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無賴教部 查無不法還不撤告

無賴教部 查無不法還不撤告

〔記者王冠仁、錢利忠、劉慶侯、林曉雲/綜合報導〕反課綱行動中,三名記者遭警方逮捕,教育部事後發新聞稿稱:「若記者在此過程只是純粹為了採訪而進入公署,就會對記者撤告。」警方昨公布的專案檢討報告,除確認記者進入教育部後,根本沒有其他違法事證,但警方仍直指記者違法,教育部也食言不撤告,完全是強硬不認錯的嘴臉。 上週四學生佔領教育部行動當天,記者拍下一張照片,學生和值班教官(穿白襯衫者)相互推擠,教育部認為是學生攻擊教官;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早於市政會議後逗趣表示:「搞不好兩個人是在跳舞也不一定。」他說,看圖說故事,有時候也很難回答問題。 根據現場採訪的記者表示,真實的情形是,學生要衝進教育部大廳內,教官想阻擋學生,後方學生則想架住教官,讓學生入內。至於外界質疑的攻擊行為,記者說:「從來沒看到。」教育部應該公布唯一的監視器畫面,全民就可知道真相。(圖:記者廖振輝,文:記者郭安家) 警方認為記者爬牆進入教育部採訪是違法行為而逮捕記者,但法界認為,記者進入教育部採訪具有正當、公益性,並沒有侵入罪的問題。(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根本沒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害公務」 從警方報告中可發現,案發當時教育部內只有謝姓教官與許姓駐衛警,警方事後對兩人製作筆錄,釐清記者是否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害公務」等情事,結果根本查不出涉及上述情事的違法事證。 證明了警方「先抓人,後取證」的粗暴辦案事實 此外,警方根據蒐證畫面與調查,發現當晚記者從學生用棉被挪開的蛇籠縫隙進入教育部後,只在教育部大樓一、二樓間飛奔拍照採訪。此一發現,印證了記者完全就是在執行採訪任務,但連警方自己人也不諱言,當晚教育部人員還沒正式提告前,警方就將在場包含記者共卅三人全部逮捕,坐實「先抓人,後取證」的粗暴辦案事實。 警方事後調閱監視器畫面,想追出三名記者抵達教育部的前後行蹤,企圖了解記者是否與學生「共謀」,並無所獲。 昨有高階警官認為,這次逮捕過程其實就是警方法學素養不足、執法輕率,致生重大爭議,問題重點在於記者進入教育部是執行採訪任務、或「有犯罪的故意」而侵入他人住宅或公署?就全案來看,事實已現,只是至今警方為了顏面和官位不肯認錯。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教育部提告記者和學生是同一案,無法只針對記者撤告,教育部希望檢察官盡快釐清真相,如果記者只是純粹採訪,司法能盡快還記者清白。
自由時報 2015-07-29
高中生環島反課綱 中彰家長愛心護送

高中生環島反課綱 中彰家長愛心護送

〔記者蘇孟娟、張聰秋/綜合報導〕徒步環島反黑箱課綱的高中生許冠澤和周子翔,廿七日抵達台中市、彰化縣,台中市教育局長顏慶祥接見學生,肯定他們徒步理性表達訴求,更呼籲既然新課綱有不符程序及諸多爭議,建議教育部暫緩新課綱上路。 中市教育局長顏慶祥親迎環島高中生,籲教育部暫緩新課綱。(記者蘇孟娟攝) 反課綱微調的雙人組許冠澤(左)、周子翔,昨天傍晚徒步抵達彰化市,他們手比勝利姿勢,為宣揚理念而走。(記者張聰秋攝) 許冠澤與周子翔徒步環島反黑箱課綱行程昨邁入第五天,連日天氣燠熱,加上每天至少四十公里的趕路行程,兩人被烈陽曬得全身紅通通,周子翔的腳不僅拉傷,更起水泡,但兩人仍奮力前進,抵達台中市政府時,受到不少人歡迎。 有人聲援︰大人沒做好 你們受苦了 有子女就讀高中的媽媽手持寫著「孩子對不起,大人沒做好,害你們受苦了。」的紙板聲援。顏慶祥緊握兩名學生的手,肯定學生靠自己的力量理性表達意見,是最佳公民素養,決定直接跟學生對話,給他們溫暖支持。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也特地與環島學生及中區反黑箱課綱學生座談,顏慶祥致贈參與座談學生一支書寫的筆,因為學生正在「寫自己生命的歷史」,更寫「台灣教育史」。他強調,辦教育的人要多傾聽孩子的需要、想法及聲音,來擬定適合學生的教育政策。 許冠澤、周子翔昨晚步入彰化縣,預計今天跟縣府教育處長林明裕見面。林明裕表示,之前有學生跟他聯絡提及此事,他尊重學生追求不同理念的行動,答應會見學生,傾聽學生的聲音。 一名台中市熱心市民昨天一路開轎車隨行,護送許冠澤、周子翔從台中走到彰化,他希望接下來有其他民眾沿途主動「接棒」護送,讓他們安全完成環台行動。 兩名學生均說,一路走下來真的很累,但想到「不能被吳思華笑」,一定會走完廿五天的行程,讓更多大眾一起響應行動。
蘇孟娟、張聰秋 2015-07-28
警濫權 先抓記者再取證

警濫權 先抓記者再取證

確認記者身分 警仍執意移送 〔記者劉慶侯、楊國文、郭安家、王寓中/台北報導〕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逮捕三名媒體記者的內幕持續曝光,警界知情人士透露,中正一分局分局長張奇文刻意針對記者「先抓人、再取證」,手法粗暴,而且當天明明多位市府幕僚都已確認記者身分,介入協調放人,警察局長邱豐光甚至表示「會馬上處理」,但張奇文最後仍執意移送記者。 反黑箱課綱學生日前闖入教育部,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刻意針對採訪記者「先抓人、再取證」,即使當天記者出示證件,表明身分,執法的北市警方仍扣留手機、限制行動自由;圖為本報記者廖振輝日前被警方移送到台北地檢署時,仍示出證件表明自己的身分。(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多方蒐證 查無記者違法情事 警界內部人士透露,警方一直試圖將逮捕媒體記者的理由「合法化」,試圖根據蒐證錄影帶內容,找出三名記者在現場時曾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礙公務」等行為,但迄目前,均未查出有任何記者違反職業道德與不法情事。 其中,尤以自由時報攝影記者廖振輝,當天僅因輪值夜間機動,才臨時被派往抗議現場採訪,情況最單純。中正一分局的初步調查報告,最快今天出爐。 據了解,教育部「仇視」現場記者的部分原因,是當晚有教育部官員認為是「抗議學生和媒體交談過後,隨即拿樓梯侵入」,進而逕行推論出「是媒體記者帶領學生」、「有學生打電話給媒體後,馬上就有記者騎機車趕到」。 此外,長期負責處理陳情抗議事件的中正一分局,曾多次因執法過當遭公民記者嚴厲指正,故警方一接收到教育部人士提供線索,便決定先「抓」記者,強勢管束後再開始蒐證。 然而事後警方調查,始終沒有發現教育部人員所述之事,現場係學生先分兩路攻進教育部,記者才從學生用棉被挪開的蛇籠縫隙進入教育部,根本沒有任何記者「帶領」或「教唆」的事證。 警未作筆錄 聽教部指示抓人 最可議的是,當時向警方提出指控的教育部人士,警方並沒有製作指控筆錄,等於「教育部說什麼,警方寧可信其有」,全力配合,立刻逮捕記者。 根據《苦勞網》記者宋小海提供的錄音檔,事發約半小時後,即凌晨十二點一分及三分,張奇文即已下達指令:「守住,對記者先管束」、「也沒有人同意他進來採訪,先管束,東西先管束」,亦即他明知是記者,仍執意堅持先管束記者,並不讓記者向媒體回報聯絡。 不過,中正一警方昨否認有「先抓人、再蒐證」情事,亦仍未放棄查辦記者,正擴大過濾監視器,同時蒐集網路上流出的影片,追查記者有無涉案可能。 警限制行動 法界:涉強制罪 律師詹順貴表示,警方「先抓人、後找證據」做法可議,已蠻橫侵害新聞自由。記者既已出示證件、表明身分,北市警方仍扣留手機、限制行動自由,恐已涉及強制罪嫌。 據了解,府院黨昨天達成共識,只要確認為記者身分,且是為採訪進入教育部,教育部將不會對三位記者提告。至於學生部分,則應查明事實後再依法處理。
自由時報 2015-07-28
張奇文不甩警局長 執意移送記者

