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自由之聲彭明敏紀念音樂會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彭明敏教授的一生橫跨三個文化世代:日本明治維新的教育精神、國民黨戒嚴下的台灣,以及自由文明的歐美世界。這樣的跨文化經驗,使他成為以國際視野為台灣前途尋找出路的啓蒙家及行動家,台灣人自救,台灣人自決!
彭明敏教授在白色恐怖年代,打破國民黨蔣介石「一中神話」和他的兩個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勇敢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遭囚禁、流亡,成為台灣人追求民主與自由的象徵。
1996年彭教授代表民進黨參加第一次的總統民選,演講二百多埸,但電視媒體在國民黨壟斷之下,和代表國民黨的李登輝受到媒體廣泛報導,不可同日而語。但在往後的日子,彭教授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國民黨的政爭中的李登輝總統。
彭教授的逃亡及總統選舉失敗,其實成就了更深的歷史意義。因為歷史往往不是用成敗來判斷人物,而是用他們堅持了什麼、放棄了什麼。
彭明敏教授的一生,為了台灣,放棄榮華富貴的前途,這是一首為自由而奏的歌曲,他用思想挑戰極權,用行動證明尊嚴。他所展現的,是知識份子對真理的執著與對人類自由的熱愛。
近年來,隨著中國社群平台如小紅書、抖音等在台灣年輕族群中的普及,一股新的「統一無害論」、「中國發展好」的氛圍悄然浮現。有不少年輕人對中國產生嚮往,甚至懷疑:「我們也是中國人,換個人來管又怎樣?」大罷免期間,年輕人問為何要大罷免,民進黨輸不起嗎?
顯示出台灣民主社會在歷史教育與價值對話上的缺口。中共的分化與統戰手段,正在潛移默化影響台灣內部輿論,尤其是年輕世代的認同感。
感謝歷屆董事會及秘書處的奉獻心力。自2024年,基金會除了走讀台灣歷史外,也和台大、成大,政大、東吳,中興、暨南,勤益、等大專院校在校園內合作「彭明敏講座」。也走入高中校園,在北一女舉辦校內座談,我們要繼續更努力舉辦更多的校園對話。
期待各位和彭明敏基金會一起來承擔承先啓後,展開更多跨世代的交流。讓台灣人更警覺守衛台灣的民主社會刻不容緩。在座各位都是台灣前進的力量。
今天,由許英昌常務董事策劃,以音樂致敬彭教授,以音樂回應他的精神——在每一段旋律中,我們聽見不屈不撓的信念。願這場音樂會,不只是美的盛宴,更是記憶與希望的延續。讓理想的火炬,代代傳承。
最後再感謝大家的參與及支持。
董事長 楊黃美幸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