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驟變 台灣更應停看聽

美國政府的發言多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台灣不能過度樂觀。在美國強勢抗中的風向中,或許沉住氣,停看聽之後再做決定才是上策。示意圖。路透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丞相,起風了!」過去1年多以來,華府的政治菁英圈、企業界,甚至到美國的整體民意,大概都能明顯的感受到美中關係的風向正在轉變。而美國副總統潘斯日前在保守派智庫哈德森研究院(Hudson Institute)發表的演說,更是把美中關係的緊繃程度,向前推到了數十年未見的強度。許多人都想知道,美中關係是真的惡化了,還是這又只是川普對中國的虛張聲勢?

從美國各大智庫的報告看來,美中關係惡化的程度可能比外界想像的更為嚴重。其實,美中關係的惡化不全然是因為川普,如要理解當前的緊張關係,就不能忽略了自美國與中國建交以來,從政府到民間都沒有完全對中國放下戒心的事實。

過去,為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市場的規模,美國一直抱持著相對容忍的態度,即使是在六四事件發生之後,美中政府之間的交往雖在表面上呈現低潮,但貿易上的交流卻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以官方的貿易數據來說,198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共85億美元,但六四發生之後,進口的總額不降反升,在1990年的進口總額成長將近8成,超過了150億美元。

在雙方發展程度仍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過去美國沒有理由把中國看成競爭對手,相反的,許多以自由派自居的華府菁英們,還樂觀的認為透過美中貿易,可以協助中國成為民主國家。可是,這些樂觀的期待,都隨著中國崛起後習近平的強勢風格,以及美國企業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而出現了變化。過去幾年,美國企業從中國取得的經濟利潤不再優渥,加上美國民眾在面對不景氣時需要找到發洩的對象,川普把中國從貿易夥伴塑造成競爭對手的時機,選得恰到好處。

回顧歷史,許多人把當前的美中關係與冷戰的美蘇對抗相提並論,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冷戰時期雖然全美都把蘇聯當成對手,但國內的民主和共和兩黨卻對於如何對抗蘇聯有不同的看法。可是,美中目前的緊張關係,在華府的政治圈卻只引起一面倒的抗中論述。換句話說,支持提高與中國抗衡的力道並不是僅僅來自川普和共和黨。

事實上,從美國蓋洛普調查公司長期追蹤的民調來看,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並不算正面。今年2月的調查就顯示,認為中國的經濟力對美國是重大或是致命威脅的民眾高達85%,而認為中國日漸增強的軍事力量對美國有威脅的,更是高達87%。看到這樣的數據,就不難理解為何連原本主張以貿易促進中國民主化的自由派,現在也不再挑戰川普政府對抗中國的主張,連希拉蕊都改變立場,主張對中國硬起來。

話說回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轉變,台灣是不是就更有保障?副總統潘斯的演說中的確提到會支持台灣,不過,真要解讀美國對台灣的立場,就必須先認清台灣雖然有我們的價值,但美國政府的發言真的只是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台灣實在不能過度樂觀。在美國強勢抗中的風向之中,或許沉住氣,不搶搭美國順風車,在停看聽之後再做決定才是上策。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