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榮相關文章

韓國瑜真的適合擔任立法院長嗎?

韓國瑜真的適合擔任立法院長嗎?

  2024年大選已劃下句點,新一屆立法委員將於2月1日上任。當天,113位立法委員將選出下一屆的立法院長,目前中國國民黨已提名韓國瑜與江啟臣搭配競選正副院長,而民進黨則派出游錫堃搭配蔡其昌競選連任。 立法院長的職責包括主持立法院會及全院委員會議,擔任接待外賓等重要任務,也需負責國慶大典上的主持以及規劃。這可謂是國家的第三門面,然而,國民黨所提名的韓國瑜是否適合擔任此職務,值得深思。 回顧韓國瑜的政治背景,他曾擔任第二屆至第四屆立法委員,但在第五屆黨內初選中落敗,第八屆參與黨內立委初選時被取消參選資格。2018年其當選高雄市長,卻因中途落跑去參選總統,在總統大選結束後面臨罷免危機,成為台灣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然而,韓國瑜的政治路並未因此中斷,2023年國民黨提名他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使他得以直攻下一屆的立法院長。 然而,韓國瑜過去在選舉時所引起的爭議,從美白小腿到用膝蓋走路,除了社會觀感不佳外,其輕浮的性格也讓人懷疑他究竟有沒有辦法了解立法院長的職務,進而推動整體立法院業務的進行。此外,若他真當上立法院長,其形象也讓人擔心在接待外賓及主持國慶大典時,是否會影響台灣的國際形象。他是否有辦法一改過去的滑稽形象,以穩重的態度接待外賓,這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面對韓國瑜過去在選舉時所引起的爭議,從美白小腿到用膝蓋走路,其輕浮的性格也讓人懷疑他究竟有沒有辦法了解立法院長的職務,進而推動整體立法院業務的進行。(圖擷取自李正皓臉書)     下屆立法院,國民黨總共贏得52個席位,是未來的國會最大黨,其所提名的立法院長當選機率當然比較高。但整個國民黨卻找不到比韓國瑜更適任的人選,這點讓筆者相當不解。立法院長人選應該基於其專業背景或過往的政治表現來決定,而非僅是選票上的考量。因為這不僅會影響立法院的立法品質,更會影響外界對立法院的整體觀感。 故筆者認為,既然立法委員是由人民所選出,那其應為台灣選出一位合適的立法院長,而非泯滅良心地選擇一個形象不佳且專業能力不足的人擔任立法院長。這不僅損害台灣整體國際形象,也有損各立委的專業聲譽。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4-01-26
柯文哲光鮮背後的缺失及爭議

柯文哲光鮮背後的缺失及爭議

  2024年大選在即,看到許多過往對政治不關心的人開始關心政治,這本身是一個值得欣慰的轉變。然而,在柯文哲看似光鮮亮麗的政績背後,我們需要深入探究這些成就背後,是如何達成以及為何能達成。 市府政策和城市規劃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去實現,舉例如大巨蛋、北流、北藝,都是經過十年以上的努力才完成的。這些規劃需要龐大的預算支持,而台北市能擁有幾近全台非六都相加的總額預算,這是所有台灣人民共同為台北市發展努力的結果。 然而,在擁有龐大預算的前提下,柯文哲任內的建設卻都有所缺失。這些工程在理論上應要順利進行,但實務上卻出現了各種問題。柯文哲儘管擁有出色的口才以及媒體寵愛,但這些成就背後的實際狀況仍需面對眾人充分檢視及質疑。 在享受前人成果的同時,一位好的首長應有能力延續並完善這些政策。柯文哲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不足,除了未能妥善完善前人的努力,並且留下了不少問題。他在市政方面的不足表現,包括未能解決北流尾款和北藝裝修缺失的問題,以及疫情期間在花博打疫苗引起的民怨。 柯文哲的法律觀念也顯得偏差,對特別預算的看法顯然缺乏深入思考。前瞻計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各地區預算相對不足,無法單獨支持基礎建設,而政府透過特別預算的方式支持地方基礎建設。 柯文哲卻站在台北市預算充沛的立場上,未能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的核心,顯示了他對全台的整體狀況缺乏敏感度,以及對於相關政策並無全面性的認知。 此外,柯文哲在處理自身問題爭議時,習慣將一切推給家人和妻子,沒有讓人民感受到具有擔當的人格特質。他的個人表現明顯不適合擔任總統一職,台灣需要更穩定、有承擔壓力能力的領導者。在這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一位有能力穩定國家發展方向的領袖,而柯文哲則讓人擔心他是否適合這樣的角色。 柯文哲在處理自身問題爭議時,習慣將一切推給家人和妻子,沒有讓人民感受到具有擔當的人格特質。(美聯社)   在投票前,希望柯文哲的支持者能夠再次深思,柯文哲是否真的具備擔任總統的資質,他是否能夠在國家層面上承擔責任,以及你的這一票是否值得交給他,但不管如何,1月13日記得出門投票,執行自己的公民權利。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4-01-12
不尊重選民的立委憑什麼參選?

