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中國年鑑自招:核電廠氚排放濃度為日本福島9倍

中國年鑑自招:核電廠氚排放濃度為日本福島9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去年8月開始排放處理水後,中國便全面禁止日本海產進口。(歐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9日公佈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國核電廠2022年排放的核廢水中氚濃度,高達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計畫排放的年度核處理水氚濃度9倍之多。 中國一直抨擊日本將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並自2023年8月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處理水後,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 根據最新公佈的《中國核能年鑑》,中國有關單位2022年對設置在13座核電廠,比如浙江秦山核電廠的共19個監測站進行放射性物質調查。 結果在15個站的廢水中監測到的氚總含量,大幅超過福島核電廠計畫排放的處理水中,氚年排放上限22兆貝克。該年鑑提到,2022年秦山核電廠排放了約202兆貝克的氚。 日本政府表示,在2011年3月發生毀滅性的強震與海嘯災難,導致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前,福島核電廠每年排放約2.2兆貝克的氚。 2023年7月,國際原子能總署向日本提交報告,認定福島處理水的排放符合全球安全標準,並補充「對人類與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福島核電廠排放的處理水經過稀釋,將氚濃度降至日本國家安全標準的40分之1以下。
魏國金 2024-03-09
取名真的很重要

取名真的很重要

取名真的很重要,tAIwan 這名字已經預示了台灣就是要靠著種頂尖技術吃天下。
蕭瑩燈 2024-03-09
不是人民至上嗎?

不是人民至上嗎?

#什麼是無謂的政治鬥爭? #呼叫曉玲!#不是人民至上嗎? *聯合重工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7820049
國魚獨角戲 2024-03-09
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

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

看那個蘇丹紅,相關新聞跟之前西布特羅一比較,感觸頗大。 我這些年都在教學生,你為何相信這則新聞所說,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憑什麼相信這則分享為真? 「你基於哪個理由去相信?」 多數學生的回答都很有趣,非常直接且淳樸,對這世界抱持的惡意很小。是啊,那怎麼長大後,卻會基於意識形態,對不同消息有這麼大的信任差,仇恨又從哪來? 不就媒體灌出來的。 只要你有在檢驗單位待過,或自己去檢驗過,曾經去做過檢驗,不管這是物理化學生物哪一種,基本邏輯應該都一致。然而我也發現,在學校幾乎沒人理解,除了跟我類似背景,其他人可說無。 媒體為何有很大的責任?因為他們闡述這些添加物的邏輯,是依照事件強度,也就是自認嚴重程度來做,而這些資訊的來源,又回歸到自己創造的淺碟式媒體環境。負面循環,攪臭一池水,自己又拼命喝,鬧肚子就全部吐回去,怎麼可能得到有意義的資訊。 我之前幾篇講過,正面表列跟負面表列,有其不同的意義,在蘇丹紅跟西布特羅中,沒看到哪家媒體去談。新聞最愛談的是什麼? 毒不毒,對身體傷害大不大,禁不禁。 毒,是感覺,覺得很毒,那就是一點都不行。 對身體傷害,憑印象,認為這很大,也是一滴都不可以。 禁,還是憑感覺,回歸意識形態,應該對某A國全面禁止,對B國則是不能禁。 媒體跟愛分享的就是源頭,別撇清自己的責任。 檢驗是客觀、科學的,所有的檢驗程序,其目的皆為取得一個數字,數字用來判斷解讀,而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然怎麼會有人說有2%就代表其他98%可能存在,還理直氣壯的對世界級科學家嗆聲。 這比指導英國女子高爾夫職業選手的那位阿伯還扯,人家起碼還打過幾十年,你這立委連國中統計都不行。 檢驗只是手段,解讀跟後續處理才是重點。解讀的第一步,是應不應該要有,而不是有沒有影響。例如,我以前跑過的一個客戶,純水中應不應該有金屬離子?當然不應該,所以含量很低,低到不影響生產,負責生產純水的廠商就可以說沒差? 難怪出貨去C國的,一堆狗屁事件一個比一個嚴重,因為大家都說沒差,可以用就好。 食品的邏輯一樣,蘇丹紅跟西布特羅的問題是,這玩意應不應該出現在食品裡?如果不應該,那麼含量高低,是否影響健康,壓根不該出現在討論當中。今天要因為瘦肉精,去禁止美國牛肉進口,同樣邏輯就該用在禁止中國添加物進口。 哪有一談到中國,就開始說吃這也還好,根本廢話。我也知道致癌風險,理論上天天吃含有蘇丹紅的蝦味先,不會有太大疑慮,擔心癌症前先擔心零食吃太多比較合理。 問題在蘇丹紅這玩意該不該出現在食品添加物裡,瘦肉精也是,若你覺得不該,後續處理應該都要一致。 我之前講正面、負面表列的意思就在此,你想討論某個物質該不該添加,可以基於很多理由,毒性只是其中之一。給家畜家禽吃的飼料,某些添加物其實對人體不好,甚至有毒,若我們將代謝量算進去,宰殺時幾乎都不存在了,低到完全可以忽略,那到底該不該加? 如果處理到最後,出貨到我們餐桌上時已經不存在,那這要不要在意?媒體不談,他們談的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某個流程中的某一個添加物,「唉呦這好毒,能吃嗎?」 因為這樣才有流量,最後媒體自己也失去對資訊的識讀能力,自己沉溺在自己製造的垃圾海洋中。 當初塑化劑鬧這麼大,不完全是毒不毒的問題,而是食品中怎麼可以添加工業物質?這才是第一步,添加物還真的很毒,這是第二步。 談食品之所以這麼令人煩躁,說穿了就是一般人在意的是毒不毒,對身體有沒有害。這看來很有道理,普通人只在意這個,所以真正的問題在哪? 問題在毒性,這玩意到底是什麼?為何每次食安事件,總有萬用梗一氧化二氫吃太多會中毒?毒性的重點在劑量,毒藥用水1000倍稀釋3次,含量變成億分之一。 所以到底有沒有毒?我在學校談到最後不想講的原因,就是最後還問這問題,然後恐懼萬分,覺得上週吃了幾根蝦味先,得癌症機率100%。 害怕,那就禁止吧,把這些物質當作根本不能存在,一切都沒問題。 那好,為何遇到中國又要轉彎,說這沒那麼嚴重,不該全面禁止。是啊,當初瘦肉精事件,好像另一個陣營就這樣談的,你們當初又怎麼說。 意識形態的干擾之所以可怕,媒體的自我毀滅為何如此糟糕,道理在此。 我的重點一向在,當你決定要做出這項禁止、不禁止的決定,其後果就要擔,風險就得要承受。 欠缺媒體識讀能力的下場,就是以為自己要有一切好處,壞處都能由其他人擔,做不到就是政客的錯,自己只有那一票的微小責任。 民主的崩壞來自於不負責任的民眾,不負責任的民眾將成為獨裁的柴薪,期待救世主拯救,而非自我救贖。  
王立 2024-03-09
總統投票二輪制的問題不在違憲,而在於蠢

