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周軒)
周軒相關文章
不只關車 還把人關在水門外
「黃郁芬晚間透過臉書發文,指出原訂於大佳河濱公園外舉行的世界音樂節因雨取消,而當天水利處早從四點開始關閉水門,但水門外的設備廠商於下午五點才接獲水利處通知「水門已關」,未提前通知撤離而導致被關在水門外,「只能自己想辦法在豪大雨中設法找路逃出」,更有民眾「一直到晚上八點,才終於被消防局救出來」。」 扯爆了 不只關車 還把人關在水門外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92645 NEWS.LTN.COM.TW 扯!台北市不只百車慘泡水 約有10人竟被關在水門外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周軒
2022-10-18
燕安的手一牽 立倫與文哲頭上冒煙
【燕安的手一牽 立倫與文哲頭上冒煙】 盧秀燕不愧是扮豬吃老虎的高手,段數整個比柯文哲高出一個檔次。 雖然她嘴巴上都不說,不過觀察她的行動,她已經很明確的告訴國民黨中央,還有海峽的那一邊,她是2024的人選。 仔細回顧盧秀燕歷來的舉動: 1. 拐AIT一道,不開放媒體的場搞成公開,當面洗臉前任AIT處長酈英傑「不吃萊豬」 2. 中二選區補選,特意與2018 她上位的幫手顏家保持距離。 3. 看懂高金素梅幫高虹安站台的訊號,立刻答應跟高虹安在台中合體,全然不顧前一天自己才跟黨主席朱立倫同台幫國民黨的林耕仁站台。 很多人可能忘記了,其實最早在今年初,高虹安被傳出要選的區域,台中市也是選項之一。 所以,現在姐妹的手一牽,代表台中這邊,民眾黨跟國民黨算是基本上合作了,犧牲的是新竹市,不過我想沒人care。 現在頭頂冒煙的,有兩個人。 朱立倫,今年選完黨主席還不知道,2024想代表國民黨選總統的美夢大概快醒了。 柯文哲,他不會不知道這樣下去就算新竹市贏了,自己也不一定有話語權,但是柯文哲只能認了繼續幫高虹安拉票,因為這是他到1126前的剩餘價值,對岸也都看在眼裡。 可憐的林耕仁。
周軒
2022-10-09
台北市長是這種調調
柯文哲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 他總是認為自己最聰明,只有他是最後的贏家。 衝在前面的人都是笨蛋,犧牲了根本無關痛癢。 美國CIA局長日期表示,習近平指示共軍2027前做好攻台準備。 美國政府擬定的台灣遭受攻擊應變計畫中,已經出現不惜用飛機載所有TSMC工程師避難的選項。 在這個時刻,我們的台北市長是這種調調的。 而且他還要選2024總統。 我不希望我上戰場的時候,旁邊站的是這種人。
周軒
2022-10-08
高虹安不是說資策會是私法人?
「高虹安今日受訪時則強調,她向工業局索取資料的目的是問政所需,更說工業局是公務機關,不應成為政治打手」 很好啊 再打你一次臉 不是說資策會是私法人? 不是說資策會是民間單位? 不是說資策會預算不用立法院審? 不是說民進黨發文要資料違法濫權? 你去要資策會資料就是「問政所需」喔? 笑死 我真的笑死 前情提要: 「高虹安日前行文經濟部工業局,要求提供資策會3項計畫之細部資料,與其先前控訴立院民進黨團施壓調閱資策會資料一事之說法,有所矛盾。」 https://www.google.com/....../article/breakingnews/4082644 EC.LTN.COM.TW 高虹安籲工業局勿淪打手 王美花:不分黨派秉公處理 - 自由財經
周軒
2022-10-07
虹安,妳又說謊了
【虹安,妳又說謊了】 賴瑞隆委員: 「高虹安全薪出差並完成博士論文,是否經過資策會允許?」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 「根據資策會內部資料,高虹安當時沒有報備、也沒有說明,但是當時也沒有前例,所以資策會沒有相關規範,「以職場倫理來說是有問題」」 來,妳說妳因為要唸書,有跟主管遞辭呈,主管慰留妳。 今天看起來資策會沒人知道妳要出國讀博班這件事啊。 為什麼又說謊?
