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的物理現象

燒香是台灣宗教中常見的祭祀行為,但隨著國人環保意識高漲與對健康觀念的重視,使得此一本來習以為常的行為被微觀檢視,燒香開始得面對諸如:所使用的線香數量該不該減少,甚至有沒有必要燒香等議題的挑戰。其關鍵點來自於污染程度在近現代得以「科學式」呈現,就像精密的檢查儀器可以很快得到某地PM2.5的數值,以及燒香產生的化學物質。儘管有人說,比起工廠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燒香的污染根本微乎其微,但終究很難說它「沒有」或它「不是」污染;而工廠與車輛排放的廢氣大多在室外,燒香則常處於室內或半密閉的空間,且香常與人有近距離接觸,這都是在相互比較前所存在的差異。

再者,若以目前各宮廟幾乎都一致同意政府的減香政策來說,同意減香,不就表示燒香有其負面性嗎?對身體健康或環境而言,假使燒香有益,那照理應該是要多多鼓勵焚燒,因此堅持燒香者,只能訴諸:保護傳統文化習俗、宗教自主,或諸如「香火不能斷」的概念、信仰概念詮釋下的「神明需要藉由香來溝通」。但是,燒香到底有沒有好處?傳統香的原料是用沉香、檀香等漢方藥材調製,沉香本來即是藥材,因此早期有人食香灰治病也並非迷信,焚香也有安神的說法。但以上似乎都很難成為鼓勵大家多多燒香的理由,還需要更多「科學」數據來說服大眾。

在信仰文化與環保健康之間,筆者認為,製香產品製程的透明化,與成分標示的詳細完整是必須要做的,又點燃之後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也需要另外標示於包裝上,因相關製香原料經由高溫焚燒,勢必產生化學變化,資訊的公開與完整,無疑能提供消費者進行更多考量和選擇;包裝上也可加註標語,例如「建議焚香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也可防範室內空間可能因焚香導致煙霧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後,筆者認為,與其將近來的燒香爭議無限上綱成宗教文化的迫害,或是偏向政治性的解讀,不如回歸本質—香做為一「物質」。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候選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