總統投票二輪制的問題不在違憲,而在於蠢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 圖/中央社   號稱專長是通訊傳播法規,曾在清大開授「媒體探索與反思」課程的國民黨新科立委翁曉玲擁有不少東西,唯獨沒有禮貌跟常識。她質詢陳建仁時,說出「質詢就是上對下關係」,此話一出,立院當下畫風匹變,幾乎像是穿越到明朝,目睹誅殺文官、公開庭杖的模樣。 說來諷刺,空有德國法律學位卻毫無半點人文精神素養的翁曉玲認知中的「民意代表」就是這樣子,她咆哮、侮辱,自以為上對下。她對人的基本假設與現代法治國家精神不同,後者認定除非在特定環境,如軍隊之中,否則人跟人之間理應平等,不應該有上對下的權力關係。 翁曉玲只不過當個不分區立委,就開始覺得行政院裡每個人都是她的下屬,真不敢想像她又是多看不起一般老百姓。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翁曉玲臉書文章出現2處「低級錯誤」,並諷刺說不難想像「翁博士」的論文品質。 圖/圖擷自吳思瑤Threads   以輸不起聞名的政黨 作為 2024 正副總統敗選、國會勝選的政黨一員,翁曉玲近日又忽然開始覺得「總統非得要得到超過 50% 民意支持」不可。於是她語出驚人的表示,應該把總統副總統選舉改成二輪制,亦即先從多組人馬中選出最高的兩組候選人,然後再進行一次選舉。 我們先暫且先不提這個意見有多擾民,且有多麼不必要,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國民黨與民眾黨自從 2023 年中旬,就開始急著破壞台灣既定的政府體制。他們好像已經預知自己總統選不贏,但預估藍白即將瓜分多數立委席次,於是每天餓飽吵要把台灣從特殊總統制(或稱雙首長制)改成「內閣制」。 內閣制與總統制各有其優點,而按照憲法,台灣現行體制人民可以直選總統,這是不可輕易剝奪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身分認同激烈衝突、且黨國恩庇體系盤根錯節的小島上,自解嚴以來,「總統選舉」一直是我們得以保護台灣主權的最後堡壘。 台灣人素來有把總統票投給他們相信「最能保護台灣主權」的人選,但立委票、政黨票與總統票分裂的傾向。 而在 2004 年開過「叭叭夜市」,在路上掛滿仇恨標語的國民黨,郭素春那句破音的「選舉無效~~~~」彷彿還在耳際,她的兒子洪孟楷已經進入國會。國民黨向來就是個輸不起的政黨,即使喇叭聲音會擊碎民主體制,也在所不惜。 在國民黨覺得「修憲改內閣制」勞師動眾沒戲唱之際,深信自己「上對下」的翁曉玲異想天開,想出了「總統投票二輪制」。不管她的理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說什麼人民的民意必須被充分表達云云,其實就只是 2004 年叭叭夜市以及 2006 年紅衫軍運動的延續 —— 國民黨,輸不起,因此他們要求中途修改遊戲規則。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3月1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場面一度火爆 圖/擷取自國會頻道YouTube頻道 又不是歐洲的規定就比較優越 翁曉玲的提議被部分法界人士斥為「違憲」,但仔細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 「總統、副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 本條文其實只說明了三件事: 一,台灣人民有權直選總統、副總統。 二,總統、副總統要聯名一起選,不能分開選。 三,總統、副總統票多的贏。 這些聽起來都像是廢話,但全世界有這麼多民主國家,基於歷史偶然與各種理由,選制也是千奇百怪,台灣人民之所以能夠進行現在這種樣子的大選,確實應該歸功(或者歸咎)於憲法這些貌似廢話的規定。 譬如,內閣制的國家,像是德國,不能直選國家元首,而只能由國會多數政黨、或聯合幾個政黨組成內閣。講起德國大家覺得很進步,很棒,但台灣人似乎有個錯覺,認為歐洲老牌民主國家比較知道自己在幹嘛,但 —— 至少在選制上 —— 事實絕非如此。 為了避免威瑪共和的前車之鑑,德國選舉制度混合了單議席單票制和比例代表制,另外還加上「超額席次」,搞到複雜得不得了,結果是導致每次開票結束之前,德國人都不知道到底會有幾席國會議員,本來應該是 598 席,但最後都變成不確定的數字,往往超過七百人。