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水鏡政經學院)
水鏡政經學院相關文章
越說越離譜的台北市政府
#越說越離譜的台北市政府 #可以搞清楚基層醫護的訴求不要貼我們標籤嗎 今天上午台北市政府開了記者會,拿4月衛福部的公文(如圖) 內容載明:若合約醫院疫苗庫存過多,可以在衛生局協助下配送到其他醫院診所,讓需用者盡速使用 有些人被說服,認為台北市政府給診所疫苗,是聽從衛福部規範,而且連公文都有了,不是台北市的問題。 甚至還跑來嗆我們搞不清楚狀況、追太緊 本來昨天寫完那篇噴完就沒事了,但既然有人嗆了,我們就把話說清楚 首先,4月當時的時空背景是,名嘴跟政治人物一直強調AZ副作用,沒人要打,民眾可以自費施打、第一類的同住家人也在優先順序,而6月AZ就會過期 最重要的是 #四月公文的前提是合約醫院疫苗庫存過多 #五月二十四指揮中心也發新公文台北市目前只給第一到三類打疫苗 明明五月底有新公文要求台北只能給第一到三類打,我不知道台北市政府今天記者會,引用四月公文的合理性的動機在哪裡 1.現在合約醫院都沒有疫苗,一堆基層人員甚麼疫苗都願意打,但就是沒有,根本就不符合公文的合約醫院疫苗庫存過多的前提,衛生局憑甚麼做主,打剩下的疫苗轉給其他診所 2.昨天台北市政府記者會說好心肝診所跟衛生局要,一名股長作主把上千劑疫苗給該診所。但今天引用這公文的意思是衛生局疫苗盤點有多? 主動拜託好心肝把疫苗打完? 3.我們的訴求不是一定要在那裡打,外縣市有在體育館、衛生所打,大家都沒意見,開放地方診所可以打,我們都樂觀其成,#只要照規定施打的是造冊或合乎規範的人員。 因為疫情爆發,疫苗供不應求,第一類同住家屬無法施打,我們都沒話說。 今天大家會爆炸,單純是雙北現行規範,#只能施打第一到三類,我們遵守規則也相信各醫院說疫苗用完,乖乖等待,但結果卻被挪用到不符合規定的人身上 昨天台北市醫師公會發聲明,希望中央直接跳過台北市直接撥給公會讓成員拿到疫苗,就已經表明了現在基層對台北市衛生局有多不信任! 今天不管你支持誰, 可以請你仔細地看看雙方的說法合不合理,多動點腦 不要急著用自己的偏好去下定義,貼我們標籤 請麻煩稍微客觀一下,看看我們這些基層醫護人員在不滿甚麼,好嗎? #Lucifer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6-10
台北市衛生局可以這樣挪疫苗嗎?
#台北市衛生局可以這樣挪疫苗的嗎 今天整個南北醫界都因為台北市衛生局炸掉了,我也是當事人來講講現在的心情。 我是列在第一類優先施打疫苗的基層醫事人員。上個星期五(6/4)中午,接到公會的MAIL,要我下午2點到4點到台北市某聯醫打AZ疫苗。因當下有事到醫院較晚,去醫院時,只聽到護理師說「抱歉已經打完」 我詢問有造冊,是否明後天可再打,醫院表示目前這批疫苗已打完,要等衛生局再撥下來…. 「都打完了吧,也好,不是打在我身上,也是其他第一線的人身上,那就等日本送來的AZ再說吧」我是這樣相信… 今天看到台北市衛生局把一百多瓶、一千多劑的疫苗給特定診所施打的新聞我差點爆炸!怎麼會這麼扯! 很多人不知道,第一批AZ發下來的時候,南部的醫事人員額度被撥到雙北,當時南部沒人說甚麼,大家都知道北部疫情嚴重,更需要這批疫苗。 今天台北市衛生局挪疫苗,除了台北的醫療人員爆炸,南部的醫護朋友也十分憤慨,有人跟我說,他們讓疫苗不是要給人做公關的。 有人提到,新北也有VIP偷打疫苗阿,雲林張榮味也先打到特權疫苗,高雄也有坐辦公室的高階警官自己造名冊把自己放進去阿。沒錯,全台或許都有特權疫苗,也都該徹查! 問題是,他們主要是個人違規,可台北市衛生局是挪用醫療人員的資源給非三類的民眾! 到5月底以前,台北市只有合作的醫院可以打疫苗,只有這些醫院拿得到衛生局的疫苗。所以診所只能造冊透過公會給衛生局,等待通知。非常時期, 所有人共體時艱! 而大家爆炸的地方是,我們打不到疫苗,是相信資源留在更需要的人。台北市政府跟民眾說還有6900劑沒打,是醫護在等M牌,說不打的要把疫苗收回來。我們就覺得怪,明明現在台北市根本沒有醫院打得到疫苗,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都嘛有疫苗就打,幾乎沒有人在挑的,怎麼有剩疫苗? 結果,今天發現,我們打不到的疫苗被衛生局被挪到特定診所! 今天台北市政府的說法是,因特定診所要求,一個股長便把疫苗挪給他們,並表示要罰診所200萬取消合作,然後讓政風調查! 光這兩天衛生局就給該診所可打1200劑以上的份量,這已經是一家醫學中心一天施打的量了。一個感染科的股長,敢主作主張把這麼多疫苗給一家診所,合理嗎? 第一類醫事人員都打不到,結果打在非1-3類的人,合理嗎? 這些人沒有造冊,衛生局就給他們施打,合理嗎? 故今天台北市醫師公會才會發一份聲明,至少還有5000名基層診所人員沒打到疫苗,要衛生局給基層醫護人員一個交代,希望指揮中心嚴查。 這件事已經嚴重打擊基層士氣,請相關單位不要把我們當北七,給一個說法就想呼弄過去 謝謝! #Lucifer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6-09
