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誠相關文章

2020總統大選撲朔迷離

2020總統大選撲朔迷離

  總統初選,民進黨由蔡或賴擇其一,是否勸退一方,形成蔡賴配,或依全民調賴脫頴而出。目前所謂霸王條款,全民調是採對比式或互比式,均仍充滿變數。圖/民報資料照   高雄市長韓國瑜一趟香港澳門深汕廈門行銷農產品之行,由於會面香港澳門行政特首之外,與兩地中聯辦主仼晤談,中國對台辦主任劉結一也特別到深圳與韓國瑜見面。民進黨全部動員口徑一致,大肆抨擊韓國瑜作法掉進中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䧟阱。行政院還祭出罰款、修改現行法律,增加所謂韓國瑜條款。 韓國瑜兩度表示沒有意願參選2020總統大選,在高雄市議會答詢時,表示反對一國兩制,均是具有相當政治意義。包括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中國空軍飛越海峽中線,高格調接待韓國瑜,多種壓力之下,口不擇言的禽獸說。兩度鞠躬道歉,但反映民進黨政府的窮於應付。 今年元月,中國主席習近平提出五大談話,對於向來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中國國民黨有些困擾。但是國民黨仍然重申兩岸和平、不排除中國統一、九二共識著重求同存異。唯有兩岸和平共處,經濟民間交流,台灣才能經濟成長,人民生活安全獲得保障。韓國瑜疾呼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國民黨重要人物紛紛跟進。 民進黨打著顧主權護民主,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蔡英文總統四個必要,大力抨擊部分國民黨人士提出重返執政後欲簽訂兩岸和平協定,係賣台行為。欲修改相關法律,對於兩岸政治性協議,比照修憲程序,嚴格控制。甚至包括朱立倫所提出在金門和平宣言,亦納入其中。 台灣人民面對中國文功武嚇,卻陸續推動惠台各項措施,兩岸經貿往來,人民相互流動。台海緊密,中國政治經濟硬實力。台海對峙,形成台灣人民惶恐不安,人民經濟生活受到影響。作為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不理性務實面對,反而以中國打壓,欲以一國兩制併吞台灣為由,製造恐共氣氛,批評對立政黨可能出賣台灣,特別對於引領韓流,最有可能2020總統大選對於民進黨構成威脅的韓國瑜,抨擊已到無所不用其極。 包括蔡英文總統的辣台妹自許,親美抗中的策略顯現無遺。可是施政不佳,形象已經定型,民意支持度無法回昇。打著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以卸任不到兩個月行政院長身份,公然挑戰昔日長官,爭奪總統大選黨內提名。賴仰靠台獨及本土意識強烈者支持,對兩岸高調說法,相較蔡英文,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掌握大約一成五左右傾向台灣獨立的基本票。在民進黨總統全民調占了優勢。蔡英文為了急起直追,冷嘲熱諷韓國瑜與中國唱和,中國政策更傾向強硬,種種措施對於台灣發展,是福是禍,昭然若揭。 民進黨由蔡或賴擇其一,是否勸退一方,形成蔡賴配,或依全民調賴脫頴而出。目前所謂霸王條款,全民調是採對比式或互比式,均仍充滿變數。國民黨是否徵召韓國瑜,何時?如何?領表徴召、勸說韓正式參加初選,為了勝選最後黨中央逕行徵召,不一而足。兩位公開宣布角逐黨內初選的朱立倫、王金平情何以堪。最後是否造成自亂陣腳,為2020總統添加變數。代表白色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然網路聲量下降,被譏為逐漸邊緣化。可是他的動作頻繁,近日的幾項民調結果,均維持一定支持度。尤其在四十歲以下年輕選民,受過大學教育,以及中間獨立選民,實力不可低估。 較之2016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在選前八個月,民調一路維持領先,今年兩大政黨提名迄今未塵埃落定。即使不久即可呼之欲出,但是共同面對第三勢力的柯文哲。鹿死誰手未定之天,2020總統大選仍有一段時間,呈現撲朔迷離。
林嘉誠 2019-04-06
蔡政府的政務官們