因為搞得太複雜,德國社會不得不重新審視選制的問題。 那麼,世界上唯一一個兩輪投票選總統的法國,也就是自認上對下的翁曉玲唯一可以拿來說嘴的效法對象,又是怎麼回事呢?翁曉玲有所不知的是,法國從來都不是因為追求絕對多數才搞出兩輪投票制,而是因為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政黨林立多如牛毛,以至於如果不先淘汰一輪,根本選不出總統。 德國跟法國這些我們看來莫名其妙的選舉規定,都不是因為他們是比較偉大卓越的國家「先行參透了天機」,而是他們受到歷史與自身條件的限制使然。為何台灣要做無謂的修改?這樣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費,不也是全民買單嗎? 更有甚至,很多國家其實人民只負責選總統,副總統由當選的總統任命,人民「可以連副總統一起選」並非理所當然。說來諷刺,如果憲法從來沒有要求正副總統都要人民「直選」且「同時選」,藍白就沒理由去君悅飯店演那齣鬧劇了。 以美國為例,事實上美國「選舉人團」並非「同時選出總統跟副總統」(儘管他們會成組搭檔參選),此外,攸關下任總統當選與否的「選舉人團聯席會議」按照傳統是由「現任副總統召開」,在兩千年初,高爾與小布希競選時,美國人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百年來好像都沒發現這裡有個漏洞 —— 要是現任副總統剛好也是下任總統參選人而且輸了,擺爛不召開聯席會議怎麼辦?憲法根本沒告訴你這時候要叫誰來收拾殘局,理論上國家就只能停擺。 這個天大的漏洞在當年透過高爾願賭服輸的「運動家精神」安然落幕,但又在川普連任失敗時重演,川普試圖慫恿彭斯拒絕召開聯席會議,來阻止拜登上台。還好彭斯想一想之後,覺得做人不能這麼不要臉,還是去召開了會議。 以上這些案例,說明了民主國家中,選舉制度不盡如人意、不完美是常態,並不是民主比較久的國家,其制度就一定比台灣更好。美國的選制要是放到台灣,我保證「輸不起而且不要臉」的國民黨至今都還在完全執政。 並不是所有憲法沒說、而且很笨的東西都違憲 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字面上的意思是「總統、副總統票多的贏」,似乎暗示「不需要絕對多數」,只要「相對多數」就算是有效的當選。當然,如果考慮到法國根本沒在跟你管什麼相對絕對多數,只想選得出總統,台灣討論二輪制根本就沒有必要,而且很笨。 如果我們只從字面上解釋憲法增修條文,必然會得到一個結論: 翁曉玲提出的總統應符合「絕對多數」民意基礎,是個沒意義的假議題。 但是,儘管這是個假議題,並不表示翁曉玲的提議「必然違憲」。這必須回到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用處何在,首先,它必須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受其他位階更低的法律或者政府的作為侵害,其次,它應該要鞏固國家主權不墜,第三,它有義務讓國家各機關之間得以遵循合理且前後一致的規則。 那麼,當翁曉玲提出把總統大選變成選兩次時,她對憲法增修條文的「額外擴張」是否必然違憲呢?並不一定。 如果憲法的第一目的真的是節制國家權力,保護人民不受國家侵害,那麼憲法條文的詮釋,在不嚴重違背字面上意義、亦即不刻意「反其道而行」的狀況下,確有解釋空間。 就像是「18 歲公民權」議題,2022 年付諸公投,反倒讓台灣成為世界上少數 18 歲至未滿 20 歲公民不能投票的民主國家,這關乎憲法 130 條內容: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規定「年滿二十歲國民能夠投票」,但如果以保障人民權益、順應時代變遷的觀點來看,憲法並沒有說「未滿二十歲國民不能投票」,它只有說它保障「年滿二十歲的國民可以依法投票」。以造福國民的角度來說,若能提起釋憲,就有機會不靠修憲解套。法律學者林佳和便是採取以上觀點,認為付諸公投或修憲,反而會導致 18 歲公民權遙不可及。 因此,我在此呼籲的是,當我們遇到「政治常識問題」(或者,以翁曉玲的狀況,應該稱為「政治無常識」問題)時,不要太快搬出憲法當做萬靈丹,因為首先這種粗暴的解決方法等於斷絕了我們在其他進步議題上合理運用憲法詮釋的空間,更違背了憲法的精神 —— 憲法本身並不懲罰蠢貨,它連蠢貨犯蠢的自由都保護,就像翁曉玲這種人。
蕭良嶼 2024-03-09
是歧視嗎?

