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工作 還有比收入高更重要的事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找工作衡量的標準除了收入多寡之外,還有社會聲望與權力大小。(網路圖片)

這兩天有位高中畢業的夜店公關,自拍了一支影片上傳網路,大意是說,學歷高而低薪者不如學歷低但高薪者,如果要結婚,另一半的家長會選高薪但低學歷者。還說念完大學只是負債,言下之意,毋寧是要大家別唸大學了,趕快跟他一起做夜店公關,因為高中畢業就能月入五萬(這支影片,意圖跟不久前的一支訴說酒店小姐的微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某種招攬人才的宣傳廣告)。

影片在網路上引起許多人的嘲諷與批評,有的笑他才五萬就敢說嘴,當然也有人談及讀書跟收入不必然有正相關。雖然有很多人是為了找份好工作才努力讀書,最後也發現學歷無法保證拿到好工作,不過,也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認為,所有想讀書的人都是為了靠學歷拿到好工作,這也太過化約論了,有種刻意提倡學歷無用論的意味。總而言之,整支影片可以吐槽的點太多,無法盡列。

只不過,這支影片某種程度也說出了一些台灣社會的現況。例如:年輕人覺得月入五萬元已經是很高薪,這在老一輩台灣人眼裡可能是個笑話,可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勞工薪資數據調查來看,可以發現,九百萬勞工當中,月入能夠超過五萬元者,占比僅僅17%,如果再限制年齡條件,三十歲以下能夠月入五萬元以上的勞工比例,只剩5%左右。

當一個年輕人身邊有95%的勞動者的收入不如自己時,又怎麼不會產生這支影片中的夜店公關的想法?

若不是台灣長年的低薪、凍薪,所得停滯,又怎麼會讓如此年輕人一個月才賺區區五萬元,就可以大放厥詞,認為不該浪費時間讀大學?

另一方面,這支影片也帶出了台灣社會長久以來的一個思考盲點,就是把學歷跟工作收入僅僅掛勾在一起。莫說學歷高低不等於收入高低,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例如,好的業務員不需要高學歷,但收入可能超過需要頂尖大學博士學歷的大學教授),人們找工作,其實也不盡然以學歷為唯一考量。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找工作衡量的標準除了收入多寡之外,還有社會聲望與權力大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台灣擔任中央部會官員,月入僅十八萬台幣,也許對一般人來說算很高,但對於真正頂層的人來說,一個月賺十八萬塊是非常少的。然而,為什麼有不少人樂意接任政務官?即便這份工作吃力不討好,常常被媒體罵?恐怕政務官所掌握的「權力」是考量的關鍵點!

再舉一個例子,大學教授。剛進入大學的助理教授,起薪只有六萬多塊,雖然還可以有很多外快與研究計畫,但算起來絕非高薪。然而,為什麼很多人努力讀博士,不惜負債,擠破頭都也想成為大學教授?恐怕和大學教授的社會聲望之高,脫離不了關係。大學教授各國職業聲望調查中,絕對保證能夠擠入前三名的工作。

也就是說,身為社會人的我們,找工作考量的不單單只是薪資的多寡,還有該份工作所能獲得的權力以及社會聲望。最好的情況當然是三者皆高,但如果無法三者皆備時,箇中的取蛇端視每一個人的價值信念而定,非要覺得別人都和自己一樣的選擇職業標準,是一種共識歸因謬誤,也是一種自我中心。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在滿足基本溫飽需求之後,會追求安全、自我實踐等更高階的需求。若將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放到找工作來看,溫飽需求和收入多寡有關,等收入超過某個水準,溫飽無虞時,人們找工作會更考慮對社會是否有貢獻,以及能否自我實踐等其他更高階段的自我需求,也就是職業中的權力和社會聲望才能滿足的部分,而不會單單只考慮金錢多寡。

這位年輕的夜店公關,充其量就仍然活在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底層,覺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收入要高(當然我們都知道其實沒有多高),至於社會聲望之類的,不再其考量範圍之內。

< 資料來源:大員通訊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乾任

王乾任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