蔡政府的政務官們

  一連數天,又有三位現任或昔日部會首長頻出狀況,己轉任國安會議諮詢委員的前法務部長邱太三涉及桃檢關說案疑雲。圖/民報資料照 一連數天,又有三位現任或昔日部會首長頻出狀況。國家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因為假新聞處理不力,遭行政院長蘇貞昌公開的暗諷,請辭獲准。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韓國瑜到中國積極推展農產品,高唱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或許中國文攻武嚇,動作不斷,高規格接待韓國瑜,軍機有目的穿越海峽中線。作為兩岸主管部會首長,苦口婆心語重心長。說出人若只顧腹肚與禽獸有什麼差別的禽獸說。為此兩度鞠躬道歉。 己經轉任國安會議諮詢委員的前法務部長邱太三涉及桃檢關說案。法務部長涉及關說,事態嚴重,身為全國最高法務部門,監督檢察、調查、廉政、矯正等重大業務。如果涉嫌違法,一定追訴到底,負起政治法律責任。以往蕭天讚法務部長,馬王之爭時法務部長,均因此鞠躬下台。 賴清德卸任行政院長不到兩個月,以承擔任為由,公然挑戰昔日老闆總統蔡英文的連任。民進黨若干人士唯有以民進黨民主自由競爭為由,自我合理化。其實此種在民主正常國家十分罕見。總統最親信、權力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閣揆,公然挑戰老闆連任。除非老板施政不力、領導風格偏差、執政路線爭議,否則不可思議。難怪包括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家變稱之。 蔡政府政務官荒腔走板 蔡英文執政三年,政務官們荒腔走板情事不勝枚舉。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仼委員陳英鈐因為去年九合一選舉,與十項公投案合併舉行。事前規劃不周、事情發生時,危機處理捉襟見肘,造成選舉大排長龍,選民怨聲載道,出現一面投票一面開票,嚴重影響選舉公正性。鞠躬下台,連帶負責的副主委仍然代理主委迄今。日前提名一位剛剛連任雲林縣長失利的李進勇。首次打破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無黨籍的政治慣例。 轉型正義何等重要,超然獨立處理司法判決、整理政治檔案,還原歷史真相,處理威權遺留,追究元兇責任,推廣轉型正義理念。如此兼具多重民主、教育、法治、歷史、心理的部會。副主任委員張天欽的膽大妄為,造成軒然大波,全國嘩然。辭職下台,卻未追究政治道德責任。主任委員黃煌雄當然有監督不周難辭其咎,也跟進下台。蔡英文將轉型正義視為七大改革政績之一,卻坐令此種荒誕不經情事發生。事隔半年,正、副主任委員仍然未正式提名,任由一位委員代理。整個組織公信力蕩然無存。 用人有違常規缺乏周慮 管中閔台灣大學校長案,更是可以列入歷史。三位教育部長為此下台,尤其第三位教育部長葉俊榮不惜與閣揆翻臉,如此重大決定,數分鐘前才告訴閣揆,令長官措手不及,隔日長官勉為其難同意辭職。至於蔡英文在整體事件,究竟扮演何種角色,迄今仍一團迷霧,真相未明。但是拖延一年的教育大案,充份暴露政務官的用人,缺乏遠見周慮,一年之內,為了一位大學校長任免,三位教育部長蒙難。首位下台的潘文忠,卻在敗戰內閣蘇貞昌組閣,又重作馮婦,令大家嘖嘖稱奇。還其清白,或政務官人才來源匱乏。 敗選人士組閣或許仁智互見,但是不尊重選民意願,有違政治常規。蔡英文政府若干措施,遭人詬病,即是不少有違常規的情事。原高雄市政府團隊,出任部會正副首長、國營企業董事長的人數之高,令人咋舌。此一團隊如果表現優異,大家無權置喙。可是去年年韓國瑜風起雲湧,秋風掃落葉。一葉知秋,中央政府執政品質優劣,不言而喻。 政務官是政府的骨幹,領導常任文官為國為民全力以赴,視為天職榮譽、使命。有權任免政務官的總統,領導能力良否,識人之明、用人唯才。心胸開闊廣結善援,廣納優秀人才,加入團隊,充份授權,肩負重責。所謂良相佐國,自己閣揆公然挑戰,情何以堪。執政良否,人民已有判斷,即使自忖已經盡心盡力。重新檢討再出發。可惜時不我予,民誷低落不振,街坊民衆心聲,黨內初選面對嚴苛自家人挑戰。政務官的任用 嚴重缺失,應是主要因素。
林嘉誠 2019-04-03
台灣民意最佳的資料庫