是歧視嗎?

是歧視嗎? 中國國民黨立委近日提案將中國籍配偶入籍年限從6年縮短到4年,宣稱一般外配只要4年就能拿到身分證,中配卻要6年,這樣是歧視中配,民眾黨也表示支持。 對此,一名嫁到台灣桃園市的中配「摩莎淺淺」曝光中國內地嫁到上海、港、澳等地的入籍年限,狠狠打臉藍白「歧視說」,直言「台灣其實對陸配已經很友善了」! 她說:「據我所知,中國內地嫁到澳門,要11年,且沒有身分證之前是不能工作的,不能享受醫療的。嫁到上海、北京要10年才能拿到,還有年齡的條件,年齡越大條件就越苛刻,然後像是深圳阿,這些也是有年限的,只是說沒有上海、北京那麼長。另外嫁香港呢,也要7年,跟澳門一樣沒有身分證很多事不能做,我不知道這些法條有沒有改,但我有一個嫁去香港的同學,她說等了7年才領到身分證,領到才敢去生小孩,還說羨慕我嫁來台灣,沒有身分證還能有生育獎勵和育兒津貼。看完這些,你們覺得到底誰在歧視中國人?」 摩沙淺淺說道:「陸配嫁來台灣,沒有身分證之前,除了不能投票、買房不能登記自己名字,基本上大部分權利幾乎都跟台灣人一樣。」 她更批那些說台灣政府歧視中配的人以及號召要去抗議的部份中配,指中國人嫁到美國、日本都有5年年限,且沒拿到身分證之前不能享受那些國家健保醫療等各種福利,「但我倒是沒有看過嫁去美國或日本的中國人去跟美國、日本的政府抗議,說他們是赤裸裸的歧視,我真的沒見過。事實上,很多國家針對中國的移民政策都是有差別待遇的,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我認為這是中國人自己要反思的地方,怎麼有些人自己不反思還去罵人家是歧視?」
王定宇 2024-03-07
這種媒體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這種媒體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有時候很好奇這種媒體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不是1.5年花4億元,而是6年總租金共2.9億元,跟台北其他商辦的單坪計算起來還比較便宜。 「出國日數329天」是不同人員不同出國計畫天數加總後之總和,不是一個人出國的天數。  
李柏鋒 2024-03-09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股市上20,000點,我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也沒有聯發科技的股票,當年因為也沒有任何一張聯發科技的的股票,被罵說憑什麼出來反對紫光買聯發科技,要買的人說好,要賣的人也說好,政府也說可以,你們在反對什麼? 我是台灣人,當台灣股市賺錢的時候,周圍的相關產業都會受益,還有稅收會增加,薪水也會提高,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 有財經媒體要採訪我,我不好意思答應,因為我只買一隻006208,我做什麼事情都很笨,放了很久很久,大概都是50以下的時候買的,現在90了! 什麼是台灣發大財? 這就是台灣發大財!
李忠憲 2024-03-09
彭博:台積電將獲美逾1571億補助 支援晶片生產

