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任相關文章

以奇勝正,想擊潰敵人得從最脆弱的側翼下手

以奇勝正,想擊潰敵人得從最脆弱的側翼下手

拿破崙認為,軍隊的側翼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若要擊潰敵軍,得從側翼下手! 這跟孫子兵法的以奇勝正很像,從讓人出奇不易的地方下手! 話說回來,這次大選,泛藍也是從側翼下手猛攻,效應外溢到主軍,整個擊潰泛綠陣營。 從戰術謀略上來看,比起泛綠陣營端著政治正確的道德大旗猛轟,認為就能爭取選民支持的策略來看,泛藍的作法,的確是成功的! 設法讓人討厭民進黨,幾次泛綠打敗,似乎都是同一套,從擅長論述講道理罵人的進步派菁英群聚的側翼下手! 泛綠菁英群體(側翼)會犯的問題是,自己預先假設了選民必然是理性有智慧…,等輸了之後再來罵選民素質差,這種叫戰的態度,不但無濟於事且容易被對手用來反擊與離間自己政黨與支持者的關係~ 普羅選民就跟一些文化菁英派看不起大眾流行文化一樣,這一大群人既無法消滅,最後又因為不斷辱罵大眾而招致討厭。 當多數國人就是沒辦法花時間思考政策,光是譴責無濟於事! 強調影像畫面的呈現比實質內容更重要的媒體政治,出現也已經幾十年了,世界上也很多影像強過內容而勝出的選戰例子,負責的選戰顧問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這一塊才行,不能再讓擅長論述的側翼成為被對手擊垮的切入點。
王乾任 2022-12-12
遠交近防、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遠交近防、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圖片翻拍自超地緣政治學(易博士)   地緣政治的核心原則就是相互牽制,遠交近防(攻),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牽一髮而動全身。 沒有絕對的正義,國族的生存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好比說,法國對俄羅斯態度放軟,是因為不希望俄羅斯衰弱下去,失去牽制德國的力量,反倒讓德國崛起(德法是世仇,就跟英法是世仇一樣,所以都需要第三方勢力來牽制彼此)。 因此,即便其他國家都在制裁俄羅斯,法國仍然選擇嘗試要求烏克蘭跟俄羅斯和談。 國際上的正義,要考慮的首先是我自己會不會受到影響。 地緣政治的基本設定是,鄰國跟我一定不友好,必需防範,避免被入侵。 西藏被天朝抓著不放作為與印度的緩衝,蒙古獨立好作為俄羅斯跟天朝的緩衝,越南跟天朝千年來始終難以和平則是因為欠缺緩衝。 從地緣政治來看,天朝的一帶一路乃是試圖佔據所有戰略要點,確保其航運安全,防堵其他強權。國家間的衝突,從地緣政治來看,則是大部分都跟地理環境有關。航道上爭奪航權跟港口,爭奪運河控制權,爭奪原油運送航道的航行權等等。 最近一堆黑台積電去美國蓋廠的文章,說什麼過去蓋廠,技術被看光光,人家就都會做了。 這種大概是完全沒有半導體製程概念可以想像的人才能掰的出來的文。 遠的不說,愛吃日本料理的人,坐在板前看了師傅做菜幾十年,人家都給你看光光,甚至跟你分享,你就會做的跟他一樣好嗎? 那還是沒有專利保護的餐飲業。 這世界上有個東西叫專利。 台灣最強的是量產科技產品的各種微縮專利,全球大概超過半數的專利都在台灣。請問你看得懂回去能複製嗎? 至於逆向工程拆解,繞過專利重新設計,最好的情況是達到原本專利的七成。那種良率能用嗎? 天朝看了台灣的半導體業幾十年,結果如何? 天朝還是最會山寨他國技術,甚至要求交出設計圖,技術轉移才能到天朝發展的地方。 而且,那還只是專利,更別說整個台積電產業鏈理有多少具備獨門技術的企業。 商業界有句話,打不過就加入。 那些黑台積電文能夠成立,很重要的一個預設是看準台灣人長年對自己沒自信,並且相信美國的強大是全面且無所不能。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做比較利益法則。如果讓你做又快又好,我未必要自己做。 更別說美利堅向來擅長用自家市場做戰略佈局。台灣當年能夠成為亞洲四小龍就是美國開放市場給台灣。 更別說,這些都還沒談到台灣作為美利堅第一島鏈,協防天朝出海的地緣政治的部分。 在我看,台積電去美國設廠,美國強化協防台灣,加大開放美國市場讓台灣企業進駐。這是一種互惠交換。 至少十年內是如此。 至於再更遠之後,如果台積電被超車,未必是被抄走而是自己沒辦法再往前衝的緣故(好比說三星,英特爾)。 不談專利不談產業鏈,只談什麼去設廠被看光光人家就會做了,真的是很妙。 很多事情不是看就會了,是需要祕訣的授權的,還有一些事情是會了也沒用,因為做不出來。 科技業中產品量產所需要的微縮量產專利技術及其執行率,全世界就是台灣第一。 在對台灣產業史相當有紀念價值的一天,原本的科技後進國能夠前進世界頂尖的國家設立大型科技工廠,連美利堅大統領都對來參加,表示歡迎,讓全世界看到台灣跟美國的合作。 台灣的在地接力者硬是大量發了抹黑攻擊言論,來傷害台灣社會與台積電。 就連中央社都得去報導與處理那些訊息。 他們很怕台灣靠向美利堅,台積電擴散到全世界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 很怕台灣去華夏天朝意識形態,擁抱自由民主精神。 他們因為害怕,所以拼命發狂的攻擊。 真的很悲哀,一群沒辦法跟人平等以對,不懂互利互惠,分工合作,與人好好往來的生命。 說來荒謬,國民黨在蔣介石時代也是走親美路線,靠美國的支持活下來。 其實我認為,絕大多數台灣人都還是寧可選美國,因為那些熱愛賣台的,一堆人也都在美國有資產有生活。他們賣台是工作,有錢賺的關係,不如早就回美利堅退休了。
王乾任 2022-12-08
台積電是一種生態系統

台積電是一種生態系統

我如果是美國,真的要併吞台積電,最快的方法絕對不是慢慢蓋廠,把台灣的工程師都搬去美國工作,而是併吞台灣。 在美國蓋個工廠,把台灣的工程師搬過去,就能夠偷走台積電這種論述,真的是騙沒上過班的人耶。 就連低科技產業都沒辦法如此簡單的複製貼上,因為背後一堆文化跟默慧知識。 如果可以這麼簡單複製貼上,為什麼天朝搞了好些年的半導體產業還是失敗,有少搬台灣的人過去嗎? 半導體是很神奇的產業,從二十幾年前我就聽那些協助建廠的單位主事者說起過,當廠蓋好開工後,它就不是最先進的了,馬上要蓋更新的廠。 對半導體來說,最先進的總是在路上,這是漫長之旅 暫時仍然沒有盡頭,而台積電站在全世界最前面的地方,海放其他國家。 有點像你剛買進最新的蘋果手機,它問世時已經落伍了,不久又將出現最先進的。 半導體,並不只是一家台積電公司。 台積電這家公司也不只是一家公司而已,台積電更像是一個生態系的代名詞,能幫台積電快速建廠的公司,幫台積電生產設備的公司,提供台積電原料的公司,培訓能夠成為台積電員工的教育體系乃至背後的勞動文化,還有各種各樣的微縮量產技術…,構成台積電產業鏈,讓所有事情能夠有序運轉。 美利堅是無法做成整套產業鏈的,光是台灣的工程師爆肝文化就學不來。 天朝則是搞不懂這套產業鏈怎麼操才能夠拉高良率? 以前我說過,那是因為台灣在製程方面掌握了大半的專利,其他國家過往都沒人留意的微縮量產製程中的相關專利,台灣一個國家擁有的數量,超過其他擁有半導體公司的國家,海放。前陣子剛看到一個專利類型與數量統計數據,剛好輔證了。 上述這些都要搬去美國的話,茲事體大,至少要併購台積電跟相關所有公司,乃至台灣的高等教育系統。 如果我是美國,我會選直接併吞台灣,成為第五十二州比較快。就像天朝想併吞台灣,這樣是最快取得台積電的方法。 好,如果你問台灣人,被美國併吞好還是天朝好,可能答案不會讓天朝開心。 不過,美國是堅守民族自決的國家,所以不會併吞台灣,只能跟台灣合作,成為台積電生態系的一環,而且是下游的部分,分享一部份成果,確保一些產能為自己所用。 那麼剩下來會想併吞台灣的就只剩下… 話說幾週前,我就在粉絲團上發文說到,接下來媒體要開始認真黑半導體產業了。 有人跟我說,半導體跟生技產業不一樣,黑不動啦。 我說,那是之前還沒有扯破臉,還沒有認真黑的緣故,接下來要認真了。 然後,去台化這個概念就被創造出來了。 簡直是幫去中化脫身的最好代替品啊。 炒作焦慮有流量,各家媒體紛紛開始追加相關報導。 接下來半導體大廠,只要在台灣以外的國家設廠,都會不斷被納入去台化這個大主軸去炒作,引發民間焦慮。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前台灣製造業大舉外移西進,那才是真的去台化好嗎? 那波我們不都撐過來,活下來了嗎? 話說回來,那些人很是惡毒,無論如何就是要唱衰台灣貶抑台灣傷害台灣,從來不肯肯定台灣。 然後,還有一堆人認為他們的報導很棒很值得看。 真的是,腦子一旦受傷,就很難治的好了。
王乾任 2022-11-25
30種台灣常見新聞議題報導的價值框架預設

