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毅相關文章

武肺病毒應正名為中共病毒

武肺病毒應正名為中共病毒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稱呼武漢肺炎病毒為Chinese virus,而非一般媒體用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他為病毒改名引起了西方左派和部分亞裔人士的不滿,中共官方發言人也指責川普「反華」和歧視中國人。撇開中共借題發揮的大外宣話術,此議題實為西方左派和部分亞裔人士對Chinese一詞多元用法的誤解,以及川普未精確表達這個用詞所致。 Chinese一詞的涵義很廣,狹義上是指居住在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為政治性的定義。文化上不應包含少數民族如維吾爾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廣義上是指華人,為血統和文化上的定義。在中國以外出生的海外華人即為Overseas Chinese,但他們絕大多數沒有中國國籍,而是外國籍,故不可視他們為中國人。大部分台灣人和香港人雖有Chinese的血統和文化傳承,但政治上已非Chinese,故應稱Taiwanese和Hongkonger。 西方左派和部分亞裔人士對川普用詞不滿,是因為他們誤以為川普所用的Chinese針對美籍華人(ABC),但熟悉川普講話風格就知道他指的是政治上的Chinese(中國),而非文化上的Chinese(華裔)。武漢病毒的大散播使得亞裔無辜遭到歧視,罪魁禍首是中共,不是川普。亞裔確實不應為中共背黑鍋,但更不應指責川普種族歧視。 妥協之道是恢復地緣性的初始名稱「武漢冠狀病毒」,亦可改為「中共病毒」(Chinese communist virus),即可消弭Chinese一詞政治和文化解讀上的歧義。更可讓世人明白武漢肺炎的始作俑者不是勤奮守法的華裔,而是隱瞞疫情、箝制言論自由的中共。 (作者為馬來西亞籍,台大政治系學生)
彭成毅 2020-03-24
「港青」要什麼?

「港青」要什麼?

  數個月的「反送中」抗爭中,「港青」紛紛走上街頭。他們向世人表態—政治不只是大人的事情,自己的前途要自己爭取。到了九月二日各院校的開學日,大學生仍放下課本,發起「罷課不罷學」的集會。中學生更組成人鏈,展示其珍視香港的自由民主,而非只讀死書、不關心社會議題。 香港6月進行反送中抗爭(路透)   「港青」的訴求,大人們聽到了嗎?首富李嘉誠九月八日在新界慈山寺當大眾之面,呼籲香港政府對「未來主人翁」要網開一面。猶太裔企業家嘉道理更在公開信中形容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不要讓他們活在無助和絕望之中。不管是「華資」的李嘉誠,還是「英資」的嘉道理,畢竟都不是土共,看事情乃是實事求是、以人為本。 北京和香港政府則未能理解「港青」的心聲。港府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抹黑部分示威者為暴徒,更讓警察到校園附近截查罷課學生;另一方面,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派糖果」,發出大手筆福利。北京方面,一早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想讓年輕人北上工作、定居,以緩解香港就業和住房壓力。這些利好措施,可否能俘獲香港青年的心?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民調,十四到二十九歲年輕人心生不滿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中央、一國兩制和特首,住房和經濟問題只佔一半的比例。換言之,北京和港府都誤以為使用「派糖果」的經濟手段,就能安撫青少年,卻未能理解他們真正的訴求關乎普世價值和獨立自主。 如果年輕人只在乎錢,他們就不會在二○一二年站出來反對「國民教育」洗腦課程。連二○一四年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也是由大學生為主的「學聯」和中學生組織的「學民思潮」帶頭罷課。如果年輕人只在乎錢,為何他們不選擇北漂,反而更樂意渡海到台灣發展、定居?顯然是因為「大灣區」無法保障香港人的自由,中港價值觀遠不如台港之間親近。如果「港青」只在乎錢,普通話和簡體字早該成為香港人的「國語」、「國字」,而非如今香港成為捍衛「粵文化」的先鋒。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學生,馬來西亞籍)
彭成毅 2019-09-13
只對「外國勢力」說真話的林鄭

