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吳政穎)
吳政穎相關文章
最短命韓劇vs中國東北工程
南韓民眾最近因不滿江原道要建設「中國文化城」的傳聞,而在青瓦台網站發起,希望連署停止計畫,負責公司Kolon Global Corporation面對強大的民間壓力,終於在四月二十七日決定取消建案。 南韓江原道傳出要建設中國城,但由於韓國民眾近來反中情緒高昂,青瓦台網站取消建案的請願書已有59萬3803人連署。圖為南韓仁川唐人街,與本新聞無關。(圖擷自Google地圖) 不久之前,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韓國觀眾抨擊。其中,《朝鮮驅魔師》同樣激起民眾在青瓦台網站連署停播,贊助廠商紛紛退出、避免輿論壓力,最後僅播出兩集便下架,成為史上最短命韓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項連署請願都提到對「中國東北工程」的憂心。 「東北工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東北三省於二○○二年展開為期五年的研究計畫,主要目的是將朝鮮半島歷史的古朝鮮、高句麗和渤海國納入中國邊疆歷史來研究,並加強中國朝鮮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這種利用學術研究強化中國民族主義的做法,讓南韓人民十分反彈。近期中韓從泡菜、韓服起源的爭論,到韓國民間的反中情緒,其實就是南韓人民回想起「東北工程」如何從文化層面入侵破壞,擔心這是新一輪的文化東北工程。 南韓人民對於中國文化戰的敏感度和回應,或許值得台灣借鏡。 中國的影視節目、音樂、遊戲、社交平台等,在台灣早已無所不在,之前甚至還傳出台灣學生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流行使用簡體字。除此之外,國安局三月時更揭露中共擴大培訓千名台灣網紅、直播主,準備對台灣年輕人進行認知作戰。正常文化間的交流應該是沒有危險性的,但中國總能將各種東西化作統戰工具,若抱持「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無疑是天真的想法。文化統戰除了壓縮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真正的嚴重性在於影響台灣的文化認同,且讓台灣社會對中國的認同及好感增加,降低對中國還未放棄武力統一的戒心。 中國和台灣同樣使用華語,又擁有壓倒性的資金,在網路時代更是防不勝防。相比韓國社會不惜下架成本三二○億韓元的《朝鮮驅魔師》,也要保護韓國文化,台灣社會面對中國文化認知戰,似乎還未內建全民共識,也就難以有效討論如何加以防範。因此,意識到文化統戰的現況,對「文化」多一層「國安」的思考,或許就是建立自我防衛機制對抗中國認知戰的重要第一步。 (作者為台灣基進政經塾學員、軟體工程師)
吳政穎
2021-04-29
超級軋空戰之弱勢者反擊
近幾日,美國股市因為空頭機構過度做空電玩零售商GameStop,引起社群網站Reddit上「下注華爾街(WallStreetBets)」論壇中的網民號召散戶一起軋空華爾街法人。這場散戶軋爆法人的史詩級軋空戰,在一月廿九日導致Robinhood、Interactive Brokers、Charles Schwab、Webull等網路交易平台,限制相關股票的期權交易,甚至有只准賣不准買的措施。看似華爾街法人作弊的措施,引起散戶更大的不滿。 遊戲驛站29日盤前漲幅逾七成,交易平台祭出交易限制。(路透檔案照) 這起大軋空事件的散戶情緒,其實跟川普崛起的原因類似,都是全球化下,中下階級對所得分配不均的憤怒。根據多項報告顯示,全球富豪在武漢肺炎疫情後,財富不減反增,貧富差距再度加大。如今,華爾街選擇以不公平的手段來限制散戶的權利,讓人想起一月六日,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後,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接連對川普進行言論審查並停用帳號,Apple、Google、Amazon更聯手封殺川普支持者使用的社交平台Parler。川普曾說過要「抽乾華盛頓沼澤」,沼澤中的政商利益集團就包含華爾街、矽谷科技巨頭等在內。這些利益集團也以強大的力量來對付川普和他背後所代表中下階級。粗暴的手段不僅讓自由市場遭受懷疑,也影響了言論自由。 在科技巨頭停用川普帳號後,歐洲許多國家都出來譴責這樣的做法威脅言論自由。過去,言論自由的認定聚焦於政府和個人言論的關係,但現在因為人人都使用社交平台,使社交平台的個人言論可以快速觸及到比過去更多群眾。這樣的環境下,科技巨頭竟然可以凌駕司法之上,審查民選總統的發言。科技巨頭過大的影響力,讓德國、波蘭、英國等國家開始研議相關的法案來限制科技巨頭,以免對民主體制造成傷害。 自由市場因為新興網路平台的便利而有了不同的生態,這起軋空大戰會有怎樣的結局還有待觀察。另一方面,言論自由也在數位時代的新環境下引發了是否該從政府與個人的關係變成政府、科技巨頭與個人的討論。這都證明了在全球化和數位化下,科技的進展帶來的改變已經比現有法律還快。 台灣在金融市場或許還不會面臨類似的問題,但過去幾年因為社群平台內容審查和網路假訊息等影響民主選舉的狀況層出不窮,除了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所衍生的問題外,台灣還要面對中國統戰的侵擾。為了保護自由民主,台灣應該也要開始討論現行法律工具是否真的足夠面對這些挑戰。 (作者為台灣基進政經私塾學員、軟體工程師)
吳政穎
2021-01-30
亡國感就沒了嗎?