張奇文不甩警局長 執意移送記者

〔記者郭安家、劉慶侯/綜合報導〕本月廿四日凌晨三位記者採訪學生佔領教育部遭逮,據本報獨家掌握訊息,中正一分局分局長張奇文下令盤查記者身分後又命令逮捕,凌晨兩點多,多位市府幕僚已知此事,並協調放記者,警察局長邱豐光表示「會馬上處理(放記者)」,但張最後仍執意移送記者。 台北市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下令盤查記者身分後逮捕,雖然市府幕僚協調放人,但他仍執意移送。(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根據「苦勞網」記者宋小海提供的錄音檔,事發約半小時、即凌晨零點一分及三分,張奇文已表示,「守住,對記者先管束」、「也沒有人同意他進來採訪,先管束,東西先管束」、「媒體先一邊好不好,媒體朋友先一邊好不好,我們證實你的身分是不是媒體好不好?」接著有員警要求辨識記者身分。 市府幕僚連夜協調放人 本報調查發現,當天凌晨兩點多,人在新加坡的台北市觀傳局長簡余晏、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市府顧問洪智坤及張益贍皆在市長及相關Line群組反映記者被抓,憂心事件上頭版、影響台灣的民主排名,據轉述,邱豐光曾回應「照簡的指示處理」、「查證中」、「會馬上處理(放記者)」;但最後,張奇文仍決定將記者移送。 邱豐光要張審慎處理 邱豐光昨晚說,當天凌晨知悉有媒體記者被逮捕後,曾打電話給張奇文進行了解,指示要妥善且審慎地處理,最後,市警局還是尊重現場最高指揮官張奇文的決定。 張奇文昨重申,當時在警方的認定上,被侵入的教育部已是「刑案案發現場」,涉及的也是現行犯部分,因此,在教育部提出告訴下,警方將所有涉嫌侵入者均依法逮捕。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晚參加凱達格蘭學校青年領袖夏令營演講,談到警察逮捕學生和記者的事情時說:「我要問的是那種事情,哪裡是一個警察局長在決定的?拜託麥騙啊!」暗示還有其他人決定逮捕令。 北市府市長室主任蔡壁如說,柯市長和她都是在廿三日晚間十一點多,知道學生佔領教育部行動,也都在隔天早上七點才知道有記者被抓。到底誰應該叫市長起床做決策?蔡坦言,昨上午市府也在檢討夜間緊急事件標準,希望往後由她或副市長半夜致電市長,告知緊急狀況。 柯:等報告出來再究責 外界質疑張奇文第一時間沒受懲處,柯文哲表示,以前是外科醫師都滿衝動,每次罵人家要帶大腦來上班,不要帶脊椎來上班,罵人家只做反射動作,他覺得自己進步是不做反射動作懲處警方,「這種爭議事件,不管你心裡面怎麼想,還是要給當事人說明機會」,總要等警察局正式報告上來,再看記者、學生可否接受,決定誰負哪些責任。
郭安家、劉慶侯 2015-07-28
打臉教育部 DHL:快遞跳竿不是問題

打臉教育部 DHL:快遞跳竿不是問題

〔記者王孟倫、梁偉銘/台北報導〕對於哥倫比亞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撐竿跳選手無法運送竿子,DHL國際快遞表示,哥倫比亞是可以快遞送達的國家,運送貨品的尺寸大小也不是問題;此外,其它國際快遞業者也不解,哥倫比亞當然是可飛機快遞的範圍,為何不找它們來運送? 葉耀文無竿可跳的情況在體壇引發軒然大波。(資料照) 17歲的葉耀文7月中遠赴哥倫比亞卡利參加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因航空公司不願託運竿子,被迫棄賽,由於他在5月亞青田徑賽也發生無竿可用的窘境,連續兩次烏龍引發輿論撻伐,教育部體育署難辭其咎。 台灣田協卻指出,由於台灣幾家物流報關行沒有做往來哥倫比亞的生意,DHL等國際公司向來不和個別單位合作,因此無法以貨運、託運寄送竿子到哥倫比亞。 「我們可以運送全世界220個國家與地區!」DHL表示,即使是伊拉克、敘利亞也都能送達,國際快遞就是提供客戶各種解決方案;在運送貨件方面,過去連熊貓等大型生物活體都可以快遞,要送五公尺的長竿到哥倫比亞,當然也沒問題。 至於運送長撐竿至哥倫比亞的大概運費?DHL表示,必須看貨品實際的材質、面積,以及客戶希望多久才能到達等相關運送條件,無法直接就推算出可能運費。 此外,一位國遞快遞業者也表示,要從台灣送長撐竿到哥倫比亞,對任何一家國際快遞來說,都不是問題,不然,「別的國家選手的長撐竿,是怎麼送過去。」
王孟倫、梁偉銘 2015-07-27
硬推課綱 下一代將遺忘國內歷史