30種台灣常見新聞議題報導的價值框架預設

1.台灣人就是素質差 免治馬桶這種東西,只會被弄髒,不可能在台灣推行! 實際上,放長期來看,台灣的公廁已經進步很多,而且會持續進步! 2.台灣人就是貪婪 才會被騙去柬埔寨,相信當客服能賺很多錢。 實際上,75%過去有詐騙前科,或是知道自己過去做詐騙。以前是車手或是從事灰色產業,現在想往上升級。 3.台灣是詐騙集團的天堂 台灣到處都是詐騙集團,都是政府判太輕,才會讓人民有恃無恐,從事詐騙! 實際上,每個國家都有詐騙,台灣也難以置身事外。詐騙原本就很難認定跟判刑,除了獨裁國家說你詐騙就詐騙。雖然,獨裁國家是直接扣人,更兇殘,而且那些跨國詐騙大多都是天朝人出身。 況且,台灣的相關單位很認真防止受害人被騙了。銀行有人想匯大筆款項都會找警察來勸阻,很用心了! 4.台灣小吃漲價就是貪婪,就是賺暴利 實際上,台灣小吃是我們國家的外食餐點的一種稱呼方式。雖然叫小吃,但就跟點心一樣,分量少少,精緻精彩的不少,為什麼不能賣好一點價格? 難道只有法國菜義大利菜日本菜中華料理才能買高價? 5.台灣年輕人不長進 早些年吵草莓族,現在炒躺平。 實際上,各國都有類近狀況,是普世性但現象,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還要天朝都是。結構性因素造成年輕人努力拚也無法翻身,為什麼不能放棄努力? 6.要求物價低,漲價就是該死,但是薪水跟房價要高 實際上,物價是連動的,薪資也是物價的一部份。低物價就會是低薪資。至於高房價,與其說是炒房族造成,或是說政府打房不利,不如說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房產能夠賣好價錢,沒人肯降價賣,自然居高不下! 7.民進黨就是貪腐 民進黨內部的確有問題,樹大必然有枯枝。然而,實際上,各種客觀統計數據跟歷史事實都在在證明,國民黨更嚴重很多倍,更別說所謂的黑金政治就是國民黨時代開啟的! 8.民進黨得用好學生框架高標檢視,國民黨用壞學生低標就行了! 高標檢視的方式是,出錯就該死,做對是理所當然。 低標檢視則是,出錯是理所當然不要苛求,有做對應該鼓勵,不斷被頌揚,當選好人好事代表才行! 9.預設窮人貪婪,所以但凡窮人拾金不昧都會被放大報導,好像窮人撿到不屬於自己的錢理應偷偷藏起來才是常態,拿去交換是特例。 實際上,窮人跟我們普通人差不多,有好人也有壞人。 10.聯考最公平,其他升學制度都是圖利有錢人 實際上,聯考最不公平,因為有錢人可以請家教補習,靠關係唸名校進資優班,還能重考。窮人什麼都沒有,沒空讀書,沒有補習或家教,父母幫不上忙,只能靠偶然被生一個聰明腦袋的方式翻身。 11.只見兩岸,不見第一島鏈與國際地緣政治 談到跟天朝,就兩岸兩岸的叫,好像台灣身處東海海域上沒有其他國家一樣? 特別是台灣海峽問題,根本不能只看台灣,還有美日韓菲律賓越南等國受牽連。 故意將台灣矮化進天朝體系,孤立自外於萬邦民族國家系統之外。 面對天朝,成天散佈失敗主義毒素,說天朝那麼大人口那麼大軍費那麼大,台灣一定搭不過,死定了… 12.沒有天朝,台灣就完蛋 案例太多,懶得舉了! 13.所謂的國際觀,是天朝的觀點 看國際議題都從天朝角度看,像是各國不敢得罪天朝。 天朝市場大,市場大就無所不能,就能讓各國屈服。 14.韓國人很惡劣,都盜取中華文明宣稱是自己的 實際上,這些中華文明韓國起源論都是天朝內部的假新聞在推動的反韓仇韓情結,被部分台灣媒體拿來用,順便製造台灣的仇韓情緒。 15.美國人不會幫台灣,只是做生意賣軍火 這點就是台灣問題只是兩岸問題,無視東海海域的預設的延伸。 美利堅實際上把東海當成自己國家的一部份在經營,已經超過一百七十年。他們一直在這邊活動,也因此菲律賓日本跟韓國都有美軍基地。 他們是不會單純為了台灣出兵,但會為了自己出兵。 就像二次大戰,他們出兵天朝打日本也是為了自己。 16.特定產業成就,先黑再說 生技業,多的是案例。 17.先檢討被害人,站在加害人角度思考 如果不得罪天朝,農產品怎麼會被禁運? 18.民進黨任內編列的國家預算都當成貪污看待與解讀,任何政策都是貪污! 19.殺人償命,殺人者死,只是權貴例外。 碰到黨國權貴犯罪,絕對不會倍起底式的報導,突然很重視被害者人權,只會含混過去,有時候連犯罪者姓名都看不到(得其他管道得知)。 20.使用誘導式提問跟抽樣偏差的民意調查,造假式統計數據滿天飛,成天試圖帶風向! 21.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表面稱讚,明褒暗貶 別以為這是稱讚,這個偶爾會寫好人好事案例沒錯,但更多用在犯罪新聞結尾搭質疑~台灣最美的風景真的還是人嗎? 其實是變相在嘲諷攻擊台灣人。 這句話就邏輯死亡的假命題,用個案正或反證,都能得證。 22.台灣人就是理盲濫情(網友補充)。 23.下標使用一堆讓人情緒沸騰的標籤式字眼/刻板印象,不斷誘使閱聽人爆氣憤怒不滿,對特定族群貼標籤與污名化… 24.國際賽事上,好事就中華,壞事就台灣;成就歸中華,失敗歸台灣 25.總之,台灣人就是壞,台灣人就是不長進(網友補充) 出現在部分內容農場,先談台灣發生的壞事,再歸咎原因為台灣人壞(邏輯上這叫做過度推論,以偏概全)。 26.國民黨可以推統一,民進黨不准推獨立 明明都是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說的好像統一時大勢所趨,鼓吹獨立是叛亂分子。到底是站在誰的立場看? 27.都更不想跟,不想賣土地,被說成貪婪釘子戶 民主國家的核心價值是私有財產制,既然是我的土地不想賣,為什麼會是釘子戶?既然是你需要我的土地,我想賣高價為什麼會是貪婪?其他人想賣自己的房子時,不都也希望賣高價嗎? 28.把對人的抹黑潑髒水說成報導的言論自由,人民有知的權利,無限上綱第四權! 近期案例,曹對中天 29.塞很多天朝用語,價值觀世界觀文化觀,潛移默化,讓人自然而然接受(書同文)! 30.嘲諷貶抑台灣本土正在發展,還不成熟時期的台(客)文化,穿著打扮,美學風格! 也暗藏嘲諷與辱罵台灣口音,台灣國語,台式中文。 補一個暫時性的結論,我是覺得,除了查核事實,還應該查核媒體報導內文背後預設的認知框架,到底在帶什麼風向?這些東西透過睡眠效應的沉澱後,哪些認知框架會被留在閱聽人大腦中,報導利益歸屬誰?對後續輿論定錨與人心的影響又為何?
王乾任 2022-09-05
象徵意義的對決

