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相關文章

川普接地氣 國情咨文貼民意

川普接地氣 國情咨文貼民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講。路透 翁履中/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出乎主流媒體的預料,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的第二場國情咨文,除了開場要求民主黨放下成見,停止帶有政治意義的司法調查之外,內容並沒有過分挑釁,反而是打出團結對外的溫和牌,呼籲國會要超越黨派為民服務。除了正式宣布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越南會面的重大消息之外,川普還傳達給美國民眾哪些訊息?而川普拋出這些議題的背後又有什麼目的呢? 川普的演說一結束,美國各主流媒體就立刻進行即時民調,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民調顯示,有高達76%的美國民眾對川普的演說內容表示支持,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72%的美國民眾認同川普的移民政策,支持川普在美國南方邊境築牆,並將非法移民阻擋在美國境外。 事實上,之前的各項民調也顯示,因為川普政府將打擊非法移民作為施政重點,導致非法移民的相關話題在美國社會發酵,執政短短兩年就讓移民政策超越醫療保險和槍枝管制問題,躍升成為美國民眾心中最重要的議題。去年底發布的蓋洛普追蹤民調就可以看出,有超過6成的美國民眾,現在對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問題表示擔心。從民調來看,川普的談話不只是想說給支持者聽,更成功引導民意往自己最擅長的政策靠攏。 在對外關係方面,川普在國情咨文中持續強調美國優先的主軸,一方面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性的改造,要扭轉美中貿易之間的傾斜情勢,宣告美國不可能會再讓中國恣意的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另一方面也宣告美國將會大幅縮減海外駐軍,不再無謂的浪費軍事資源在無止境的海外衝突之中。川普的宣告乍聽之下好像是他的個人立場,可是,如果進一步對比民調的數字,就會發現川普宣布的對外政策,根本是在反映民意而已。在美國皮尤民調中心的調查報告裡,有58%的民眾擔心中國崛起太快,而有高達82%的美國民眾認為,美中貿易逆差對美國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 民意對於美國在全球的軍事活動也很有意見,民調顯示,有過半的民意,認為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沒有意義,希望美國在一年內就從阿富汗撤離,只有12%的美國人支持繼續在中東地區駐軍。雖然無法得知川普是不是先看民調數據,再來決定國情咨文的內容,可是川普的論述貼近美國民意卻是事實。 不只是移民政策和對外關係,川普還撈過界大談民主黨擅長的政策。不論是支持女性參政,降低失業率,打擊過高的醫藥費,增加對愛滋病和兒童癌症的研究支持,到獄政改革,連不少民主黨籍的評論人都不得不說,川普談到的議題讓他聽起來像是民主黨的總統。別誤會,川普絕對不是想做全民總統,更沒打算要和民主黨妥協,不過,川普確實用接地氣的國情咨文內容訴諸美國民眾,並且將橄欖枝伸向了民主黨基層選民。 不論主流媒體和民主黨如何批判,川普想利用這場演說扭轉形象的目的很清楚,至於他有沒有得分,民調結果已經給了答案。
翁履中 2019-02-10
美中關係驟變 台灣更應停看聽

美中關係驟變 台灣更應停看聽

美國政府的發言多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台灣不能過度樂觀。在美國強勢抗中的風向中,或許沉住氣,停看聽之後再做決定才是上策。示意圖。路透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丞相,起風了!」過去1年多以來,華府的政治菁英圈、企業界,甚至到美國的整體民意,大概都能明顯的感受到美中關係的風向正在轉變。而美國副總統潘斯日前在保守派智庫哈德森研究院(Hudson Institute)發表的演說,更是把美中關係的緊繃程度,向前推到了數十年未見的強度。許多人都想知道,美中關係是真的惡化了,還是這又只是川普對中國的虛張聲勢? 從美國各大智庫的報告看來,美中關係惡化的程度可能比外界想像的更為嚴重。其實,美中關係的惡化不全然是因為川普,如要理解當前的緊張關係,就不能忽略了自美國與中國建交以來,從政府到民間都沒有完全對中國放下戒心的事實。 過去,為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市場的規模,美國一直抱持著相對容忍的態度,即使是在六四事件發生之後,美中政府之間的交往雖在表面上呈現低潮,但貿易上的交流卻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以官方的貿易數據來說,198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共85億美元,但六四發生之後,進口的總額不降反升,在1990年的進口總額成長將近8成,超過了150億美元。 在雙方發展程度仍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過去美國沒有理由把中國看成競爭對手,相反的,許多以自由派自居的華府菁英們,還樂觀的認為透過美中貿易,可以協助中國成為民主國家。可是,這些樂觀的期待,都隨著中國崛起後習近平的強勢風格,以及美國企業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而出現了變化。過去幾年,美國企業從中國取得的經濟利潤不再優渥,加上美國民眾在面對不景氣時需要找到發洩的對象,川普把中國從貿易夥伴塑造成競爭對手的時機,選得恰到好處。 回顧歷史,許多人把當前的美中關係與冷戰的美蘇對抗相提並論,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冷戰時期雖然全美都把蘇聯當成對手,但國內的民主和共和兩黨卻對於如何對抗蘇聯有不同的看法。可是,美中目前的緊張關係,在華府的政治圈卻只引起一面倒的抗中論述。換句話說,支持提高與中國抗衡的力道並不是僅僅來自川普和共和黨。 事實上,從美國蓋洛普調查公司長期追蹤的民調來看,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並不算正面。今年2月的調查就顯示,認為中國的經濟力對美國是重大或是致命威脅的民眾高達85%,而認為中國日漸增強的軍事力量對美國有威脅的,更是高達87%。看到這樣的數據,就不難理解為何連原本主張以貿易促進中國民主化的自由派,現在也不再挑戰川普政府對抗中國的主張,連希拉蕊都改變立場,主張對中國硬起來。 話說回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轉變,台灣是不是就更有保障?副總統潘斯的演說中的確提到會支持台灣,不過,真要解讀美國對台灣的立場,就必須先認清台灣雖然有我們的價值,但美國政府的發言真的只是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台灣實在不能過度樂觀。在美國強勢抗中的風向之中,或許沉住氣,不搶搭美國順風車,在停看聽之後再做決定才是上策。
翁履中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