彭博:台積電將獲美逾1571億補助 支援晶片生產

美媒《彭博》報導,台積電(TSMC)將獲得美國政府超過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71億)的聯邦撥款,用於支持亞利桑那州的晶片製造廠。(路透檔案照) 蔡百靈/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來各國積極建立半導體在地生產製造,並紛紛祭出補助措施。美媒《彭博》報導,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將獲得美國政府超過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71億)的聯邦撥款,用於支持亞利桑那州的晶片製造廠。 《彭博》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將獲得超過50億美元的聯邦撥款,以支持亞利桑那州的晶片製造項目,此象徵美國總統拜登努力振興美國半導體的重要里程碑。 報導提到,因討論機密對話而要求不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該撥款計畫尚未最終確定,目前還不清楚台積電是否會利用《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提供的貸款和擔保。 《路透》也引述《彭博》報導指出,目前台積電和美國商務部對此沒有回應或評論。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工廠投資約400億美元,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之一。而美國2022年通過《美國晶片法案》來增加國內半導體產量,該法案提供了527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390億美元的半導體生產補貼和110億美元的研發補貼。 拜登政府上月表示,根據該法案,將向合約晶片製造商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撥款15億美元。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Marie Raimondo)今年2月也曾表示,商務部計劃在兩個月內頒發多項資助金。 台積電則曾在1月表示,對先進封裝的需求非常強勁,但無法提供足夠的產能來支援客戶,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明年。先進封裝產能落後一直是人工智慧晶片擴大供應的核心瓶頸。
蔡百靈 2024-03-09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尹啟銘在上任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明確說只要台灣好好舔中,股市可破2萬點。結果是從9300點狂瀉、跌破5000點。尹啟銘連忙說是開玩笑,怪大家記憶太好。 賴清德當選後,尹啟銘投書中國時報唱衰台灣,去中化後何去何從。結果是一路飆漲,直上2萬點。 馬政府8年期間,全力舔中、跪中,台股從9309點跌至8095點,一度跌破5000點;縱然曾經觸及1萬點,但始終沒站穩過。 蔡政府努力脫中,儘管舔中仔瘋狂唱衰。但台股就是從8108點漲破2萬點;馬政府時期遙不可及的萬點天花板,居然是蔡政府時期的樓地板,而且是長期站穩1.5萬點。  
曾韋禎 2024-03-09
相親大會

相親大會

20240308 相親大會 9天後,在北京有場相親大會,有中國的朋友覺得不錯,希望我介紹台灣熱愛中國的朋友可以去參加。現在訂機票還來得及。 幾個名詞也許連台灣的親中派都看不懂,我來好心解釋一下: 985: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提出中國需要有具有世界水準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便因此產生。此項教育計畫目的是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建立新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集中資源,發揮特長。「985工程」一共有39所大學,是中國地區中的頂尖名校。 211: 早在1990年代中期,中國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從各地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211工程」共115所大學(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其中也包括「985」的39所大學。因此,所有「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大學」。 QS200: 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的大學。2024年QS世界大學前200大排名-中國有七所: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浙江大學, 4.復旦大學, 5.上海交通大學, 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南京大學, 8.武漢大學。 家庭資產3KW:家庭資產3000萬人民幣。以此類推。 收入200W:年收入200萬人民幣。 如果你心向人民祖國,很好,但是男的一定要有錢,女的要有高顏值與高學歷,而且要年輕,否則人家也不想要你。簡單說,如果你是沒錢男或沒顏女,你去親中不會有任何好處,望週知。  
印和闐 2024-03-08
冷靜看待掛號費調整

冷靜看待掛號費調整

衛福部3月4號宣布取消掛號費高於150元上限要報備後,各方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醫界實在有話要說。 首先依法而言,掛號費是行政費用,不是醫療費用,衛生局只有權審查核准醫療費用,無權審查核准掛號的行政費用,雖然14年前有所謂掛號費高於150元必須以公文通知衛生局的規定,但這只是「報備」性質,有些縣市衛生局將這規定擴大錯誤解釋為「核准」權,造成縣市不同調與混亂,這一點,衛福部部長與醫事司司長都有明白解釋清楚了,公文只是明確法令依據罷了。 次依理論述,幾十年來百物飛漲,人事成本也大幅提昇,基本工資都不知已經調高多少才次了,醫療院所行政成本已經大幅增加,再加上健保給付不但沒有調整,更甚且七折八扣,醫療院所已經在淌血了,只能自救提高掛號費以求自保。 三談醫療費用,眾人皆知台灣醫療水準很高,但健保費用很低,出國時生病或外國來台生病的都知道,台灣的健保排名世界第一就是這樣來的,不但就醫迅速方便,自負額也低,些許的調高掛號費反有助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更何況也不可能每家都調高,只要不是違反公平交易聯合調高掛號費,各家自有各家的營運策略。 醫改會、督保盟及不少政治人物都在指責衛福部,說這次的公文是在取消掛號費上限,會讓民眾無法負擔醫療費用導致看不了病,先說沒有這次3月8日的公文以前,掛號費也沒有上限,只是要報備,君不見早有某一個院所掛號費是2500元了,但實際上也沒有幾家醫療院所掛號費超過150元。因為台灣的醫療不是獨佔企業,院所彼此競爭的很厲害,過高的掛號費會導致客源減少,對院所反而不利,是以公立醫院就先聲明不調漲,幾家最近變成醫學中心的醫院因為部分負擔增加也自動調低掛號費,避免因費用增加而客源減少,可見競爭慘烈。 籲請民眾冷靜客觀看待掛號費的自由調整。       (作者是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林應然 2024-03-09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拉松時沿路看到好幾次「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黑色旗幟,我在德國時認識好幾個因為擔心九七回歸而全家移民德國的香港人。後來香港的經濟因中國的崛起,突然變得很好,一些香港人又跑回去,但有個香港朋友不為所動,他說那是短暫的,我想他了解中國人是什麼樣子。 以前常常聽他講,英國人統治下的香港沒有民主,但有法治和自由,如果中國人統治的話就什麼通通都沒有,果然因為一時經濟繁榮而回去香港的人,現在就面臨最後被中國統治,失去自由繁榮的日子。 獨裁的時候效率很高,但因為很不可靠,一旦反轉墜落也很快。獨裁政權因為權力集中不透明,缺乏修正和制衡的機制,尤其接班人的問題更是致命傷,沒有一個專制的體制例外,中國當然一樣啊! 當時香港200萬人上街頭抗議,成千上萬勇敢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革命」,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這樣的責任,為那塊土地的自由犧牲奉獻? 最近三月太陽花和野百合都在聚會,雖然收到邀請,因為地點都在台北市我都沒有辦法參加。年輕時到野百合運動的中正廟去靜坐,順利離開沒有衝突,沒有看到任何鎮暴警察的影子。太陽花的時候,情況相當的緊張,連上去看自己兩個在立法院旁邊的道路上待了多天的碩士班研究生,在美國的同學還擔心的提醒我:千萬要小心,這場運動最後也和平收場。 數位時代的進步對台灣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當舒適、便利和依賴變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如果不知道反抗,數位獨裁將決定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每一場革命都是在街頭發生,自由、民主、人權都是用鮮血換來。從鄧小平開始對香港設計的一國兩制,一直都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現在香港的模式,也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的樣子,而台灣也真的走在這條路上。 不知道將來有一天會不會在東京馬拉松賽道的旁邊出現「時代革命、光復台灣」,當年香港可是有二百萬人走上街頭,他們並不是束手待斃,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任何結果,台灣人有比香港人勇敢,比香港人聰明嗎? 整個賽道42公里的路上,我看到了三次黑色的旗幟,每次都覺得驚心膽跳,這會不會是台灣人未來的命運?
李忠憲 2024-03-09
國情咨文首度表態 拜登:堅決維護台海和平