蔡英文總統連任,國際媒體紛紛以「台灣選民透過壓倒性選票向中國說不」報導。然而,「亡國感」是否真的就此消失? 二○一八年開始席捲台灣的韓流,背後是嚴重的中國滲透問題。直到二○一九年底王立強事件爆發,國會得以通過《反滲透法》,今天(十五日)公布實施。但這部《反滲透法》的效果,只能達到事後懲處而無法事前嚇阻,可是謠言、抹黑、散布仇恨和恐慌對民主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事後懲處無法復原的。 台灣《反滲透法》相較於美國、澳洲等西方國家的反中共滲透的進度,已經落後很遠;對於新型態的資訊戰、混合戰,台灣的防禦工事也還不足。而民代公職財產陽光法、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等這些概念法案,將可進一步提早預防中共統戰的威脅,這樣的民主防衛工程,將是未來國會不容延宕的重要議程。 然而,新國會可能無法有效的處理中國滲透問題。首先,吳斯懷這個代表性的紅統立委進入國會,代表著民進黨將在國會內面臨更強烈的中國勢力挑戰。再來,韓國瑜獲得的五五二萬票,扣除國民黨和新黨等泛藍政黨票後,足以顯示中間選民仍有人沒意識到中國滲透的嚴重性,也暗示著以「藍綠一樣爛」為號召的政黨,可能在新國會中扮演攪局破壞的角色。如果上屆國會要通過《反滲透法》都這麼困難了,這屆國會要通過更多的抗中法案,無疑將更加艱困。 這一局,我們只是守住了,但「亡國感」仍未消除。蔡政府應繼續回應人民的期望,並以八一七萬票的強大民意為後盾,認真處理中國對台灣的統戰滲透入侵。 而我們身為台灣的公民,也不是投完票、看到結果,就誤認為亡國感已經消除,反而要理解未來台灣將面臨的問題,並且向身邊還未意識到中共統戰的親友說明。最後,更要進一步去督促立委及政黨們去完成相關防禦工事。未來四年,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清除「亡國感」滋生的沃土。 (作者為軟體工程師,臺南市民)
吳政穎
2020-01-15
「大外宣」洗腦宣傳
台灣基進與民進黨合作推出的「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已在當前立法院會期通過一讀,這項法案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抑制中國「大外宣」對台灣民主的滲透與影響。 中國「大外宣」的全名為「中國對外宣傳大布局」,「大外宣」的起源是因為二○○八年北京奧運期間,奧運聖火在世界各地傳遞中遇到許多人的抗議,國際社會對長期受到中國壓迫而採取自焚的西藏圖博人,都表達聲援支持。中國為了改善在國際上不良的形象,在二○○九年一月宣布要在全世界投入四五○億人民幣並於世界各地設立電視台、買媒體,或跟世界媒體合作,共同宣傳「中國官方的觀點」。 二○一三年八月,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上任沒多久之時,在中國全國思想宣傳工作會議上表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其實就是利用花大錢、大撒幣來爭奪世界話語權,洗腦各國的人民。 反觀台灣島內長期放任親中的媒體傳播中國官方的觀點,導致很多台灣人對國際事務的理解根本跟中國一模一樣。譬如美中貿易戰,竟然有許多台灣人認為中國一定會贏,更不用提台灣人民根本不知道在美中貿易戰之下,中國經濟已經明顯衰退。在這樣的理解下,台灣家長去年將家中小孩送到中國念大學的人數達到歷史新高。中國大學生畢業的失業率,是中國國家機密,但根據很多學者私下統計,中國大學生畢業失業率高達四成以上,可是在親中媒體的宣傳之下,台灣的家長竟然以為台灣青少年的未來出路在中國。 上述例子代表著,有些台灣人被島內的統派媒體洗腦,慢慢地戴上「中國官方觀點」的濾鏡來看事情卻不自知。「大外宣」宣傳的中國,真的是現實上的中國嗎?台灣必須想清楚。 (作者為軟體工程師)
吳政穎
2019-10-17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