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維相關文章

誰是「便當阿嬤」?

誰是「便當阿嬤」?

  劉子維BBC中文網記者 圖片版權BAISHA TOWNSHIP HALL 莊朱玉女的事蹟被吉貝國小的師生製作成繪本。 日前台灣網民提議,將十元硬幣上的人頭像改為長年以十元賣自助餐嘉惠窮人的莊朱玉女。網上聯署超過5000人,獲得中央銀行回應。 按現行匯率,新台幣10元相當於33美分、英鎊25便士或2.19元人民幣,莊朱玉女以這個價格出售便當,被稱為「賠錢價」。 今年6月,有網民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10元硬幣頭像,改鑄10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提案。提案兩天內就達到5000人附議的門檻,負責錢幣發行的主管機關中央銀行於9月27日出面回應。 「便當阿嬤」是誰? 圖片版權BAISHA TOWNSHIP HALL 澎湖縣白沙鄉。 網民提議的「便當阿嬤」名叫莊朱玉女。 「阿嬤」是閩南語中對於外婆、奶奶或年長女性的通稱。 莊朱玉女西元1920年生於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的高雄州澎湖郡白沙莊吉貝。1936年與同村莊的莊文騰結婚,婚后冠夫姓,育有三子三女,並移居高雄市,與丈夫一同創業從事電器外線工程包辦,後又從事碼頭貨運裝卸業務。 澎湖是台灣的離島,與本島最近的大城市高雄距離約150公里,從高雄出發的船班日間航行約四小時可到澎湖。澎湖以漁業、觀光業為主,許多澎湖人選擇到高雄工作。 圖片版權BAISHA TOWNSHIP HALL 紀念園區內的莊朱玉女雕像。 莊朱玉女體恤澎湖同鄉在高雄辛苦討生活,1951年開始在位於高雄港碼頭的公司儲料倉庫給工人住宿,還免費提供便當,幾年後因為花費太高,就改成可隨意付費「吃到飽」的自助餐,隨著物價上升逐漸從5毛、5元加到10元,從此不再加價,如果有生活困難或身無分文的人前來吃飯,則仍免費供餐。 莊朱玉女從購買食材到烹煮、結賬都親力親為,菜市場的攤販知道她在做善事,在菜價上也盡量提供優惠。她原本供應三餐,後來因年長身體漸衰才逐漸改為兩餐、一餐,2001年獲得高雄市政府頒贈「城市英雄」牌匾,但隨後即因中風不得不收攤。 她的「賠本生意」經營了50年,為了持續「賣便當給窮苦人」的理念,莊朱玉女共賣掉七棟房屋。 2015年莊朱玉女過世,終年96歲。她的告別式有超過3000人到場,除了政界人士外,更多的是曾受她幫助的人。 市民回憶:「阿姨人很好」 圖片版權BAISHA TOWNSHIP HALL 繪本中重現莊朱玉女親自下廚的情景。 高雄市民張華隆對BBC中文說,他30多年前吃過莊朱玉女賣的自助餐。 「我記得我有問阿姨『可以挑幾樣菜?』阿姨說:『弟弟你隨便挑,挑完再算,』我就拿了一隻鹵雞腿、一條香腸還有一片排骨,再加上高麗菜、白飯,白飯上面還澆了鹵汁。」 「我爸還罵我拿太多了,我以為我這樣子的組合應該是50元,結果結賬是15元。」 張華隆補充說明,15元是他與父親及同行碼頭工人三個人的價錢。當時的物價,一份雞腿便當約是新台幣30元。 「吃的人裏面很多人都是一碗堆高高,有肉有菜的猛吃,當然白飯是無限量續碗的。我有觀察,每個人吃完都會主動把碗筷收好然後交錢。其實阿姨只說收5元,但也是有人投10元或20元。」 當時的10元仍是紙鈔。張華隆表示,用餐的人不會向莊朱玉女要回零錢。 他回憶:「吃飯的過程不會覺得這是人家施捨給我們的,我覺得就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據他的觀察,用餐的人很多,大部分是碼頭工人。有些人打完菜後還會回頭多裝一些,但是莊朱玉女不會制止,反而會一直勸這些工人多吃點。 張華隆說莊朱玉女為人低調,他是直到成年後看台灣的電視台採訪,才知道「阿姨」的真名。 後代紀念 圖片版權BAISHA TOWNSHIP HALL 莊朱玉女紀念園區2017年3月落成。 莊朱玉女過世後,兒子莊吉雄成立「莊朱玉女慈善會」,在澎湖發放低收入戶慰問金和學生獎學金,租用巴士,供離島學生上學。 莊吉雄在吉貝有經營旅館,事業版圖也跨足中國大陸。他於吉貝旅館設立的莊朱玉女紀念園區2017年3月落成。當地政府官員出席剪彩。吉貝國小師生合力將「十元阿嬤」的故事製作成繪本,將阿嬤的故事流傳下去。 央行怎麼說?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目前台灣通行的蔣介石版十元硬幣。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建置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規定,提案在60天內取得5000份附議成案後,主辦機關就必須回應。 中央銀行發文回應,稱目前10元硬幣發行量達38.5億枚,六年前新增防偽功能、以國父孫文為頭像的10元硬幣發行,民眾使用情況良好,市佔量(32.4%)逐漸取代上世紀80年代的蔣介石版,目前沒有再改版的急迫性。 央行表示,更換硬幣頭像即為改版,除了徵集設計、通過設計、試鑄、分配全國的程序外,自動販賣機、繳費機等也都需要更新,「其程序繁雜,需時甚長,且耗費大量社會資源,絶非例行補充市面同版硬幣所能比擬。」 央行建議社會先以其他方式紀念莊朱玉女,以她頭像鑄幣將納入下次改版的選項之一。 目前流通的10元硬幣以蔣介石、孫文為頭像的佔最多數,共約35.9億枚。另有六種其他圖樣,分別為「台灣光復50週年」、「新台幣發行50週年」、「千禧年」、「中華民國建國90年」、「蔣經國百年誕辰」及「蔣渭水」,但較少見於世面。
劉子維 2017-10-01
 民主不只有投票:台灣選民實踐罷免權

