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2019.7.4 立法院三讀通過政治檔案條例
「轉型正義都沒在做去搞什麼同婚」「民進黨把陳文成事件資料列永久機密」「蔡英文被共匪滲透」,這類疑似中共對臺資訊戰的話術,相信大家都聽到爛了,平常也一堆查無任何資料的假帳號跑來留言這類言論。但的確也有不少人真的相信。 而就在7月4日這天,「政治檔案條例」草案終於三讀通過。根據三讀條文,政黨、附隨組織和黨營機構持有的威權時期政治檔案,經促轉會審定為國家檔案者,必須在指定期限內移交檔案局管理,如果拒絕移交檔案,最高可處500萬元以下罰鍰,如果毀棄、隱匿檔案,更可處5年以下徒刑,未遂犯也要處罰。 在「政治檔案條例」通過之後,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有關的史料,將有望一一攤在陽光下,過去被視為「政治懸案」的陳文成命案、林義雄血案等案兇手或許將現形、眾多白色時期的冤錯假案,也終於有機會在促轉會及研究者的努力之下真相大白;該法條明訂的罰則,也能避免先前婦聯會擅自銷毀政治檔案等荒謬情事再度發生。 臺灣人戰後遭外來的中華民國政權長期極權統治,不甘被外來少數不合理統治的有志者以武裝革命等方法試圖取回政權一一失敗。無可選擇下只能走「體制內」,用他們中華民國訂的遊戲規則,犧牲無數人的生命、家庭,一點一點推動民主,花了幾十年才終於在2016年首次同時取得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勝利。但隨之而來的,除了面對整個國家機器遍佈黨國鷹犬的困境,還有人民經歷數十年多個世代被思想改造的現實,內有不惜出賣臺灣也打死不願融入的一群人,外有用各種惡劣手段試圖併吞的中國,而民主價值更成為其藉機製造混亂的工具。能客觀理性思考的人都不難理解,臺灣人要執政到底有多艱困。 轉型正義對許多人來說,是讓諸多不公義事件能被合理處置而畫下句點,社會走向真正和諧的開始。但對昔日身為加害者的外來黨國體系來說,卻是直接危及其統治正當性、衝擊其寡佔不合理利益的嚴重威脅。於是潛伏在國家機器裡的鷹犬們死命扯後腿、加害者集團及其支持者寧可選擇和昔日敵營中共合作、配合散佈謠言製造不安,甚至反過來宣稱自己被迫害,叫囂「滅東廠」翻桌。昔日種種慘無人道的屠殺、滅門、暗殺、結構性迫害歷歷在目,加害者卻逍遙法外囂張叫囂,令人感嘆公理何在? 而「政治檔案條例」終於通過,對比那些批判「轉型正義都沒作」的話術,多少人在努力的事情是如何難以被看見。人們是否輕易被謠言蒙蔽?在跟風批判之前,是否已花時間了解足夠的客觀資訊?即使 「政治檔案條例」 通過了,若沒有足夠的民意支持,繼續被這些謠言分化煽動,轉型正義豈有推動的可能? 轉型正義的關鍵、能處理到什麼程度?也許真正的癥結在於,人們的智慧長到什麼程度。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7-04
1950.6.25 韓戰爆發
1950年6月25日,北韓全面朝南韓發動攻擊,韓戰爆發。 黨國教育長期灌輸我們: 「要不是我們帶來黃金建設臺灣,你們早就完了」 「要不是我們守護臺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聽慣這些說法,難道不覺得奇怪,一路被打趴逃竄追殺到無路可逃的殘兵,為什麼逃來臺灣忽然就能抵抗中共了? 而這些黨國教育也給我們一種臺灣戰後理所當然歸中華民國所有的印象,「馬關條約失效」、「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之類的論調相信大家都聽到耳朵長繭了。 但事實上,臺灣戰後的歸屬及命運是一連串各方勢力消長衝突下的總結,過程中充滿變化與不確定性,絕非如黨國教育所言的「理所當然」。而在這些變局中,1950年爆發的韓戰可以說決定了臺灣往後數十年的命運至今。 事情從二戰日本戰敗後說起,戰勝的盟軍委請蔣介石派員來臺接受日本投降,在簽約確定歸屬前對臺進行軍事代管。但這齣劇本在1948年起了變化,蔣介石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開始有了「到底誰代表中國?」的疑問。 同時蔣開始將一些機構人員陸續撤往臺灣,未來將臺灣作為逃亡地點態勢明朗,中共也意識到這點,原本支持臺灣獨立的立場在1949年初轉變為要「收復臺灣」(想想與中素無冤仇的臺灣是怎麼惹上中共的?)。 而美方對於中國內戰的變化,也開始考慮承認中共為中國合法政權且愈來愈積極但卻碰了釘子,但同時美方內部也傳出有將臺灣轉由盟軍、聯合國或美國…管理,以免臺灣落入中共手中形成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缺口的主張,而引起蔣介石跳腳(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書:https://goo.gl/iZf8An)。 1949年,蔣介石殘兵陸續逃亡至臺灣,衰尾的臺灣也因此成為中共著手攻擊的目標,而蔣介石面臨被美方放棄兼大量殘兵軍餉即將斷炊的窘境,大量臺灣人被徵召至前線替其抵擋追兵。另一方面中共在古寧頭戰役失利後,意識到要渡海攻臺需要爭取蘇聯支援建立海空軍,之後在蘇聯、朝鮮、中共一連串決策選擇下,韓戰於1950年6月爆發。韓戰局勢的變化,使得美方對蔣轉而支持,源源不絕的美援挹注下,使臺灣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同時也使得已在中國遭殲滅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長久寄生在臺灣遂行極權統治。 