不尊重選民的立委憑什麼參選?

  2024大選即將來臨,各地立法委員紛紛舉辦電視政見發表會,然而在彰化,有兩位中國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卻表現出令人匪夷所思、也令選民感到悲哀的行為。一位早退,一位直接不參加,完全漠視選民的存在,讓人感到荒謬。 圖為國民黨現任彰化第三選區立委謝衣鳳(右)及彰化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阮厚爵(左)。(資料照)   為什麼會感到悲哀呢?現任彰化第三選區立委謝衣鳳,直接拒絕參與政見發表會,完全沒有想對選民說明自己為彰化第三選區爭取何種建設。雖然謝衣鳳表示不參加的原因是對方都以負面選舉為主,所以她選擇下鄉與民眾面對面談,了解地方需求。然而,這卻讓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遇到謝衣鳳的選民,少了一個正式的管道,可以了解她的政見。 謝衣鳳不參加的原因或許是她在這次選舉中受到的負面新聞太多,包括號稱彰化白宮的豪宅以及在審查預算時凍結陸委會預算的爭議等。她無法以正面態度回應其他候選人的質疑,所以選擇放棄政見發表會,直接不參加。 而彰化第一選區的阮厚爵在第二輪政見發表時,突然離場,聲稱因為所有人都在發表自己的言論,無法直球對決,所以他要回去服務選民。這個理由聽起來相當荒謬,因為既然所有選區候選人都已到現場,不管大家是否各說各話,都應讓支持者了解候選人在電視上公開的主張,而不是以逃避的方式面對政見發表會。 這兩位候選人恰好都是在彰化選區,也許這反映國民黨對彰化的不重視,或是認為其在彰化的支持度相對高,不必對其他選民交代,單純仰賴「鐵票」即可當選,這也許可以解釋謝衣鳳、阮厚爵在政見發表會上不到場或早退的情況。 筆者認為,早退或許有個人考量,但至少還是有到場,而謝衣鳳則是完全不參加,或許是害怕被問及自身爭議,無法解釋而選擇逃避。但完全逃避其他候選人的質疑,是相當不負責任且令選民失望的行為。選舉只剩最後約莫一周的時間,其應更積極地向選民釐清自身的爭議,而不是以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贏得選民的支持和認同。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4-01-05
台灣選舉何時才能走向正面選戰

台灣選舉何時才能走向正面選戰

  近期,國民黨開始將選舉預算投放到傳統媒體,公布了一則以俄羅斯娃娃為含義的廣告,內容主要以批判民進黨為主,顯示他們此次選戰仍將採取負面的選戰策略。 在面對選舉時,各政黨常透過口號來形塑給選民的形象。從民進黨的「信賴台灣」、「選對的人,走對的路」、「美德贏台灣,台灣贏得美」等口號來看,多半採取正向訴求,希望透過口號帶給選民希望感,民進黨是有辦法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路。 而民眾黨則以「把國家還給你」、「相信美好台灣」、「Keep promise」等口號,在不討論其英文語法是否正確的狀況下,儘量保持正面形象。 相對地,國民黨卻採用「政黨輪替,台灣更好」、「顧好台灣,人民好康」等相對遜色的口號,讓人有種稍嫌老舊、毫無上進之感。 在這次的選舉過程中,筆者發現國民黨和民眾黨更多地以「下架民進黨」作為尋求選民支持的口號,多數皆集中在批判對手的不足之處,而非清楚證明自己適合擔任中華民國總統。 圖為2024台灣總統大選,三政黨總統參選人,左起為民眾黨柯文哲、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報社合成/資料照) 這種傾向也反映在政策發表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國家希望工程」為主軸,關注兒少、青年、銀髮族等多族群的權益。其政策帶給人一種人道關懷之感,展示候選人想要照顧全體選民之信念。 而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尚未完整公開其政見,現有政策口號,多數皆以批判執政黨為由帶出,但其卻未在明確的改善措施上有所著墨。 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甚至連獨立的競選網站都難以查詢,政策說明多在媒體訪問中提出,整個競選過程,多是操作仇恨,而非透過政策牛肉換取選民支持。 選戰剩不到四十天,目前三組候選人只有一組提出完整政見,其他兩組目前只有口號,但政見仍未清晰。其在選舉場合上,多以負面論述為主,缺乏正面表述來吸引選民支持。而這不僅會讓核心支持者感到失望,也使中間選民對政治更加厭惡。使其認為政治所帶來的印象皆為批判,而非正面鼓勵或領導國家的願景。這可能也更加深台灣選民對政治的冷感,產生另一種負面的刻板印象。 筆者還是期待在剩下三十幾天的選舉過程中,能看到民眾黨與國民黨提出更多正面論述,說服選民為何應支持其政黨和候選人。而非只是單純批判執政黨,卻無法提出更好的政策論述,這並非選民所樂見。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3-12-11
當台灣走向國際化 中國卻在去英文化