象徵意義的對決

真正有威嚇能力的黑勢力,媒體會幫你拍攝恐嚇人民的形象照,還告訴你,這些人不是黑道,是英雄,要支持! 換個角度想,台灣社會經歷過拒絕黨政軍三位一體的合法暴力統治,拒絕天朝共產黨的打壓與文攻武嚇,抗住壓力,撐了下來,可見得也不都是吃素的! 黑勢力和其他擁有合法暴力的組織不一樣,其擅長的就是恐嚇,挑少數出頭鳥故意打給圍觀的群眾看,最好挑那種會露出恐懼害怕的來狠打,利用反差效果,以最小成本支出產生最大可能性威嚇之效,就能以少服眾,進行威嚇統治。 因為,他們其實並沒有全面長期發起戰鬥或全民鎮壓的本錢,畢竟他們不是被法律允許合法使用暴力的組織,也不能真的做到那種地步。 獨裁也是,少數能夠統治多數,都是靠威嚇與鎮壓出頭鳥給群眾看。所以透過媒體傳送恐怖統治訊號就成了重要統治日常工作。所以必須掌握自己在媒體露出的形象與樣貌! 然而,新世代可能不太懂符號學,畫面構成的威嚇效果沒能做到最極致,雖然看得出試圖展現我們很兇悍的訊息,感覺卻更像富二代帶著一群比自己高大的人在擺派頭。 這是一場很有代表性的戰鬥,其他地方黑勢力乃至與黑勢力結盟的其他組織也都在看,自己能不能繼續威嚇統治地方?其他勢力能不能跟著回來?這套棒打出頭鳥的威嚇統治的有效性還有多少? 如果被威嚇的人民贏了,其他地方黑勢力的威嚇統治也可能被削弱或瓦解,畢竟那麼強悍的都輸掉了! 其實,最可怕的還不是出現在媒體上的,而是都不出現在媒體上的。 話說回來,真的很有象徵意義的對決啊?! 這場戰役原本就都是不公平的,不過,台灣人打過太多不公平的戰鬥了,似乎有點習慣在劣勢規則下求生甚至突圍了。 台灣在國家層級上長年被威權國民黨,國際上被天朝共產黨,地方上被黑勢力威嚇,這三位一體的威嚇,台灣人都挺過來且瓦解了其中兩個,也許有可能連第三個都逐步瓦解,真正還給台灣這塊苦難多多的島嶼一個破曉天光!
王乾任 2021-10-21
難道台灣只准國民黨舉債嗎?

難道台灣只准國民黨舉債嗎?

這些年,向銀行借貸利息越來越低,不少人都把房子拿去抵押,把錢借出來再投資或當成買第二間房屋的頭期款。 主要原因在於,債務成本實在不高,就連銀行可能都會跟你說,不借白不借。 利息是使用資金所需支付的成本。只要成本有辦法攤還,所舉債務能夠創造超過利息支出的收益,償還債務,舉債並非全然糟糕。 怕的是沒有規劃不考慮成本且還不出來的債務。 對個人來說,舉債後,得想辦法賺錢,才能清償債務。 尤弩斯創辦的鄉村銀行,就是透過小額放款,協助弱勢籌到做小生意的第一筆資金,透過做生意創造收益,再清償債務。 如果說,國家的責任是創造讓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那麼,舉債後只要國民收入上升,國家稅收上升,得以清償舉債成本,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當年國民黨投資科學園區、十大建設,我就不相信沒有舉債? 馬英九舉債一堆,有一部分也是因為當時台灣碰上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為了撐過難關,由國家出面舉債,透過公共投資創造讓人們得以提升收益的環境,不是嗎? 之前民進黨的前瞻計畫,被在野黨嘲諷說成貪污買票什麼的,結果,今年缺水時,才知道政府早就在前瞻計畫規劃了解決缺水問題的方案。 今年東奧,台灣選手大放異彩,我們才知道,原來政府又超前佈署,制定了很多體育改革方案。 去年到現在,台灣疫情放眼全球相對輕微,政府大刀闊斧舉債防疫,不可說沒有貢獻。 這些都是舉債創造良性結果的例子,我相信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包括提升國防預算,社福預算,經貿計畫等等)。 國民黨只扣一個舉債就是不好的大帽子,刻意引導輿論譴責舉債,沒想到卻直接打到過去自己執政時期。 其實,也不用扯太遠,最近一堆國民黨執政縣市為了加碼振興計畫,不也用地方政府的權限舉債了? 怎麼台灣就只准國民黨執政時舉債嗎?
王乾任 2021-09-30
紅藍品質,以卵擊石

紅藍品質,以卵擊石

紅藍品質,以卵擊石。 --以下是嘲諷--- 繁轉簡也是翻譯,不知道嗎? 我家都是學閥,你耐我何, 沒人能攔的住我的翻譯跟專欄集結出版! 快思慢想被罵翻,於我翻譯事業有何干? 後面繼續翻,出版社繼續出,大家繼續買。 我教學,做研究,翻譯,寫專欄..., 一人能做百工,你們嫉妒我才能卓越,成天黑! 黑藍產業鏈,文幫忙創造了多少工作機會呢!? 莊河伯 ·  著名的超譯家洪蘭,今天發表在聯合電子報的一篇文章,被網友抓包有不知道誰抄襲誰的嫌疑,內文的部分段落文字幾乎原封不動搬移照抄,連所舉的兩個歷史人物的例子,都是一模一樣的。 由於不能確定是誰抄誰,所以我就不自命柯南去辦這個案子了。總之,除非洪蘭一人分飾二角,在不同的地方投一樣的稿,否則一定有一方是文抄公。這篇文章最誇張的還不是誰抄誰的部分,而是描述民進黨網軍的工作室環境,簡直蔚為天下奇觀,值得大家細細品嘗。這個怪奇段落,已經被證實是從中國那邊流傳過來的假訊息了,洪蘭照樣引用,不得不讓人懷疑,她真有自己的判斷力與主見嗎? 按照慣例,我又從歷史故事堆裡找到一個類似的搞笑段子了。 策畫「九一八事變」一舉成功的石原莞爾,在日本陸軍裡是一個天才型的異類。在被好戰情緒衝昏頭的日本陸軍中,石原莞爾是極少數頭腦冷靜的人。他主張不對中國發動全面性滅國戰爭,在有限度地贏得關鍵戰役後,便該見好就收,透過逼中國政府上談判桌來爭取日本的利益,以免陷入廣大的中國戰場泥沼。他也反對與英美開戰,因為他知道以日本的國力,無法掌控太平洋這麼遼闊的戰場。 石原莞爾更是日本陸軍中第一位預見航空兵將成未來戰爭主導性兵種的人,而且是在陸軍大學的入學面試時就這麼對主考官主張了,那時他還不到三十歲。日本海軍如果早一點重視航空兵,就不會耗費大量資源去建造「武藏號」與「大和號」這種大到成為飛機最佳的海上練靶艦了。 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怪胎,人緣不好在意料之中。對戰爭所有見解都與石原莞爾相反的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更是討厭石原莞爾到極點,憑藉其權力處處給石原莞爾小鞋穿,最後乾脆讓石原莞爾去冷衙門守冷灶,不讓他有開口說話的機會。 戰後審判戰犯的東京大審,石原莞爾以證人的身分出席。檢察官問他,東條英機與他是不是經常意見不合? 石原莞爾尖酸刻薄地回答:「東條英機是個沒有個人意見的人,和一個沒有個人意見的人,是要怎麼意見不合?」 -----腦神經迴路線----- 今天抓包洪蘭文章的網友,我相信,與洪蘭也是沒有意見不合的。
王乾任 2021-07-14
多數台灣人民皆自肅,從大爆發到防疫降級…