臺灣戰後的命運就是如此曲折而複雜,從一開始被軍事代管、之後被中華民國政權選為逃亡地而惹上中共、韓戰爆發後美國的介入使得外來中國政權在臺長期極權統治,沒有自己國家的臺灣人只能在無奈中任人支配擺佈。 而了解來龍去脈的人,只能看著腦被洗得死去活來的歷史文盲三不五時冒個兩句 「要不是我們帶來黃金建設臺灣,你們早就完了」 「要不是我們守護臺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歷史文盲 #邏輯智障 #文化白痴 通常是三位一體 #三聲無奈 延伸閱讀: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https://goo.gl/5zwJdB 1950太平洋之鑰 – 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你還在相信「帶來黃金解救臺灣」的鬼話? http://www.twmemory.org/?p=10647 圖 美軍第七艦隊航空母艦胡蜂號 USS Wasp (CV-18)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25
1991.6.21 中華民國政權萬年國會終結
原為二戰後盟軍委託蔣介石暫時軍事代管地的臺灣,在中華民國政權於國共內戰中兵敗如山倒的狀況下,竟未經盟軍同意直接率殘兵逃過來賴著不走。臺灣人立即被徵召至前線為其抵擋追兵,在1950韓戰爆發後美國對ROC轉而支持的情形下,中華民國政權也得以在臺展開了長期的威權統治、白色恐怖。臺灣人無端捲入他們的恩怨,付出慘痛代價,即使犧牲無數人走向民主化,依然得揹負沈重的包袱至今。 「萬年國會」現象即為「沈重包袱」案例的冰山一角,原來中華民國這個外來政權逃來臺時,他們的「中央民意代表」也跟著來到臺灣,等著要「反攻大陸」實際上卻永遠無法改選。 這些「中央民意代表」一待就是幾十年,逐漸老去,提著點滴、尿袋開會的「萬年國會」一如中華民國據臺的荒謬。 1990年4月3日,立委陳水扁等人提出了釋憲聲請,主張大法官先前的解釋已經和現狀不符,應該再行考慮,大法官做出釋字第 261 號解釋:「為適應當前情勢,第一屆未定期改選之中央民意代表除事實上已不能行使職權或經常不行使職權者,應即查明解職外,其餘應於中華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終止行使職權,並由中央政府依憲法之精神、本解釋之意旨及有關法規,適時辦理全國性之次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以確保憲政體制之運作。」 1991年6月21日,565位國大代表終於全數退休,自中華民國政權逃竄來臺已整整41年餘。這背後各種形式的支出,臺灣人只能毫無選擇的乖乖繳稅全數買單。 這些「中央民意代表」流落他鄉的人生固然有其值得同情之處,但我們卻很難聽到,有人願意對提供土地安身、長期納稅付錢豢養的臺灣人說一聲感謝。 圖為抗議萬年國會的野百合學運一景,引用自「數位島嶼」。 延伸閱讀: 精準了解二戰後臺灣的命運變化的來龍去脈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https://goo.gl/5zwJdB 「要不是國民黨,臺灣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http://www.twmemory.org/?p=9761 1950太平洋之鑰 – 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21
1947.6.19台灣紅茶守護者 新井耕吉郎逝世
魚池紅茶生長在臺灣的「內地」南投,幾乎成為今日造訪阿里山和日月潭的遊客人手一袋的伴手禮。事實上,魚池紅茶早在八十年前就已征服不少茶客的心,乘著日本時代近代化發展與國際化的浪潮,紅上世界舞台, 1926年,一位年僅22歲的農業專家新井耕吉郎來到臺灣,服務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身為該所的技手,他的工作就是四處尋覓適合栽種茶葉的地點。經過長達十年的研究生涯,終於讓他在1936年「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成立前夕的試驗地點評選任務中,發現日月潭魚池鄉一帶,因為有充足的水氣、日夜溫差大,將是栽種紅茶的寶地。 於是,他投入農業試驗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攜著妻小開墾七十一公頃的土地,在魚池建造台灣第一座錫蘭式紅茶廠「持木製茶廠」,並且帶領民間團體、會社經營紅茶種植與銷售。根據當地紀錄,1939年的魚池茶區已經廣達三千公頃,佔臺灣紅茶外銷產量的九成之多。 新井耕吉郎在魚池服務時,正值戰爭最烈的時期,但是他頂住了戰爭帶來的經濟緊縮與徵兵壓力,持續經營推動著魚池的茶產業。即便在日本二戰戰敗,日人被迫剝奪所有財產引揚歸日之時,他也選擇成為留用日人,將魚池茶業的技術完整的留給臺灣。 孰料,延遲歸國的結果,竟然是在臺灣染上致命的瘧疾,他的骨灰原本由女兒帶回日本,卻在途中發生船難,女兒幸運獲救,但新井的骨灰卻已沉入海底。 新井耕吉郎為了延續魚池紅茶的技術而在臺殞命,鞠躬盡瘁的精神,讓魚池茶農感念不已。七十多年後的今天,南投魚池已是世界紅茶產業的重鎮,前人留下的基礎,讓後人得以在此發展、生根茁壯。 而今,部分政客為了政治利益不惜推動「自經區」,甘願冒著為外國洗產地的風險使「臺灣製造」之口碑砸鍋,該如何珍惜多少前人一代又一代的心血與人生才累積出來的聲譽、又該留下什麼基礎給子孫?再再值得我們深思。 6/19 紀念 臺灣紅茶守護者 新井耕吉郎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19