硬推課綱 下一代將遺忘國內歷史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反課綱學生包圍教育部後,反抗聲浪越演越烈,不過也有「反反課綱」的民眾舉例學生寫錯字,要學生在抗議公民、歷史課綱微調前,先把中文學好。「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昨在台南政大書城舉辦座談會,總召趙振辰說,寫錯字不是整個事件的重點,不能因為學生寫錯字,選擇忽視、反對學生對反課綱做的努力。 台南反課綱陣線總召趙振辰說,寫錯字在所難免,不能因此忽視個人、團體的貢獻。(記者王捷攝) 台南反課綱中學生,昨日在政大書城舉辦座談會,用軟性的方式,邀外界重視課綱問題。(記者王捷攝) 台南反課綱陣線昨日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陳進金、台東女中公民科教師周威同、台灣人權促進會許仁碩在台南的政大書城開講,並贈送「反黑箱課綱紙扇」及「小心濕滑」KUSO貼紙,希望吸引更多民眾關心課綱微調大事。 趙振辰說,如果現在學生不站出來反對課綱微調,如果教育部堅持微調課綱,那麼下一代將受到帶有意識形態角度的課程,遺忘「國內」真正的歷史樣貌。 課綱與學生息息相關 當然要站出來關心 針對外界反對學生走上街頭的聲音,趙振辰說,就因為他是學生,所以更有資格上街反對課綱微調,課綱與學生息息相關,如同消防員站出來反對消防制度、醫療人員上街反抗醫療制度,若這時候學生不站出來,那誰又會關心學生? 趙振辰說,雖然台南的反抗方式較台北溫和,不過用寫錯字來批評學生反課綱一事,相當不公平,政府機關、老師寫錯字都在所難免,不能因錯字來否定個人或團體的貢獻。 開學後,反課綱陣線希望更多反課綱的學生加盟,同時會討論用週刊、傳單的方式,將課綱補充資料發送給台南的中學生。
王捷 2015-07-27
抓記者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批教部非常可惡

抓記者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批教部非常可惡

自由學社長梁國淦:課綱違法在先還告學生 教部做賊喊抓賊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學生反對黑箱課綱進入教育部抗議,教育部大動作要求警方逮捕學生、記者並提告,引發各界爭議。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昨日參加旺宏金矽獎頒獎活動時,接受採訪表示,教育部指揮警方逮捕記者「非常可惡」,嚴重戕害新聞自由,社會應群起攻之。 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昨天出席第十五屆旺宏金矽獎頒獎典禮,他受訪時表示,教育部日前指揮警方逮捕記者「非常可惡」,嚴重戕害新聞自由,社會應群起攻之。(記者簡榮豐攝) 陳:教部抓學生提告 一錯再錯 他也強調,教育部控告學生的作法也非常不恰當,校園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學生可能從課綱微調的過程中看到可以改進之處,既然教育部與學生溝通就是要討論,而不是說什麼課綱都不能改,也要去理解學生是否有道理之處,以進行修正,並鼓勵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探索對的方向。身為教育部的大家長,要有「引導」學生的胸襟,「而不是做官的心態,要學生統統乖乖聽話坐好」。 戕害新聞自由 社會應群起攻之 回顧學生衝進教育部抗議始末,早在三個月前,由台中一中學生開出第一槍,在學校發起抗議黑箱課綱活動,並在臉書分享他們的理念。這股高中生自覺行動,立即獲得全國三百所高中職學生成立臉書響應,北中南東各區甚至成立多個跨區聯盟,號召學生向教育部要求撤回黑箱課綱。 但是學生三個月的努力,教育部並未給予正面回應。逼得學生們上週三、四連續兩天包圍教育部,希望部長吳思華出面溝通,但終究失敗。於是部分學生在週四深夜進入教育部,攻佔部長辦公室,要求對談。結果換來的是吳思華要求警方逮捕,並提告廿四名學生、六名民眾及三名進行採訪的記者,此舉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侵害新聞自由莫此為甚! 陳:柯P應處分中正一分局 陳良基說,台灣社會近來已很少見到如此戕害新聞自由的行為,也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作法不以為然,認為柯可以道歉,但也應該對進行逮捕的中正一分局祭出處分。 他指出,尤其教育部已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課綱程序違法,「程序不對就什麼都不對,如果教育部長吳思華還說自己沒有權利改課綱,分明是打混帳,教育部頒布的課綱、教育部自己卻說沒有權利修正,這要怎麼教小孩子,令老師也很為難!」教育部不聽學生意見,甚至還逮捕學生和記者並提告,根本是一錯再錯。 此外,中研院應科中心副研究員、自由學社社長梁國淦認為,課綱微調已被判決違反《政府資訊公開法》,「再開四百次座談會也是違法」,學生是在勸告教育部不要做違法的事,教育部真是「公親變事主,做賊喊抓賊」。他並表示,教育部被判決違法的部分正好就是不公開、不透明,又要如何讓社會相信教育部「秉持一貫公開、透明、多元與專業的原則研修課程綱要?」 梁國淦也說,教育部的公告指出學生入侵公署、毀損公物將提起告訴,但是毀損公物是指使公物不堪使用,「破壞部長室大門的是警察、不是學生」。
湯佳玲 2015-07-27
塵爆滿月 究責指向新北市官員

塵爆滿月 究責指向新北市官員

〔記者金仁晧、何玉華、甘芝萁、余衡、姜翔、姚岳宏/綜合報導〕八仙塵爆滿一個月,向業者求償一事不樂觀,迄今也無官員為這起意外負責。但士林地檢署追查發現,案發前九天,新北市府才到八仙樂園督導,對各項目評分結論為「准予備查」,辦案人員認為場地安全維護有很大問題,不排除究責對象擴及公務官員。 督導急難演練竟是「准予備查」 八仙塵爆發生後,新北市政府積極委託律師究辦業者,針對八仙樂園、瑞博與玩色三家業者及負責人聲請假扣押,但尚無斬獲。另一方面,新北市議會朝野黨團都認為,公部門無法卸責。 事實上,士檢發現,八仙六月十八日上午曾進行「緊急救難及醫療急救系統演練」,模擬緊急通訊、跌倒、骨折、溺水等四種危難情況,由新北市政府官員督導,填寫「觀光旅遊業業者經營管理與安全維護檢查紀錄表」共十二張評分表,得出的結論是「准予備查」。 出庭推說沒裁量權或一問三不知 為了釐清責任,士檢陸續傳喚相關官員出庭,但有人表示「督導的評分沒有基準」、有人說裁量權不在他們手上,另有人一問三不知,辦案人員認為場地安全維護有很大問題,不排除究責對象擴及公務官員。至於起火原因,目前還沒有具體認定。 八仙案發生後,各部會則無不設法亡羊補牢。例如,交通部針對違規辦理活動的業者,提高裁罰金額到五十萬;明訂業者在辦理非例行性活動時,應檢附安全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同意,並報請觀光局備查;另也增訂強制責任保險最低額度。 內政部也於本月初依消防法第十四條,訂立「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辦理運動、休閒活動或其他聚眾活動時,噴放(灑)可燃性細微粉末之行為,主管機關應不予許可」。新北市府則領先訂定「啟動大量傷患事件交通疏導管制計畫」,一旦出現大量傷患,即採取應變措施。
自由時報 2015-07-27
台大副校長: 吳思華打混帳