台灣民意最佳的資料庫

  台灣民意基金會在游盈隆教授領導下,以嚴謹的學術規格,每月公佈效度丶信度俱佳的國是民意調查報告,堪稱了解蔡英文主政將近3年期間最佳的資料庫。圖/民報資料照 台灣民意基金會成立迄今發表第34個調查報告,基金會在游盈隆教授領導下,以嚴謹的學術規格,每月公佈效度丶信度俱佳的國是民意調查報告,堪稱了解蔡英文主政將近3年期間最佳的資料庫。在民意調查幾乎浮濫成災的台灣,更是難能可貴,明智的政府如果能夠善用該會資料,應該可以更了解民心向背,針對問題,規劃更多良好的公共政策。可惜往昔民進黨完全執政的政府,未能善加運用,錯失不少機會。 此次調查報告,內容相當豐富,但是彼此之間互相關聯,綜合提出下列心得。 一丶蔡英文聲望仍然低落,32%贊同度,54%不贊同處理國家大事方式,與歷次調查結果比較,並無起色。雖然蘇內閣整體施政表現昇高,48%滿意度,36%不滿意,較上次調查提高12%。蘇內閣快速處理問題,宣布利多政策,閣揆個人形象等,可能是原因。 二丶賴清德宣布投入民進黨總統初選,引起不少民意迥響。高達6成支持,將近3成(29%)不支持。採取全民調產生總統提名人的民進黨,結果呼之欲出。不論中間選民,或認同民進黨或國民黨選民,賴均遙遙領先蔡英文。蔡英文投票支持度26%,將近三分之二不看好,只有四分之一看好。但是與四個月前民調結果比較,蔡上升6個百分點,賴則下降5.7百分點。 賴清德參選效應不可忽視 三丶賴清德與國民黨可能候選人:朱立倫丶韓國瑜競爭,賴清德均維持領先。賴丶韓分別是48%丶41%;賴朱則拉大差距,53%丶34%。加入柯文哲亦然,賴清德領先,韓國瑜第二,柯文哲殿後。國民黨由朱立倫上陣,賴柯朱排名更迭,賴仍領先,柯文哲第二,朱立倫敬陪末座,支持率分別是:36%丶30%丶22%。其他民調綜合顯示:第一丶柯文哲支持度下滑,元月時,柯領先賴及朱,此次調查結果,如果柯丶賴丶韓,柯文哲掉到第三,國民黨由朱立倫出征,賴仍領先,柯次之,朱殿後。第二,韓國瑜勸進聲浪有增無減,但是支持熱度漸漸降低;不論一對一賴清德,或是頼韓柯三角督,均不及賴清德。賴韓兩雄對峙,賴以48%領先韓的41%。第三,朱立倫在三強對峙居落後;第四,韓國瑜如果不選,部分票轉向柯文哲;第五,賴清德參選效應不可忽視。 頼清德宣布角逐民進黨總統初選,引發各界討論,評價仁智互見,但是創造議題,包括特赦阿扁丶務實台獨等,皆成為近日聚訟紛耘的焦點。民調領先是否與此有關,可以想像。未來發展如何,民進黨蔡賴配是否成局,應是未來政局發展的變重要變數。 四丶政黨認同部分,此次調查有若干變化,包括中間選民比例降低,認同民進黨比例再次高於認同國民黨比例。原因何在,可能剛剛完成立委補選丶兩岸緊張情勢昇高,總統初選正式展開等有牽動。基金會長期探討政黨認同變化,國民黨認同者一度高於民進黨認同者,此次調查結果又翻轉,十天前立委補選有雷同現象。中間選民剩下二成四,以前曾高達四成八,頗值得探討。 五丶重大政策包括核四是否重啓,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支持反對比例均在四成到四成五左右,與兩大政黨針鋒相對,是否連接,値得討論。上述兩大議題攸關能源政策,台海和平共處,國家未來走向。 依時間序列累積資料,比較分析,係民意調查基金會的強項,因此每次調查報告,均彌足珍貴,頗具意義。將近3年的累積,成果豐碩,成為名實相符台灣民意規模最大丶內容最充實的資料庫。相信現在丶將來均成為不可或缺的知識典藏。
林嘉誠 2019-03-25
民選總統:我見我思