1949年6月15日台幣四萬換一塊
【1949年6月15日 臺幣四萬換一塊紀念日】 說起戰後「臺幣四萬換一塊」,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過程: 戰後蔣介石代表盟軍來臺軍事代管 → 貪汙腐敗掏空屠殺 → 拿臺灣當免費提款機 → 捲入中國惡性通膨貨幣變廢紙 → 為了逃亡來臺趕緊試圖止血 → 臺幣四萬換一塊 平常談起「臺幣四萬換一塊」,常有人誤解是換完後 原本價值四萬的貨幣才被掏空變成一塊,讀完前文應該就可以了解,貨幣價值其實是早就被榨乾一通,「四萬換一塊」是ROC為了逃亡來臺所做的止血措施。 二戰後蔣介石派員代表盟軍來臺進行軍事代管,原本臺灣使用的日本臺銀券,戰後頓失市場管制物價增加約10倍,並於1946年中以1:1兌換為國府發行之臺幣,自此貨幣走勢與日本時代脫鉤。 臺灣人面對戰後物價瞬間飆漲已感覺痛苦,卻不知更恐怖的才剛要開始。一連串倒行逆施下,爆發二二八屠殺,更對臺幣訂定不合理的匯率、印製臺幣支付他們中央政府支出,導致臺幣捲入中國戰後之惡性通貨膨脹,原本幾圓幾十圓的支出到1949年初竟要以萬計算,到了1950年底結算,物價指數自戰後起計算竟飆漲了21萬8千餘倍。 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逐漸明朗,蔣介石開始計畫逃亡來臺,故著手對臺灣的貨幣改革嘗試止血,並停止印臺幣支付中央支出,以免臺灣情勢惡化之後連逃都沒地方逃。1949年6月15日,以「四萬換一塊」發行新臺幣試圖遏止惡性通貨膨脹延燒,但臺灣人血汗錢在那之前早已大半憑空蒸發。 今日黨國信徒對這段歷史的解讀,不但沒有任何一絲反省愧咎之意,反而出現這類言論: 「讓你幾塊錢買得到東西不好嗎?難道你要拿幾萬去買嗎?」 「一元新臺幣的購買力沒有比四萬舊臺幣差,這樣有畢生心血化為烏有嗎?」 「幫你們貨幣改革還不好嗎?繼續爛下去比較好?」 把你的貨幣榨乾變成廢紙,之後為了逃亡過來只好止血。但需要止血不就是因為之前已經被掠奪大失血了嗎?這樣的邏輯不就是「我只捅你幾刀,如果我沒有停手你會更慘,所以你要感謝我」? 在他們眼中,我們終究只是免費的提款機,被榨個精光還要感恩。更不用說,若不是需要逃來臺灣,他們會停手嗎? 中華民國帶給臺灣的,並非救贖,而是大量菁英遭虐殺、財產遭掠奪、長期遭威權統治及白色恐怖、捲入內戰惹上凶惡仇家中國、即使犧牲數不盡前人逐步走向民主化,至今依然揹著沈重包袱難以脫身。 回顧這些過去,並非製造仇恨,而是不管哪一個族群,理解真實的歷史,才能用合理的態度彼此相待,而非抱著長期的黨國神話自以為解救臺灣而採取高高在上的傲慢態度。這才是臺灣社會和諧最根本的基礎。 延伸閱讀: 精準了解二戰後臺灣的命運變化的來龍去脈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https://goo.gl/5zwJdB 「要不是國民黨,臺灣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http://www.twmemory.org/?p=9761 1950太平洋之鑰 – 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吳聰敏《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論文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BigInflation-Historica.pdf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15
為香港加油‧為台灣加油
1989年6月4日,當北京天安門槍聲響起時,當時赴中國採訪對中共充滿憧憬的某報記者對於中共竟然會對人民開槍,感到不可置信。2019年的今日,槍聲再度在香港響起,了解中國政權本質的人,對這些事件應該一點都不意外。 中國正在對香港做的事情,中華民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對臺灣做過了,掃射、炮擊、 屠殺、暗殺、滅門…沒有最狠只有更狠。臺灣過去經歷過什麼?付出什麼代價才走向民主?在外來政權抹去記憶、語言、文化後又衍生什麼症狀?這些都值得香港借鏡。 可悲的是,經歷過外來中國政權蹂躪的臺灣, 現在卻有為數不少的人正準備迎接另一個中國政權前來蹂躪,忘卻犧牲了多少前人才擁有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更無視香港人正在上演的血淋淋悲劇。每個頭腦清醒的臺灣人,都該傾全力去說服周遭的人認清事實,抵制各種形式的親中勢力,不要讓部分人的無知使整個島跟著陪葬。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12
秒懂韓式國道六號從埔里延伸至吉安有多狂
