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援180小時-災區最美的心

作者為0206維冠大樓救援行動的救災人員

 

地動山搖

2月6日清晨3:54,我莫名驚醒,有種忐忑的不安,彷彿有大事正在醞釀。

3分鐘後,住家整排透天厝像坐在一塊波動的海綿墊上,劇烈搖晃,牆壁轟然作響;天花板的吸燈被震得搖搖欲墜;路上車輛,被搖得警報器大作;原本漆黑的窗戶,瞬間亮燈。靜謐的黑夜裡,依稀聽到有鄰居驚恐大叫:「大地震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接著,臉書訊息聲不斷響著:地震、地震、地震。數分鐘後,更令人驚恐的照片迅速在網路散播開來:台南數棟龐然巨物的大樓倒塌了!

小年夜清晨,6日清晨3:57,高雄美濃發生芮氏6.4強震。但震度5級的台南,卻遭受到一甲子以來,傷亡最慘重的震災衝擊。自此,台南市政府的災防系統,啟動了9天、長達200多小時的災害應變機制。

清晨4:10,台南市長賴清德抵達台南市政府消防局,聽取消防局長李明峰的簡報。簡報內容,壞消息不斷:4:03,消防局接報維冠大樓倒塌,緊急調派消防隊搶救;此外,新化區的京城大樓傾斜、歸仁區的林旺飯店傾倒,還有數處的大樓住宅歪斜、樑柱崩解。當日,台南有6、7處嚴重的建築倒斜的嚴重災情。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應變中心開設

清晨4:30,震後33分鐘,台南市災害應變中心啟動一級開設(最高級)、各行政區也同步開設,市長和各局處首長正式進駐。完成啟動災害應變機制的標準流程後,賴清德和李明峰直奔永康區維冠大樓現場,指示所有消防局人員停止輪休、成立前進指揮所,進行搜救指揮,並通報消防署請求馳援。

由西往東傾倒的維冠大樓,坍塌的地點就在「永大路」上。該道路是永康區的主幹道。一位第一時間抵達救援的警消人員形容:「維冠大樓倒塌在一條筆直的大道上,像是為這條路劃下了盡頭」。

此時,警方在災區周圍外200至400米已拉起封鎖線,除公務、救災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台南市消防局的特搜、警消、義消,及陸軍八軍團士兵,正從倒下的維冠大樓瓦礫堆中,搶救居民和受困民眾。

因水管爆裂,夾帶土沙,現場泥濘不堪;濃濃的瓦斯味充斥著整個現場;驚呼聲、呼救聲、哭喊聲,此起彼落;救護車和消防車一輛輛開進又直奔而出。現場氣氛無比緊繃、震撼。

災難現場

對指揮救災人員而言,當時最大的挑戰是,無法第一時間掌握究竟當晚有多少人居住在維冠大樓;許多人的手機和網路,也因瞬間大量使用難以聯通;該幢由9棟大樓集合而成的社區大樓,其結構面貌也因倒塌,而面目全非。

為此,民政局聯繫區公所,緊急調閱該棟大樓的戶籍資料,進行清查,以瞭解房屋所有人的基本狀況;其次,商請各大通信業者,緊急調派通訊車,確保災區的網路通訊穩定;另外,調出該棟大樓的結構圖,迅速掌握大樓各棟方位和建物狀況。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料,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受困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棟維冠大樓,真正屬於原住戶者,其實和資料有相當大的差距。反而是更多的外來租屋人口,例如受困者有不少是崑山科技大學學生;更因該棟大樓房價相對便宜,亦吸引了不少年輕夫妻和小家庭住戶。

因此,當救援愈多,家屬通報的協尋人數也不斷攀升。以至於,原本待救的受困民眾,從原本預估的20、30人,到了當天下午,暴增到140、150人!「怎麼有這麼多人?!」冰冷卻待救的數字,令所有救難人員的心全揪在一起!

小年夜的氣溫已下探到10度左右,現場冷風颼颼,濕冷泥濘;建物鋼筋外露、石塊尖銳,令救援增添更多的挑戰。但這群救難菁英不能屈服,只能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拔河。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訊息放送

災害發生當下,首重正確資訊的公開。唯有讓災害相關的資訊公開透明、迅速推播,才能杜絕謠言和穩定民心。

當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後,台南市政府的災害應變網也同步啟用。網站以每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速度,不斷更新從前線指揮所報來的統計數字和資料。但當天清晨瞬間湧入的龐大點擊量,令災害應變網癱瘓了數次。

為此,賴清德臉書和台南市政府官方LINE擔負起「第二災害應變網」的功能。2月6日當天,臉書和LINE以每小時、甚至每半小時的速度,推播和更新最新正確訊息,和災害應變網相互搭配,同步發佈最新消息。