國情咨文首度表態 拜登:堅決維護台海和平

  美國總統拜登(中)7日結束國情咨文演說後,轉身與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左)與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賀錦麗(右)握手致意。(美聯社)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七日晚間在向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時表示,美國堅決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以及已重新聯合印太盟友抗中;但他也說,美中之間要的是競爭,而非衝突。這是拜登主政以來第三度發表國情咨文,但卻是首度提及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拜登在演說尾聲之際論及美中台,指稱許多共和、民主兩黨友人都告訴他,中國正在崛起中,美國則節節落後;但拜登說他打從還沒入主白宮就認為,這些人「他們搞反了…,美國(才)正在崛起中」,因為美國經濟舉世最佳、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上升,以及美中貿易逆差降至十多年來最低。 反對中國不公平行為 聯合盟友抗中 拜登說,「我們挺身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操作,我們堅決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他任內已振興美國與包括印度、澳洲、日本、南韓,以及太平洋島國等諸多印太地區的夥伴與聯盟的關係,以及已確保最先進的美國技術不能用於中國武器,也不得進行交易。 拜登也不忘藉機批評年底總統大選對手前總統川普,稱儘管川普在任內頻對中國撂狠話,但卻從未做到他前述任何一項抗中之舉。他也談到與其從海外進口晶片,他的做法是讓民間企業斥鉅資在美國投資設立新製造工廠,創造大量工作機會。 不過,拜登也不忘重申一貫立場,即「我要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並深信美國會在競爭中勝出。拜登說,美國比其他國家以及比其他任何時刻,都更有能力贏得廿一世紀的這場與中國的較量。
張沛元 2024-03-09
民間啟動罷免謝國樑

民間啟動罷免謝國樑

由基隆市民發起的「山海拆樑」罷免謝國樑行動,昨晚間正式宣布起跑!(取自臉書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第一階段名冊 力拚三千五百份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國民黨基隆市黨部發動罷免民進黨議長童子瑋及議員連署活動才暫時喊停,公民團體「山海公民拆樑行動」在網路發起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昨天晚間正式起跑,由戴璟安擔任領銜人,已有許多支持罷免的民眾,在網路留言響應。據了解,第一階段的提議人名冊,目標三千五百份。對於公民團體發起的罷免行動,基隆市政府發言人余治明僅表示,目前市長以專心市政工作為主。 由民間發起罷免謝國樑的「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戴璟安昨天於臉書貼文指出,在二月一日凌晨基隆市政府夥同警察,未持有任何法院文件下,破壞鎖頭強行進入建物,「這一個多月以來,紛紛擾擾,許多疑慮浮出水面」。 基隆市政府:市長專心市政 戴璟安批評說,謝國樑做為基隆市長,不但沒有辦法向民眾解釋各項疑慮,還在網路上指控留言民眾為機器人,拒絕民眾「公評」之事,並下架公開文件,封鎖民眾「知」的權利,將民眾的聲音抹黑成只是仇恨言論、政治操弄。戴璟安宣布,三月八日是基隆市民共為罷免活動提議人、在民主寫下全新一頁的日子,「山海公民拆樑」行動,將正式啟動罷免第一階段,提議罷免謝國樑。 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提議人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一%以上。根據中選會統計,二○二二年基隆市長選舉,選舉人數為三十萬七九一三人,因此至少要提出三○八○名合格的提議人名冊。由於參與提議者可能部分經篩選檢視後不符規定,因此「山海公民拆樑行動」傾向力拚三千五百份。 二階段 至少需三萬○七九二人 罷免第二階段為連署,連署人數需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十%以上,因此至少需三萬○七九二人進行連署。第三階段為投票,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廿五%(至少需七萬六九七九票),即通過罷免。
俞肇福 2024-03-09
「新星號事件」