民選總統:我見我思

  民進黨應虛心反省,作為中央政府執政黨,自己的優勢及劣勢,包括心態方面,執政者沒有抱怨的權利,不宜凡事諉過,對各種異見丶在野黨及團體個人,均應尊重。圖/總統府(資料照) 2020總統大選已經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蔡英文總統代表民進黨角逐連仼,十之八九成為事實。國民黨方面,初選辦法(民調與黨員投票:73比)正式頒布,但是為了勝選,醞釀支持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的聲浪必會有增無減。三個太陽:朱立倫丶王金平丶吳敦義,前兩人已經正式宣布參選,吳也動作明顯。國民黨最後由誰出線,仍是未定之天。台北市長柯文哲宣稱今年6月之後再回答媒體詢問,但是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柯粉的欲罷不能,中間選民、年輕世代的動向思維,蔡英文民調支持度甚難大幅回昇,憂心台灣前途本土意識濃厚者可能另覓新人,柯角逐總統機率不低。 總統民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攸關未來4年的國家福祉、人民利益丶政策內涵丶政府重要人事。台灣處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經濟情勢,中國大陸對台灣明顯立即的壓力,習五條丶一國兩制丶中國統一等框架,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民選總統,如何理性務實因應,既能秉持立場,捍衛台灣人民現有的民主自由人權制度,又能降低人民的憂慮不安。坦然而言,目前民進黨與國民黨有意角逐總統的參選人,所提出的談話政策內容,均有失之偏頗之處,無法完全取信於廣大民眾。 再者,台灣內部政治丶經濟丶社會等問題層出不窮,亟待睿智丶有價值理念丶國際視野丶領導才能、親和及溝通能力的民選總統。用對人擺對位置,仼用有魄力丶高瞻遠矚的政務首長,領導常任文官,制定可長可久丶反映民意丶沒有政黨一己之私的政治丶經濟丶教育丶社會p丶產業丶文化等公共政策。2016 年,國民黨政府因為8年執政不當,民心思變,總統與立委選舉大挫敗,民進黨首次取得行政丶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 與2000-2008年民進黨首次政黨輪替執政比較,2016 年如魚得水得天獨厚,蔡英文政府可以隨心所欲,透過立法丶行政部門命令及政策規劃,充分兌現政見丶施政理念。可惜諸多因素,蔡政府民意支持度日愈下滑,人民怨聲迭起,2018 年地方選舉空前未有的失敗。將近3年執政缺失,包括蔡本人丶民進黨從政人士丶媒體丶網路丶政治評論者丶各階層民眾丶團體等,均有仁智互見的看法。包括軍公教年金改革,過程手段結果造成退休軍公教人員及家屬的反彈。一例一休制定,勞資雙方均不滿意,抗議此起彼落。兩岸緊張對峙,邦交國下降,外交失利,人民感受經濟生活受到影響,人進來丶貨出去丶高雄(如改為台灣亦然)發大財,韓流現象反映民心動向,不言而喻。環境保護衍生諸多爭議:汽機車汰換,燃媒發電何去何從。能源政策針鋒相對,核電存廢,風力丶太陽能等綠能方案是否不切實際,造成人民缺電及電價上漲等疑惑。 轉型正義是嚴肅而必要的課題,但促轉會張天欽事件所造成傷害,至深且鉅。包括中選會丶促轉會丶不當財産處理委員會丶NCC丶公平交易委員會等行政獨立機關,必須超出黨派,任用人員務必謹慎公正。民進黨政府3年用人方面,受到不少詬病,同溫層太多丶集中某些派系丶專業性不足丶領導能力欠缺丶胸襟狹隘。加上不能善用常任文官的專長,無法引進散佈在學校丶智庫丶企業丶民間社會的人才及真知灼見。缺乏溝通宣傳,經濟丶政治現實,已令不少民衆怨言,沒有有效的政策說明,或反其道而行,必然變本加厲。 民進黨應虛心反省 執政者無抱怨權利 作者研究丶參與觀察政治經濟40多年,在民進黨主政的台北市政府(1994-1998 )丶中央政府(2000-2008),擔任12年政務首長。民進黨及其前身的黨外,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有其不可或缺角色。但是台灣已經完全民主化,人民企盼生活品質丶安全穏定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兩岸降低對峙避免㫒高衝突,尤其年輕世代的永續未來。民進黨主要從政人士應該虛心反省,作為中央政府執政黨,自己的優勢及劣勢,特別是劣勢不足部分。包括心態方面,執政者沒有抱怨的權利,不宜凡事諉過,有察納雅言胸襟,對於各種異見丶在野黨及團體個人,均應尊重。行事作風及決策模式避免一意孤行,前後不一;居高位者的言語舉止,要有風範高度,與現實不脫離,黨籍民代若干的酸言酸語,毫無必要,有損執政政府形象。 長期缺乏人才培養,尤其財經丶國際丶兩岸等;對於文官不夠尊重,在野黨習慣不易調整,為人處事充滿心機,互信基礎薄弱丶排斥優秀人才等政治文化,也是3年完全執政失去民心的重要原因。 2020 年總統大選,國民黨來勢洶洶,但內部矛盾,充滿變數。民進黨形象能否短期翻轉,柯文哲是否參與,人民對於藍綠政黨長期對峙的不耐,均值得探討。台海形勢兩岸發展,影響人民福祉至深且鉅,安全和平及民主自由人權,如何兼顧,人民引領企盼,有良知丶遠見的總統候選人,不能辜負人民期待,相信理性選民更會智慧抉擇。
林嘉誠 2019-03-10
民進黨與第三勢力

