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映彤)
林映彤相關文章
台灣的太陽花 歐洲的Blockupy
去年的此時,百名學生佔領立院,反對執政黨大力擁抱資本主義,將資本家利益置於民主與人權等價值之上。今年318,太陽花學運重返立院,期待這一波運動帶來公民力量,能更加穩固與普遍。 歐洲青年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歐洲央行的不滿,部分主要道路遭到輪胎等雜物阻擋,數輛警車遭縱火。(美聯社) 同一時間,世界另一頭的歐洲青年,也正強力地抨擊資本主義。星期三正值新歐洲中央銀行大樓啟用典禮,這一慶祝引來了上萬民年輕人在法蘭克福集結,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歐洲央行的不滿。有人爬大樓,高掛布條寫著「資本主義殺人」和「若是人類滅絕,股票市場將如何反應?」部分主要道路遭到輪胎等雜物阻擋,數輛警車遭縱火,甚至有餐廳推出午餐「Schnitzel Mario Draghi」(Mario Draghi 是央行行長,Schnitzel是德國人愛吃的炸肉排)。截至當地時間下午,300多人遭到逮捕。警方表示,民眾如此的反應本在預期之中,但沒料到會如此激烈。 抗議組織為Blockupy,2011年受到佔領華爾運動啟發,於歐洲央行舊大樓前搭起帳棚,進行了約一年的長期抗爭,往後每年舉行抗議活動。Blockupy由90多個大大小小的組織構成,包括左派政黨和工會,目的是由下而上建立民主和團結。Blockupy的能量累積從央行對希臘進行撙節措施開始。歐洲央行、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為了保護投資客的利益,砸錢穩住希臘銀行,並同時逼著希臘改革。改革說得好聽,內容卻是要提高稅收、減少各項支出和降低社會福利經費。此措施造成失業率快速攀升,中下階級飽受衝擊,對於未來失去希望。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愛爾蘭、葡萄牙和賽普勒斯。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給所有人同一把衡量價值的尺,所有事物的價值由市場價值決定,能夠獲利賣錢的就是好東西。(路透) 資本主義無孔不入地滲透每個角落:從英美到各國,從大街到小巷弄,從市場到學校,從工作到你生活的所有細節。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給所有人同一把衡量價值的尺,所有事物的價值由市場價值決定,能夠獲利賣錢的就是好東西。她排擠其他價值:藝術、人文、尊嚴等,所有「無用」的東西。從佔領運動開始,人民近幾年的抗爭,不只是對於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反抗,也是對於市場價值的反動。當我們離開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重新探索人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我們就有可能同時擁有自由與平等。 (德國哲學博士)
林映彤
2015-03-20
要做自己的主人,先做歷史的主人
關於蔣介石銅像的著落,柯P主張把銅像留在那,呼籲大家「超越歷史」,做自己的主人。我想破頭,「超越歷史」要怎麼做?這話是什麼意思?首先理解「超越」,有人喊「超越藍綠」,訴求把國、民兩黨的架構通通丟掉,尋求一個非藍非綠的政治立場。如此解讀,「超越歷史」就是拋棄歷史,難道要我們不論過去,只看現在和未來?這件事情太困難,要顛覆我們正常的認知運作才辦得到。作者表示,歷史對人之重要性,區分了動物和人。既然人不能沒有歷史,或許得把柯P口中的「歷史」解讀為一個歷史觀,「超越歷史」是拋棄某一套歷史觀。我們則必須問,要超越的是哪一個歷史觀?(照片截自臉書)根據近十年的記憶研究,記憶的功能是提供素材和架構,以利於建立一個當下對於自我和世界的了解(我是誰?我和環境的關係為何?),以及一個可能的未來(例如今天晚上的行程、未來長期的規劃等)。某類患者即使記憶受損,也費力地編纂一個與現實不符的過去與未來;另一類患者則因無法想像未來而受苦,例如當研究員要求病患,想像以後買一台新車的情景,病患回答:「我就是不能」。後面這一類的病患自殺率特別高,有學者推測此現象的發生與他們失去未來有關。即使是完全喪失記憶的人,也渴求過去和未來。Lonni Sue Johnson是紐約客的封面插畫家,她在罹患腦炎後,失去所有記憶,她記不得上一刻的想法或發生的事。畫家失憶後,最愛做的事是依照順序畫英文字母。她的姊妹解釋,這麼做讓他擁有歷史和未來,她正在J,她知道她從哪裡(字母I)來,要到哪裡(字母K)去。「超越歷史」是要我們失憶?柯P身為醫生大概不忍。歷史對人之重要性,區分了動物和人。對於動物而言,重要的過去只包含近期的記憶,例如食物或巢穴的位置。從人開始,出生之前的事物變得有意義,為了更豐富地理解自己,我們尋根;為了完整我們的理解,我們探尋一切的初始。對我們而言,意義的開始不始於出生,而是處於那個由好奇心引導,心靈所能探索之最前端。既然人不能沒有歷史,或許得把柯P口中的「歷史」解讀為一個歷史觀,「超越歷史」是拋棄某一套歷史觀。我們則必須問,要超越的是哪一個歷史觀?否定舊的觀點後,新的歷史觀是什麼?長什麼樣子?饒舌歌手張睿銓《囡仔》的歌詞說,「轉頭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才有辦法知道要往哪裡去」。確實,我們的當下和未來是由過去所構造,歷史不只是歷史,歷史還是當下,更是未來。當柯P說把銅像留在那就好,他所擁抱的是什麼樣的歷史觀?這樣的歷史觀所引領的是什麼樣的未來?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先做歷史的主人。從銅像的拆或不拆,就能一窺這個社會的未來。(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林映彤
2015-03-0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