台大副校長: 吳思華打混帳

2015-07-26  16:51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台大副校長陳良基今天在旺宏金矽獎頒獎典禮會後受訪表示,教育部日前指揮警方逮捕記者「非常可惡」,是嚴重戕害新聞自由,社會應該群起攻之。 陳良基說,教育部日前指揮警方逮捕記者「非常可惡」,是嚴重戕害新聞自由,社會應該群起攻之。(記者陳志曲攝) 陳良基表示,台灣社會近來已經很少見到如此戕害新聞自由的行為,也對台北市長柯文哲作法不以為然,認為柯可以道歉,但也應該對中正一分局祭出處分。 陳良基也說,教育部控告學生作法非常不恰當,校園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學生可能從課綱微調的過程中看到可以改進之處,既然教育部與學生溝通就是要討論,而不是說課綱都不能改,也要去理解學生有道理之處進行修正,並鼓勵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探索對的方向。身為教育部長的大家長,要有「引導」學生的胸襟,「而不是做官的心態,要學生通通乖乖聽話坐好。」 他說,尤其教育部已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課綱程序違法,「程序不對就什麼都不對,如果教育部長吳思華還說自己沒有權利改課綱,分明是打混帳,教育部頒布的課綱教育部自己卻說沒有權利,這要怎麼教小孩子,令老師也很為難!」
湯佳玲 2015-07-26
學者警告恐違法 被逮記者:我們沒進部長辦公室

學者警告恐違法 被逮記者:我們沒進部長辦公室

24日三位記者跟隨反課綱學生進入教育部採訪遭到逮捕,三位記者拒絕交保,最後被無保請回。(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5-07-26  19: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對於24日三位記者跟隨反課綱學生進入教育部採訪遭到逮捕,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李茂生25日於臉書上表示,事情很複雜,不能僅依「依法行政」就輕忽警方違法的可能性,但也不能輕易以「新聞自由」便合理化記者進入部長辦公室。今日,遭到逮捕其中一名記者林雨佑在臉書上發文回應,提醒大家:「其實三個記者從來沒有進去部長室」。 李茂生25日於臉書上表示,事情很複雜,不能僅依「依法行政」就輕忽警方違法的可能性,但也不能輕易以「新聞自由」便合理化記者進入部長辦公室。(圖擷取自李茂生臉書) 記者林雨佑在臉書上發文回應,提醒大家:「其實三個記者從來沒有進去部長室。」(圖擷取自獨立記者林雨佑臉書) 對於警方逮捕記者一事,李茂生於發文中表示,在「記者也一起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的前提下,部長辦公室因非公開場所,記者闖入的行為構成「侵入住居罪」要件。其次,記者的行為是否是業務正當行為而得阻卻違法,從目的為「報導」來看,的確是正當的。但手段上,因未得到建築物管理權人同意便進入採訪,不一定是達成目的所必須採取的行為。 李茂生舉例:「如果是總統辦公室、國防部、監獄、或是發生家暴的家庭內部呢?記者為了報導都可強行進入採訪?」李茂生說,這裡面牽涉到的利益衝突,表面上一方面是人民的知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隱私或建築物掌控權,但實質上卻是牽涉到人民對於教育內容的意見表達、教育官僚的行政運作等更為高檔的利益,非常難以判斷。 對於李茂生撰文警告記者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林雨佑稍早在臉書上表示,他認為在一片挺記者的輿論中,有篇反面思考的角度是很好的事情,法律層面討論也很重要。但是,他只想對社會大眾提醒,向李教授講一句話:「我們三個記者都沒有進去部長室」。 目前,三名遭到逮捕的記者在拒絕交保後,雖改被「無保請回」,但仍限制住居。教育部25日的聲明稿則表示,若記者在此過程只是純粹為了採訪而進入公署,就會對記者撤告。 李茂生臉書全文: 在對於警方逮捕記者一事,罵聲連連的此刻,說些不中聽的話,或許非常不智,但是話還是要說才對。以下是以記者也一起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為前提(公開的場所的話,不在此限,因為沒有侵入住居的問題),而展開的論述。 部長辦公室不是公開的場所,特別在夜間,這應該是侵入住居罪中所謂的建築物。不論記者的目的、動機為何,其行為顯然已經構成要件該當。 其次,應該討論該行為是否為業務上正當行為而得阻卻違法。於此判斷階段,應考量目的(行為傾向)、手段與均衡等三項事務。就行為的傾向而言,記者的行為客觀上是為了報導的目的,所以應該是符合這項要求。 然而,手段上就有點問題了。未得對建築物有管理權限之人的同意,就進入採訪一事,是不是為了達成目的所必須採取的行為?如果無限上綱採訪的目的或人民知的權利,則縱或是總統辦公室的情形也應該被允許?國防部呢?監獄呢?可不可以為了理解某家庭內正在發生的家暴情事,遂強行進入該家庭內進行採訪?其實,這已經牽涉到第三項事務的檢討。於此,只能單純地觀察進入辦公室內一事,是不是探知其內情事的必要手段。如果認為這是必要手段,則下一步就會進入衡量的階段。 這裡面牽涉到的利益衝突,表面上一方面是人民的知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隱私或建築物掌控權,但實質上卻是牽涉到人民對於教育內容的意見表達、教育官僚的行政運作等更為高檔的利益,非常難以判斷。且實難要求警方即刻做出妥當的決定。記者的行為是否違法一事,可靜待司法的認定,縱或認定為違法,仍有責任判斷階層的考量。這點就更為複雜了,牽涉到違法意識以及期待可能性等問題。 於是,警方在接收到建築物管理權限者的要求後,將現行犯逮捕一事,應為依法令之行為,得阻卻違法。當然,前提是警察執法時所採取的手段是合宜的。如果手段並不合宜,或超過了執法目的所能允許的範疇,此際其行為當然不能阻卻違法。例如如果控制人身、理解身分並予以登記後,即已達成目的時,其後的人身拘束或其他行動自由的剝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合於法令的行為,但是早已逾越了必要手段的許可範疇,或許可以成立強制罪(加上134)。 事情是這般複雜,不應該以一句話新聞自由,就合理化記者的行徑,更不應一句話依法行事,就輕忽警方的違法可能性。
自由時報 2015-07-26
課綱風暴 柯P:吳思華是打手