民進黨與第三勢力

民進黨與新崛起第三勢力如何分進合撃,攸關明年立委選舉,影響國會未來四年運作。(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民進黨選舉對策會為了區域立委的提名作業,絞盡腦汁,在艱困地區如何徵召優秀黨員參選,抑與第三勢力合作,共同推薦人選。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柯文哲現象,以及政黨弱化趨勢,民進黨如何把握機會,與第三勢力合緃連橫,在立法院席次擴增,否則即使贏得總統大選,重踏2000-2008年覆轍,國民黨等仍掌握立法院半數以上席位(2001年泛藍超過半數),行政部門動者則咎,無法順利推動政務。 立法委員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得票率大幅下降,民進黨增加不少。但是柯文哲在台北市異軍突起,雖然部分因為民進黨未推派人選,但是他的選票絕不等於民進黨。民進黨在縣市長的得票也不可能全部化為區域立委。中間選民比例增加,年輕選民認人不認黨,淺藍選民放棄投票或支持中間派候選人。此種投票模式改變,在明年立委選舉,應該不會變化。 英國國會議員選舉,也出現此種現象:兩個主要政黨(保守黨丶工黨)總得票率下降,第三勢力(獨立黨丶蘇格蘭黨)得票率增加。年輕選民支持第三勢力比例不可低估,但是認人不認黨,原先代表第三勢力的自民黨式微。紐約時報一篇報導指出,兩大政黨支持率由數十年前的九成,降為六成,第三勢力紛以不同面貌出現。不僅是英國政治的寫照,也是歐洲主要民主國家的共同趨勢。政黨弱化,政黨認同選民比例降低,尤其年輕選民,抗議性投票,積極參加,以政策為投票支持考慮。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網路社會的成型,選舉趨勢及政黨政治可能發展,均充滿變數。台灣的民主政治丶政黨型態,均待充實。政治文化丶政治行為與民主先進國家迥異,又處於特殊國際地位,中國大陸因素,兩岸特別關係,人民國家認同分歧等,選舉模式,政黨政治變遷,均較難完全掌握。國民黨力量下降,民進黨相對支持度上升,但是總統選舉或許占了便宜,立法委員選舉,則不能如願。 民進黨內部角逐者衆,包括艱困選區,黨員當仁不讓。第三勢力以近年崛起的公民組合為主,分成時代力量及社民黨。他(她)們爭取多少年輕選民丶中間選民或原淺藍支持者,尚待觀察不得而知。如果與民進黨協調不成,在區域立委選舉,對於民進黨必有不利影響。國民黨與民進黨四年前五五:四五比值選區,經過近年改變,可能改變為四五:五五。可是第三勢力瓜分,席位可能仍由國民黨籍取得。政黨選舉,則衝撃台聯,除非修改憲法,政黨門檻調降,但明年立委選舉仍適用百分之五門檻,直接或間接不利台聯及民進黨。 第三勢力迄未掀起類似柯文哲巨風,柯的高智商丶飽讀書籍丶作風與長期台灣政治人物大相逕庭丶快狠準決策模式,本來就不常見。目前第三勢力推薦人選,部分在都市地區,可能獲得較多支持。民進黨如果沒有適當人選,應該優先支持。例如台北市一些選區,三年前民進黨提名或支持者,實力薄弱,間接影響總統選舉。此次黨內角逐者,不少去年底剛剛當選連任市議員,也不宜提名。 民進黨與新崛起第三勢力如何分進合撃,攸關明年立委選舉,影響國會未來四年運作。第三勢力並非等於新興公民組合,新黨丶親民黨等非國民黨的泛藍支持者,也不可低估,也有一定實力,並可能接收部分從國民黨分離的選票。這些廣義的第三勢力,民進黨為了贏得總統大選,均須掌握。
林嘉誠 2015-05-07
陳水扁與蔡英文