多數台灣人民皆自肅,從大爆發到防疫降級…

若兩個月內,防疫能從大爆發升三級到順利完成降級,還讓原本沒人想打而打不完快到期的疫苗,轉成為搶手貨而拉高施打率,且讓國際改變出貨順序,以及讓友邦捐贈,說真的,這些日後回頭看,還很驚人的成就。 (某種程度上來說,台灣的大爆發是必然會發生的,否則,最後就算疫苗來了,大家都不想打,還是無法群體免疫,總不能守到全世界都清零台灣才解除國際移動的管制吧那麼,看起來唯一能讓施打率提高的,就是爆發疫情。雖然很無奈,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台灣現在每天的確診數,跟許多疫苗打了一大堆的國家比,就算經過人口統計加權換算,也完全不會差,而台灣還有過去一年半守住疫情累積下來的一點資本,可以撐到疫苗普及。 毋寧是過去一年多防守太好,讓多數人無形中到防疫標準拉的太過高(希望每天都零確診且不希望有外來確診者,可是境外確診案例,對台灣防疫操作,其實有實質演練的效果),加上在野黨配合天朝認知戰帶風向,搞到台灣好像世界末日。 最可怕的就是有一些人,身在疫情比台灣嚴峻的國家的華裔,卻透過網路一直唱衰台灣。 很多人搞不清楚,真正陷入危機的可不是台灣,全世界都需要台灣的半導體業,還有圍堵天朝的第一島鏈地緣政治地位,不可取代性高,造成美帝願意帶頭調整疫苗出貨順序與協防台灣。 除了五月上旬到下旬那波大爆發外,台灣其實都還是相對安全,因為我們一看到確診數據破百馬上自主封城,高度配合三級警戒,雖然也有鬧事的,但比例遠不若海外。 宏觀上來說,某些事必然會發生,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盡力防堵,不讓自己遭遇這些事情,讓傷害降到最低(不可能達到完全無傷害)。其他人如何,盡力周全,但說真的,我們幫不了。 態勢上來看,我覺得台灣比較多是主觀恐懼將情況嚴峻化,超過客觀事實的嚴峻。雖然說,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想的壞,才會從嚴做準備,認真努力防疫~
王乾任 2021-06-20
守住十七個月的邊防,很容易嗎?

守住十七個月的邊防,很容易嗎?

這一週,覺得自己見識到什麼叫做把超高標當基準點,忘恩負義,不知感恩。 人性可以為善積極,也可以醜陋無比,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發出了情緒,因為我們被更高明的人帶了風向,做了傷害他人的事還以為在主持正義。 十七個月的正常生活,本土僅一百多列確診,台股創新高,不值得感恩嗎? 你知道全球已經一億六千多萬確診嗎?你知道那些開始慶祝降下確診數的歐美列強,每天都確診人數仍然遠高於現在的台灣嗎?你知道海外的人過去一年多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嗎? 守到口罩夠、快篩夠、治療藥物夠,醫療量能放大,甚至連疫苗都問世(只是天朝干擾讓我們不能賣),這是多麼漫長的一段時間嗎? 十七個月很短嗎? 想想最近一週確診數飆升的狀況,就知道要能守住這麼久,是將爆發的時間遞延了多久? 如果你覺得過去一週很漫長,那麼,放大 70 倍,可能就是許多外國人的感受。 去年,很多專家都沒想過台灣能守住這麼久? 專家覺得不可能,根本是奇蹟,一堆外行人覺得是理所當然,這不是很荒謬嗎? 因為防守得好而鬆懈的,是人民,邊防與醫護還是一樣努力,好嗎? 就算你覺得中央決策有誤,第一線邊防,乃至現在在第一線的戰士們也沒有退縮,別跟著想要瓦解台灣社會秩序的天朝統派與第五縱隊鬧事,好嗎? 給正在努力守住第二道防線的醫護警政消防人員多一點鼓勵,不難吧? 就算你討厭民進黨,但這些醫護消防警政裡面也有我們的家人朋友同學吧?為了減少他們的辛苦,我們配合防疫、減災,很難嗎? 我知道這裡面鬧事的言論有不少是天朝對台發動的認知戰,有一些刻意配合的內應,還有一些早已移民海外只回台看健保的中華民國籍。 生眼睛沒看過這麼不要臉的滯留海外中華民國裔(原)中國人,吃乾抹盡,還要亂罵一通,也不曾一起共赴國難。真有臉,不要以為自己在海外打了疫苗,就可以站在海外不腰疼的瞎唱衰台灣啊。 不過我更也知道,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很鄉愿,如果親戚長輩就是滯留海外的中華民國籍(原)中國裔,當他們在打擊我們的士氣時,我們選擇隱忍而非反擊。 追求不存在的零確診,把不存在的事情當成政府與守護邊防者必須遵守的低標,是誰有問題呢? 你敢說,過去兩個月,都沒有鬆懈過防疫嗎?政府讓你勤洗手戴口罩,都做了嗎? 我們很多人早就鬆懈了,只是不想承認,所以逆火效應正常發揮,努力將責任往外推給別人。 過去一年多可以正常工作生活過日子,是因為第一線的戮力付出,守護你我,不是天上掉下來,不是理所當然,是許多人默默付出努力的結果。 試試看一週上班時間,都像那些鎮守醫療最前線的醫護穿著密閉包裹,不可以待在冷氣房不能上廁所,吃飯不正常。再來鬼叫說,你們沒守住都是你們的錯! 是人都會累的,更何況,就算第一線沒守住,原本身為後勤的你我也應該幫助減災守住第二條防線,不是嗎? 防疫不是少數人該做的事情,是國民全體的責任。 我們有盡到後勤的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地方的防疫責任嗎?看看升三級一堆人去擠全聯造成防疫破口,不覺得荒謬嗎? 說真的,不願意配合防疫,真正陷入險境的是自己和家人。看過去確診趨勢還沒看出來嗎?自己染疫後,家人與親近者必定遭殃。 以為自己偷懶一下又沒什麼,其實反而是害死自己跟家人。自以為聰明的搭便車行為,就是把自己推入險境的元兇。你不去人多地方跟陌生人密切接觸,基本上,就算邊防失守也擴散不到你身上! 那些因為工作成天必需接觸確診者的,比不願意配合防疫還扯後腿的有用負責且勇敢多了。 生而為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值得感恩的事情,凡事只會苛刻刁鑽,像巨嬰刁民天龍人那麼愛瞎鬧,那就完蛋了。 5/25 以後公佈的確診數字能夠降低,比較重要。最近幾天的確診數字,其實,反而是越高越好。 這或許很反直覺,但是,仔細想一下,這代表我們在短時間內,將已經染疫的人,盡可能都揪了出來,同時也代表斬斷了這些人再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 同一時間,我們在 5/15 防疫升級後,已經減少外出,若傳播鏈有效被阻隔,5/25 之後的確診案例應該會減少。 也就是說,現在政府一方面擴大篩檢,盡快揪出已經染疫的,一方面讓一般民眾減少外出移動,阻斷病毒傳播鏈。 目前來看,雙北的減少外出量還算理想,就是希望已經擴散到雙北以外的確診案例也能夠快速的被檢測出來,只要民眾也都願意配合減少移動,就能有效斬斷傳播鏈。 同島一命,共同抗疫。除非全島能夠同時斬斷傳播鏈,讓已經確診者不再有機會傳染給其他人,否則,還是可能再次出現跨境傳播⋯⋯ 戰後消費主義社會存在的時間很短,歐美約七十年不到,日本六十年,台灣只有三十年。身處其中的我們覺得這應該是天經地義,開天闢地以來就是如此。 病毒不能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否則就是執政者該死(咦)! 人類自古以來都是跟病毒共存,病毒常常消滅人口,人類也花時間消化病毒,人類與病毒的辯證法還在繼續,只是這次某些富裕國家的人民看待世界的觀點,卻有種難以言說的傲慢。 人類必定能快速且一勞永逸的解決病毒的傷害,否則就有政治人物應該負責。是嗎? 病毒是不管政治的,他們也只是追求繁殖與生存的物種,只是對人類不親和而已。 政府守住邊境十七個月,不幸還是出現破口。這次換大家守住兩個月,一起把飆升的確診率降下來(兩週解除那個發言,太罔顧真實狀況的嚴峻了)。 如果能做到,更是寫下歷史,告訴全世界,戴口罩,遵守防疫政策,可以非常快速就抑制疫情,恢復正常生活。 我覺得這是給台灣第二次向世界證明公衛防疫政策有效的機會,只要多數國人都願意配合的話。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 Zen大的敦南新生活,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王乾任 2021-05-23
貿然封城,真能有助防疫嗎?

貿然封城,真能有助防疫嗎?

