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安卓斯?此賊姓啥名啥?

三立新聞,2016年7月18日

Irène Brice : “Non, non, pas de merci et pas de madame ! Il faudra m’appeler Irène si vous voulez qu’on devienne amies !”

(Irène Brice:「不,不,不要說謝謝,不要說夫人!您若希望我們成為朋友,就應該叫我 Irène。」)

L’Accompagnatrice (1992)

包括官方的中央社在內,絕大多數的台灣媒體說,因一銀盜領案而在宜蘭被捕的那個拉脫維亞人是「安德魯」。《自由時報》在18日的頭版上則寫:「安卓斯(另譯安德魯)」。這個廣泛被採用的「另譯」也是台北市刑警大隊所採用的譯法。《蘋果日報》網站在7月14日首度報導此人時,在照片下方註明「安德列斯(PEREGUDOVS ANDREJS)」。歷史悠久的台灣英文報紙China Post的寫法是Peregudovs Andrejs,而我所認識的在台歐美人士們首選的Taipei Times則是寫「Andrejs Peregudovs」。哈哈!一個盜賊,各自表述。

 

這些「安XX」顯然皆譯自「Andrejs」。這個字到底怎麼唸?

不同的語文有不同的字音對應原則。如果老是照著自己所通曉的語言去唸各國的專有名詞,難免鬧出糗事。以下故事純屬道聽途說,無不敬之意:曾有某位(可能學過英文的)法國記者唸Chien Foo(錢復),雖把名字唸對了,但卻按照法文習慣把「Chien」的「Ch」讀為「西」,因而把我們這位前外交部長的姓名唸成跟法語的「chien fou」一模一樣!以其修養,錢復對這種事應該會一笑置之;但若這種事的「苦主」來自玻璃心大國,那就可能演成一場外交災難囉。

台灣國內有沒有人會拉脫維亞語?就算有,想必屈指可數(旁話:國家總該有個常常更新的特殊人才資料庫啊)。如果沒人,好歹可透過外交部找到幫手(我國在拉脫維亞有派駐大使喔)。

即使在歐洲,會拉脫維亞語的人也不超過歐盟人口的0.6%,而且大多數居住於拉脫維亞境內。歐洲議會所使用的正式語言多達二十四種,其中包括更少人使用的愛沙尼亞語。在這個多語環境中,專有名詞的讀音是個常會遇到的頭痛問題。他們很聰明地利用現代科技,在議員個人資料網頁提供聲音檔,由真人發音,先唸出姓,然後唸出名。碰巧,在拉脫維亞所選出的歐洲議會議員當中,就有一位Andrejs Mamikins。我們可從而得知,拉脫維亞語的「Andrejs」讀音接近「昂德瑞」。在見諸台灣媒體的譯名之中,《蘋果日報》最初採用、後來放棄的「安德列斯」最接近原音。(註)

拉脫維亞語的「Andrejs」與英語的「Andrew」同源,所以「安德魯」的譯法難謂錯誤。這種翻譯方式存在已久(超過一百年),其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英文的「John」:這個單音節名字通常被譯為「約翰」,而「約翰」可能是在十七世紀或十八世紀時音譯自於拉丁文的Iohannes。不過,在實際操作上,「安德魯」的譯名有個壞處:追捕通緝犯的員警有時會出其不意地逕呼其名,而譯名與原字的讀音若差別太大,就難以產生效果。

從「理論」層次來看,這種譯法跟其它人名漢譯一樣,都是譯者在無SOP可循的情況下各顯神通的產物(所以有層出不窮的「另譯」,無藥可救)。此處所謂的「理論」並非象牙塔的專利,連警察業務也會遇到它。拉脫維亞男子名「Andris」也跟英語的「Andrew」系出同源,而且名喚Andrejs與Andris的拉脫維亞人目前各約有兩萬多人。假如這批盜領者之中既有個Andrejs,還有個Andris,怎麼辦?都稱他們是「安德魯」?還是按年齡或體型分別稱他們為「大安德魯」、「小安德魯」?

假如此案共犯不是Andrejs,就是Andris呢?稱呼他們「安德魯一號」、「安德魯二號」、「安德魯三號」…?

這個問題的另一面是:在宜蘭落網的這個人到底姓什麼、名什麼?在刑事警察局公佈於7月17日的資料上,此人為「Peregudovs Andrejs(佩脫里多瓦斯)」

Peregudovs Andrejs cib

刑事警察局,〈0711一銀竊案已知嫌犯〉,新聞稿,2016年7月17日08:14:20。

大家都知道,歐洲的姓名排列順序跟我們相反。多數記者可能因而以為此人姓Andrejs。對嗎?錯誤機率應達99.99%。

常見的歐洲人的名字往往是某些人的傳家姓氏,例子多到可以玩接龍:Warren ChristopherChristopher AndrewAndrew Neil…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歐裔人士遇到同名者的機率遠高於遇到同姓者。名為Andrejs的人肯定是姓Andrejs者的N倍。