陳水扁與蔡英文

扁案必然影響民進黨及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做為民進黨主席丶總統提名候選人的蔡英文,如何拿揑,本來挑戰不小。(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民進黨前發言人徐佳青在美國一席有關陳水扁政治獻金及陳致中參選立委的談話,引起一些漣漪。徐已辭掉發言人獲准,蔡英文也公開表示徐未經查證的發言不妥,對於扁案的態度,一貫要求司法部門秉公處理。一些周邊人士紛表意見,不同政治立場的媒體丶人物,見縫插針,相信陳水扁丶蔡英文兩人的政治智慧,可以迅速化解風波。 徐本人強調係以個人身份發言,與民進黨無涉,更與蔡主席沒有關聯,外界不要大作文章。只是當時仍具有民進黨發言人身份,應該謹言愼行,造成不必要困擾。去年民進黨另位年輕律師發言人,時常以個人身份投書報紙,也不恰當,最後正式離職。 2008年民進黨大挫敗,小英接任黨主席力挽狂瀾,表現可圈可點。同一時間扁案爆發,陳身陷囹牢六年多。扁䅁事實真相,坦然而言,迄今模糊欠明,司法調查及事實之間,支持者或反對者各取所需。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況且牽涉當年法律欠明的政治獻金問題,更是外人無法一清二楚,如置五里霧中。國民黨的推波助灁,馬英九政府三不五時,拿扁案大作文章,消耗攻擊民進黨。 扁案必然影響民進黨及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做為民進黨主席丶2012年總統提名候選人的蔡英文,如何拿揑,本來挑戰不小。不可能完全滿足阿扁死忠支持者,迄今依舊。蔡早期受到李登輝總統賞識重用,2000年推薦給陳水扁,歷任陸委會主委丶不分區立法委員丶行政院副院長,表現傑出,頗受阿扁肯定。作者與兩人相識多年,陳在總統任內,與作者私下晤談時,多次肯定蔡英文。 最近一月,作者有機會與陳水扁丶蔡英文分別私下晤談,他(她)們提及對方時,也均持正面丶肯定態度。去年十二月,作者告知蔡主席,阿扁有機會保外就醫,小英也樂觀其成。兩位均政治歷練豐富,頗具政治智慧,係國家元首級政治領袖,陳如果未有徐所稱,無妄之災,以陳的經驗,政治圈本來人多口雜,是非不斷,應可平常心對待。陳致中投入政壇,角逐立委席次,應有心理準備,不可能一帆風順。 蔡英文應與徐個人發言無關,但有此次事件,務必責成身邊人士,虛心愼言。未來十個月總統之路,有心人士虎視耽耽,本人之外,周邊團隊丶幕僚不可犯錯,波及蔡本人及選情。蔡一定要有危機處理能力,應付各種可能狀況,此次表現尚佳。真正追求台灣民主政治的人士,不宜小題大做,或僅因個人情緒,無的放矢。
林嘉誠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