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不必求「統一」

 

免試入學,對學生而言,是福音,「全面免試入學」,也被認為是貫徹十二年國教目標的必要手段,然而,問題在於:大多數的國中生日以繼夜的讀書和學校從不間斷的測驗,其目的,僅在於篩選學生進入所謂的傳統名校或明星高中就讀,能如願的學生估計僅為十五至卅%。換言之,為了不到一半的學生進入自己心目中的學校,卻要幾乎全部的國中生放棄自己的性向與興趣日夜苦讀,實不相宜,這應是推動全面免試入學的一個關鍵考量。

其實,經過這幾年的社會溝通,幾乎超過一半的國中生,已經能依據自己的志趣選擇就讀學校,他們會選擇學習內容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的職校,剩下不到一半的學生也不必然都想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因此,教育部現階段實可以朝著「免試入學,就近入學」的方向努力,並全力投入於免試入學的相關前置工作,包括:如何採計國中在校成績、城鄉學區劃分、改變傳統名校的態度等,再過一、兩年,時機成熟,應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熱心教育的團體,也應支持新政府依據其新的思維與作法,協助實現其理想,倘有缺失,再提出檢討也不遲。

教育改革,不必然要採取全國一致的作法與步調,正如學校制服解禁,其意在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甚或是審美的培養,相信,也會有學校,很想保留他們美美的制服。所以,倘教育部在宣佈重大政策之前,能留給各縣市,甚至各校一些討論與作決定的空間,一定更有助於目標的達成,不必凡事求「統一」呀!

(作者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