美國的善意正在來的路上
#美國的善意正在來的路上 真正的朋友就是這樣、不多話,把需要的東西運過來就是了。 不管是JAL還是C-17,都好都歡迎! 不像某國每天只會開記者會說台灣「以疫謀獨」, 奇怪了,這疫情不是你們弄出來洩漏給全世界的嗎? 你當初武漢實驗室管好不要外洩的話,台灣是要怎麼以疫謀獨? 最後,那個照三餐找機會說風涼話的黨,還有那個預計要敲碗一個禮拜的乞丐黨,疫苗一下來這麼多不知道各位的感想是什麼? #thankyoujapan #thankyouUSA #COVID19 #正藍奇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6-06
舔中媒體的認知攻勢
#感謝某位朋友的資訊 工商時報及其他媒體在6/1用很隱諱的方式報導「八大行庫買進高端疫苗的股票」。 但常在股市出沒的人就懂,「八大行庫」這個說法其實代表的是八大行庫旗下的券商的進出數字,而任何一個人或法人都可以在這些券商開戶買股票,根本不能抓短期一兩天內的進出就指稱「這些就是公股銀行買的」,會這樣講的不是根本不懂、就是別有居心。 #通篇影射指稱但很小心的不觸法 文中還特別拉一段寫「金融圈人士表示,會透過8大公股券商下單,顯現在買賣超上,基本上是4大政府基金、公股金控證券的自營部門以及銀行業的投資部位,因此,八大公股銀買超金額,是十分具有參考價值。」但這種敘述沒頭沒腦的,他也刻意寫成「客觀意見」的方式,然後跟前後內容完全無關。 然後這樣標題可以下一個「八大行庫悄悄買進」? 當天高端疫苗成交量將近六千張,買了不到三百張這是甚麼奈米戶護盤法? (大笑 #不要中了特定舔中媒體的認知攻勢 工商時報早已不是當年還有點公信力的經濟專業媒體,因為整個中時集團整天在幹的事我們大家都很清楚。 但我相信很多朋友一看到類似資訊就會腦中自己跳出「政府果然在護盤高端」、「關於疫苗的謠言果然是真的」。但實際上我們根據所有的公開資訊冷靜判斷,你就會發現真正在試圖塑造這種謠言、影響民眾對政府及國產疫苗信心的傢伙是誰。 大家更要當心不要隨便去散佈這類「看似是新聞的刻意誤導」,因為這些媒體撰文用字都很小心、絕對寫到不會觸法,但如果各位朋友一時不察在line上面流傳一些「四大基金竟然護盤高端股票」、「蔡政府國安基金竟然偷偷進場」之類的耳語,那只要被任何人檢舉,馬上就必須要面對法律的制裁。 面對這些海量的偏差資訊,請各位朋友當心且謹慎。 #高端疫苗 #國安基金 #八大行庫進出 #Sith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6-02
三級防疫成效出來了
#連續兩天的數據看起來還OK #大家繼續努力 1.經校正後,全國5/27後以後新增確診呈現降低,希望三日內降至200以下,代表三級防疫成效出來了 2.這兩天校正的數字變少,表示行政跟檢驗量能有跟上,希望到六月初就可不需校正 3.新北還是需要擔心,熱點有往外擴的現象。兩周前統計八成確診足跡有到過菜市場跟賣場,現在還是如此。 4.桃園確診持續在高原區、台中新增確診都是群聚,除了新北,目前我比較擔心這兩個城市。 5.醫療資源恢復的速度會比確診慢,這疾病約一成重症、重症後約住院25天,平均臺北一天新增120名個案(12重症),就會超出醫療負荷量。 6.目前雙北醫院都很滿,據第一線回報有些重症病患與家屬希望多待,但還是請大家遵守醫院規定,這段時間大家還是保重身體不要生病 7.確診多死亡就會多,這個病就是1-2%的死亡率 8.疫苗趕快進來,有疫苗快打 #財柱 #圖表來源:天下雜誌 https://web.cw.com.tw/covid-live....../index.html......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5-29
樂見地方與中央合作防疫
#樂見地方與中央合作防疫 #真實的數據有利於判別疫情 今天睡到上午10點半,比對這幾天的採檢趨勢上拉、通報持續高、塞車量變少,就預估今天的確診會突然拉高,現在很多人在笑校正回歸,身為一個計量博士,我來說說心得 1.雙北的採檢能量跟不上通報,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在採檢量拉高後,就會拉高確診量 2.雙北本土疫情燃燒太快,採檢跟不上通報是正常的 3.雙北市長記者會表明補通報,CDC陳時中幫忙坦,這是好事,表示中央跟地方能合作 4.現在在講蓋牌、520前押數據的人,你是在說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合謀壓數據,可能嗎? 5.你知道為了消化這些採檢量,有第一線人員早上九點上班到晚上一點嗎?他們這麼辛苦,就是早日消化通報的量。說蓋牌不只指涉到地方與中央,也對這些第一線人員不公平 6.現在的爭議是,該把原來通報卻檢驗不完的確診,算在通報日還是檢驗結果日。有些民眾的觀感是,甚麼時候檢查出來算那時,但感控或學者來說,知道每天的確診數才能推估正確的疾病發展歷程。 水鏡這邊就是把數字的意義,還原給大家看 大家多點理性討論 疫情仍在發展,請大家做好防疫 #財柱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5-22