早上因為必要的私事,必須去台北。 辦完事鄰近中午,走看了一下附近的小吃店。 嗯,幾乎沒有人內用(有幾家有一兩個客人內用)。 但是,那種小吃店家,滿多還是沒有實聯制,沒有梅花座,沒有隔板,什麼都沒有的,還不少。 當然,店家可以主張不給內用所以不設。 不過,那些等拿外送的外送員,跟等外帶的客人都站的很近,擠在門口,真的讓人覺得害怕。 可能是我去的是台北市的邊陲,路上也的確沒什麼人,不過,附近就是大型醫院說。 另外,一些人站在路邊拉下口罩抽菸,抽完菸蒂就銩地上,非常誇張。 更誇張的是,還有人拉下口罩,邊走邊抽菸,露出一幅我很屌的鳥樣,真心覺得很可憐。不知道病毒就愛這種自以為沒問題而疏於防疫的人。 目前中央政府的做法,是逐步限縮非必要移動人口的移動(剛剛宣布全部學校停課,之前是高中以下停課)。 與其貿然無差別的全部封鎖,不如先盤點各種自主禁足狀況後,針對成效可能比較差的部分,逐步進行限縮,爭取時間盤點對策。 逐步限縮,經濟衝擊也比較少,人心心理壓力小。 離疫苗來台時間也越靠近一些。 現在關鍵是緩解民心焦慮。 其實去年到今天,本土確診案例才一千出頭(九成是最近一週),等於一萬人才一人染疫,是非常少的。 況且,現在決戰關鍵是兩週後的確診個案,沒有新且大規模的傳播鏈。 目前的確診案例實質意義不大,因為如果無症狀於與輕症都乖乖在家自主管理兩週不出門,根本沒驗,也就就不會出現在確診統計數字上(日本與天朝去年很早就放棄無症狀與輕症部分確診數據的計算)。 現在重點是斷掉傳播鏈而非追蹤足跡或源頭,那些隊實質防疫效果不大。 總之,現在的防疫跟疫情評估做法,都跟以前我們過去一年多各種量能充足他時期的認知的不一樣了,請務必隨時滾動式修正。 能夠輕鬆說出封城這種話的人,心裡肯定沒有認真想過後果的反撲。 只是為了討好那些也同樣不了解封城的痛苦,但卻被疫情擴散的恐懼淹沒的民意。 草率封城之後,是百業蕭條,小吃店倒一片,人們承受難以言說的苦悶與備感焦慮。不能隨便出門對地窄人稠的雙北更是雪上加霜。 除非是要幫助天朝作亂,否則都該知道,封城就是準備承受大規模不可逆的衰退。 媒體最好笑,一方面做疫情擴散導致百業苦撐的新聞批判政府防疫不利,一方面鼓吹封城,不知道封城會讓百業更慘嗎? 發言可以只顧眼下聲量的獲取而不顧實質傷害,這樣的人卻能得到高聲望,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 現在還沒到實質封城,但鼓勵民眾自主管理別出門。就試試看待在家十四天啊。別牽拖要上班不能請假,到時候封城就不用請假一律待在家了。 大家多少都有一些旅居外國的朋友,問問他們封城的日子怎麼過的?然後別忘了,國外的房子通常比雙北大多了。 不考慮社會成本,只會放話撈取個人利益。真是國家社會之不幸。 醫療系統是這樣的,假設社會某種良率。 就算我們知道瘟疫擴散會很嚴重,但如果醫療從業人員數量就那樣多,硬體設備增加也沒有實質意義。 而整個社會願意且能夠從事醫療產業的比例就是那樣,所以不會因為台灣之前防疫做的好,就為了日後可能爆的疫情,無限拉高醫療量能。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的到,好嗎? 還有,那些輕症卻要在醫學中心等著占急診床位的人,會有報應的。嚷恐懼吞噬自己的良知的人,遲早會在其他地方得到教訓。 去年台灣一堆譴責從武漢逃出來的確診患者,但最近我們不也一堆人逃出雙北嗎?這個好像就是人性,事不關己的時候,講起來都很容易,真的發生還能做到才是真的,其他都唬爛而已! 最近厚友誼市長一直說要蓋方艙醫院(反正就是那套超前部署論/萬一還沒蓋好,台灣人就都自主隔離的將疫情降下來了,誰買單?),新北市哪個地區的居民,會同意讓新北市設方艙醫院呢? 就是作秀而已啊,一定要把共產黨那套防疫全部嘴巴落實一遍,討主子開心嘛! 我最近覺得,2018地方大選,人民自己選的地方政府現在要來整自己轄境的人民,還真的怨不了別人!
王乾任 2021-05-18
見識到什麼叫做落井下石了!?

見識到什麼叫做落井下石了!?

桃園作為衛星城市跟國門,承擔了許多都會蛋黃區嫌棄的責任。 像是讓經濟相對弱勢者能安居,得以通勤前往都會區工作。 像是國際機場,好讓都會區的寸土寸金能夠充分發揮經濟效能。 這一次,鎮守國門,連接雙北與新竹等經貿工業重鎮的桃園,承擔了防疫的重責大任,以一個行政區,收治了全台25%的武漢肺炎確診病患。 我沒辦法想像那些站在第一線的最前方,抗疫了一年的戰士的日子,是怎麼撐過來的? 每天不斷接收各種可能確診患者,檢測與治療的無限反覆。病患治癒康復可以出院,回去過正常日子,他們卻要繼續留下來戰鬥,直到疫情結束! 他們站在最前線,卻也是最後才能撤守的一群! 一年後的某一天,某位醫護人員,因不知名原因染疫,而後稍微擴散(目前也都還是在醫療人員及其家屬,並沒有往歪再擴散)… 之後,我們看到了社會上的有情眾生到力挺,知道這些醫護人員跟家屬為我們承擔率多少壓力跟重擔,讓我們可以在亂世中依然平靜安穩的工作生活,甚至出門玩樂,幾近一切如常。 然而,很遺憾的,就是有無良政客見縫插針,拼命扯後腿,發出避桃令,要求治下人員不得前往桃園,恨不得將桃園封閉封死,恨不得疫情今天就爆炸,明天就封城,後天台灣就完蛋,真的感到無限唏噓! 更荒謬的還有,桃園的疫情到目前都還是與醫院有關人員感染,也沒有未知感染源,一堆國民黨執政的縣長跳出來要公務員別去桃園,國民黨立委要桃園的立委自我隔離… 然後,無視天朝疫情繼續爆,繼續要求政府放寬天朝台商回台的隔離政策,這麼厲害的推動方式真是前所未見? 唏噓的不是無良政客鬧事,而是這些鬧事聲音,竟然還有不少人挺得下去? 享受了一切好處,幾乎沒有承擔風險,只因為自己被恐懼擊倒,跟著瞎起鬨,陪著去攻擊那些幫台灣守在第一線的醫護?! 真的見識到什麼叫做落井下石了!?
王乾任 2021-01-22
病毒肆虐下,台灣還能守住是因為有他們!

病毒肆虐下,台灣還能守住是因為有他們!

一年前,因為防疫單位機警,迅速追查 ptt 上的爆料並且果斷做出決策,讓台灣能免於被病毒侵噬,維持基本社會運轉,股票還屢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股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中央社   雖然有些人並不珍惜,他們的如常生活就是放任自己繼續暴露在其他風險中,沒有好好珍惜政府幫大家守住的生活,還好絕大多數如都很珍惜。 這一年,除了出門都是戴口罩,常常洗手,噴酒精,吃飯偶爾穿插入座,有一些塑膠隔板,捷運有段時間人超少之外,其他都還好。 可以跟過往一樣的生活,逛街,上課,聚餐,真的很感恩。 雖然政府常說是大家團結,為了安撫少數極端派鬧事與激發榮譽感,大家也都這樣說。但其實,走在路上,還是可以看得到不太願意配合的人。雖然不多,但若不是邊防守住,這些可能就成為破口。 說真的,防疫第一線政府官員,公僕跟醫療人員才是台灣能守住關鍵。他們還要扛住來自天朝與內部敵人的惡意攻擊! 衛福部長陳時中(右)28日上午列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會議召集委員為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左)。 圖片來源:中央社 接下來就是跨年,農曆年,若都撐過,等春暖花開,應該就能苦盡甘來了! 對了,有些死忠反對派認為台灣開發疫苗太慢很遜,我想這是相對的,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染疫的人可以取得相關資料,再加上沒有急迫性,政府投入的資源不會像歐美那麼多,慢也是相對合理,代表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而非幻想空間。 明天,沒事就不要出門跨年了,天氣又冷,別讓自己落入其他風險,徒增危險! 好好撐過 2020 年,不要小看年末的威力! 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去! 原文出自Zen大的時事點評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王乾任 2020-12-31
直接歇業一天,你要力挺者去哪裡表態支持?