「新星號事件」

金門翻船事件中生還的兩個中國人之中,因為有一個的長相酷似幾年前被中國官媒宣傳過的「兵王」陳祖軍,而引發廣泛的討論。我在臉書上也介紹過這件事情。 今天,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根據AI識別和一位擅長識別人臉特徵的前移民官的判斷,得出的結論是「應該並不是同一個人」。 人臉識別並非我的專業。在此,我尊重專家的判斷。但是同時,我認為不管這位生還者是不是陳祖軍、或者是不是解放軍的軍人,這件事和台灣的海巡署的船隻該不該對進入台灣禁止區域的中國船隻進行取締,完全是兩回事。 這次進入台灣的禁止區域的,是一艘沒有任何標誌可以證明其身分的「三無」船隻。對台灣來說,就好像突然闖進自己家院子裡的蒙面人。在查明其身份和目的之前,先將其控制起來,應該是所有的執法單位理所當然的反應。 他們乘坐的快艇,如果僅僅是用來捕魚,對台灣的危害有限。但是,如果上面裝的是走私的晶片、就會影響台灣的經濟、國防、以及國際形象;如果上面裝的是毒品,則可能對台灣的治安有影響;如果上面裝的是生物武器或化學武器,其對台灣的危害不可想象。 這件事讓我想起2009年2月15日、我在北京採訪過的「新星號事件」。一艘名叫「新星號」的中國商船,被以「擅自離港」為理由,在俄羅斯的納霍德卡港外海,受到俄羅斯海岸警衛隊的攻擊。俄方一共發射了500多枚炮彈,致使新星號沉船、8名船員喪生。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記者會上回應此事時說「中方對新星號貨輪事件表示嚴重關切。俄方已表示將儘快向中方通報事件的調查情況,中方期待著俄方通報對此事的調查結果」。中方還禁止了民間團體到北京的俄羅斯大使館前去抗議。3月5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表示「沉船事件不會影響中俄關係」。 從中方在這兩件事上,完全不同的態度和應對,就可以看到,中國在利用這次的翻船事件,企圖分化台灣、有單方面改變現狀的政治意圖。 在這種時候,台灣社會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支持海巡署。至於海巡署的人員,在執法過程之中有無違反規定的地方、該如何處置,那是台灣自己的事情,和中國無關。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4-03-07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20240306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香港如何從亞太金融中心變成亞太金融廢墟?其中一個觀察點就是香港的自由度,它是一點一點消失的。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以後,關押了民主派人士,停掉了最後一個支持香港民主的蘋果日報,此後很多過去160年曾經擁有的,現在都會逐步停掉。 Youtube與臉書,全世界用的人真的不少,但是中國不能用,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到目前還能用,但是既然香港人曾經站出來反對的23條立法終於排上立法進程,中國一不做二不休趁機一起廢掉的可能性極大。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與Signal也被人認定是犯罪溫床,最好順便也禁一禁。正常的香港居民會想剝奪自己已經有的自由嗎? 當一個地方的消息來源不再自由,它就不可能是一個可以根據消息做出自由判斷進行金融交易的市場,當然更不可能再成為金融中心。 香港就是這麼一步步邁向死亡的。 圖:Bloomberg新聞截圖
印和闐 2024-03-06
吳鴻麒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

吳鴻麒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

1947年3月15日的南港橋傳來陣陣槍聲,次日清晨有人在橋下的田裡發現了八具屍體,手腳皆被反綁,嘴巴也被綁腿布塞住,死狀甚慘。 16日下午,婦人被親友告知前來找尋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於3天前在上班時間遭兩名便衣特務帶走,就此失去音訊。來到南港橋的婦人,在當地鄰長的引領下前往陳屍現場指認,最後在橋下的竹叢處找到丈夫的遺體,而她的丈夫,就是時任高等法院推事的吳鴻麒先生。 吳鴻麒先生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曾任國小教師,後來又到日本攻讀法學,1930年取得辯護士資格,返臺後在臺北市建成町開業。戰後,他因精通多種語言,受到行政長官公署青睞,先後擔任臺北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推事。 二二八爆發後,他也出任『事件處理委員會』法院組委員,但只參與過兩次會議後就不再參與,然而隨著法界友人林桂端、林連宗等相繼失蹤後,他最終也無法逃過劫難! 吳鴻麒先生為何會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上?眾說紛紜,但對於失去丈夫的婦人來說,她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天,她把丈夫的遺體運回家,一進家門大體就血流不止,她邊清潔邊對著丈夫的遺體說:你一輩子講究衛生,死時卻弄得全身灰塵泥土,髒兮兮的⋯ 照片來源 : 國家文化記憶庫  
Devan Cheng 2024-03-07
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