課綱風暴 柯P:吳思華是打手

學生:吳說謊 說不告卻提告 〔記者涂鉅旻、林曉雲、李欣芳/台北報導〕要求逮捕及控告學生和記者的教育部長吳思華已經成了眾矢之的,昨天不但被台北市長柯文哲直指為「打手」,學生也指控他公開說謊,是「我們現在討厭的大人」,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更說他已變成保守威權的鷹派,既失職又失格,應該下台。 台北市長柯文哲。(記者王藝菘攝) 教育部長吳思華。(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柯文哲昨被問及吳思華要告學生和記者時表示:「唉,我感覺,教育部長當然有權利要告,但是不是別用這種方式,彰顯他是…」柯欲言又止說,「這不是好的教育,我會建議他(吳)撤告啊,但是反正,他也是打手啊!」 做法不對 柯:會建議吳撤告 下午記者繼續追問柯文哲:「吳思華是誰的打手?」柯一臉懊悔地說:「唉喲,好啦好啦,我又失言啦,不要再問啦!」但離去前忍不住回頭脫口再說:「他(吳)也是打手啊,不是嗎?」教育部政次陳德華回應表示,柯文哲自己都說失言了,應該去問柯文哲,部長怎麼會是打手? 因七二三行動被捕的桃園農工畢業生游騰傑昨天說,警察和檢察官已另外針對噴漆、國教署行動進行訊問及製作筆錄,檢警告訴他因為「教育部要控告你」。他在行動之前,即已考慮過會受到法律制裁,日前是吳思華自己說不告的,暗地裡還是偷偷要告,顯示他實在很虛偽,根本是公開說謊。 「某團體」指導說 被批可笑 表達反黑箱課綱訴求,正在環島苦行的北市高三生許冠澤、周子翔,昨天走到苗栗大埔張藥房前,兩人痛批吳思華指稱「某團體」指導該運動的說法可笑,並期許站出來的高中生,未來不要成為「我們現在討厭的大人」。 北社社長張葉森表示:「教育部如果不亂調課綱,學生怎會出面抗議?」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林敏聰更說,吳思華企圖以提告來轉移外界對課綱微調正當性的質疑。 立委管碧玲更痛批吳思華可惡,他提出的「新舊教科書並行、大考不考爭議」解決方式,等於是在教育下一代「虛偽、迴避」,教育部審定的教科書卻有不考、不讀、不教的內容,那教科書寫來做什麼?最後是不是要大家不讀、不教台灣史?
涂鉅旻 2015-07-26
逮捕學生、記者 疑情治系統介入

逮捕學生、記者 疑情治系統介入

〔記者曾韋禎、林曉雲/台北報導〕教育部指揮警方逮捕學生及記者背後疑有情治系統介入?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天指出,教育部長吳思華廿四日辯稱,學生曾在北社開會,當天還有記者給學生帶路,所以才會逮捕學生及記者。陳其邁質疑,教育部老早就透過情治機關掌握相關訊息,才有計畫地進行逮捕行動。 立委許智傑不滿教育部長吳思華告學生,臉書反諷吳思華就是要下台。(記者陳文嬋翻攝自臉書) 警方透露筆錄 違反偵查不公開 立委陳其邁、鄭麗君、李應元及姚文智曾於廿四日下午前往教育部,要求吳思華對學生及記者撤告。陳其邁透露,溝通過程中,吳思華提及學生都在北社開會,故背後疑有政治力操弄。立委當下問他怎會知道這些過程?吳說是警方透露筆錄與口供,顯然,警方已經違反了偵查不公開。 陳其邁質疑吳的說法出現嚴重矛盾,警方先捉了人,才會做筆錄,怎麼會拿事後的筆錄來印證第一時間的逮捕行動,難道吳思華有辦法穿越時空? 他指出,這是有計畫、且早就鎖定特定人士的逮捕行動。他透露,教育部警衛在廿三日晚上九點半就開始「清場」,請記者離開,就是怕誤傷跑教育部的記者;在執行逮捕行動後,馬上就能鎖定特定對象。加上之前的三一八學運經驗,建立起針對在場記者、沒收手機、斷絕通訊等流程,就是要避免有人流出現場畫面。 他質疑,恐怕教育部早就透過警方、情治機關掌握反課綱學生的動態,不然怎麼會知道他們在哪邊開過會?他也抨擊教育部想趁機給學生套上政治色彩,毫無資源的中學生本來就像打游擊一樣,尋求友好團體的協助,誰願意借場地就去使用,不然教育部願意提供場地給學生開會嗎? 掌握學生動態 逾越資安範圍 陳其邁指出,過去對於陳情抗議活動,頂多是事先了解有無幫派介入,是否會出現影響治安的暴力器械;現在看來,中學生的抗議行動就是這麼單純,結果教育部卻去探底,要掌握他們與哪些社團聯繫過?還鎖定要逮捕哪些對象?都已嚴重逾越資安的範圍了。 教部:絕未設陷阱讓學生跳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學生在北社集會是警方提供的線索,七月廿二日晚上九點半,到底是誰去趕記者?他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教育部沒有長官下達趕記者的指令,他是在晚間十二點多接到記者電話才知道,如果知道學生七二三衝教育部,早就會做好防範,怎麼可能讓學生進入二樓?教育部之前的防線完全失守,所以學生衝進教育部,絕對不是設陷阱要讓學生跳,教育部某種程度透過第三者和學生聯繫,獲得的訊息是有相當多的外圍團體參與。
曾韋禎、林曉雲 2015-07-26
教育部訴訟追殺學生 民進黨轟「國際笑話」

教育部訴訟追殺學生 民進黨轟「國際笑話」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堅持對學生提告,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今表示,教育部堅持告學生,甚至連未成年學生也不放過,但課綱程序違法,教育部卻不依法行政,認定違法課綱無效,反而指控學生違法,堅持追殺到底,這不只是台灣司法史上的奇聞,更是國際笑話 。 教育部長吳思華堅持對學生提告,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今表示,這不只是台灣司法史上的奇聞,更是國際笑話 。(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黃帝穎指出,處理青年學生的輕刑案件,實務上大多考量學生尚在學習階段,不予追究刑責,況且課綱案的學生與一般輕刑案件不同,學生進入教育部並非為了私人利益,而是為了教育合法性的公共利益,希望教育部依法行政,撤回違法課綱,學生的行為有勇氣和正義感,比黑箱課綱「光明磊落」。 黃帝穎說,教育部課綱違法在先,卻以訴訟追殺學生,不只自失立場,更毫無正當性可言,吳思華如不對學生撤告,放下屠刀,將完全喪失學者的風骨與良知,淪為低劣的政客,留下終生污名 。 對北檢法辦學生,黃帝穎表示,北檢應該要法辦的,是教育部的偽造文書案,前後任教育部長蔣偉寧和吳思華說詞不一,偽造公文的刑責比侵入住居罪重,這才應該優先偵辦,而不該官官相護,選擇性辦案,只會追殺學生與記者。 黃帝穎說,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於2014年1月27日主持12年國教課審會,其中議程登載「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審議會高中分組第3次審議會於103年1月25日召開完峻,會議決議如下:……高中公民科15人表達同意微調,8人表達不同意微調」,但民進黨立委鄭麗君2015年5月6日質詢教育部時,現任的教育部部長吳思華卻表示1月25日課審會高中分組會議是以「鼓掌通過」,如果現任部長吳思華所言屬實,去年1月25日的課審會高中分組會議根本沒有表決,蔣偉寧涉嫌偽造公文書的刑事犯罪,北檢不應政治辦案,只會追殺學生,卻放任部長違法,成為迫害學生的幫兇。
陳慧萍 2015-07-25
聲援反課綱 學生怒吼「不退縮」

