟賴副總統打招呼,不僅沒有所謂的敬而遠之,反而紛紛主動上前攀談,他們談話的對象不是賴副總統本人而已,而是他代表的國家台灣。 台灣這兩年來受到的國際關注前所未見,但我認為這其實是台灣「應得的重視」,從各項指標綜合實力來看,台灣的排名大多落在世界20名左右,足以稱為中等強權,長年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卻極度不相稱,主因當然與中國有關。於是有人漸漸把這種不自然的情況當自然,更有甚者藉此回過頭來批評嘲笑台灣,彷彿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段期間各種唱衰的言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賴副總統出訪,代表的不僅是他自己,也不僅是小英總統的執政團隊,而是一整個國家,代表的是我們每一個人,今天他獲得高度禮遇,也是世界各國對台灣人民的敬意與支持,怎麼會有人處心積慮想看到不好的結果呢?看似在貶低政府,其實根本是在貶低自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幾十年來台灣總是在談如何走向國際,現在我們或許要換個角度思考,台灣已經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員,但我們自己是否有意識到呢?希望那些把打壓當常態還沾沾自喜的人,能夠學會做個有尊嚴的台灣人,否則未來打臉的情況恐怕只會越來越頻繁。 前幾天看到的社論,奇文共賞(這位號稱專家的作者其實是新黨前立委):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055617 UDN.COM 【專家之眼】賴清德過境訪美如關禁閉 訪宏國恐嚇跑貴賓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專家之眼】賴清德過境訪美如關禁閉 訪宏國恐嚇跑貴賓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林俊憲
2022-01-28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