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

真的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因為選到馬政府,萬點只有一天,市值還腰斬,自己承諾的2萬點變成只是玩笑話;選到小英政府,長期萬點以上,今天破2萬點成真! 2008年馬英九上任前,馬政府任命的經濟部長尹啟銘說:「股市2萬點不是夢」,馬政府上任後,經濟下滑股市崩盤,尹啟銘說2萬點是玩笑話。 2023年8月,柯文哲說:「賴清德當選,外資跑光光,台灣經濟會垮台」…」 2024年3月8日,台灣股市創下歷史紀錄2萬點!
王定宇 2024-03-08
翁曉玲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翁曉玲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近日藍營立委翁曉玲聲量大漲,奇言異行令人嘖嘖稱奇,凸顯國民黨低下的立院問政品質。翁曉玲是朱立倫岳父高育仁推薦的不分區立委,高育仁甚至在2022年支持翁曉玲選新竹市長(若成真,2022年新竹市長選舉將會成為高虹安、沈慧虹、翁曉玲的三角戰局。)翁背後有黨主席岳父的支持,在朱立倫還是黨主席的一年多裡,翁曉玲將會持續暴露國民黨的整體素質。 翁曉玲有多瘋呢?從近日提出「總統二輪投票制」的始末,就可以發現翁曉玲死不認錯的傲慢性格。總統是否要採二輪投票制,在言論自由的社會當然有討論空間,立委要做此倡議,也沒必然對錯。問題在於,位階與憲法本文相同的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一項已經明訂「直接民選」跟「得票最多者當選」。 換言之,改二輪投票制,要修憲。 翁曉玲也可以主張修憲,但她選擇硬拗,發臉書說「時代在進步,總統選制也要與時俱進」,接著竟然說民國36年的憲法規定是「得國民大會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者為當選。」以此解釋說「過半才能當選」是憲法本意,要改兩輪投票制不須修憲。 倘若翁曉玲可以這樣「超譯憲法」,那嚴重的問題在於,是否也可以說「由國民大會代表投出總統」是憲法本意,不用經過修憲,就可以廢除總統直接民選? 「上對下」展現傲慢 翁曉玲上週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說陳建仁是看守內閣,不宜作太多決策,又說質詢是「上對下」關係,引發熱議。 事件的引爆點在於,翁曉玲說現在的國會是因應新民意產生的新國會,沒有必要針對陳建仁現在推動的法案進行詢問。又說:「你接下來如果不是行政院長,我不是白費口舌?」 翁曉玲的邏輯明顯矛盾。首先,「看守內閣」是政黨輪替時,國會已經更替,新總統還沒就任的時候,舊行政團隊會採取保守的施政方針,表示對下任總統及行政團隊的尊重,這是一種政治默契。然而,下任總統是民進黨賴清德執政,跟蔡英文政權有延續性,即使有看守內閣的討論,那也是民進黨內部方針,與國民黨立委無關。 再者,翁曉玲站在質詢台上,問了一堆問題,又說陳建仁未來可能不是行政院長,問了也是白費口舌。那翁曉玲何必自相矛盾的上台質詢?因此陳建仁才提到:「如果照你剛才這樣講,部會跟院長現在做的事情回答都不算數,你今天是在浪費時間。」翁曉玲惱羞成怒,才會擺官架子,說質詢是上對下關係,要陳建仁不要反質詢。 如果打從一開始翁曉玲直接針對政策提問,也不會踢到鐵板。自相矛盾的提問,本身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引起行政官員的不解,也是人情之常。陳建仁並沒有逃避任何問題,而是翁曉玲自己亂問一通。 翁曉玲成了荒誕戰神 面對外界質疑,採取的態度竟是:「我的法學素養和學問,輪不到這些人來評頭論足。本人的法學著作、博士論文全部上網公開,敬請有興趣找碴的讀者,趕緊去買,庫存不多了,只是得花不少錢。」不但沒有反省,還搬出學歷跟論文跟民眾嗆聲,更拿親藍媒體報導她「從教授變戰神」,表面上表示謙遜,實則上是沾沾自喜。 翁曉玲的奇葩言行,在深藍族群及媒體不但沒有受到批判,反而受到大力讚揚,更加鼓勵翁曉玲持續作亂。這種扭曲的生態,讓國民黨距離中道理性更加遙遠。 民進黨雖然延續執政,但立院已由韓國瑜當選院長,藍白相加席次過半,形成類似朝小野大的局面。在股市破兩萬點的歷史時刻,人民關心的是如何在經濟上升中,避免通膨與物價的民生問題,沒想到國民黨變成立院最大黨後,對民生法案漠不關心,跟著中國對金門取締三無船隻案、中配入籍優待案起舞。 不分區作為政黨門面,藍營無法把翁曉玲的荒誕,推諉到地方選區的決策。翁曉玲持續受到深藍激勵,越戰越勇,越來越荒謬,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圖片來源:翁曉玲臉書,吳思瑤Threads,國會頻道YT;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溫朗東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