聲援反課綱 學生怒吼「不退縮」

〔記者洪美秀、王俊忠、洪定宏、吳亮儀/綜合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對占領教育部的學生採取法律行動,各地學生反黑箱課綱團體昨紛紛聲援被捕學生,並斥責教育部顢頇、譴責教育部違法。學生們強調會繼續奮鬥,「我們不會退縮」! 教育部報警逮捕學生,連記者都被抓,反黑箱課綱的多個團體昨到教育部前抗議,怒吼:「退回課綱、釋放學生!」(記者吳柏軒攝) 學生家長到教育部外找不到衝進教育部的兒子,大罵警察殘忍。(記者黃立翔攝) 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在臉書上聲援七二三夜襲教育部行動。(記者王俊忠翻攝) 民眾在教育部前靜坐,等待被捕學生消息。(記者王敏為攝) 「這個政府非常失敗」 會持續抗爭 反黑心課綱北區決策小組成員蕭任佑和莊于庭說,這個國家讓一群高中生不顧危險和被警方逮捕甚至挨告的危險,仍選擇衝撞、抗爭,這個政府非常失敗。 蕭任佑說,教育部一直想把這問題牽扯到政治和統獨意識,好像學生都是被操控,都是為了讓執政黨在明年選舉中落敗,「笑死人了,我們都是高中生,哪來投票權?」 兩人也說,「對他(吳思華)不抱期望了」,從一開始派出來對話的都是沒有決策能力的官員,到後來甚至不理睬,已對教育部失望,日後仍會繼續抗爭。 竹苗區反黑箱課綱行動小組則發出聲明,為教育部的作為感到可恥,並指「起初,我們不願意看見過去台灣人爭取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歷史被抹除,挺身而出。但歷史總是弔詭,阻擋在我們面前的是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廿幾年前,就是他逼迫鄭南榕走向絕路,以死明志。」他們強調這只是一個開始,學生將會繼續奮鬥。 高雄兩名高中生也在這次行動中被捕,高雄市反黑箱課綱高中聯盟發表聲明,譴責政府藐視司法及人權,並一再動用國家機器,以暴力手段逮捕手無寸鐵的學生,斷絕學生對外界聯絡,甚至用語言脅迫學生不得打給家長以外的人求助。 高雄聯盟︰教部違法在先 竟法辦學生 高雄聯盟強調,教育部違法、破壞民主程序在先,部長吳思華竟然要「法」辦學生,如此矛盾無恥,身為國家教育殿堂的首長,已做出最壞行為,「莘莘學子又要如何信任國家的教育?」 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在臉書上聲援「七二三夜襲教育部行動」, 嚴厲譴責台北市警察違法濫權,並支持夜襲教育部行動的正當性。台南陣線指出,警察將學生長時間留置在教育部內,之後又欺騙學生家長已將學生移往保安警察大隊,卻仍有部分學生被留在教育部。同時,保安大隊藉口需要中正一分局同意,律師才能到保安大隊見學生,此舉已經嚴重違法。 台南陣線呼籲吳思華回頭是岸,不要對學生提告,並且謙卑面對課綱微調爭議,否則衝突會持續延燒。
自由時報 2015-07-25
下令逮記者 張奇文當年帶頭抓鄭南榕

下令逮記者 張奇文當年帶頭抓鄭南榕

〔社會新聞中心/台北報導〕廿六年前,張奇文是台北市警中山分局民權二派出所主管,執行逮捕言論自由鬥士鄭南榕,最後鄭南榕自焚身亡,引發一波又一波的自由浪潮。 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廿六年前曾執行逮捕言論自由鬥士鄭南榕,鄭最後自焚身亡,引爆台灣街頭激烈抗爭。(記者王敏為攝) 張行事 都要長官背書 廿六年後,張奇文是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這回在新聞事件現場,逮捕記者並沒收手機,創下記者被以「無故」侵入建築物,予以留置、法辦的紀錄,引發一波批判妨害新聞自由的聲浪。 熟悉張奇文的人分析,張凡事一定要獲得長官「背書保證」,才敢放手一搏,否則不會輕易作為。然而,這回是哪位長官為他背書?不得而知。 五十九歲的張奇文是警官學校專修班畢業,多在督察體系歷練,同事視他個性高傲,這次惹出大事,恐須一肩扛責。 民國七十八年,張奇文任職民權二派出所主管,奉命拘提鄭南榕,他率員警和消防隊員持拘票破門,鄭南榕拒降,在屋內引火自焚,鄭南榕之死也引爆台灣街頭激烈抗爭,但張奇文被政府列為首功人員,還記大功獎勵。 張奇文後來轉任刑事工作,辦案時,即使警方可依權責逕行處理的事,他仍一律要求部屬逕送檢察官處置,以避瑕疵。 張奇文在中正一分局當副分局長時,處理陳抗事件負責扮「白臉」,居間折衝,獲上級賞識,晉升分局長,當方仰寧在太陽花學運後調警政署,張接下中正一分局長,這次強勢逮捕記者惹出軒然大波,他會像當年那樣,任務失敗卻獲記大功嗎?
自由時報 2015-07-25
迫害抗爭學生、戕害新聞自由「吳思華應下台」

迫害抗爭學生、戕害新聞自由「吳思華應下台」

課綱違法在先 反要告高中生 〔記者吳柏軒、錢利忠、林曉雲、簡惠茹/台北報導〕史上首例,教育部長吳思華決控告闖入部長辦公室的高中生!台聯黨團總召賴振昌表示,課綱違法在先,吳思華為人師表卻不知反省,堅持控告手無寸鐵的學生,堪稱教育史上大笑話,吳思華應立刻下台。 反黑箱課綱學生23日深夜發動突襲,警方派出霹靂小組破門,逮捕33人,在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也遭沒收手機和攝影器材。(記者廖振輝攝) 反黑箱課綱學生23日深夜闖入教育部佔領部長室,遭警方粗暴逮捕。(記者廖振輝攝) 反黑箱課綱學生廿三日深夜發起突襲,闖入教育部佔領部長室,但警方隨即派出霹靂小組破門,逮捕卅三人,連在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也遭沒收手機和攝影器材。警方指稱教育部「堅持提告」,所有入侵者都被視為嫌疑犯,記者亦不例外,甚至還暗指是記者帶領學生往內衝。民進黨立委姚文智說,教育部帶頭違法,怎麼好意思告學生?還把採訪記者當現行犯?吳思華儼然已成了最威權、最右派的部長。 吳稱學生行為脫序 逾越法律 吳思華表示,堅持告學生和記者是因為「我們的包容」換來的只是一再非理性的行為,先前已有學生闖入教育部、破壞國教署鐵門,多次「脫序行為」逾越法律,前晚的行動是最錯誤示範,決定提告。教育部認定共卅三人闖入教育部,其中廿四名學生、六名一般民眾,還有三名新聞記者,皆被追訴。 但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成淵高中學生王品蓁說,教育部面對課綱爭議始終以三點回應聲明鬼打牆,說自己合理、合法、合憲,面對歷史爭議始終避重就輕,學生透過靜坐、公民論壇等和平手段,都無法和教育部溝通,如前天傍晚舉辦的座談會,不但部長沒出席,其他官員也未聆聽學生聲音,學生深感失望,才臨時決定發起行動。 吳思華則說教育政策不是誰發言才有效,若學生選出學生代表,他願意再溝通,形式或時間都可討論。但是學生批評吳思華:「大家在教育部門口抗爭時,部長為什麼不肯出面溝通?」 學生手無寸鐵 警卻視為大盜 「不怕有前科,因為我在做對的事。」宜蘭商工學生陳柏瑜三萬元交保後表示:「我不後悔闖進部長室,因為這都是為了學弟妹捍衛權利,失望的是部長居然要告學生。」 賴振昌表示,學生表達反課綱立場,沒有攜帶武器,卻被警方視為江洋大盜,雙手反綁壓制在地,「吳思華決定控告學生時,有任何的愛心嗎?」 以學者為首的多個民間團體,昨也趕到教育部拒馬前聲援學生,批判前部長鄭瑞城都敢撤下九八課綱,吳思華只會推卸責任,不敢為課綱負責,乾脆下台好了。
自由時報 2015-07-25
警察侵犯採訪自由 柯文哲致歉

