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終於過「年」拆橋了

台北市政府利用春節連續假期進行忠孝橋引道拆除工程,並提早於13日完工通車。   圖:新頭殼資料照片

 

農曆年前因送禮人潮與陰雨綿綿,造成全台北市的大塞車,引發諸多民怨,柯P的民意支持度無量下跌,幾乎終結了與媒體的蜜月期。在四面楚歌下,為了重現北門歷史古蹟,並改造台北市西區門戶,柯P仍堅持按原計畫在年節時拆除忠孝橋引道。

藍營旗下的中出電視《新聞孟婆湯》,假韓妹智賢與正毅兄弟檔,大概都已磨刀霍霍,等著年後一開工,北門出現大塞車時痛宰柯P吧?豈料事與願違,拆橋過程意外的順利,不但提早完工,2月16日上午忠孝橋也沒塞車。讓一大早就來「視察」忠孝橋三重端的朱立倫,只好宣稱是因「我們做了許多交通宣導計畫」所致。

「台北市長拆橋,新北市長視察」的消息一上PTT,鄉民們才發現消失了3個月的朱立倫,一上工就搶著「割稻尾」,紛紛噓文他是出來「刷存在感的」、「剪綵王」、「撿尾刀」、「專業收割」、「搶功勞跑第一」、「沾光也要做好做滿」,甚至有網友問朱立倫「這『我們』有包含市長您嗎?」與「三環三線到底在哪裡?」

柯P過年拆橋與砂石倫收割被噓,證明了「鄉民的正義果然正義」。但柯P拆橋為什麼沒引發塞車?交通是專業,不是我這集「窮、酸、矮、肥、短」五毒於一身的資深鄉民所能置喙的;不過從台灣庶民史來看,這個市府口中的「忠孝橋引道」,其實在30多年前剛完工時,就有一大堆人不以為然。不只是台北市議員質詢怒罵、監察委員在調查糾正,連行政院長孫運璿都公開批評過這個龐然大物。

之前我引用過台師大地理系洪致文教授的說法,這條忠孝橋引道是「北門高架道路」,就是俗稱的「北門高架橋」興建時所預留的一段。但鐵路地下化之後其他幾條都拆光了,為何只剩下這段?1970年代台北市其他高架橋或高架道路都塞車,唯有北門高架道路門可羅雀,用台灣庶民史的角度解釋,這其實就是地下傳播的力量。

戒嚴時代的媒體都受到高度管制,民間也沒有科技時代的網路可以傳遞信息,透過耳語相傳的地下傳播,就成了大家很重要的休閒娛樂。1980年代的三次礦災與1990年代的幾次KTV及餐廳大火,民間都有「幽靈船」的傳說,就是在空中四處飄流,收集魂魄的幽靈船,要等載滿100個冤魂後才會離開。由於台灣無論官民都只看錢,長期以來就不重視公共安全,讓幽靈船更深入人心。

1958年金門砲戰結束後,台灣的經濟大幅起飛,尤其是首都台北,市區裡的交通早已壅塞成災,其中最麻煩的就是鐵路平交道。可是兩蔣仍將大量經費用在軍事與特務之上,雖然正本清源是該在鐵路電氣化時,同步就將貫穿市區的鐵路地下化,但台北市卻反其道而行,大量興建如復興、復旦、光華等高架橋,讓汽車從高架橋上穿過鐵路,省去在平交道前等候的時間。

穿越鐵道的高架橋最單純,汽車駕駛就是先開上去,然後一路開下來;就算是穿越十字路口的新生、建國等高架道路,也只是像高速公路那樣,有條主幹道與多個交流道,開錯大不了下去再上來即可。這些高架橋或高架道路一完工,駕駛就勇於上路。

但北門高架道路就不一樣了,為了避開北門,上去之後不是直線,駕駛人無法直覺判斷地下的方位,加上還有一段像游泳池邊跳水台的忠孝橋預留段,大家都怕萬一開錯了,會不會就高速衝下斷魂橋?加上興建期間因為薇拉颱風造成的鋼樑下墜,當場壓死了橋下路過的8人(其他送醫後才死的還無法計算),讓更多駕駛因為怕「抓交替」,不敢使用這座剛完工的新橋。

早在1965年11月,台北市尚未升格為院轄市之前,台灣省公共工程局就提出的北門口高架道路計劃;可是1967年6月又宣布暫停設計。因為無論鐵路地下化或改道走環河道路,都比在市區裡興建高架道路合宜。然而這時的台灣當權者,仍難脫十多年前初來時的難民心態,因此最後拍板定案的仍是北門高架道路。

雖然在小蔣崇拜者柯P口中的「文化流氓」始祖抗爭下,北門沒有被拆掉,卻還是被高架道路圍在中間,吸了30幾年的廢氣。1978年10月30日,台北市議員陳勝宏與林文郎在工務質詢時,痛批北門高架道路耗資數億元,但通車後車輛行駛高架道路者並不多,不僅未能改善北門附近的交通擁擠現象,反而更亂。

1979年1月9日,吳大宇、熊在渭和張一中等3位監察委員,在院會中提出臨時動議指出,台北市政府花了那麼多錢,完工後的北門高架道路卻未發揮功效,橋上沒車而橋下依然壅塞,民眾嘖有煩言,應調查當時的設計是否錯誤?台北市工務局有無措施不當?院會經討論後,決定交由交通委員會調查處理。1月16日交通委員會決定,推派莊君地和劉延濤兩位委員負責調查。

到了9月18日,莊君地和劉延濤提出調查報告,批評北門高架道路工程投資3億1千3百多萬元,歷時2年7個月,反而造成以下亂象:

1.工程計劃似偏重以忠孝西路為主流,改善東西向交通,但完工後不但東西向無改善,反而造成以北門為中心的南北向交通混亂。

2.忠孝大橋計劃為8車道,北門高架連接的車道卻僅為雙車道,未來由八車道進入雙車道,進市區前若再受重慶南路交通號誌所阻怎麼辦?

3.高架道路佔用地面二車道,但使用車量不多,反而造成由中華路、博愛路進入忠孝西路的車輛壅塞不堪,決定函請台北市政府查處責任。

到了11月4日,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召開年會,行政院長孫運璿書面講稿中痛批「目前政府機構中,有不少機構的各階層主管人員,管理觀念比較落伍,辦事缺乏效率,……對各項工程或公共設施的興建,不能運用效益成本分析,就各種方案,選定最佳者予以施工;對於目標的設定,又不能從多方面及長期考慮,結果工程完成之後,往往問題叢生,又須從頭來起,造成不可原諒的浪費。台北市北門高架道路的興建即是一例;花費了大量經費,完工之後並未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北門地區道路壅塞如故,如果要重建,已屬不可能。」

北門高架道路的興建,就是戒嚴時代當權者惡搞的典範。首都不蓋捷運與縱貫鐵路不地下化,卻蓋了一大堆高架橋與高架道路,看似省了錢,可以挪去養軍隊與特務,其實未來要花更多的錢去善後。如今柯P終於拆了北門高架道路的最後一段,盼望新政府也能效法,快刀斬亂麻地拆了盲腸似的省政府、蒙藏委員會、監察院、考試院等等冗員組織。

< 資料來源:NewTalk - 新頭殼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