凡是有網路的不實謠言或傳聞,災害應變中心多能透過這三大管道,於1、2小時內進行回應和「消毒」。

從傳播效能分析,賴清德臉書震災前後,共增加了13萬的粉絲量,無論是留言或分享數,都讓訊息能快速放送;擁有近100萬名用戶的台南市府官方LINE,也扮演了強大的宣傳效果。顯見在災變中,臉書和LINE等自媒體的「救災」功能,發揮了相當強大的傳播功效。

進駐災區後第一小時內,維冠大樓災變現場的「前線指揮所」隨即啟動。這個前進指揮所是在緊急狀態下,市府向鄰近住戶商借來的。

當市府人員向屋主提出借用申請時,曾姓屋主二話不說,操著台南腔台語,展現台南人的阿沙力性格:「好,讓你們用」。旋即打開鐵捲門,清空一樓空間,方便10多位救災指揮人員進駐。

這一駐紮,長達9天,每日24小時不間斷運作。即便在除夕夜,前進指揮所仍燈火通明到清晨。像曾姓屋主這樣無私奉獻的住戶和店家,絕非個案。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市府人員或救災人員向災區周邊10多戶一樓店家和住戶提出救災申請,以便作為家屬休息室、媒體中心、物資存放處、指揮中心、救難人員休息室時,他們全在第一時間內答應,未曾遲疑。

這場救災,是一場全國民眾共同投入的「支援前線」大作戰。

災變後的第5小時,現場手機網路仍嚴重堵塞,我必須轉往附近的崑山國小,想辦法進行通聯。

崑山國小作為外縣市救難人員駐紮地,第一天就有諸多感人的畫面。

「請問一下,我們若要捐毛毯和衣服,要送到哪兒去?」5個年紀只有20出頭的年輕人,他們以生嫩的語氣,拖著他們募來物資,想要成為救災行列的一份子;5分鐘後,又有民眾扛著二、三十杯飲料,指明給我們救災同仁。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隨著災變資訊廣而宣傳,愈來愈多的熱心民眾也以行動「支援前線」。上午9點多,崑山國小就已湧進大量物資。外縣市的救災人員尚未抵達災區前,各式各樣的食物、飲水、生活用品、裝備,早已在現場備齊。有些是政府老早備妥(災防制度規定),更多的是民眾源源不絕的捐獻。

緊鄰維冠大樓的後方,有一間開幕不到一個月的日式居酒屋。事發後的當天上午,老闆就開張營業了。但他開張並非趁機大發災難財,反而主動免費提供一切熱食、休息場所給搜救人員,同樣也是24小時無休。

「我們已經40多小時沒睡了,」災變後隔天,居酒屋的店家一邊端著熱食招待救援人員,一邊以釋懷口吻說:「就遇到(災害)了,沒辦法,就做我們能做的」。

周邊,還有一些小吃攤販,也趕抵現場。他們也不是為了賺災難錢,而是免費提供熱食給救難人員。在凜冽的寒冬中,因為災變,這些每日忙碌為三餐的民眾,放棄了賺錢的好機會,選擇和災民、救難人員站在一起,展現一個成熟公民社會的堅韌生命力。

來自台灣各界的志工團也發揮「一方有難,各方支援」的強大力量。

災變現場,無論是道教、佛教、基督教、獅子會,只要想得到、喊得出來的宗教團體或民間組織,都成為救災現場最強而有力的後勤支援力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一個晚上的指揮中心前,一位40多歲的男性家屬哭紅著眼,希望救難人員幫忙在瓦礫堆中,協尋他心愛的小孩、太太。焦慮、悲痛的心情,讓原本一家之主的他,情緒完全崩潰。他坐在指揮中心前的小椅凳上,垂著頭悲傷地痛哭著。一位現場的志工彎蹲在他身旁,沒講太多話,撫拍著他的背,陪他度過最艱困的時光。

面對災害,志工們發動組織、有效運作著;面對家屬,他們蹲下身,靜靜地安撫著;面對罹難者,他們與其同悲,為逝者祝禱著。這些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台灣志工群,擁有一種寧靜、安定且撫慰人心的神奇魔力,協助家屬、政府、救災人員,一同度過艱困的9天,相信未來他們也會繼續陪伴下去。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今年除夕夜,台南瀰漫著一股有別往年的不同氛圍。過去,只要到了凌晨,鞭炮聲必定響徹雲霄,以爆竹昭告天下,舊年已終、新年將至;今年災變之後,台南市民似乎培養出你我皆知的默契,刻意抑制年節的歡慶氣息,安安靜靜度過一個沒有鞭炮聲的除夕夜。

悲傷的白板

前進指揮所裡,掛著一面冰冷而悲傷的白板。

白板塞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每個字代表著每位家屬通報協尋的受困家人。白板旁,黏貼著一張更殘酷的黃紙。左側標示著待救人數、救出人數;最右側的,則是持續在增加的OHCA(到院前死亡)。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多填上一個OHCA數字,救災同仁的心情,就再跌落一次谷底。