直接歇業一天,你要力挺者去哪裡表態支持?

網路上那個抵制活動有一點我費解? 如果要對抗大型通路的折扣戰,不是更應該開門營業,然後呼喚主要支持者當天來店裡消費,最好大家都打卡拍照上傳,讓市場知道,你看有這麼多人是力挺不打折書店的! 那個直接歇業一天,你要力挺者去哪裡表態支持? 用歇業一天,讓營業額歸零來抗議折扣戰,這邏輯太特別我實在很難理解? 如果是發起者的思考脈絡,說真的,營業額的貢獻度才是廠商評估一個通路有無存在價值的依據,而不是所謂的文化或理想之類的抽象概念,只是那些廠商不好把話說得很明白! 也就是說,沒有產值貢獻度的商家(還會徒增物流處理成本),從市場上消失了真的會被人覺得可惜嗎(可能有)?這樣的人會有很多嗎(我存疑)? 市場不就沒有認知到其存在的必要性,因而在行為上做出選擇,才會導致如斯結果嗎? 真要對抗,是應該迎戰啊! 就像書那麼難賣,不放棄的出版人還是堅持想各種辦法把書送到需要的讀者手上,不是嗎? 我還很好奇,那些主張不可買打折書的人,其他商品是否也都買原價?還是以書是特別商品做為理由就解釋掉了?我是認為每個產業的從業人員如果有像出版人那樣的自尊感,都會覺得自己(專業)也是不可以被打折的特殊商品! 應該來推一個不打折社會(可聽說這個違反公平交易法)!   其實,一個通路沒有市占率的話,等於營業額不夠多,自己活不下去是一回事,市場也不會理啊! 市場很殘酷,看營業額決定聲音的大小與是否聽進去。 現在電商就是拿書當帶路貨,但是以後大概連當帶路貨都沒辦法,因為就是賣不動啊。 很多年前我就跟某獨立書店的老闆吵過,我說,那邊書根本不夠多…,很多書都沒有,對方直接說,我不是他們的客群。 當時我就想,如果我這種重度買家竟然不是獨立書店的目標族群,這個商業模式到底怎麼活下去呢? 能滿足我大量購書需求的,就是那些很會打折的書店,他們有足夠強的銷售量,可以談到很多供應商,可以賣的書很多元。 同樣買書,當然一次買足,不是嗎? 附帶一說,我覺得最認真做獨立書店的就是唐山了,兼顧人文理想跟商業現實,多年來想辦法活下來,也提供足夠選擇的書單。 最後,所謂的地心引力問題是很難用對抗的方法處理的。 其實,書店真的不必然只能靠賣書求活,書也可以用很多方式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最應該擔心書賣不好的,好像是出版社或作者),但是,真的不是斥責市場的行為偏好,這沒有辦法改變現實…,雖然出版業很多年來都這樣做。 如果獨立書店的出版人願意聽聽最核心之外的人的聲音就好了!? 也許那些人也不是獨立書店的客群,所以即便很多人都對出版界的這種做法感到不可思議,但還是好出版人我自為之… 真的讓我覺得有點費解的是,如果是開門營業不打折,還能讓支持者表態,不開門,消費者不就只好去其他有開的書店買書?蠻奇怪的抵制方式?到底在抵制誰? #聽說不能打折違反公平交易法 #圖書定價制會議我也去開過幾次知道現階段台灣根本不可能通過 #說這些大概又要被駡了 #不過我也算退出出版業了 #要來駡一個消費者就來好了 #總要有人敢說消費者的心聲 #其實更多人是根本不在乎出版業在想什麼 #因為更多更多人早就不買書不讀書了 #最有趣的是一堆出版社老闆不敢對獨立書店說真心話
王乾任 2020-11-10
指揮中心退很多步的包容

指揮中心退很多步的包容

彰化的事件,最白話文來說,就是驗出有陽性反應那四個人,應該是之前就已經是確診過的案例,不是沒被指揮中心掌握的案例。 也就是說,驗了半天,根本沒有所謂的沒被指揮中心抓出來的陽性反應案例。 只好灰頭土臉的收場。 今天要是真的有被他們找到一個陽性卻沒被指揮中心納入確診案例,這批人早就鬧翻了(之前還沒做完研究就開始放話,大概就是錯判,以為那四個是新發現的個案,要來打臉指揮中心吧?),哪裡會如此乖巧! 而且,還硬要用測驗人數去除陽性反應個案,算出一個萬分之八點三,讓有心人再去發揮鬧一波。 基本上你根本沒揪出指揮中心沒掌握的確診個案,根本就已經打臉自己原本建立的假設了,還好意思鬧不停。 他們原先的假設應該是,有些人被感染,然後是無症狀,只是好了自己不知道。他們應該認為,這樣的人很多,應該透過普篩抓出來,否則很危險…。 以他們的邏輯,今天真的找到所謂的陽性反應案例,之前卻沒被指揮中心掌握,哪怕只有一個,也會跟你大玩統計推論,告訴你台灣現在有多危險又多髒(公衛用法的髒)… 只能說,越是學者,反而越可能出現確認偏誤,單側偏誤,逆火效應這些屬於非理性的人性偏誤啊! 更別說後面還有利益關係在唆使。 指揮中心也很給他們面子,讓他們出來承認台灣防疫做很好很安全,就放過他們,這真的是指揮中心退很多步的包容!
王乾任 2020-08-27
我小時候,台南好像沒有今天這麼夯?

我小時候,台南好像沒有今天這麼夯?

我記得到大學畢業,甚至研究所時期,都沒在聽到什麼台南吃很甜,台南如何如何的~ 我住鄰近台南的嘉義,有一些高中同學是北台南(新營白河後壁鹽水…)來念書的,也沒聽過什麼! 小時候姑姑在台南地院工作,我們家好像都會去台南。 高中以後,周末放假我也不時會去台南玩,露營什麼的,大學跟研究所放假時也都會去,甚至還有搭夜車下去,清晨在麥當勞等天亮的瘋狂事。 自己也認識不少台南人或去台南工作的嘉義人。 那時候台南好像還不是現在台灣人口中的台南! 台南這個符號開始熱鬧起來,好像是賴清德當市長之後,開始推文化城市這個概念,接著就好多文青放假往台南跑,一些台南出身的作家開始拼命寫文章推…,然後,台南就開始發展成所謂的台灣的京都,開始掛上好多好多的符號! 好像台南開始變很熱鬧,是台灣人都應該要去的時候,我就不怎麼去台南了,這幾年只有因為工作去過幾次,因為我向來對符號的再生產與消費無感,秉持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的原則~ 想來這整個台南的再創造也是蠻有意識的歷史發明工程,而且相當成功,可以說是最成功的文創產業發展成績(最近台北的大稻埕追上來了),短短十多年內就拉到一種無與倫比的新高度,睥睨我們其他南部地區。 雖然這一波也有本土主體意識崛起,想要發展一個有別於大中國系統的台灣本土傳統文化根源的內在因素側身其間,但台南已經變得太繁華熱鬧擁擠且昂貴了,實在是去不起!
王乾任 2020-08-21
網路匿名性削弱道德約束