做好心理準備跟防疫動作
#請做好心理準備跟防疫動作 南部的水鏡同修表示,目前街上雖少了很多人,但還是有不少人在群聚用餐,甚至有少部分人不戴口罩 以下非常重要,需要跟大家說明 一、疫情的過去式 1.昨天我們內部討論並請教人在美國的感控生統權威教授。 證實我估算無誤。現在CDC報的是4/23到5/11,15天以上無防疫傳染的案量,當時若以每天2.25倍感染人數增加。這個總數可能以達數千甚至到萬。這是已經感染,我們改變不了的事 2.昨天180本土,加上設檢驗站大量採檢,未來數天的本土案例只會多不會少,甚至出現單日破千的案量,這很嚇人,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3.#這點很重要,未來幾天發佈的本土案量越多,表示原先感染的人被找到的越多,這絕對是好事,但台灣人習慣本土個位數,一定會被嚇到 請提醒周邊的人,接下來數天報的案量越多,表示找到更多已感染者,讓傳播鍊越不會擴散出去 二、疫情的現在式 已經傳染的改變不了,重點是現在做好防疫斷掉病毒鍊 1.重點是雙北以外的地方。雙北已經升三級,全台都知道萬華群聚感染 但其他縣市民眾雖明顯繃緊神經,但還是部分人還是覺得那是雙北的事,照常聚餐群聚出門不帶口罩 2.其他縣市民眾相對放鬆下,只要有一個確診者,如同萬華默默傳染幾天,後續爆出來也會像萬華一樣數目驚人且難以匡列。 3.以現在疫情的規模,要做到百分百疫調,幾乎不可能,台灣是一日生活圈,不管您居住的城市有沒有升三級,最好自己自封兩週,不要群聚,不要外食 4.我們感謝願意頂著壓力升準三級的所有縣市長 畢竟地方縣市長有其管轄的壓力,管太緊怕民眾反彈,要求停業涉及到民眾生活權益與店家生計 但若真如我們預測有單日破千確診 希望地方首長們趁著民氣可用,開取更嚴格的營業、人際接觸規範,杜絕群聚的傳播鍊 三、防疫未來式 1.根據研究,打完疫苗大概要一個月,保護力最強。若六月或七月,Moderna來台,七月中高端開打最快最快到八月中或底,台灣才有群體保護力,不要太期待兩週清零 2.兩個星期前沒人料到台灣疫情急轉直下,現在預料疫情發展尚言之過早。但可以確定的是,全民未來兩週隔離越徹底,病毒傳播鍊越可控,疫情就越能控制 #防疫關鍵在未來兩週 3.若政府防疫越徹底,影響的商家會越大,兩週收緊以及一兩個月民眾不敢外出,對許多人的生計殺傷力非常,後續政府可能需要如去年振興券、減稅、貸款等等方式幫助這些因協助防疫而受害的店家 4.請待在家,除非生死交關,未來兩週不要聚會。若您能力影響所及最好請公司採輪流上班 5.兩週說短不短,請照顧好自己情緒,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 這隻病毒傳染力非常強,但斷絕傳染要做的事卻很單純:宅在家 大家做的越徹底,疫情越早過去 一年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模型推估台灣將是疫情最嚴重的第二名 但我們用行動成為全球防疫前三名 希望兩個月內,我們讓世界看到台灣怎麼從防疫三級,回到正常生活的奇蹟 #財柱 feat. #WL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5-16
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帶著新視野看台灣的繁榮與危機 #西方摸清了中國的特性 泡沫是必須的,沒有泡沫怎麼讓各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沒有金融危機怎能誘使熱錢回流美國維持美元堅挺呢? 且人民幣貶值需要遮羞布,總不能跟川普PK時不貶,拜登觀察期過後直接大烙賽吧,輸人不輸陣,面子永遠是最重要的… #外頭風強雨大 #島內歌舞昇平 至於經濟學人的封面,幾年前講過台灣大多數人沉浸於奶頭樂不可自拔,南海上面的風險與規模可防可控,其次是其他海域的離島、再其次是外島,至於本島目前對雙方代價太大,依靠的是諜報組織也就是俗稱的五縱-第五縱隊,以及被五縱洗腦的群體。 固然有幾個政黨、團體能堅持不被控制、誘惑,但許多早變成史萊姆,成了他國的形狀。台灣的政黨、民代被滲透,早已不是新聞。 台灣人沉迷奶頭樂,娛樂新聞、行車記錄器新聞、生活小確幸資訊,長期缺乏國際關係視野,少作利害關係的深層思考。結果,就是許多政黨、團體,都有中國紅,多與寡的差別而我們卻無感。 警察在台灣人民心中該是保護我們的群體。