韓姓政客造勢繼續口出狂言,宣稱要將國道六號(終點埔里)延伸至吉安。 到底要將國道六號從埔里延伸至吉安有多狂呢?除了中間要跨過3000公尺以上高山以外,為了維持高速公路坡度5%以內的限制,免不了得架大量摩天高架橋及鑽過幾十座動輒十公里以上的隧道,更不用說沿途處地熱斷層帶以及一千公尺以上的岩覆該如何處理。 反正到時蓋不出來,一定都是有人不給資源抵制、一定是和祖國不夠親、一定得當上太陽系總督才能讓臺灣更好。 地圖為日本時代《觀光的花蓮港》鳥瞰圖(局部),引用自 http://gjtaiwan.com/r/9b 延伸閱讀: 國道六號從南投延伸到花蓮會發生什麼事 https://disp.cc/b/163-8K6V 韓國瑜說的國道六號在哪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03210939700395&set=a.100796723275173&type=3&theater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09
與屈原無關的噶瑪蘭族競渡
從古早民俗記錄、報章報導來看,都有記載紀念屈原的習俗。不管史實上的屈原是不是真的存在過,紀念屈原的習俗是漢文化傳入臺灣的現象,無需否認。但除了屈原以外,我們也可以多了解以目前已知線索推斷很可能源自原住民習俗的二龍河競渡。 兩百年以前噶瑪蘭淇武蘭、洲仔尾(宜蘭礁溪)一帶的平埔族人為了驅鬼避邪、平息二龍河裡的鬼魂,於是演變為在二龍河划船競渡祭拜神祇祈福的習俗。 二龍河競渡不但船隻風格,競渡方式不同於漢文化的龍舟,祭祀的對象是「老大公」「老大媽」,原本也不在端午舉辦,在漢人移民開墾後,才逐漸轉變為與端午節慶結合。 二龍河競渡的特色為沒有裁判,輸贏完全由選手和觀眾自由判定,龍船的造型也很特別(左圖,出自民俗臺灣)。 這個活動延續到日本時代,報紙記載了「每日觀眾千餘」、「兩庄戶口,各備牲物,在港頭致發,入夜請客演戲八台,極是鬧熱」的盛況(右圖:臺灣日日新報),一直到今日,二龍河扒龍船依然是當地每年的重要盛事。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6-05
一張圖秒懂「台灣民主國」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國割讓臺澎給日本,不久後被遺棄的臺人自立救濟下催生了「臺灣民主國」。臺灣民主國號稱亞洲第一個成立的民主國,代表旗幟甚「黃虎旗」至有人把它視為臺灣獨立建國的象徵,但其實當時只是一個嘗試讓列強介入干涉,阻止臺灣讓與日本的手段。 這裡借用井上雄彥大作《灌籃高手》經典場景「我想打籃球」來說明,一秒讓你了解「臺灣民主國」在想什麼。 這裡不去評論這些目的或想法好或不好,單純就客觀事實來看,「臺灣民主國」是建立了,目的卻不是真的要獨立自主,而是想回歸清國。日本時代,臺人無法想像未來還有能「回歸祖國」的可能,也有少數人主張獨立,但其實有相當比例是基於無法「回歸祖國」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臺灣人獨立建國的思想逐漸普及,認清命運必須由自己掌握、權益必須由自己捍衛,其實是二戰後見識過中華民國政權之後的事了。 延伸閱讀:《臺灣老虎郵:百年前臺灣民主國發行郵票的故事》 http://gjtaiwan.com/r/8d 臺灣民主國和日本接收的過程《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 https://www.gjtaiwan.com/p/2657 原圖修改自《灌籃高手》漫畫(井上雄彥) http://i.imgur.com/87N4qZZ.jpg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25
台灣創下世界最長紀錄的戒嚴歷史
1949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 也許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戒嚴,簡單說就是政府為了因應國家特殊狀態所做的緊急軍事措施。在戒嚴下,人民的權利大幅限縮,包括言論、新聞、集會結社、遷徙、通訊…等等自由。在1949年5月20日,在國共內戰中兵敗如山倒的中華民國政權在預定逃亡地臺灣實施戒嚴令,名義上因應戰爭局勢,實為鞏固外來少數極權統治進行各種白色恐怖手段,竟不公不義的實施了38年。不知多少人犧牲性命、家庭、人生的爭取抗爭下,直到1987年7月15日才解除戒嚴。 戒嚴在臺灣各種層面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極其深遠。除了政治上的影響外,文化、教育、創意、價值觀、多元思想幾乎都被嚴重扼殺了,更在徹底的外來政權控制下,臺灣的歷史記憶、語言、文化一一被抹去覆蓋。而期間受黨國教育清洗的數個世代,許多人更成為今日臺灣反民主反智的黨國遺毒,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難以解決。 臺灣人被硬生生剝奪了自由與各種權利這麼多年,至今我們不但聽不到一句道歉,反而常聽到黨國信徒這樣說:「這種戒嚴令很輕微沒什麼啦」「戒嚴超棒的社會一片祥和」「蔣經國解嚴你們還不快感恩」。 #毫無反省的態度才是撕裂社會的元兇 圖:1949年全省劃分戒嚴區分區執行戒嚴法令案公文。 延伸閱讀: 1905.5.13 日俄戰爭,臺灣史上首次全島戒嚴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20
