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事件的烈血青春

「四六事件」逃亡遇害的省立師範學院(師大前身)自治會主席周慎源。(照片為涂炳榔先生收藏)

「四六事件」逃亡遇害的省立師範學院(師大前身)自治會主席周慎源。(照片為涂炳榔先生收藏)

 

今天談轉型正義,可是鮮少人關心,「四六事件」求償無著。

一九四九年的「四六事件」,引發一個半月後,五月十九日,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宣布台灣戒嚴,而且一直到一九八七年才解嚴,長達卅八年的白色恐怖,創下全球最長戒嚴紀錄。

「四六事件」導因於三月廿日晚上,臺大法學院學生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師範大學)學生,共乘腳踏車,遭警察取締,結果,促成學生怒潮,到了四月六日,大批持槍軍警,竟然包圍臺大與師院宿舍,並且衝破包圍,逮捕一百多名學生,其中七名遭到槍決。

「四六事件」絕對應該寫進教科書,否則沒有人會了解,為什麼一九五○年以後,對抗白色恐怖的烈血青春,此起彼落,持續投入反抗運動,如今有機會找回正義,首先該讓社會重視這段歷史,而且,要幫七名被槍決的學生平反冤屈,尤其是逃亡失蹤的師範學院自治會主席周慎源。

我口訪參與「四六事件」的師大美術系大二學生,老畫家涂炳榔(今年八十八歲,也因白恐坐牢十年),他找出周慎源給他的珍貴獨照,告訴我,周慎源,外號周載,嘉中高他一屆,師院時期,經常在一起,聽說,後來在桃園蘆竹遭士兵處決。涂炳榔收藏的周慎源照片,幾乎是目前僅存的一張照片。這些冤死的未滿廿歲的學生,老先生說,家屬必然無法舉證,跟政府求償,令人感嘆不已,希望大家幫忙主持公義。

(作者為紀錄片導演)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