我們好好思考近日北部警局發生的事,固然警方有部分害群之馬,但除了去思考系統問題,我們也要保持警覺,近日警方密集在媒體出包,是否有特定勢力要讓台灣人民不信任警方,特別在人民需要的時候。 #碳權是新的產業洗牌動力 #資金瘋狗流伴隨回檔危機 前幾年各國央行為產業升級不斷放水,年底碳稅開徵後,全球未升級的企業將逐漸被革除,疫情讓各大央行有藉口大開水門,單是拜登上任至今已開口6兆紓困補貼,大水蔓延下造就資金瘋狗浪,不斷誘使大家錢進股市,券商櫃台隨處可見學生開戶,乃至四大皆空的師父也不缺席.... 資金浪潮未結束前投入市場不能說錯誤,但一定得做好資金管控,尤其今年市場走勢『最誘人』的Q2已走過最豐收的一段。 台灣這兩年盛行高槓桿的瘋狗流,即便台灣Q1經濟成長8.16%,但幾周後市場仍會給大家一點警示,能領悟的就自己做好後路規劃,無法領悟的請學會堅強。 過往大漲再大跌後,會出現不少失意人,請切記逃避甚至自我傷害無法解決問題,資產歸零乃至負債能再起的所在多有。 總之,下半年觀察期結束搭配台灣的公投結果將決定國際金融市場大地震時間與規模,不知公投有何影響請見上篇地緣文。 #台灣轉型搭配中美冷戰 有些人對這些年股市大漲,經濟不斷成長感到無感,好好思考多久前政府就在討論產業回歸、能源政策,央行維持那麼多年低利環境不是也不該讓投機者拿來炒房,而是要產業去轉型去升級。 多年來台灣諸多建設、經濟金融司法改革都有該領域的既有結構阻擋,如定型的低薪要調整,每年上調基本工資,老闆們都叫苦,這背後有創業者、房東、勞工的利益衝突,也有先前低薪定錨的責任,但影響到受聘者很難分享經濟成長果實,導致個人除了創業,多是透過股市分享企業轉型利基。 碳稅與糧食美元數十載前就被提出,再說一次別再繼續沉迷於奶頭樂了,燃油車發明後,仍抱著馬車不放的人終將被淘汰。即便到頭來發現暖化只是邁入冰河期的氣候震盪,但碳排放限制的趨勢已難扭轉,畢竟供應鏈整個大改革進而刺破泡沫、打擊競爭經濟體是MAGA的重要步驟。 關於危機,我總感受得太深、講得太早,就是希望大家越來越好 要順著走、原地不動、還是逆勢當鮭魚,就看大家的智慧跟選擇了 #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正白奇 圖:香港KOL 胡淽喬 (Annabella woo) IG:https://www.instagram.com/annabella.woo/?hl=zh-tw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5-01
「能打疫苗的就趕快去打」
其實最近因為大家股票賺飽飽,所以也就少聊一些疫情,今天水鏡眾問本土疫情相關,簡單回,其實 4/23 的時候我就有稍微討論一下 先簡單講結論好了。跟之前一樣,維持防疫新生活,除了這點之外,大概只有一個新的 「能夠打疫苗的就趕緊快去打」 當然,疫苗有很多家, moderna 、BNT/ Pfizer 、國產高端疫苗、AZ 都可以,有的人嫌AZ 保護力只有 79%,可是他的重症保護力幾乎 100% ,其實這樣就夠了,https://reurl.cc/OXWqAA ,英國施打的結果,光是打第一劑,感染率就下降 2/3 ,簡單說,打疫苗有用 https://reurl.cc/pmEy6x ,而且打 AZ 就有用,有人在跟我吵副作用的問題,副作用分兩種,一種是打完疫苗後的肌肉酸痛喉嚨痛等免疫反應,這種保護力越強的反應也會越強,所以 AZ 相較於 moderna 或是 BNT/Pfizer ,反應沒有比較強,至於擔心血栓問題,第一個,他發生機率低,而且就算發生了,死亡率也遠比得到武漢肺炎的機率低,此外亞洲人體質發生的機率本來就低,所以,擔心的機率更低 https://reurl.cc/g85m6L 。 有的人說,他想要等 moderna 或是 BNT/Pfizer ,我覺得是這樣,今天如果同時有 moderna 、 BNT/Pfizer 、AZ ,我可能會因為 moderna 對亞裔保護力比較好選 moderna ,或是不想要疫苗反應太強烈選 AZ,但是台灣又不是可以選的國家,你怎麼知道你現在不打 AZ ,之後就有 BNT/Pfizer 可以選?之前就說,忍到今年六七月中之後,疫苗就從賣方市場變買方的,但是現階段,我覺得就是有什麼打什麼,先有保護力再說 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要自費打科興我不反對啦,打完自己在太平島隔離 14 天,或者是現在去中國,中國說「免費」幫台灣過去的人打,當然,回來還是建議隔 14 天,或是也可以打了就不用回來了 其他的事情,就是維持防疫新生活(其實已經應該變成習慣了),什麼七十歲舞棍阿伯,桃園慘了之類的,其實真的說,北北基桃根本就是一個大的生活圈阿,這次疫情爆發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清真寺耶,其實桃園跟新北市,因為之前都有發生過疫情,演練的比較充足,台北市呢,只能祈禱市長是醫療背景出身,應該會比較謹慎一點(鳳表示:台北防疫旅館的都能去墾丁跑步了,謹慎個屁) 我要說的是,其實北北基桃是一個大生活圈,大家就都好好注意一下,勤洗手,戴口罩,這些地方的人皮繃緊一點啦,至少再觀察 14 天。以上 #MD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4-29
