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潘美智)
潘美智相關文章
加拿大國慶,有個「台灣日」
今年(2017)是加拿大建國150周年,舉國上下為了這個大日子,從年初開始就慶祝活動不斷,尤其國都渥太華更是熱鬧。眾多節目中,特別推出了「渥太華歡迎全世界」(Ottawa Welcomes the World)的計畫,邀請各國使館及外交機構參與,以各種活動來呈現各族裔的文化特色,以反映加拿大多元文化多采多姿的面貌。 七月一日是加拿大的國慶日,台灣也受到邀請,在渥太華的台灣代表處和台灣同鄉會合作之下,選擇了七月九日為「台灣日」(Taiwan Day),一起共襄盛舉。活動由市政府提供場所,主要在渥太華市中心「蘭斯棟公園」(Lansdowne Park)裡的「園藝大廈」(Horticulture Building)舉行。台灣提供的節目內容豐富、以介紹台灣近況及文化為主,包括陶笛演奏台灣民謠、台灣舞蹈、插花、扯鈴、茶藝、台灣美食…,深獲大家喜愛;其中還穿插放映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來介紹台灣美麗大地,又播放一部馬偕博士的影片,描述他從加拿大去到台灣之後,如何在台灣傳教及行醫,長年貢獻於台灣。而現場展示攤位中,尚有觀光旅遊促銷手冊、教育機會介紹等,供觀眾隨意拿取。那天參加觀眾很多,興緻很高地穿梭在各展示攤位前,收穫滿滿。 當天渥太華市長和幾位加拿大議員也都前來捧場,表達加台關係的友好;最令人感動是日本大使親自出席,並和市長及加拿大政要一起上台致詞祝賀,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日本官員對台灣的公開支持,也可算是台灣外交的一點突破吧。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當天致詞的加拿大政要在提到台灣和加拿大時,用詞都是「我們兩國」,大家都覺得這是對台灣的民主和進步表示讚賞支持。 以下兩張照片分享「台灣日」的風光:一張是在會場入口處以蘭花拼湊成的台灣地圖前,義工們的合照。我們都穿上台灣原住民的背心當制服。另一張是在講台上慶賀台灣日的大合照,可以看見台灣代表夫婦、渥太華市長、幾位議員、以及日本大使(最左邊那位)。 (台灣日會場入口,圖/作者提供) (「台灣日」與會貴賓合照,圖/作者提供) 據渥太華市的主辦單位統計,這次共有四十二個國家參加祝賀加國150 周年國慶活動。除渥太華外,在其他城市的台灣同鄉也相繼推出慶祝活動,一方面慶祝國慶,另一方面對多年來在加拿大得以安居樂業表示感激,像多倫多 (Toronto)於八月底在安大略湖濱舉行「台灣嘉年華會」,溫哥華(Vancouver) 的台灣同鄉則在八月七日有「台灣日園遊會」,由大溫哥華同鄉會主辦,搭起三十多個帳篷,場面相當盛大熱鬧;九月二日至四日勞動節,由「亞裔活動協會」主辦的「台灣文化節」(Taiwan Fest),是請台灣年輕一輩的Charlie Wu主持,日本朋友也提供節目參加演出。十一月更將在聯邦政府的傳統基金 (Heritage Fund)贊助下,舉辦150周年國慶年終慶祝會。 擔任義工的台灣同鄉們,一則因能為自己的家鄉舉辦「台灣日」 興奮不已,再則感念加拿大社會尊重多元文化的包容開放,讓大家得以安身立命,因此都盡心盡力。為了為台灣爭光,大家都全力以赴,就算腰酸背痛,第二天回家休養就是,只要能乾淨俐落地用「台灣」這個名字,不必拖泥帶水地用「中華台北」或「中華民國」,再辛苦也值得;我們深深體會,台灣人要為台灣發聲,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同、尊敬和支持。 另一方面義工同鄉們大多數是 1960 年代的留學生,當年的青青學子現在都已是銀髮族了,那些在加拿大度過的歲月,甚至長過在台灣的年日。我們心繫台灣,熱情不減當年,但我們對加拿大的民主自由,讓我們得以和平快樂地過日子,實心存感激。我們認同加拿大的價值,驕傲地成為來自台灣的加拿大人。我們為故鄉舉辦台灣日,以不同的角度呈現介紹台灣文化給主流社會,增加加拿大人對台灣的認識,提高台灣的能見度之外,同時,我們也真心喜悅地為加拿大慶生。 當然,我們的第二代都知道他們的原生地是台灣,但成長在這個英、法雙語國度的他們,可算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而且也都逐漸進入社會服務了,更不乏相當傑出的例子。在今年5 月9 日,這三位台灣裔的第二代年輕女性在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大選中當選為省議員, 且三位都獲選入閣,中文網站登錄的漢文姓名是:陳葦蓁,Katrina Chen,兒童事務廳長;康安禮,Anne Kang,長者事務部長;馬博文,Bowinn Ma,交通聯線部長。 然而,同鄉會的傳承因為來自台灣的年輕留學生的日漸減少,的確出現不少問題,而我們的第二代對台灣的歷史、政治的複雜又無法切身了解,要順利接棒有一定難度。我們只好努力吸納來自台灣的年輕人。此所以這幾年來, 我們儘量遴選年輕的會員當會長,但時間並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更令我們心痛的是:反觀台灣,國家認同都還分歧,還有那麼多人不知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和包容和平,竟還高舉五星旗,嚮往獨裁高壓的中國,怎不令人憤慨他們的無知與忘恩。 作者:潘美智 旅加拿大台僑,長期參與海外台灣人社團和事務,關心台灣國內民主和國家的正常化。在加拿大舉辦慈善活動,讓加國主流社會認識台灣,努力為台灣發聲,增加台灣的能見度。
潘美智
2017-10-1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