另一個線索是「Peregudovs」。看過這個字嗎?常看到?這個字較常出現在名,而非姓?有沒有歐洲人的名字拼寫方式與它相似?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多數為「否」,它就比較可能是個姓。事實上,若把字尾的s去掉,它就等於俄文姓氏Перегудов羅馬化後的「Peregudov」。Peregudov這個姓氏出過不少名人,例如蘇聯第一艘核能潛艦的首席設計師Vladimir Nikolayevich Peregudov,演員Sergey Peregudov等等。

依照常識與經驗來研判,被台灣警察逮到的那個傢伙姓Andrejs、名Peregudovs的機率微乎其微。

所以,刑事警察局將那個人的姓名錯置囉?非也!基本上,台灣刑警的書寫方式跟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佈告一樣,先列出姓氏,後寫上名字:

interpol_wanted

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佈告先寫姓後寫名,各國護照的格式也是如此。這兩套系統理當然地互相配合。如果刑事警察局也在姓名之間加上逗點,多少可以避免記者的誤讀。(台灣的護照上在姓名羅馬拼音裡就有這麼個用以區別姓與名的逗號)

其實,刑事警察局新聞稿上的「佩脫里多瓦斯」就已提示了那個人應該是姓Peregudovs。不過,我左看右看、正著看、反著看、甚至把字母順序倒著唸,還是無法理解為何Peregudovs會被譯成「佩脫里多瓦斯」。刑警可能在抄寫或剪貼時弄錯了吧?!這很有可能,既然同一新聞稿還將「拉脫維亞」寫成「拉維亞」。我猜,承辦人員可能過於勞累。(蠻牛的廣告商照過來,這裡有個好題材^^)

話說回來,台灣的媒體往往不太在乎歐美人士的姓名區分,在報導中只寫人家的名字而不寫姓氏。這種現象多出現於國內社會新聞,少見於國際新聞版。不過,我們幾乎天天看到這個始自1990年代的怪象異例:

對照組:

從標題到內文,以上幾篇在指稱這位民主黨候選人時,不是寫「Hillary Clinton」,就是只寫「Clinton」。

日文主流媒體的寫法基本上符合英文的原則,或寫「ヒラリー・クリントン」( Hillary Clinton),或只寫「クリントン氏」(尤其在標題):

在歐語(含英語)的正式(formal)用法中,若被指稱者是成人,不可只稱名而不稱姓。一般而言,只稱名而不稱姓的稱謂僅限定於:1. 對象是小孩;2. 彼此是親友或共處於一個小團體(如辦公室、球隊等等);3. 被如此指稱者同意或主動作此要求(年輕人之間往往如此,包括在PUB初遇的陌生人)。此外,新聞記者有時會為了避免給被報導的對象帶來困擾,而姑隱其「姓」,僅寫出名字(通常是「菜市場名」)。貫穿這些規則的是「姓/名」與「人際關係遠/近」之間的對應關係。英文在台灣教育體系中早就是人人必學的科目,老師應該有教過這些使用規則吧(?)

在台灣指稱使用漢語姓名的人時,我們所遵循的某些規則其實跟歐美大同小異。試想,在報導白曉燕案時,會有記者說「警方全力緝捕進興」嗎?同理,財經記者在報導台積電的新聞時會說「張忠謀」、「張董事長」、或「張先生」,沒有人會蠢到寫出「在股東會上,忠謀說,去年算是蠻成功的一年」之類的語句。

不過,如果台灣有很多記者跟那位「安德魯」頗熟,那就另當別論了…

比較明顯可見的是,咱們的警方跟國際刑警組織不熟。中央社在7月12日已告訴我們:

2名俄羅斯籍男子8日入境台灣後,盜領第一銀行ATM約新台幣7000萬元,台北市警察局大安分局與刑事局今天報請檢察官核發拘票,將透過國際刑警組織通報逮捕這2名嫌犯。(游凱翔,〈第一銀行遇駭 檢警請國際刑警組織協助〉,中央社,2016年7月12日 18:49)

一星期過去了,對方似乎「只讀不回」:

我方將涉案十七名洋嫌及關係人資料,以「紫色通報」轉給國際刑警組織,要求轉至他們潛逃出境的相關國家,對方國已收悉,惜尚無回應。(姚岳宏,〈歐美各國來取經? 刑事局說沒這回事〉,《自由時報》,2016年7月20日)

國際刑警組織網站上亦無任何台灣發出的通緝資訊:

interpol_taiwan

國際刑警組織的網頁稱我國是「Taiwan, china」,真是奇怪:警察竟然怕惡勢力。(苦笑)

既然每年有可觀的人與貨物流經台灣,台灣只要採取不合作政策,絕對有條件成為國際治安網上的一個大漏洞。有鑑於此,草民我斗膽建議警政署發函給國際刑警組織,告訴他們:「由於台灣警察迄今未能加入貴組織,而且我國被貴組織粗魯地冠上一個欠缺尊重的名稱,我國員警因而心情欠佳,歉難有效率地協助貴組織監視緝捕國際逃犯」。看看他們怎們辦!

< 資料來源:Passion: 慕容理深のblog 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