2021年全球聚焦台灣
#2021年全球聚焦台灣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美日安保、澳洲協防、美國科技再平衡、以及美國國會提案定義聯合國2758號決議,最近這些重大國際新聞的交集,就是台灣….. #台灣正處於暗潮洶湧的海域 雖然近期台灣不斷成為世界焦點,但上述國際新聞在台灣的篇幅還不及丁怡銘一人。必須跟大家提醒,目前水面下暗潮驚險萬分。 在中國撕破92共識,就是統一的假面具後。美國也不想演了,近日國會訂立法案重申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不涉及台灣及台灣人民。 先不論提案是否通過,光是提出法案就夠中國鬧場了,出氣對象免不了是台灣,而美日軍隊屆時也會在旁監督。去年推估的大動作是下半年,法案出台後是否會縮短時程或動作更大,我們就繼續觀察。 #拜登政府沒有中美蜜月期 原先推測拜登會給中國數月的觀察期,但現在觀察期長短將視中國的反應而定,中國從拜登上任後屢次挑戰其底線:廣義的說緬甸軍變、阿拉斯加會議、共機飛台、在南美洲拉攏蓋納亞、南海繼續造島。在拜登上任至今,中美關係可說沒有蜜月期。 雖然不若川普的直覺對決,但拜登在親中疑慮以及川普把對中路徑畫好的前提下,必須也必定在政策上對中強硬。但可惜還是很多人抱著懷疑,而忽略拜登上台後的政策走向。 #台灣要小心對世界展現人民的意向 台灣今年八月舉辦的公投與明年的地方大選將決定你我的命運。表面上,公投與選舉是台灣的家內事,卻也是台灣向全世界傳達人民想要的意向。 先說三接,觀新藻礁區已有200多公頃的保護區,大潭的三接只有20餘公頃。在理想不會付出額外代價下,支持環保絕對沒錯,但如果一顆藻礁都不能少的結果是犧牲三接,減少天然氣發電。 在核四11年內接不上線的前提下,台灣的選項不是用燃煤補充,就是犧牲台灣經濟的升級。 台灣長期在政治團體拉扯與環保抗爭中,一直缺乏足夠的水電設施。但我們必須正視,全球小冰期的台灣恐會嚴重缺水。目前水電工程即便已計畫,也還是有許多環保團體與政治勢力反對。這些團體可能是真心支持環保、可能遭到利用,但結果是台灣的發展無法前行,社會對立嚴重。 至於另一項提案-萊豬,大家吃得很開心的美牛也用瘦肉精,那為何萊豬會被擋呢? 因為攸關台美FTA簽訂,沒意外下任AIT處長主要任務是來談台美FTA。 台灣開放進口萊豬,是基於國際貿易平等原則,但在把萊劑無限上綱成毒藥後,進口商已經不敢進口,不管有沒有公投,都不會改變國內買不到萊豬的現況。但是反萊豬公投若通過,是否會讓美國懷疑台灣人民對貿易平等的決心,進而影響FTA。擋住台美FTA,再重啟ECFA,才能讓被斷奶的親中利益團體重獲甘霖。 而一旦公投與大選台灣選擇的是反美親中立場,身為小羅斯福信徒,且在政壇打滾多年的拜登將選擇有把握的事,屆時可能改變目前的策略以減少美軍的消耗,也就是台灣本島真的會有『絢爛的花火』。 #準戰爭的台灣必須將先排除中國代理人 我們會選擇不同政黨候選人擔任要職,期待他們互相監督,避免權力失衡。 但必須說實話,此刻的台灣正在戰爭邊緣,中共不斷透過各種議題想要孤立台灣,台灣的民主成為中共最好利用的武器。比如一旦台灣公投結果告訴美國台灣人民並不在乎經濟,而明年大選又告訴美國台灣人只想站在中立一方,那麼恭喜有貸款的朋友,沒貸款的人記得到時要盡量貸款並換成美元提領出來。 #正白奇 #圖:Ella Freya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4-21
拜登政府給國民黨難看
#內行人說外行話 江啟臣主席見不到拜登好友團,罵外交部跟民進黨小鼻子小眼睛 說盧秀燕擺了酈英傑一道,AIT不爽回敬還比較合乎邏輯 以江主席南卡國際關係博士的學位,怎麼會不知道,美國官員或銜命而來的使節 來台灣要見誰、不見誰,豈是小小民進黨政府能左右 就像蕭美琴能不能獲邀拜登總統就職典禮,獲邀後美方給不給國民黨知道,又豈是民進黨說了算 講難聽點,就是拜登政府給國民黨難看啊,不把你當自己人看,不相信你啊 這意思是傳到了,江主席明眼人也不能說,只好推給外交部跟民進黨 但江主席的說詞,就會有些台灣人買單 對了,今天我在麥當勞聽一位大姐說,台灣颱風不會進來,是因為政府為了發電在中火燃煤,所以颱風進不來,我問她聽誰說的 她說Line群組 同樣的收視族群啦 #保證真人真事 #鳳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4-14
台灣對中國貿易順差創新高