警察侵犯採訪自由 柯文哲致歉

反課綱學生今凌晨被警方逮捕。梁建裕攝 2015年07月24日22:15   針對昨(23)晚媒體記者於教育部採訪遭警方逮捕一事,台北市長柯文哲晚間透過新聞稿發表四點聲明,除了對警察侵犯新聞自由一事道歉,也跟抗爭的學生表示辛苦了。 柯文哲四點聲明如下: 一、媒體記者本於採訪之職,於陳抗現場進行採訪工作,乃受憲法保障之自由。我對於昨晚臺北市警察局在過程中,侵犯記者採訪自由一事致歉。 二、台北市長對於維護新聞自由責無旁貸。我剛就任市長之際,即要求警方與各媒體溝通在陳情抗議現場的採訪SOP,警方應在現場穿上標註「媒體聯絡」之背心,作為現場指揮官與媒體新聞記者之間溝通協調之窗口。昨日教育部衝突現場,因事件緊急未能依SOP進行,對此,我將要求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於一個月內,針對之前訂定之陳抗事件採訪SOP,與相關媒體記者組織進行檢討並取得共識,以進一步保障記者採訪權益。 三、鑑於昨晚教育部發生之衝突事件,有關臺北市政府與警政署之間之權責問題,臺北市政府也會盡快於近日擬定SOP,以確認中央與地方之權責區分,避免基層員警於執法時陷入為難的情況。至於昨晚事件,檢察官既已介入偵辦,盼儘速釐清相關事實真相,以安民心。 四、對於因為課綱微調,而在教育部抗爭的高中學生,我同樣身為高中生家長,想跟你們說:「孩子們,你們勇氣可嘉,辛苦了,請保重!」 (陳思豪/台北報導)
陳思豪 2015-07-24
不只總統府 共軍還複製博愛特區

不只總統府 共軍還複製博愛特區

有凱道、有廣場、還有外交部…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國解放軍模擬攻台,在內蒙朱日和基地設置一座激似我總統府的建築物,進行城鎮攻防及斬首戰演練,同一訓練基地赫然發現還有與我外交部外觀極為相似的建築物,拿朱日和城鎮戰的基地設置規劃,與我總統府前廣場區域進行比對,相似度極高,絕非中國國防部所稱並未針對特定目標。 解放軍朱日和基地與我博愛特區對比圖。(讀者蘇冠群提供,圖取自google map) 「未針對特定目標」 中國軍方睜眼說瞎話 以中國在內蒙朱日和訓練基地及我總統府周邊區域的衛星空照圖進行比對,就可知道中國國防部所謂「並未針對特定目標」的說法,根本就是睜眼說瞎話。 根據對比圖(見圖,讀者蘇冠群提供)所示,上圖為朱日和基地中的一處城鎮戰訓練基地,下圖則是我總統府及府前廣場周邊區域的衛星空照圖,兩相比較下,就可以發現朱日和基地這處城鎮戰訓練基地,不僅複製了我總統府、府前重慶南路以及南北廣場,連凱達格蘭大道與公園路交叉口的斑馬線也清楚設置;在這塊城鎮戰的訓練基地上,不僅只有總統府是單一攻防對象,也出現了一棟外觀與我外交部極為相似的建築物。 軍方官員表示,解放軍從未放棄武力攻台,其三軍部隊每年都有模擬攻台的相關演練,也在各省市訓練基地複製台灣三軍部隊重要軍事基地、總統府博愛特區等的模擬訓練場,每年也會在東南沿海的外島進行兩棲登陸演習,這些都是為了軍事侵台行動做準備。 官員並說,中國近年快速增加其兩棲登陸作戰能力,除興建多艘兩棲登陸艦之外,也引進多艘俄製野牛級大型兩棲氣墊船,對我威脅相對提高許多,軍方也針對解放軍動作進行因應作為的部署。
羅添斌 2015-07-25
教育部違法濫權 各界強烈譴責:吳思華下台