前進指揮所設立後的前3天,家屬多聚集在辦公室前,張著焦慮、急迫的神情,望著自己心愛的親人是否已被救出。前進指揮所亦是救災指揮官賴清德市長的駐紮地。家屬一看到賴清德,宛如在汪洋中抓到一條救生艇,企盼這個「鐵人船長」能把受難家人全部救起。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亦同。賴清德總不厭其煩向家屬說明,每一棟、哪一層樓的搶救進度。在賴清德的腦袋中,他記得每一個家屬的臉龐、姓名、亟欲尋找的受困者名字,及其所受困的樓層和區域。

賴清德當然也急;他急切著想幫家屬找到親人。緊急救援的9天裡,他神情緊繃、圍繞大樓倒塌基地,巡視了不下100趟;每一天,都能看到他帶著心急的家屬,耐心地解說;為了讓救援有效率,他擺脫黃金救援72小時後才得使用的「大鋼牙」,在第62小時就決定啟用。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誰睡得著?

但焦急的家屬不可能有耐心。「你們只救最上層的H棟,被壓在最下層的A棟都不救!」在家屬說明會上,有A棟受困民眾的家屬當著賴清德的面,和媒體的攝影機,毫不留情地痛罵著市府官員。

賴清德未曾動過一次怒。當過醫師的他,很體會家屬的情緒;身為救災指揮官,他不允許有自己的情緒。

救災第三天,大年初一。標示著新年的到來。在災區,有家屬祈求著受困家人的重生。這時,有媒體報導了,賴清德過去3天來幾乎未闔眼。憔悴、滿佈血絲的眼神,不用說,他真的很累。對在場許許多多的救難人員,何嘗不是?但每次見到家屬,哀愁滿面,以淚洗臉,視搜救同仁為生命曙光時,有誰睡得著?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生離與死別

一天晚上,大風在瓦礫堆上,捲起漫天的沙塵。冷冽的寒風、氣溫不到10度的夜晚,體感溫度只剩5、6度。端著薑茶、發放暖暖包、圍巾、毛毯的志工,在家屬和搜救人員之間穿梭著。

一位70多歲、同為家屬的老阿嬤,帶著3、4位家人守在前進指揮所外頭,睜著眼,看救難人員在倒塌的白色怪獸裡,爬進爬出。阿嬤頂著寒風,堅毅不搖站著。她眼裡沒有淚,只抿著嘴,望著維冠大樓,抱著期盼、祈求生機。

一對夫婦哭紅著雙眼,焦急地問著賴清德,他們的家人怎麼了;賴清德親自帶著他們,前往搜救現場旁,告訴他們最新狀況。最後,這對夫妻沮喪離去:他們的家人被壓得太底層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隨著OHCA人數不斷攀升,被送到殯儀館的罹難者大體愈來愈多。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阿嬤,站在靈堂前,拖著疲憊身軀,為已逝的孫子和兒子準備最愛吃的零食和玩具。不到3分鐘,他跪坐在桌子前,放聲大哭。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楚,沒人能為她承擔。

在救難現場,有生離、有死別、有感動、有溫暖。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全在這小小的一個災難街口,真實上演。對一般人而言,這場災難宛如一場夢,但對家屬而言,卻是一輩子的痛。

經驗和教訓

0206震災,有別於「九二一」地震的大規模傷亡。但外界多給予台南市府救災的正面評價;更有電視台民調統計,88%台南市民肯定賴清德的救災表現。本次台南市府的救災經驗,有幾個特點或許可供未來借鏡:

一、本次災害面積集中,全國資源亦相對聚焦。

二、台南市府協同軍方、民間單位,每年皆確實執行「民安演習」,具備一定救災演練基礎。

三、突破規定限制,在黃金救援72小時的過程中,提前動用重機具「大鋼牙」。

四、密集且坦誠佈公面對家屬和外界的疑慮,有錯誤就當場認錯並改善,以獲得多數家屬信任。

五、盡可能快速、公開傳遞正確資訊,減少謠言或不實傳聞對救災工作的干擾。

六、後續的復原、重建方案和訴訟工作,在救災過程中,市府亦同步擬定或執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無論是前年的高雄氣爆或今年的震災,高雄市長陳菊和台南市長賴清德皆展現極高的救災效率和行動決策。在本次震災中,陳菊不但取消了在紐西蘭的休假行程,更特地3次前往台南,和台南市府人員分享高雄氣爆後的處置經驗。

我們絕不希望災難降臨。但人們必須從每一次災難中,吸取前人教訓,讓罹難者的逝去,換得後人寶貴生命的更大保障。

< 資料來源:想想論壇Thinking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