馬前總統不是一向都批評民進黨政府聯美抗中、使兩岸關係惡化嗎?這回又酸民進黨執政下台灣對中國貿易順差創新高,是比他會舔中/共? 依馬前總統說法的脈絡推演下來,他要表達的是下列兩者之一: 1、中國/中共就是個抖M,你愈對它兇,它的感受就是你愈舔它=>馬前總統是在反省他執政時舔錯方向。 2、民進黨執政並未舔中/共,兩岸關係的確不好=>馬前總統只是見不得蔡英文執政成績好過他,他又擔心聯美抗中下,台灣卻從中國賺更多錢,那是不是等於鼓勵台灣人該讓兩岸關係繼續不好下去,更用力地反中?! 剖析完馬前總統的心路歷程二選一,我們還是回歸實際的政經層面來看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上升這事。 主要成因就是中國至今仍是世界最大工廠,而且在電子產品組裝方面尤甚,而台灣出口至中國近幾年來成長最多就電子產品零組件及半成品。 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僅造就了歐美國家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暴增,疫情爆發初期斷料、斷鏈,供應鏈一團亂的危機,導致各廠商搶料提高零組件庫存水位的戲碼,邁入2021年上半仍持續上演,也使電子產品世界工廠的外移腳步幾乎是停了下來。 再加上美國對中國廠商的制裁效果:被制裁到的廠商如華為趕在期限前拼命拉貨,還沒被制裁到的業者,也如驚弓之鳥,用力拉高零組件儲備。 以上種種合起來造就了台灣2020年對中國出口再創新高。台灣人對此應該有所危機意識:世界工廠轉移至其他國家比例還很小時,萬一總加速師幾年內突然來個玉石俱焚,寧鎖國也不做歐美國家生意,自殘世界工廠地位,那麼台灣一定會大受創。 誠然,工廠的轉移大部分並不操之在工廠本身(代工業者),而是使用工廠的人(給訂單的客戶),台灣人面對此等變局的心理建設得先有,沒發生當然最好,一旦發生,會一段不算短的苦日子要面對。 #伊圖_丹莫次爾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4-12
連續殺人犯罵人不讓博愛座
#中國發表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看過連續殺人犯罵人不讓博愛座嗎 如果是個人,那叫沒有病識感 如果是國家,那就叫中國 面對歐美澳的控訴 中國維持楊潔篪基調: 你們沒資格對我們說三道四 昨天H&M宣布抵制新疆棉,於是大批中國網友表示將抵制禁用新疆棉的廠商 全球的壓力加速中國的民族主義 台灣要小心成為中國壓力鍋的出口 #加百列 ---- 中國24日發表1.5萬字的《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抨擊美國「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美式民主失序引發政治亂象」、「種族歧視惡化少數族裔處境」、「社會持續動盪威脅公眾安全」、「貧富日益分化加劇社會不公」、「踐踏國際規則造成人道災難」,更形容美國是「全球安全與穩定的最大麻煩製造者」 https://www.msn.com/....../%e4%b8%ad%e5%9c....../ar-BB1eViEz 圖:眾新聞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25
原來外送員討厭韓國瑜
#原來外送員討厭韓國瑜 老實說我也想知道原因(? 但我們先不管外送員跟韓國瑜前市長的恩怨情仇,你知道中國現在靠foodpanda之類的單點式非固定雇用工作過日子的勞動人口,竟然已經高達兩億人了嗎? #中國式的靈活就業 這類工作的英文名稱叫做"GigWork",意思是1-3小時之類的單點工作,比原來的parttime一般照天數去安排來的更短。 而中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人大中提到「現在中國的『靈活就業』正在興起,已經涉及到兩億多人。有的一人打幾份工很辛苦,所以我們應該給他社保補貼,提供基本的權益保障...。」 而他說到的「靈活就業」,其實就是ubereats或foodpanda之類的單發式雇用工作,這些人就算現在有錢賺、連過幾個小時後的當天能有多少收入都不確定。 這類工作的存在其實在某種角度上就是社會上下階層的相互剝削,有穩定工作及收入的民眾,僅需要支付極短及低負擔的薪酬,就可以享受很多以往費用更高的勞動服務。說穿了,這些就業者大多數比以往的打工族過的更慘、更沒保障。 #新型態的雇用 做為很多新科技的人體試驗場,中國這種極大規模的擴張非正式雇用到最後會帶來甚麼結果,我想全世界都十分關心。 但既然雇用是經濟成長及消費的基礎,過多的非正式雇用代表著「正式雇用工作的大量消失」,這點也可以多少反映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狀況及就業市場復甦不容樂觀。 #GigWork #靈活就業 #Sith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24
