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志忠)
林志忠相關文章
「苛責防疫」來自兩個盲點
日前,蘋果日報刊登了現居新北市八里的路透前南亞、北亞總編輯Phil Smith的投書〈苛責防疫:一位在台英國人的疑惑〉。該文邏輯清晰,論點明確,結論說:「台灣是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在我看來是全方位的勝利,這個國家的國民,包括反對黨,都應該有這個體認。」 個人認為,台灣社會的「苛責防疫」心態源自兩個盲點。其一是在野黨在政策與視野各方面都提升無方,更無視國際現況,因而淪為為反對而執意反對。 其二是民眾及媒體普遍患有根深柢固的「零的迷思」。零的迷思猶如大小考試一律追求滿分或第一志願,以為人生和社會都可以永遠在事先劃定的範圍之內及固定的軌道之上運行。 追求「零檢出」和「零確診」就像一位資優生(及家長)為要求考試永遠滿分而付出龐大代價,因而失去了其他許多面向的可能性和多彩多姿。更何況,零檢出是一種不符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概念,過度執迷其中容易淪為偽科學。 如果社會整體不堅持零確診,但做到感染人數在醫療能量照顧範圍之內,衛福部及醫護人員應可以走出一條更長遠和更寬廣的道路,並能以更多心力思考和佈局如何開發疫苗,和疫苗接種的優先順序等大局。 個人覺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其實不用每天召開記者會,指揮官更無須每天親自上場說明。除非有突發嚴重狀況,每天藉由媒體公布和每隔幾天召開一次疫情說明記者會,應該就足夠了,民眾必能諒解。 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保持彈性,是為了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感謝醫護人員一年多來的高度警覺性、堅實專業能力,與富於同理心的責任感。 (作者為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及電子物理系教授)
林志忠
2021-02-19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