1989/5/19 詹益樺自焚殉道
「鄭南榕是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我希望自己也成為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 1989年5月19日,這天是鄭南榕出殯的日子。一個月多前的4月7號,鄭南榕以自焚抵抗國民黨對言論自由的箝制,捍衛臺灣人民喊出「臺灣獨立」的自由。鄭南榕出殯的那天,當葬禮隊伍行經總統府前,行隊中的詹益樺拿出預留的汽油,追隨鄭南榕的腳步,引火自焚後倒在警方架設的拒馬上,為臺灣建國運動留下沉痛而深刻的烙印。 然而,詹益樺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秉持什麼樣的信念,才會有如此壯烈的行動呢?身為黨外運動的基層志工,從反核遊行、桃園機場事件、蔡許臺獨案到五二零農民運動,詹益樺幾乎是無役不與,1989年他甚至投身左翼式的地方草根運動,開著宣傳車在舊高雄縣區趴趴走,協助擴散黨外運動的影響力。 現在回頭看向八九零年代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大多著眼在擁有耀眼學歷、具備論述能力的檯面上的組織者,卻鮮少看見運動中絕大多數的組成份子,都是基層的義工或是黨工。以詹益樺為代表人物的這群基層參與者,才是真正得以用第一線勞苦大眾的視角,身為弱勢而關懷弱勢,進而抱持改變生活環境的理想,投身黨外運動之中。就如同詹益樺在僅存的書信裡留下的提問:「臺灣社會上弱者在哪裡?他們被變成弱者是什麼原因?是什麼人造成?是什麼事情演變?」這樣素樸的探問,是他們希望這個社會變得更好的原動力。 在那個被外來者威權壓迫、歷史記憶文化語言日漸遭滅絕覆蓋的年代,不甘臺灣就此淪喪的人們, 從菁英背景的領導者,到最基層的勞動參與者,只能透過積極參與黨外運動,在數不盡的人犧牲自由、家庭、甚至性命,一點一點爭取臺灣人的出路。在自由空氣被視為理所當然垂手可得的現在,許多人早已忘卻這一切是如何的得來不易,甚至因長期黨國洗腦歷史記憶斷根缺乏在地認同下,輕易被「拼經濟」「發大財」等話術所矇騙,輕易就能自願將臺灣的民主出賣,造成的後果卻是所有的人要一起承擔。 一起努力喚醒臺灣人自覺,不要讓前人白白犧牲。 圖:詹益樺殉道 ,引用自宋隆泉攝影集《臺灣的自由風景》,強烈推薦閱讀 http://gjtaiwan.com/r/4v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19
1905.5.13 日俄戰爭,台灣史上首次全島戒嚴
說到戒嚴,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中華民國政權 1949 年在臺灣頒布的戒嚴,但其實臺灣戒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期。 辛丑合約簽訂後,由於俄國拒絕日本自東北撤軍的要求,兩國先前累積的一系列矛盾終於積累到了極致,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率軍對旅順港發動進攻,重創俄國戰艦三艘,日俄戰爭正式爆發。 1905年3月10日的奉天會戰,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決戰,由於錯判形勢,俄軍死傷將近12萬人,旅順也在年初被日軍攻下,不甘心的俄軍仍試圖調度東方的波羅的海艦隊,繞過大半個地球通過臺灣海域前往決戰。由於傳出俄軍可能對日治下臺灣攻擊的消息,故日本官方於4月14日發佈將沿海地區及澎湖島馬公實施戒嚴令,5月13日實施全島戒嚴令,5月25日,波羅的海艦隊經過台灣東部海面,並在對馬海峽與日本聯合艦隊相遇,經過兩天的激戰,俄軍只剩下三艘戰艦逃往海參崴,東鄉平八郎拍出的電報「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同奮勵努力」也成為千古歷史名句。 戒嚴令於同年7月7日解除,臺灣也經歷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戒嚴,為期約兩個月。期間歷經縱貫線鐵道葫蘆墩二八水間路線完工開通,在臺中車站舉辦中部鐵道開通祝賀式,之後隨著日本大捷,全島瀰漫慶祝氛圍。 而二戰後中華民國政權在二二八事件期間也曾實施戒嚴,許多臺灣人不了解戒嚴在做什麼而被打死。而在1949年因應其在國共內戰中兵敗如山倒在臺灣實施的戒嚴令,名義上因應戰爭局勢,實為鞏固外來統治進行各種白色恐怖手段,竟不公不義的實施了38年,至今我們不但聽不到一句道歉,反而常聽到黨國信徒這樣說:「這種戒嚴令很輕微沒什麼啦」「戒嚴超棒的社會一片祥和」「蔣經國解嚴你們還不快感恩」。 #毫無反省的態度才是撕裂社會的元兇 延伸閱讀: 臺灣長達38年的戒嚴記憶 http://www.twmemory.org/?p=2421 圖:日俄戰爭圖繪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13
台灣近代政權移轉比較
