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性降息 升高金融風險

 

記者鄭琪芳/特稿

美國聯準會宣布啟動近十年首度升息後,我國央行仍毅然決定逆勢降息,台灣貨幣政策難得與美國脫鉤,儘管央行總裁彭淮南宣稱「降比不降好」,但外界評價仍是驚訝、質疑多過肯定;原因無他,國內長期維持低利環境,貨幣政策已相當寬鬆,降息對提振經濟的效果極有限,反而面臨資金外流、資產泡沫等風險。

近幾年台灣經濟低迷不振,今年以來更是急轉直下,出口減幅不斷擴大,毫無止跌跡象,投資及消費也都不如預期,今年GDP「保一」可能無望,明年經濟情勢也不樂觀。

眼看總統大選將至,馬政府對當前經濟困境卻束手無策,財政政策及產業政策難著力,只好寄望貨幣政策,央行再度降息,恐怕是在此情境之下不得不的決定,多少有些「政治考量」。

確實,當前台灣面臨的經濟困境,投資不振是原因之一,但企業投資意願偏低,並非資金不足或借款成本太高;相反的,國內資金過剩、利率長期偏低,卻因投資環境不佳、產業前景不明,導致廠商投資縮手,超額儲蓄暴增。主計總處估計,今年超額儲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將達二.五五兆元,續創史上新高,超額儲蓄率十四.八一%則是二十八年新高。

國內資金過剩、利率處於低檔,其實已無降息空間,央行連續兩季降息,提振投資的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因存款利息減少而影響消費;何況,央行一再降息,也加深外界對景氣前景的疑慮,可能使得投資、消費更為保守。

另外,目前房市交易清淡,房價卻跌不下來,買賣雙方僵持,降息可讓建商有喘息空間,卻也有推升資產泡沫的疑慮;而且,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之際,央行逆勢降息,若誘發資金大量撤離、貨幣大貶,勢必影響金融市場穩定,這將是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