只對「外國勢力」說真話的林鄭

從路透最近放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錄音考究,很多人忽視了林鄭在什麼場合跟哪些人表露心聲。 消息指出,林鄭在八月二十六日的「Vision 2047基金會」飯局上,用英文對外籍人士闡明她現在的尷尬處境,期望博得同情。該演講地點在中環的「香港會」(Hong Kong Club)。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如果她有選擇,第一件事情就是辭職,並指北京未對抗議活動設下10月1日的最後處理期限,也沒有出動解放軍的計畫。(路透資料照)   「香港會」是香港在地的英式紳士會所,早期只有英國籍白人男性的上流階級可以參加,後來開放給有身分地位的華人和女性。「Vision 2047基金會」的組成恰好符合上述條件——白人、華人及女性。現任主席聶雅倫(Nicholas C. Allen)於八○年代從英國來到香港,從事房地產投資。前主席多夫曼(Robert Dorfman)則是生於香港的俄羅斯猶太裔,祖父輩曾從俄羅斯逃難到哈爾濱和天津。其他白人成員還包括中電集團執行長包立賢(Andrew Brandler)、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蒲祿祺(Nicholas Brooke)、美國人詹康信(James Thompson)和前港府官員苗學禮(Tony Miller)與簡德倫(Michael Cartland)。 華裔人士中不乏香港顯赫家族的子弟,像是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堂弟唐裕年(Martin Tang)、邵逸夫侄孫邵在德(Marcus Shaw)和董建華好友、利豐集團家族的馮國經(Victor Fung)。前港府政務官簡何巧雲(Rachel Cartland)則是少數的女性成員。她數年前就在香港「外國記者會」上批評香港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荒謬的」,且瀕臨無法管治的邊緣。 由此可見,這批「外國勢力」和「高等華人」並非「洋五毛」或親共紅頂商人,而是在香港民間和北京政府之間遊走,想要左右逢源的英系商團。從「Vision 2047基金會」七月二十九日發表的公開信中,可以得知他們對香港目前局勢的憂心,認為大多數示威者是有秩序和負責任的,甚至一些人對機場示威者的創意和守秩序有深刻印象,只有某些激進派相信他們有道德制高點,以至於可以違反法律。他們對本次事件的未來發展沒有特定的答案,只期盼各方能夠有平衡的視角。 既然該基金會的立場如此「和理非」,而非強烈譴責示威者、全力支持港警,為何作為北京棋子、蹩腳特首的林鄭會選擇對他們吐露真心話?只能說這是符合「中國特色」的「外國人特供」。只要是符合統戰價值的外國勢力,中共都會用利益拉攏,或是用言語安撫,即便當下他們仍未成為「自己人」。當他們成為「自己人」後,是否還能得到如此的外國人待遇?且看台商和李嘉誠的處境便可略知一二。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學生,馬來西亞籍)
彭成毅 2019-09-08
馬來西亞學生看「韓總下西洋」

馬來西亞學生看「韓總下西洋」

上月底,高雄市長韓國瑜一行到馬來西亞推銷農漁產品。原期待與吉隆坡市長、國會議員和農業部長會面,不料所有安排都破局,誰都見不成。 有人用「放鳥」來指責馬國官員沒有赴約,對台灣在東協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實在有欠尊重。如果是中國官員,會如此出言汙衊嗎?至於「放鳥」的原因,據馬國農業部副部長沈志勤說法,是該部未收到正式的公函,要如何安排?況且農業部屬中央機關,高雄市府只是地方機關。 韓總與三位國會議員的早餐會,也未如願。議員黃書琪澄清,她沒收到相關邀請,還說韓總的行程由在地友人安排。所謂的「在地友人」,可能是馬國前朝執政聯盟中的馬華公會。既然是政府間的訪問,應請中央代為接洽當地政府(希望聯盟),為何還自行委託當地的反對黨(馬華公會)當聯絡人?韓總更與馬華一帶一路中心執行主席兼馬國糧食進出口總商會會長蔡寶強簽署備忘錄,佐證了韓總「在地友人」為馬華公會的說法。 至於韓總與吉隆坡市長的晚宴不成,亦是事先沒跟當地政府約好,且過於高調。媒體報導晚宴當天有烤乳豬,便可斷定身為穆斯林的市長不會出席。 相較之下,低調做實事的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二○一三年曾與吉隆坡市長Ahmad Phesal Talib會面,並邀請他出席高雄主辦的亞太城市高峰會。究竟誰在為高雄老百姓做事? 有人還以「打壓」來形容韓總被「放鳥」的遭遇。既然韓總已承認所謂的「九二共識」,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何來「打壓」之有?韓總此行想要會見馬國中央層級的官員,他事先有否與中央商量訪問行程?與馬國地方政府官員會見才是地方政府的權限,他難道不曉得自行與中央官員會面已超越其地方權限了? 六百年前鄭和曾奉明成祖七下西洋,途經馬來半島。當時的「天朝」,對南洋可是想來就來,完全沒有主權觀念。韓總的思維仍有天朝遺風,以為馬國官員想見就見、召之即來,與民進黨政府「以人為本」、平等交流的新南向思維南轅北轍。可明朝皇帝為了與馬六甲永續交情,還許配了公主漢麗寶給蘇丹。為了永續台馬關係,韓總願不願意將閨女下嫁給馬國公子呢? (作者為馬來西亞籍,台大政治系學生)
彭成毅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