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泛政治化?「中國新歌聲」主辦單位宗旨就是「促統」

 

「中國新歌聲」場地爭議,臺大學生昨天到田徑場活動場地拿出學生證,強調自己的場地自己守護。圖/鍾孟軒

「中國新歌聲」場地爭議,臺大學生昨天到田徑場活動場地拿出學生證,強調自己的場地自己守護。圖/鍾孟軒

「中國新歌聲」昨(24)日在台大田徑場舉辦,最後以毆打學生的暴力事件收場,後續的政治、行政與法律責任都還待釐清。而主辦單位之一的夢響強音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昨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有人「故意將這場公益性的兩岸音樂交流活動『泛政治化』操作」,這番說法顯然針對了台大的師生。然而追根究底,台灣與中國關係本來就高度政治敏感,到底是誰在「泛政治化」,進行政治操作?

主辦單位之一的「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官網上雖寫著,該會「成立於2008年7月,是本市市級層面、綜合性的涉台民間交流機構…本會的登記機關是上海市社團管理局,業務主管單位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本會接受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的監督管理…」,不過,以名譽會長名義來台參與這次活動、曾任國台辦經濟局長的上海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文輝,身分上則是不折不扣的「國家幹部」。

先不說中國在國際間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各種打壓。往昔,台灣也會派出具有「民間人士」身分的官員去對岸交流,然而,如果真的沒有「泛政治化」,如今擔任觀光協會會長的總統府資政葉菊蘭(資政還不算個「官」),她是否有機會用這樣的名義到中國去行銷台灣,出席一個名為「台灣新歌聲」或「台灣好景點」的活動?

而北市府在「雙城論壇」的架構下,尚須把「台灣大學」的「國立」給避掉,甚至一度海報還出現「台北市台灣大學」(文化局昨稱之後第二版實體海報已要求廠商修改),這樣的市府官員、市長到了上海、北京,除了說出「兩岸一家親」,還能夠爭取到什麼?

其次,主辦的「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在官網的宗旨中即載明,「 聯合各界團體和人士的力量,利用綜合優勢和資源,推動上海與台灣之間文化、經貿等全方位交流交往,全面深化滬台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的發展進程,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和祖國和平統一」,民間團體既已負有促統的政治任務,這樣又算不算是「泛政治化」?

對岸的新聞稿還引述活動執行單位台灣幕婕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說法,稱「音樂會是純粹公益活動,是上海、台灣民間互動的一個很好平台,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對這次活動被迫終止表示遺憾」,既然如此,何不尊重台大身分?何不尊重台北市的地主身分?何不尊重台灣的國家身分?就一定要「寧左勿右」高調佔盡台灣的便宜?中國的廠商、民間機構到其他國家,例如韓國去辦活動,敢這樣改人家學校的名字嗎?而韓國的主辦單位會這樣地迎合、不會和主辦單位翻臉嗎?

中國始終在抱怨台灣已愈走愈遠,抱怨「天然獨」讓統一愈來愈困難,然而,當中共高層無法正視原本兩岸的「現狀」和兩國的「現實」及「法理」,以及彼此建立新關係的需要,以至於在城市交流上設下重重阻礙,廠商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著「一中原則」打轉,每一個活動都被政治解讀、包裝成「不統不行」,令人反感。

然而可悲的是,在台灣,還是有不少廠商,甚至地方首長、民代們,總愛迎合著中國政府,不斷出賣自己的國格,謀取商業或政治紅利,爭相成為彼岸官方/民間的對口,心甘情願地承擔了買辦的職責,也無怪乎最後有人要忍不住使出暴力的手段,來對付合理合法表達訴求的學生,反正市府、警方反應不是慢半拍,就是不告不理。而該負管理責任的一市之長率領他的團隊繼續推拖、裝無辜,真不知心裏想的是什麼?這樣的低調與顢頇,這樣的「一家親」而非就事論事,又算不算是「泛政治化」?

下圖: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的官網上記載資料,「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主辦單位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領銜。圖/翻攝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官網

下圖:「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宗旨即載明「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圖/翻攝該會官網

下圖:吃盡台灣豆腐?!網路流傳的「中國新歌聲」宣傳海報(首版)寫著「臺北市臺灣大學」,有眼尖網友諷刺說,海報上的「上海東方明珠塔」(總高468米)居然還得做得比「台北101」(總高509.2米)還要高。圖/翻攝網路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