當台灣走向國際化 中國卻在去英文化

  最近,台北的捷運站指標呈現國際化趨勢,由過去僅有英文和中文標示,逐漸加入韓文和日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的指標卻逐漸去英文化轉向全中文,兩者形成強烈對比。這是否代表著一個國家正走向國際,而另個國家則開始進行鎖國的前奏呢? 近來中國各地指標出現去英文化轉向全中文的呈現。(翻攝微博照片) 由於中國遊客的減少,使得台灣政府積極向其他國家推廣觀光。台北捷運也跟隨著外國遊客增加,將標示從原有的中英文逐漸加上日文和韓文,提供外國遊客在台旅遊更方便的服務。這也是台灣因應中國遊客減少後,將觀光觸角由中國市場擴展至全球市場,所做出的轉變,使得台灣不致因缺少中國遊客而陷入觀光危機。 然而,同時中國卻因其領導人政策而改變高速公路路標,由中英文轉為全中文。這樣的改變也進入校園,中國陸續開始降低英語等外國語言對國家的影響,從禁止小學舉行英文期末考試,到限制小學生補習英文的時間,生活中處處可見中國去英文化的軌跡。也導致中國線上補習平台面臨倒閉,或需要出走轉向其他華人地區來維持生計。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看出,台灣正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擴大視野避免單一市場對經濟的影響。政府也強化對孩童的雙語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用語言認識各地文化。 而中國則走向去英文化,雖然官方宣傳是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歸屬感,但實際上放棄了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在人口紅利減少的時代,中國這樣的做法是否會引發國內經濟更加蕭瑟,使得更多外國企業加速離開中國。其所帶來的影響,從近期中國公布的青年失業率和各國企業紛紛撤出的消息可看出,中國的經濟可能正走向低谷。如果中國再一味進行去英文化工程,可能使其國家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台灣的捷運站指標和中國的高速公路指標展現了兩國截然不同的政策思維。中國利用官方宣導來掩飾自己去英文化所帶來的危機,用誇張的言辭來渲染國內居民的自信,使中國的下一代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而台灣則透過雙語教育、標誌雙語化,使下一代更習慣使用外語,也提升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這樣的結果,使得台灣與中國未來將走向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而我們將會是走向成功的一方。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3-12-08
徐春鶯的問題是她的來歷,不是國籍!

徐春鶯的問題是她的來歷,不是國籍!

近期有消息指出台灣民眾黨考慮提名中配徐春鶯進入不分區立法委員名單,掀起一番爭議。過去,徐春鶯曾被指涉入統戰團體,參與其所舉辦的研討會,媒體也報導過她畢業後曾獲得國家分派的特殊性質工作,並有專屬車輛。然而,徐春鶯卻發聲明否認自己曾加入共產黨及擔任中國國家幹部,使得此事更加啟人疑竇。 新住民擔任不分區立法委員並非罕見,之前就有原籍為柬埔寨的國民黨前立委林麗蟬,以及原來自馬來西亞的民進黨立委羅美玲。新住民擔任立委的重要性在於他們的身分能引起大眾對新住民權益的關注,並從新住民的角度推動相關法律修改,以保障他們在台灣的生活和工作權益。 民眾黨考慮提名中配徐春鶯進入不分區立法委員名單,掀起一番爭議。(取自民革上海市委官微)   現今台灣的新住民人口已超過原住民的人口,其中以中國和越南籍配偶居多。台灣民眾黨原本的算盤,可能意在爭取中國籍新住民的選票,因此提名擁有中國籍背景的徐春鶯。 提名擁有中國籍背景之新住民並無不可,且筆者認為當台灣現在擁有如此眾多中國籍新住民,提名有中國籍背景之新住民是件好事,一來可使中配觀點及需求被眾人所知,也讓其可加速融入台灣之民主社會,讓其認同台灣,以台灣為家。 然而,徐春鶯的過去經歷卻引發了人民對於國家安全之疑慮,立法委員擁有審查預算和調閱重要國家資訊的權力,在有馬文君的前車之鑑下,對於徐春鶯是否適合擔任不分區立法委員,產生了額外的疑問,這也是台灣民眾黨必須深思的問題。 筆者認為,對於已經放棄原有國籍的新住民,或許應以開放和鼓勵的態度,期待政黨提名他們擔任立法委員,這樣不僅能夠讓我們關心到社會長期被忽視的族群,也能夠讓他們的聲音,得以在國會殿堂被聽見。然而,各政黨在提名新住民立法委員時,也應該自我檢視,避免造成其他新住民的困擾,模糊焦點並引發爭端。 台灣民眾黨提名徐春鶯造成的爭議,不僅會加深眾人對中國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也會挑起人民對他們國籍是否會影響台灣國防安全的疑慮,而這並非國人所樂見之情況,也使該族群成為另類政治攻防下的受害者。 筆者建議,若台灣民眾黨對於中國籍新住民議題有所關注,願提名可代表該族群之人,成為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可提名由中國籍新住民所生之子女,成為該政黨不分區立委,這不僅可以讓眾人關注到新住民議題,也能關注到新住民後代在成長過程所面臨之問題,藉此化解提名徐春鶯所引發的負面爭議。 (室內設計師和YouTuber)
楊豐榮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