教育部違法濫權 各界強烈譴責:吳思華下台

2015-07-24  13:52 〔記者陳慧萍、錢利忠、吳柏軒/台北報導〕反黑箱課綱學生昨日深夜闖入教育部,警方共逮捕33名學生與民眾,包括《自由時報》攝影廖振輝等3名記者,今天上午,教育部長吳思華召開記者會,態度強硬、揚言提告,引發社會各界強烈譴責、撻伐聲浪,包括民進黨、「時代力量」、司改會、記協、「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一致要求教育部撤告、教育部長吳思華應道歉、下台負責,同時警方也應立即釋放3名記者。 樹黨於今日上午到教育部外舉辦記者會,聲援學生佔領教育部之行動,樹黨認為教育部至今都不願與民眾正面對話,警察甚至還越權逮捕採訪記者,戕害新聞自由,痛批「這不是官逼民反,什麼才是官逼民反?」(記者王藝菘攝) 反課綱學生昨日晚間闖進教育部部長室,警方今天加強戒備,教育部周邊圍牆築起層層拒馬。(記者王藝菘攝) 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官陳明進上午8點半左右來到教育部,勘查大門等現場。(記者吳柏軒攝) 教育部長吳思華召開記者會說明反課綱民眾及學生入侵教育部,教育部將依法提起告訴。(記者王藝菘攝) 在教育部外的民眾試圖進入教育部尋找被捕的學生,一度與警方發生推擠。(記者王敏為攝) 記協認為,警方阻撓記者採訪工作,已嚴重侵犯新聞自由,是反民主的示範。(圖擷取自臉書) 「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今凌晨也發表聲明指出,此次警方行動中,不但限制記者採訪,還要求現場記者不能用手機、不准發稿,使前往採訪的記者無法對外通訊,已經嚴重侵害新聞自由。(圖擷取自臉書) 40多位中學生不滿教育部長不出來面對課綱爭議,23日晚間11點半闖進教育部大樓內,並衝入二樓教育部長室,與樓下學生不斷高喊「退回黑箱洗腦課綱!」(記者廖振輝攝) 教育部違法在先 憑什麼提告? 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今天表示,教育部強推黑箱微調課綱,明顯程序違法,且實體不當,教育部違法在先,還有什麼立場對學生提起告訴?教育部長吳思華強推違法課綱,又溝通無能,濫告學生,顯不適任,應知所進退,下台負責! 針針對警察逮捕新聞媒體記者,黃帝穎表示,憲法保障新聞自由免於政府干預,目的是藉由媒體自主獨立來發揮監督政府的功能,警方欠缺法律依據干預採訪、限制記者的人身自由,顯然是企圖掩蓋真相、阻礙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嚴重干預新聞自由。 逮捕記者 公然踐踏新聞自由! 黃帝穎強調,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明確保障記者及公民記者、獨立記者之採訪權利,政府應依憲法明文保障之權利保障記者、公民記者與獨立記者採訪之權利。警政單位不能以任何原因與理由驅離記者阻止記者進行採訪,更不得濫權逮捕。 黃帝穎說,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評比,在馬政府主政下的台灣,新聞自由度已是節節倒退,而去年323政院血腥鎮壓時,警方也曾極端地使用武力「驅離媒體」,引起國際記者協會的抗議,但昨夜面對媒體採訪時,警方竟以「未經教育部邀請」為由逮捕記者,這是對新聞自由的公然踐踏。 黃帝穎痛批,警察執法不容粗暴,更不應對手無寸鐵的高中生上銬強拖,而法律並未授權警察可以沒收手機,更未授權警察可以逮捕執行採訪的新聞記者、禁止記者使用攝影器材,警方不只執法過當,更踩到憲法的紅線,警政單位應為過度干預新聞自由與人身自由,向社會與受害者道歉。 時代力量怒嗆:吳思華立刻道歉、下台 另「時代力量」今天也發表四點聲明,要求教育部立即撤告,教育部長吳思華應立刻出面道歉、下台,聲明內容包括: 一、教育部立即撤回刑事告訴,立即釋放被捕學生與記者民眾。 二、教育部立即撤回黑箱違法課綱,立法院成立調查委員會。 三、教育部長吳思華立刻出面道歉下台。 四、總統馬英九立即公開回應、道歉。 法界:教部大動作提告 怕粗暴執法真相曝光 法界也痛批教育部及警方,嚴重侵害新聞自由,漠視民眾知的權利。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表示,從318的經驗來看,警方要制止現場的記者,通常不是基於記者有什麼強暴脅迫的行為,或是有什麼立即性的危險,依過去的經驗看來,是不想讓警方粗暴執法的第一線消息被記者披露。 高榮志說,警方逮捕記者必須要看記者進入教育部的意圖是什麼,若是跟著學生闖進教育部,擋住門喊口號等,那就是共犯,若記者只是跟著學生進去,在一旁拍攝,那就不能這麼做。 法界:忽視媒體採訪權 漠視新聞自由 高榮志解釋,以戰地記者為例,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去交戰區,無法被提供適時的保護,但只要記者願意到那個危險的現場,那就是基於保護新聞採訪自由,可以告訴記者在這個區域中,可能會受傷,但不是畫一個範圍,要求記者不能進來,因為那邊確實有新聞事件發生,此案要以全面的角度來看,不能很表面地說記者翻牆就是違法。 律師邱一峰表示,教育部無視輿論反對,強推黑箱微調課綱,如今又對採訪記者及學生提告,完全忽視媒體採訪權,漠視新聞自由,記者並非衝撞教育部的抗議學生,而是執行媒體責任,進入教育部的動機與抗議學生完全不同。 法界譴責:警假借執法之名 行侵犯新聞自由之實 邱一峰質疑,教育部大動作對記者及學生提告,是不是為了轉移黑箱微調課綱的焦點?警方依現行犯逮捕採訪記者,還限制記者使用手機對外聯絡,無非是怕第一線粗暴執法的真相被曝光。 邱一峰說,警方就算依現行犯逮捕採訪記者,也不該限制記者打電話對外聯絡,記者也有人權,也權利請律師,警方限制記者不能打電話,連對外報平安都不允許,那記者該如何請律師?簡直是假借執法之名,行侵犯新聞自由之實。 記協:阻撓記者採訪工作 嚴重侵犯新聞自由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簡稱記協)也針對警察違法逮捕包括《自由時報》在內的3名記者一事,發表措詞嚴厲的聲明,記協認為,警方阻撓記者採訪工作,已嚴重侵犯新聞自由,是反民主的示範。 記協指出,在學生占領教育部抗爭行動過程中,警察竟連同前往採訪的記者都逮捕,除限制記者採訪,要求現場記者不能用手機、不准發稿,使前往採訪的記者無法對外通訊,不僅嚴重侵害新聞自由行為,更罔顧記者人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警察侵犯記者新聞採訪權,提出嚴厲譴責。 記協表示,台北市警局曾對外指出,會在陳情抗議現場設置新聞連絡官,協助記者完成新聞工作,但這次在抗議現場,記者因新聞採訪所需,隨著新聞發生的狀況進入教育部採訪,卻被警察限制行動,記協無法接受台北市警局將保障記者採訪權的責任,推卸給教育部和檢察官。 「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立即釋放3名記者 針對媒體工作者被警方逮捕,「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今凌晨也發表聲明指出,此次警方行動中,不但限制記者採訪,還要求現場記者不能用手機、不准發稿,使前往採訪的記者無法對外通訊,已經嚴重侵害新聞自由,「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對現場警方的粗暴執法、惡意干擾記者採訪工作、侵害新聞自由、罔顧人權的行為,提出嚴正抗議,同時並要求警方必須立即釋放3名記者。 「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在聲明中提及,今天凌晨反黑箱課綱群眾佔領教育部,於現場採訪的《自由時報》記者廖振輝、「苦勞網」記者宋小海,以及獨立前往採訪的前「新頭殼」記者林雨佑,在警方驅離行動中失蹤,一度下落不明,手機通訊亦完全中斷。 致電台北市警局後,市警局僅表示,因教育部已經對反黑箱課綱運動今天凌晨的行動提告,因此3人必須經訊問、查證程序,釐清是否有「侵入行為」,而在釐清前,都可能被認為有侵入嫌疑。對於3人去向、動態,市警局起初都未給明確說法,僅給予模糊說詞,約在凌晨3點多才確認,3人目前已被送往保大等待訊問。 對於警方粗暴執法,惡意干擾記者採訪工作、侵害新聞自由、罔顧人權的行為,「媒體工作者勞動權益小組」提出「強烈譴責與嚴正抗議,同時並要求警方必須立即釋放3名記者。
陳慧萍 2015-07-24
自由時報記者採訪遭警留置 編輯部強烈抗議

自由時報記者採訪遭警留置 編輯部強烈抗議

  2015-07-24  02: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本報記者廖振輝被警方帶走後失去連絡,報社一度無法聯繫上,直到今晨兩點才得知,遭警方留置、不予釋放。警方說,因教育部要提出毀損等告訴,中正一分局長說是教育部不肯放人,所以進入該部的人均須接受調查;對於本報記者廖振輝正當採訪新聞,卻遭警方逮捕,本報編輯部對警方及教育部表達強烈抗議! 本報記者廖振輝今日在採訪反黑箱課綱學生抗議事件事,被警方逮捕留置,一位讀者捕捉到在廖振輝被捕前的背影。(讀者提供)    
自由時報 20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