民主不只有投票:台灣選民實踐罷免權

劉子維BBC中文網實習生2014年 12月 4日台灣九合一選舉已結束,但公民參政仍熱烈進行。台灣「九合一選舉」已在上周六(29)結束,但公民參政仍熱烈進行。選舉同一天,公民團體發起了罷免不適任立委的「割闌尾計劃」。目前,這一公民罷免行動在立委蔡正元的選區募集到近四萬份聯署,在本月15日前,若能達到五萬份目標,就能成為罷免法自1947年入權以來,第一次成功付諸投票的罷免案,落實憲法賦予的公民參政權。蔡正元是國民黨籍台北市第4選區立法委員,在九合一選舉期間,擔任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的競選總幹事。罷免行動列舉九條罷免蔡正元理由,包括「護航財團」、「力挺國家暴力」、「出席率與質詢率吊車尾」等等。在投票日當天,連勝文敗選,蔡正元也在他的選區內「得票」39878份選區內選民罷免聯署書,達到罷免行動公民團體設定的單日目標。社群媒體上出現「恭喜蔡委員獲得高票」等留言,團隊成員也不忘PO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罷免不適任立法委員的「割闌尾計劃」從三月反服貿太陽花運動時開始運作,由網絡世代年輕人發起,目的讓經由人民選出卻「只有黨意,沒有民意」的民意代表下台。同名網站「Appendectomy Project 割闌尾計劃」三月上線,透過生動活潑的圖文,詳細解說罷免理由與聯署教學。運用網絡募資平台,推出設計款T-shirt籌措資金,行動於五月正式啟動,目標是罷免蔡正元、林鴻池、吳育升三位團隊認為不適任的立委。網站表示,行動代號「闌尾」是人體退化無用的器官,發炎時還會危及性命,團隊取其諧音,號召民眾「割掉爛立委」,運用網絡廣泛宣傳,實地動員群眾,突破高門坎的罷免制度,在體制內造成改變,冀望能締造台灣另一種型態的社會運動。根據《憲法》,人民的參政權應包含「選舉、罷免、創製、複決」,但在現行的制度下,除了選舉權以外的三權,因為門坎過高,而難以落實。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罷免立委主要有三階段:由該選區選舉人提出罷免案,填寫「罷免提議書」檢附罷免理由。罷免提議人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2%以上。罷免案成立後,進行第二階段聯署,需在三十日內取得選區內選民總數13%以上書面聯署。聯署通過後進行投票,罷免案投票人數不足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或同意罷免票數未超過有效票數二分之一以上,均為否決。目前三位「割闌尾計劃」立委,都進入第二階段聯署。蔡正元選區的「內湖南港割闌尾 - 正元手術房」工作人員Ashley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活動最大的挑戰是「我們都是素人,沒有名人加持」,成員在網絡上集結分工,深入當地舉辦宣講,和民眾互動,「從一開始擺攤收十幾張聯署書,到後來有五、六十張」,她認為三月的太陽花運動和網絡世代參政,是行動能夠付諸實行的重要助力,而「割闌尾行動」的意義,她認為是「展現民主的進程」。參加「割闌尾計劃」行動的志工,23歲鄭姓研究生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原本以為只有年輕人支持,沒想到也不少老年人來簽,覺得很意外。" 但當天也有民眾報警,指稱「割闌尾行動」違法。對活動冷嘲熱諷的人也所在多有。鄭姓研究生認為罷免權的存在是必要的,四年投一次票並不能真正落實民主,但是「目前罷免的門坎過高,滿不合理的」。曾參與第一階段聯署,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就讀的Wendy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想罷免蔡正元是因為「他只是國民黨代表,不是民意代表」。遠在倫敦的她仍然積極運用網絡,連絡在台灣蔡正元選區的朋友,鼓勵他們參與。負責選舉事務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在「割闌尾計劃」中被質疑是「球員兼裁判」,成員指出「罷免被百般刁難」,認為中選會修改制度,和去年未成功的吳育升罷免案標凖不一,增加聯署難度,中選會則表示,一切照規定辦理。(責編:李莉)
劉子維 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