網路匿名性削弱道德約束

網路匿名性削弱道德約束,不會產生體恤之情的人口比例會較實體高 我去實體店面買東西或吃飯,碰到店家找錯錢,都會退還給他們! 是我比較有道德嗎? 不盡然是,是因為我以後還想去,屬於非單次賽局,為了以後的和諧,以及對方知道我是誰,所以必須如此選擇是最好的! 如果是以後不會去的店,還願意退還,也未必是有道德,很可能單純只是雙方打過照面,有了實名性,一旦臉被看見就不好做這些事情,容易產生恥感。 實體經濟的優點,是生產者跟消費者還有最後一線的實際互動。 再好比說,如果你去實體店家買東西,發現對方標錯價,本想拿了一堆去結帳,被店家發現明白告知是自己誤植價格,會堅持對方一定得用標錯的價格賣給你的人可能有,但不會像網路上那麼多。 網路上固然可以截圖存證,實體你也可以拍照。 道德的約束力與恥感,通常是源自彼此面對面接觸產生的同為人類的感覺,如果彼此還是長久往來的狀態,可能會在往來過程中聊聊天,彼此交換個人情報,有一些交易以外的私人情誼(深淺不一)。 當對方成為你的社群的一份子,你就不好佔他便宜,因為是自己人。 網路上的匿名性與功能性,常常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彼此隱形,即便網路上看似可以直接交流互動,但經常是功能性的詢問交易相關訊息,人跟人的私人情誼的累積並不多,除非是專門以社群經營為主的利基市場還有一點可能,切大眾市場的生意幾乎就是功能性的消費,所以,比價與布留名面的堅持契約精神很常見。 下單後棄標,購買後不取件,看到標錯價格瘋狂下單…,不會有任何道德羞恥感的產生,反而有很多自我合理化的理由,關鍵之一都在雙方沒有直接往來,沒有交易以外的私人情誼。 認清現狀,不是為了導入道德譴責,而是說,如果要投身這個領域的生意就是如此的社會運作規則,自己要設定防呆機制、懲罰條款或雙重檢核,不能照搬實體經濟那套規則到網路上使用,網路上的道德約束力極為薄弱,因為道德是產生自共同隸屬同一個共同體下的彼此制約/監看下的從眾壓力(匿名性消除了此一壓力,更別說讓反社會人格者更能肆無忌憚地鬧事)。
王乾任 2020-08-16
法規/案的修訂,不會憑空發生

法規/案的修訂,不會憑空發生

以前稍微講過幾次,但我是覺得政府應該把這個東西(公民團體提案修法程序)當成公民教育的一環,讓每一個國民都懂。 什麼東西? 那就是政府所修訂的法律,通常是由某些公民團體推動,再向民間推廣,接著政府觀察輿論狀況再決定是否修法? 以這次健保修法的狀況來看,大家可以去看看是誰贊同誰推動?這些公民團體,平常在醫生口中又是什麼評價? 有件事事情大家要記得,政府這個機器是國民代理人,如果你不去遊說,就會有人去遊說。這些人多利益跟你可能不一樣。 更遺憾的是,不一定是你覺得對的聲音,就有機會進入政府那邊被採納。看看歐美國家就知道,某些遊說團體的力量很強大,國家往往就可能訂出對特定群體好的法案(以我熟悉的領域來說,美國的著作權法修到非常誇張的不合理到地步,因為迪士尼的遊說團體力量很大)。 所以,如果某方一直默默運作而都沒有人反對,或是政府機構長期跟某些團體比較親和,就會被通過。如果有夠大反對聲量,就會被擋下來。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公民社會運作的模式。 政府不會沒事突然自己找自己麻煩,去修某個法得罪一堆人,背後其實有團體默默推動自己覺得應該修的法案。 以我這個領域來說,出版界一直有人在推圖書定價制,但因為一直有人反對,所以一直卡在業界沒有共識,所以較不能走後面的路。 這東西會不斷在各種領域發生,只是每個議題的社會關切度不同,背後的利益量不同,造成好像某些議題有機會被媒體報導凸顯出來,但其實還有很多沒有被報導出來,是不同遊說團體在政府部門方面進行遊說攻防。 再舉個例子,每次我們看到一些覺得不合理的案件判決就高喊要政府推動司法改革!想過嗎?是誰在推動司法改革?並不是喊著要政府改革的人,而是有能力提出修法論述的公民團體。 其他像是一些公安或交通意外發生後的修法,通常也是因為某些受害人家屬聯合起來成立NGO,努力推動遊說政府的結果! 我們所得到的好處,不是政府恩賜也不是平白發生,而是有一些公民團體推動;反之,一些看起來對我們不利的法條之所以通過,也是因為有一些公民團體在推動。 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沒人去遊說或抗告的法律或法案,政府不太會去動。 所以,長遠來說,要擋下自己不贊成的法律,得多支持能夠幫自己發聲的公民團體。 不管你喜不喜歡,民主國家的法律修訂運作機制裡就是存在利益團體/遊說團體,實際上是這些團體在代表民意,而非民意本身! 補記,看完如果覺得不合理也不要嗆我,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推動立法程序過程的一些訊息。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政府機構某種程度是中立,讓各方勢力去爭取遊說,最後好通過對你有利的法案。
王乾任 2020-06-13
台灣想活當然只能挺川普

台灣想活當然只能挺川普

認真說一下,如果我是美國人,我的確也會認為川普很糟糕,他用仇恨語言去發動中低階層白人的仇恨力量,鞏固他的權力。甚至主張發動軍隊鎮壓抗爭,還有各種荒謬的失言(沒有歐巴馬能言善道)…,算不上好總統。 對很多事情的處理,的確破壞民主法制的約束線。 川普選上,當時我也覺得是災難。 但是,我不是美國人而是台灣人。 歐巴馬也許是美國人的好總統,卻對台灣是災難。因為民主黨的東亞策略就是綏靖,送市場給中國換取自己的好處。 對台灣人來說,從地緣政治跟美國的兩大主要政黨的東亞策略來看,今天就算川普實質獨裁,我也得支持川普。 很簡單,人權派的高論救不了台灣,民主黨的綏靖只會搞死台灣(附帶一提,你知道希拉蕊在競選期間的電郵中曾經透漏可以放手讓中共統台灣以換取美國利益嗎?),台灣就只能靠共和黨,我都快死了的時候,沒辦法學康德堅定的選擇道德,我會以求生優先。 這或許是形式邏輯中的雙重標準,不過,哲學與行為科學的實證研究告訴我們,人其實就是有道德彈性,也就是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雙重標準,關鍵在於,自己是否有意識,且承認其中的不得已。還有一點很重要,邏輯與道德這些好東西是人類生存無虞,活在一個有秩序且是可以寬容對話的社會中才能好好使用的工具。 當選錯邊就是死,只好先讓邏輯與道德放一邊,法律也有緊急避難原則。再好比說自己都快活不了卻見死不救,是無罪也不該被譴責的,因為存活是第一要務! 人權,能有當然很好,看看中共就知道,沒有人權的社會的確是很可憐。在國家之內,當然要講人權,但是,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卻不能只講人權,是有餘力才來講人權。國際政治只講人權那就是拱手把自己當肉送人吃。 所以,當我不是美國人也不可能離開台灣,只是個普通人的時候,當然是選擇能夠讓我活下去的強權依靠,而不是說起來好聽但卻不實用甚至會造成我生命危害的人權或道德論。 王道論或人權論連原始提倡國都沒在甩了,我們卻相信,是腦子壞掉嗎?看看中共跟歐洲在幹嘛? 書不是拿來死背的,知識是用來解決生存問題的,我們要活下去就只能挺川普跟共和黨(所以就知道,那些拿著人權論要小英比照譴責中共鎮壓反送中的方式譴責川普的言論,是什麼居心了?)。 想被統,覺得統有好處的人才會選民主黨,才會拿人權當道德大旗攻擊支持川普的人。 看清背後的真實利害關係,別被左派進步派人權派的大義論給朦了!西方人權派常常是拿其他人的命換自己的人權跟好處。 附帶一提,也不想想,碳稅之類的鬼東西是誰發明的? 歐美一堆人權派進步派只會發明對自己有利且不須自己付出代價(別人倒是得付出代價)的工具來彰顯其人權論述,真的要他們犧牲經濟利益來堅持一下人權主張,馬上就已讀不回。
王乾任 2020-06-05
為什麼政府不直接發兩千?

為什麼政府不直接發兩千?