國民黨切割黃士修核四公投背後意涵
#國民黨切割黃士修核四公投背後意涵 國民黨切割黃士修核四公投,看來跟藻礁公投,藍營縣市長被要求表態對核四態度有關 新北市長侯友宜跟台中市長盧秀燕,都表示不接受核四在自己縣市 侯更表示:沒能力處理核廢料就沒能力用核電,並反問核廢料還要放新北多久 這顯示 1.表態支持核四,不利明年的縣市長選舉 2.核四商轉在核廢料存放問題解決前是假議題: 根本沒有縣市長敢收 3.核四不轉,沒有其他替代燃氣站,目前綠電無法作基載,要保電力,只能新增煤電 藻礁公投,走到現在變成保大潭藻礁跟保台灣人的肺的選擇題 #環保對環保 #加百列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17
拜託陳主席提點可行的
#拜託陳主席提點可行的 這篇發完,暫時不追她了,不然變成陳椒華粉專 發這篇是想探討,政治人物的發言與政策的可行性 以陳主席這篇雲林六輕接燃氣為例,當中就大有問題: 1.文中提到南部空汙嚴重 ,建議政府把大潭三接的燃氣移到南部 。 但這對中南部的空汙沒有任何幫助阿。這不就是為了反三接,改到中南部發電。中南部人:?? 2.要燃氣就要接氣站,要接氣站就要環評,那接氣站要在哪?雲林離島工業區? 現行雲林離島工業區港口、碼頭都屬於專用工業港,只准區內工業區業者使用,根本不可能提供缺電的北部。要協調、要環評,中間起碼5-8年,期間缺的電怎麼來? 3.如果北部的接氣站會影響白海豚,那在雲林做接氣站,不也一樣。麥寮也有白海豚跟綠蠵龜,為了保護北部的白海豚,所以到南部接氣。南部白海豚:??? 4.六輕現在的機組是燃媒,如果要改天然氣,要把舊電廠打掉重蓋,中間也有資金、現存六輕能源來源跟時間問題。 繞了一個大彎,提了一個不可行的案子,就為了反三接??? 最後我講一下自己的意見: 1.現有的三接是外面就有燃氣廠,不用另外蓋廠有其經濟效應。若從燃煤改到燃氣,需要重蓋廠,還要蓋接氣站,建廠跟環評都需要時間,可以是目標,但不會是今天說明天好。能源的轉型一定有時間表,政府的責任是提出可行方案,在野黨是監督可行性與執行進度,不是天馬行空。 2.我們絕對贊成燃煤改成低污染的發電,但重點不是燃媒而是汙染,與其把燃媒全部砍掉,不如改成超超臨界機組,時程較快,汙染幾乎等同燃氣,深澳就可以做 3.政治人物面對經濟發展與耗能的論述,請謹慎。前幾天朱立倫前主席提到高耗能低GDP的產業要淘汰,比如雲端中心;後來陳椒華主席也呼應要淘汰如中鋼等產業。 我必須再強調一次,各產業有其就業、稅收、上下游、國家與國際戰略需要,不能只看GDP貢獻。 以雲端產業來說,涉及資訊安全、人才轉型協接全球、未來科技產業發展,只看GDP絕對會低估其貢獻 最後,還是拜託一下政治人物,要做政策性發言時 多想想可行性,也多諮詢專業人員 只喊口號、卻不提出可行方案,只是浪費社會成本 #財柱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15
美國人對中國好感度史上最低
#美國人對中國好感度史上最低反感度史上最高 最新的Gallup民調出爐 只有20%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創下Gallup對中國的民調最低點 目前中國的好感度只贏過北韓跟伊朗,還比阿富汗(21%)跟伊拉克(21%)低 2018年,美對中好感度有53% 對照六四天安門,美國人對中國有34%好感 去年疫情爆發,美國人也還有33%好感 一年內好感掉了13% 另方面,美國人對中國反感的有79% #美國人對台灣有72趴好感度 而Gallup這次民調也加入台灣,上一次調查到台灣是2017,再往前是2006 2017年對台灣不表示意見(大多基於不熟悉),有8%、2006則有14%,再往前也都有15%左右 這次不表示意見的,僅有3% 而美國人對台灣的好感度,達72%,接近以色列的75% 80%以上高好感度的,除了84%的日本,其他多是美國的傳統盟國與歐洲國家, 而台灣在這次民調中,被熟悉度增加、好感度也維持在70%以上,原因很大是台灣這一年因為防疫成績優秀,在國際知名度提升有關 另一部分,我猜則是因為中國的新疆以及香港人權問題,每次被提到時都會提到台灣 至於美國不同政黨傾向者,對台灣的好感度相差不遠 這份報告最後的結論很有趣 中國跟俄羅斯從歐巴馬、川普時代,都是美國外交的競爭國 但目前美國人對此兩國的壞印象,反而給了拜登政府很好的發揮空間 #Lucifer https://news.gallup.com/....../china-russia-images-hit......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04
兩個獨立的事實與不查核的查核中心
