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最後華爾滋

 

英文老歌「最後的華爾滋」描寫舞會已到最後,有位寂寞客人卻不想離去,還想再跳一首華爾滋,直到地老天荒。然而曲會終、人要散,縱有滿心不甘,亦只能無言以對、黯然離席。

馬英九最近的演出有如「勇腳馬」,先是御駕親征,視察邊陲;既而重兵護漁,不惜一戰;然後閃電拔官;再來個疾斬鄭捷……那種搶新聞的能量與熱情,遠比柯文哲更勤力,充分反映著他急於被人看見,就怕被人遺忘的離別愁緒。

問題在於民主時代的領導人終究都只是過客,人民記得或遺忘,與政績有關,但與個人的祈願沒有必然連結,尤其一旦急於留名,吃相難看,達達的馬蹄,終究只是錯誤,一點都不美麗了。

執政八年,馬英九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其實是用他的「軟弱」(尤其是面對習近平,只敢談「一中」,回家才高喊「各表」的雙面遊戲),催生了年輕孩子「天然獨」的澎湃自覺。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年輕人一切「台灣優先」,馬政府可能完全不能理解有多少受夠了中國旅客噪音和菸屁股的台灣人,聽見中國以限縮旅客做威脅時,卻歡呼著終於「還我阿里山」和「還我故宮」!

去世衛開會,是善盡世界公民的天職,疫病無國界,哪有得先戴上政治大帽,再任人家唸緊箍咒當傀儡的道理?更過分的是,人家逼你就範,政府為什麼不抗議,卻幫著外人欺負新政府?

文學家用「天鵝之歌」讚美臨終或下台前最淒美的一聲哀啼,馬總統的最後時光卻給人「欲走還留,幾時罷休」的憂惶驚懼,八天之後,華爾滋終究要終曲的,別再勾勾纏驚擾台灣人了。(藍祖蔚)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