1897年5月8日 住民去就決定日,是已被清國讓與日本的臺灣,居民選擇要當清國人還是日本人的最後期限。 回顧近代臺灣兩次戰爭後的政權移轉,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後台澎移交日本,當時給予居民兩年(1897/5/8為限)的時間決定要成為日本帝國國民,還是要自行處理財產離境。結果官方結算有6456人選擇離開,約佔當時台灣人口的0.2%(據說離開的人,後來又有為數不少的比例選擇回台灣)。 到了1945年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當時統計約有一半的在臺日本人希望留在臺灣,但代表盟軍軍事代管臺灣的國民政府在半年內遣返了約九成的日本人,僅留下少數技術人員及教員、學者進行協助移交的作業。到了1949年幾乎所有的日人都被遣返回日本本土。當時規定僅能攜帶限重隨身行李以及一千元現金,等於是被迫放棄財產離開家鄉。而臺灣人的國籍,一直到1952.4.28 《中日臺北和約》簽訂,原屬日本籍的臺灣人才在和約中「應被視為」(shall be deemed to)中華民國籍。 189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臺灣人有兩年猶豫期可選擇自己要不要當日本國民,不願意者可以自行處分財產離境。而二戰後的臺灣人,再一次面臨政權更迭時,有自己選擇國籍嗎? 延伸閱讀: 《台灣人的國籍初體驗》 http://gjtaiwan.com/rt/?id=41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08
台灣是自家人呢?還是殖民地呢?
臺灣人二戰後滿心歡喜迎接「祖國」,以為自己終於可以當「一等公民」,更可以取代日本離臺後留下的高階職缺並支配其資產,心中盡是各種發大財的美好想像。 沒想到這個「祖國」根本不把臺灣人當自己人,日人遺留的職缺、財產、以及全島的各種利益,幾近全數落入中國人手中,臺灣人原本可以自治的想像,更隨著行政長官公署制而破滅。更慘的是,新的統治者文化素養匱乏、行政能力低落、貪汙腐敗掏空、語言不通(當時臺灣人幾乎沒人會說華語)、原本絕跡的瘟疫又由境外移入死灰復燃,沒幾個月臺灣人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何等程度的大災難。 1946年5月5日,距離「喜迎祖國」約半年,議員林日高於「臺灣省參議會」會議中質詢民政處長周一鶚「臺灣是自家人呢?或是殖民地呢?」(出自1946/5/6民報) 半年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他們用子彈給了答案,而這不過是深不見底恐怖深淵的開始。 1948年,中國本土陷入嚴重惡性通貨膨脹,臺灣被當成免費提款機跟著被捲入無底洞,原本幾元幾十元的民生物資,竟然暴漲到幾萬甚至數十萬之譜。 1949年 ,內戰失利的中華民國政權居然在未取得盟軍同意下逕自全面逃亡盟軍軍事代管地臺灣,上百萬逃難的軍民瞬間湧入,徹底改變臺灣的社會及政治結構。 這也使得原本與中共素無瓜葛的臺灣從此被捲入武力威脅之中。 1950年 ,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在臺全面徵兵,將臺灣人派赴最前線抵擋追兵,同時豢養60萬殘兵的軍餉即將斷炊,政權岌岌可危。此時韓戰爆發,美國為了抵禦中共,因此轉而支持據臺的中華民國政權,源源不絕的美援挹注下挽救其瀕危的命運,卻也使其得以在臺長期實施外來極權統治。臺灣人的歷史記憶、語言、文化一一遭其抹去置換,即使在數不盡前人犧牲下走向民主化,十字路口的人們,早已忘卻臺灣是怎麼走來,自己又該如何抉擇未來的路。 1945年末臺灣人的發大財美夢,隨之而來的是數十年的無底深淵,至今無解。 2019年的現在,發大財話術隨著中國勢力滲透,到處充斥如「統一後軍公教可拿到同樣數字人民幣」的荒謬想像,未來我們又將面對什麼樣難以想像的新一波無底深淵? 我們無法理解,為何有些人寧可將臺灣奉送敵國,自願成為內奸也不願意融入? 「臺灣是自家人呢?或是殖民地呢?」 的質問,恐怕早已說明了一切。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5-05
1952.4.28《 中日台北和約》簽訂
1952年4月28日 《中日臺北和約》簽訂,正式結束了雙方的戰爭狀態,宣告日本放棄臺澎權利的《舊金山和約》,也在這一天生效。自此原屬日本籍的臺灣人應被視為(shall be deemed to)中華民國籍,這也意味著中華民國在此之前於臺灣進行的228屠殺、清鄉等事件,涉及戰勝國屠殺戰敗國人民及其他族繁不及備載違反國際公約的罪行。 而《舊金山和約》的生效及《中日臺北和約》的簽訂,僅聲明了日本放棄臺澎權利,並未定義臺澎的歸屬問題,日本也一再強調其無立場裁決臺澎歸屬,應由同盟國決定如何處理。這也使得部分人士主張臺灣地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除此之外,也有人主張1949蔣介石政權逃亡來臺時即等同在臺灣建立了新國家,亦有將此時間點依不同事件認為1950(逃亡臺灣後蔣介石出任總統)、1971(被踢出聯合國)、1979(與美斷交)、1996(臺灣人首次民選總統)…等為實質成立新國家的時間點。而這些論述也同時讓了解中華民國這個外來政權將臺灣人語言、文化、歷史記憶抹去置換種種惡行的人,情感上難以接受為何必須吞下這些不堪的外來統治遺毒。 而中國國民黨為了合理化自己據臺的正當性,則以條約中明言廢除1941年以前中日間所有條約,故以此延伸為「馬關條約失效,臺灣重歸中國」。但就一般國際法的見解,已執行完畢的事項無法因此回到未執行前的狀態,馬關條約失效的主張恐無法成立。