#寫給各位朋友 來來來,前兩天我們轉了一篇被「事實查核中心」公告說是Fake News的連署新聞文章。 不管看到的朋友後來有沒有點進去看那篇所謂的「查核」到底在寫啥,但如果您感到不舒服,我們深切感到抱歉 (鞠躬) 但如果您沒仔細看那篇查核的內容,我們希望您仔細看清楚那個查核中心的說明本文,您會比較了解這篇道歉文中的解釋。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101...... #加分與藻礁 大家都很清楚的、所謂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不會告訴你的事,該篇文章犯下的唯一一個錯誤就是「用了一張政大教授在校門口拉連署的圖」,而且該位教授不僅拉連署、還告訴修他自己課的學生說願意簽的話,他在課堂上加分。 然後該教刑法的政大教授完全承認有這回事,還告訴大家說如果他有違法可以去中選會告他沒關係。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225S06M1 當然他說的坦蕩蕩,但新聞中也有其他的法學教授提到這種簽名換分數的行為的確有可能有違法的對價關係,也就是說他自認不違法只是他個人的判斷、不是法界通論。 #藍色的藻礁 然後我們回到那篇新聞中的統促黨部分。 查核中心的查核文告訴您的是「下圖是政大」、「圖中沒有統促黨」、「我們問過那個教授我們連署的時候沒有統促黨人在」這三件事,然後就直接在這篇文章上打個叉、並且宣布你轉的是Fake News。 但除此之外,有查核到統促黨是否有加入或協助藻礁公投連署嗎? 沒有,隻字未提,因為這個事實查核中心根本無法求證。 在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完全確認的是,國民黨全面動員加入連署、民眾黨亦是全面加入連署、時代力量跟綠黨有環保議題當然會加入,台灣在檯面上的黨派,除了幾乎消失的新黨/親民黨、以及陷入兩難的基進黨及執政黨外,全部都站在連署的那一邊。 與國民黨及中國官方關係良好的統促黨會站哪邊? 連中國官方媒體CCTV都公開宣傳藻礁連署了,我想答案大家心裡有底。 #兩個獨立的事實與不查核的查核中心 當然,引用圖及標題不符不能說「不實新聞」的判斷全部為誤,但該文中的統促黨是否有加入連署、還有動員推動連署的事實本身是否為虛偽、以及引用圖並非文中所述這兩者不是都應該要作事實查核嗎? 我們想說的是,當文中有兩個事實(統促連署、學者拿連署換分數),而兩個事實本身都存在可能影響我們價值判斷的意義的時候,我們也很真切的「盼望」稱呼自己是「事實查核中心」的機構,可以把所有的事實都查清楚以後再發表相關評斷。 不然這種查核中心,用一個標題就會不小心「誤導」讀者以為文中資訊全部為誤(但他們根本沒查那部分)這種行為,跟他自己文中引用錯誤的圖的媒體機構有甚麼不一樣? #正藍奇 FTVNEWS.COM.TW 藻礁公投 政大老師要學生「拉2人連署 考試加分」 - 民視新聞網 大潭藻礁公投話題延燒,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志輝,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3-03
長老教會停止護礁公投連署
#長老教會停止護礁公投連署 不愧是關心本土時事的長老教會,發現此事被國民黨政治操作後立刻停止公投連署 重點有三 1.經濟部與中油已晉最大努力在環保與電能發展取得平衡 2.可再思考是否有對環境更友善工程,如參考莊秉潔教授把工程再往海推 3.國民黨跟中共的手已經深入本次護礁公投 感謝長老教會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2-28
又來考古了
我又來考古了 1.2018今周刊報導 連勝文引復星集團入股維格餅家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E7%B6%AD%E6...... 而復星入股維格是2012年11月的事 https://www.fosun.com/language/hk/p/2186.html 2.這次代理BNT疫苗的上海復星董事長郭廣昌,還曾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中國政協委員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218L03M1 3.去年12/5連勝文說中國疫苗若有效,台灣就可以打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2-05/504433 這一切該怎麼看待呢? #鳳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2-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