很多人不解,政府為何不直接發兩千而是要我們花一千買三千回來用。 有些人不知道,當年凱因斯推動新政時說了什麼比喻吧? 凱因斯說,聘用工人來挖洞,挖完後再填起來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讓人有工作做,新政的一部份是以工代賑(這次政府也有推以工代賑,但並非新政那種規模,也是因為兩者的時間長度與起因不同的緣故),重點是讓大家手上有錢可以花,以刺激市場活絡經濟。 說起來跟振興這兩個字有關係,振興要救的是經濟數字,那就得創造/增加貨幣的流通與乘數效應。 簡單說,能讓錢在市場上多流通一次,盡可能讓錢在市場上流通,效果越好。 但是,直接發錢,不缺錢的會把錢存起來(這裡的存是概念意義,資產減消費後的剩餘),所以政府打算以政策誘導人們先拿出手上的現金,跟政府買券去花,可以增加一次的貨幣流動。 你跟政府買來的三千塊是要讓你都花掉的,而且你自己也花了一千塊跟政府買真振興券(錢)。 對個人來說兩相加減後是得到兩千塊,對總體經濟卻是一個人頭就至少四千元的貢獻(懂一點凱因斯或總體經濟學,可以知道政府在做什麼!至於有沒有效不好說,不過,的確是個蠻不錯的嘗試)。 也就是說,兩者相加一個人總共能有四千塊的效益(贏過直接發3600元消費券的馬英九,政策設計上的進步原本是好事,卻因為某些原因會讓人不開心),而非兩千塊(政府還能從民間收一波貨幣回來支付振興券的成本,也就是減少納稅人負擔,減少舉債)。直接帳面算,兩者至少就差了一倍。 還有一點很重要,政府給你的三千塊振興券你終究是要花掉的,而且很可能是用你自己付的錢創造出來的乘數效應所支付的,舉債補貼的部分有可能極小化(窮人與弱勢是政府直接給三千,不用買,這部分政府得出錢)。 想一想,你拿一千塊到郵局或金融機構買入三千塊振興券時,一千塊是否存入銀行? 假設有兩千萬人花一千塊買振興券,那就是政府有兩百億入帳,拿這兩百億現金創造六百億振興券,市面上出現六百億的振興券流通,最後到銀行去兌現時,用來支付給商家的錢,可能是我們支付的兩百億存款(這些錢只要商家在兌換後不直接提領也存入銀行,那就等於政府實際上不用出錢,只是透過一些手續創造出了貨幣,這原本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創造信用與貨幣的技術之一;當然,以上是方便解說的簡化模型),政府甚至不需要額外拿錢出來支付。! 市場需要刺激活化的媒介,讓錢的流動再起。只給特定重災區振興方案,說得好像社會系統的貨幣流動可以一刀切一樣,給了重災區的錢就能一直在重災區流動不流到其他子系統嗎? 振興的目的是協助找回市場信心。至於嚴重受國際衝擊的,政府之前不是先紓困了嗎? 政策多半是配套的要從系統論而非個人感覺去檢視。有些人根本連檢視政策工具要用什麼檢核工具來做都不知道,只會憑個人直覺,相當民粹,且犯了合成謬誤。政府的施政有些是反直覺的,會讓個人覺得不好,實際上卻對群體有益,這在社會科學是很有名的宏觀與微觀難題,經濟學常見的說法有公地悲劇、儲蓄悖論(對個人好對群體未必好)。 如果最後的振興效果比較好,過程麻煩一點,不也是一種共體時艱的互相扶持嗎?如果為了簡化執行過程而讓效果打折,那才是真正浪費資源的事情! 救經濟數字是有一點無奈,但眼下的世界就是以經濟學那套統計數據作為評估指標,我們不可能片面說不想遵守了就丟掉,實際上也暫時沒有更好的評估社會經濟狀況的指標了。 政策都是以群體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當然會幫到個別的人但也很不幸會有遺漏,所以需要再有配套來補強,所以政策都是一大組的,很少單一政策能夠通盤有效。從系統論的角度看,解決一個問題後還會再衍伸出新問題,還要再解決下去,就是這樣不斷持續,沒有告一段落或從此進入某種超穩定均衡的美事,這也很反直覺,因為我們總希望能進到某種均衡後停止! 滿多人都以很多國家都全面發錢,難道他們都是笨蛋來責難台灣的振興方案。 如果以防疫成效來評估政府效能的話,某種程度我是認可他們的都是笨蛋論啦。 全民普發跟普篩一樣,那是因為他們的市場基本瓦解,只好普發。但實際上普發成效很差,很多人遲遲領不到,一堆不缺錢的多一筆,也不會花就存起來。而且普發的是紓困不是振興,外國政府還不知道得花多少錢舉多少債才能設法振興崩潰壞死的市場經濟!?  
王乾任 2020-05-26
歐陸不想讓你知道的世界史

歐陸不想讓你知道的世界史

幾年前歐洲學界就有人開始宣告後現代主義的終結。 這次瘟疫過後,我認為算是算是正式結束。 解構,小敘述,遊戲化…,感覺都是逃避歐陸/世界大歷史的一種逃逸思想路線。 歐洲的假仁假義,武漢肺炎發生後,總算是徹底見識到了! 西歐國家長年以二戰的重創(假託蘇共威脅)的可憐形象,逃避掉了自己在十九世紀之前三百年,對世界的破壞剝削與蹂躪該承擔的責任(轉型正義不是應該先究責再看要和解還是懲處嗎?),造就戰後歐洲一堆巧妙的左派。 靠著美國霸權支撐的和平安逸,發展出一套好像他們天生就充滿正義與道德,重視人權與環保,而其他國家都很糟糕,追不上歐陸的先進一般。 當然歐陸哲學家很厲害,所以要論述論證還是強辯,其他世界可能真的是贏不了!世界史的建構與詮釋權算是掌握在擁有大學系統的歐洲手上。 美國在實務上當然很強,科學也很強,但在文化與思想上的發展,美國在歐陸面前也經常是矮一截的存在,難以抗衡歐陸兩千年哲學思想史的分量(但其實,歐陸這些文明結晶之所以能夠在今天大肆宣傳,還不是靠著美國打贏二戰的緣故)! 就說亞洲的日本當初發起大東亞共榮圈,唯一的失策就是去打美國,引來美國反擊,結果丟失了一堆亞洲佔領區,否則,今天的歷史還不知道會怎麼寫? 畢竟日本佔領了亞洲各國之後,首先市區除了西歐殖民帝國的勢力,接著才接管,且因為打仗打輸了,話語權在人家贏家手上,所以,史學研究承認日本當初其實幫助了亞洲脫離殖民統治的論述不多,大多都只是抨擊日本發起戰爭,卻不想想日本為什麼要發起戰爭?日本其實也可以說成是在對抗侵略亞洲的歐洲帝國主義! 仔細回想戰後歐陸思想家的思想開展,認真對待歐洲過去三百年對世界的破壞的不多(大概就年鑑學派還有一些歷史學者),都在檢討納粹希特勒或社會主義的危害,不然就是討論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的各種優缺點,重新發明歐洲世界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的歷史論述(黑暗跟破壞面就放在小角落稍微帶一下,混過去)。 最糟糕的就是歐洲,特別是西歐跟南歐。最會成本外部化利潤私有化。國際責任不要扛,對我有好處的,我都用法規跟思想論辯制定好好的一群國家(環保問題無解的原因之一,不也是這些所謂的先進國家不想承擔工業革命以來,帶頭造成的汙染累積下來的破壞的責任?只是不斷地在規範現在承擔歐美產品消費生產製造的開發中國家的環境保護標準,這是非常狡猾的逃避策略)。 好好讀一下大航海以後到二戰結束前的歷史,歐洲真的是鬧很多事,破壞很會的一個地方。造成兩次大戰的原因,歐洲似乎也簡單的推給了發動戰爭國,然而從社會史的角度來看,這種都是託辭。 這些搞出一堆爛攤子的國家們,戰後靠美國的馬歇爾援助計畫活了過來,活在美國霸權的體系保護下,卻開始編織自己是西方文明的發源與建構者的神話(當然,歐洲出現的科學與哲學、政體形式、法律、會計、醫學,金融邏輯這些知識系統都很棒,也是事實,但是他們並沒有像他們說的那麼認真盡責的推動並落實這些知識系統,且開始以思想成就掩蓋真實世界史發生的鳥事),以歐陸思想的成就睥睨整個世界。 某種程度和鴉片戰爭以前的東方天朝一個德行,以重新研究與解釋世界史的聚焦方式引導大家遠離某些議題。 所以,不要太指望歐洲反共,美帝跟亞太的澳州與長年與中共邊境鄰接,彼此有仇的亞洲各國,還比較有希望一點。 不過,美國畢竟打算修改對中政策,從協助融入世界體系改為對抗,因此,接下來十年,國際地緣政治版圖開始大規模調整。 不能預先看清楚趨勢的組織或個人,可能會在這波大調整過程中被市場與國家清洗掉。 感覺上會洗掉不少人,因為大腦中的世界模型一但建立後,會隨時根據真實世界的資訊修改的人不多,往往是扭曲世界真實來配合模型。 修改模型是不斷自我否定與批判的過程,違反人類喜歡穩定與秩序的慣性。會願意且能夠持續做的人比較少。 這是為什麼典範轉移過程,有些人會殞落,有些人可以趁勢崛起。
王乾任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