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條約第一條「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 故凡有虧損獨立自主體制 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難道可以主張條約失效而要求兩韓恢復跟中華民國納貢? 不管每個人認為臺灣的處境為何?未來該怎麼走?終究都必須在民主制度下去爭取多數人的認同與支持。而今在臺本質為外來政權的中華民國,卻在扭曲的命運下成為臺灣人維繫民主機制抵抗中國併吞的基礎,若民主機制崩毀,臺灣被中國併吞,一切都將成為空談。任何如「不承認ROC所以不要去投票」「不想跟美國交保護費」「打不贏乾脆求和」要求放棄民主和國防的話術,背後恐怕都是降低中國取得臺灣代價的陰謀,千萬不要被騙。 推薦閱讀: 精準了解二戰後臺灣的命運變化的來龍去脈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https://goo.gl/5zwJdB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27
1965.4.26 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1.5億美元
1965年4月26日,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相當於一億五千萬美元的日圓,並協定於臺北簽約。根據這份換文規定,兩國每年需要簽訂一項年度執行方案,例如曾文水庫計畫、臺電輸配電計畫等等,以確保貸款被合理使用。 談到這次的借貸,就不能忽略背後的歷史背景:吉田茂與他的《吉田書簡》。 1963年8月20日,日本池田內閣會議通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售一套維尼龍生產設備,對於大躍進後的中國,此舉對於生產力的提升,無異巨大的援助,因此遭到中華民國政權的強烈反彈,但仍然未能阻止;9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的油壓機訪日代表團團員周鴻慶意圖前往中華民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卻誤入蘇聯大使館,池田內閣決定將其遣返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對中華民國種種的不友好,使雙方關係瀕臨破裂邊緣。 當時美國依然承認中華民國,日本在美國壓力下與實質已無法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往來。1964年2月,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訪臺與蔣介石會談,隨後發表《吉田書簡》,指出日方希望中華民國恢復包括貿易正常關係,並且無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雙邊條約,才緩解了雙方的關係,1965 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以《吉田書簡》對日本政府有約束力為由,決定貸款給中華民國。 #曾文水庫最初為八田與一1939提出的構想 #連建設經費大半都是戰後跟日本借的 #大概又有人要崩潰不用水不用電不吃米了 附圖為吉田茂與蔣介石於日月潭會談終止後握手的照片,引用自:http://www.iza.ne.jp/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26
1970.4.24 黃文雄槍殺蔣經國失敗
1970年,距離中華民國政權全面逃亡來臺已21年,當時蔣介石如帝制一般讓兒子蔣經國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準備世襲接班,而島內白色恐怖籠罩,冤錯假案不斷,異議份子更是動不動就被整肅處決甚至暗殺滅門,社會「一片祥和」。 1970年4月,時任政權「行政院副院長」之蔣經國訪美時,於4月24日這天,就讀康乃爾大學的博士生黃文雄持槍嘗試刺殺蔣經國,遭安全人員阻止行動失敗。被打倒在地的黃文雄高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讓我像臺灣人一樣站起來!)。事發後引起世界震驚,舉世矚目,動手的黃文雄、協助的鄭自財遭美國起訴,眾人發起募款保釋兩人。本來可能成為臺灣第一位留美社會學博士的黃文雄自此展開逃亡亡命天涯,一直到26年後才偷渡回臺公開露面。原本可在美國成為建築師的鄭自才,被判刑送入重刑犯監獄,妻子黃晴美只能獨立養育兒女。 在這個「拼經濟」變成愚弄人心的話術,開口閉口「發大財」彷彿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出賣的時代,是否還有人能理解,當年原本一生衣食無虞,有著美好前程的年輕人,為何甘願放棄一切對獨裁者揭竿而起? 延伸閱讀: 刺蔣案背後女性 鄭自才妻黃晴美逝世 https://news.ftv.com.tw/AMP/News_Amp.aspx?id=2018203P09M1 敬悼!咱台灣人最偉大的女性之–黃晴美女士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2-05/112883 四二四刺殺蔣經國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4%BA%8C%E5%9B%9B%E5%88%BA%E6%AE%BA%E8%94%A3%E7%B6%93%E5%9C%8B%E6%A1%88#cite_note-NCCU3-9 黃文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96%87%E9%9B%84_(%E4%BA%BA%E6%AC%8A%E6%B4%BB%E5%8B%95%E5%AE%B6) 圖左:事發當時媒體報導 圖右:事發地點紐約Plaza Hotel現貌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24
從台灣迷信史看2019「媽祖託夢潮」
綜觀臺灣史裝神弄鬼號召群眾支持的手法,其實屢見不鮮。早期臺灣移民族群複雜,動輒以神明為名義分類械鬥,到大型民變如林爽文事件南路軍號稱可施法讓群眾刀槍不入的「下淡水番婦」金娘、戴潮春事件中偽造符應「天人感應」加強自身正當性的戴潮春。 到了日本時代也不能免俗,噍吧哖事件中余清芳以「五福王爺神諭」 要他擔任「征伐天下大元帥」 號召群眾,宣稱自己有「山中寶劍」一出鞘可飛劍斬殺日本人及叛徒還會刮風下起砒霜雨,甚至還以老鼠會規則賣起可治百病防身的「靈符」分層分紅。信以為真的群眾紛紛加入響應,起事襲擊日本官廳,真相揭曉後的下場自然是慘不忍睹,最後含被法院判死刑及密裁的死亡者據學者依戶籍記錄考證可能達上千人之譜。 而到了2019年的今日,臺灣依然還在以媽祖託夢、媽祖要求堅持下去之類的理由號召群眾支持。人民何時才能理解,自己的命運該自己務實的負責、面對?而非把希望都寄託給神明、甚至被捧出來的「神」去決定。 #民智何時開 圖: 噍吧哖事件中以迷信為號召的「大明慈悲國」令旗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22
1992.4.19 要求總統直選「419大遊行」
1992年4月19日,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施明德等人率領群眾發起遊行要求總統直選,佔領臺北車站、忠孝西路等地進行街頭運動,因違反集會遊行法被判處拘役50天。 這些人當時被主要媒體輿論認為是暴力份子、社會亂源、癱瘓交通、破壞社會秩序,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訴求總統直選被視為破壞社會安定的毒瘤。而在那個年代或更早以前,「光復大陸國土」還是多數人深信不疑的教條,質疑者則被視為激進份子或瘋子。 「到底該不該總統直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有可能嗎?」這些答案對現在多數人看來如幼兒常識一般理所當然的事情,也要花上個幾十年的時間,真相才能普遍被社會所接受,民智漸開的道路,就是如此漫長遙遠。而近年網路普及,在中國有計畫的滲透下散佈各種反智言論、假新聞造謠,各種令正常人費解的荒謬話術居然也有不少人相信,民智到底是漸開還是漸關令人憂心。 圖引用自數位島嶼: http://cyberisland.teldap.tw/g/qwhcsUFtttAXofbBItDulZx 延伸閱讀:宋隆泉攝影集《臺灣的自由風景》 http://gjtaiwan.com/r/4v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19
1895.4.17 馬關條約簽訂
1894年日清戰爭爆發,清國失利,與日方交涉和談,幾經波折終於在1895年4月17日於日本馬關港旁春帆樓簽署馬關條約(日淸媾和條約),條約中確認了臺灣澎湖由清國讓與日本的命運。當時許多臺灣人無法接受,認為清國在別的地方戰敗,竟要割讓臺灣,也因此催生了「臺灣民主國」,主要目的在於試圖拖延時間看可否讓國際如三國干涉還遼一般介入,最後並未如願,日本以強大軍事力量於該年年底平定臺灣,開始了50年的日本時代。 臺灣在日本治理下於20~30年間快速近代化,由蠻荒瘴癘之地搖身一變成為舉世驚艷的進步典範,但臺灣各族群也面臨了文化、制度、階級等等劇變的衝擊,在日治中後期甚至捲入軍國主義狂潮與戰爭漩渦之中,各地遭受盟軍瘋狂空襲。二戰結束時,臺灣的建設與住民素養已與對岸有極大落差,遭相對落後的中華民國接管,無可避免的悲劇一幕又一幕的上演。 回顧馬關條約簽訂當時臺灣人對於自身命運的無奈,戰後再一次毫無選擇的被盟軍交給蔣介石勢力,之後輾轉成為其內戰潰敗的逃亡地。歷史一再告訴我們,沒有自己國家只能任人宰割的必然下場,有多少人能理解?而今在臺本質為外來政權的中華民國,卻成為臺灣人維繫民主機制抵抗中國併吞的基礎,這些命運的荒謬與矛盾,未來該如何走?該如何看待經歷民主化逐步質變的外來中華民國? 考驗著這一代臺灣人的智慧。 延伸閱讀: 馬關議和中之李伊問答 – 李鴻章如何與伊藤博文討價還價 https://goo.gl/LhXmcD 由馬關條約看”簽名”與”簽名章”的爭議 http://www.twmemory.org/?p=7805 日本統治初期下的雙重國籍問題 http://www.twmemory.org/?p=7451 圖:畫家筆下的馬關條約簽訂圖 http://202.175.81.109/wiki/uploads/201109/1315310237zmsyXd5D.jpg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9-04-17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