周軒
2022-10-05
高虹安的人設崩壞
高虹安的人設崩壞的也太快了 Khiong Ng 2014年六月到七月 兩個月在矽谷工作、創業 (???) 嘖嘖... 沒人會把 graduate student summer internship (研究生暑期實習)講成工作的啦 照這種吹噓法 暑假在實驗室刷試管的高中生都可以宣稱自己在大學工作了 internship is not a real job 「暑期實習」吹成這樣, 只會被嘲笑而已 # 破解膨虹安 ==================================== 人家還是 co-founder of Servtech (同時兼銷售部門主任)誒 孤陋寡聞的我都不知道co-founder可以翻譯成鼓勵 是該換本字典了
周軒
2022-10-05
高虹安的學術倫理?
學術倫理我只服 Khiong Ng Khiong Ng 鏡週刊這份報導太多謎團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919inv008/) + 時間軸細到應該只有本人知道。 + 2008年高虹安24歲,碩士剛畢業就當上組長。 (當然也不是不行啦) + 2017年還沒拿到博士學位就當上計畫主持人, 而且是將近1000萬的研究計畫。 (資訊領域一般不太重視學位,但是資策會???) 先不管智慧財產權爭議,單就博士論文的品質來說是非常單薄,我看不出來高虹安厲害在哪裡... + 被陳教授跟週刊指出跟博士論文(註一)重複性很高的第一篇文章 (Kao et al, ICPMMT 2017)(註二),基本上是把2008年(也就是九年前)舊的半導體製程資料拿來做分析。這筆資料是常被用來做機器學習練手用的公開資料(SECOM Data Set - UCI Machine Learning Repository)(註三),學術價值不大,而且使用的機器學習方法也很基本,跟資策會的創新前瞻計畫看起來關聯不大.. (騙錢高手XD) + 週刊報導提到的第二篇研討會文章:「另一份ICI 2017的合著期刊論文,高虹安與陳承輝、謝彥守、朱政安、江振國等4名研究員共同發表」。我只能找到高虹安跟這四個共同作者在ICI 2017的poster (海報) "Sparse Coding for Manufacturing Quality Prediction" (註四),但這應該是江振國 (中正資工教授)的專長。 有趣的是第一作者有兩個版本。但是這狀況其實算常見,投研討會時暫定的第一作者未必是最後發表時的第一作者 (奇奇怪怪的原因千百種)..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指導教授李傑不是共同作者。(有趣,但不犯規) + 用週刊指出有抄襲的句子去google "After the inverting of negative signals",我只找得到高虹安的論文,因為這句英文文法根本不對。(攤手) 所以,週刊所謂抄襲的第二篇文章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最後,週刊的影片裡那句: 「把學長當工具人」 很有意思... (但沒寫進報導裡) 記錄一下, 太多奇怪的地方 ================== 註一: 高虹安的博士論文 https://etd.ohiolink.edu/....../rws_etd/send_file/send...... 註二: 高虹安與謝彥守,陳承輝,李傑 共同發表在ICPMMT 2017的研討會論文 https://www.matec-conferences.org/....../matecconf...... 註三: https://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SECOM 註四: https://sciforum.net/....../ICI2017%E6%9C%83%E8%AD%B0...... ========================= 最後, 讓我們看看「大數據」立委的博士論文裡用的數據: Case study 1: This dataset includes 1567 samples, and each consists of 590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variables and 1 quality variable. Case study 2: The dataset contributed by Company A includes 148,107 samples, and each consists of 19 variables collected from 6 workstations, 6 variables from environmental sensors and 1 quality variable Case Study 3: The process data collected in the target production line contains 71 process variables. After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data cleaning in the data pre-processing stage, the remaining dataset includes 1728 good product data and 12 bad product data. 所以...數據是「大」在哪裡啊? 說好的「大數據」呢? 我怎麼沒看到?
周軒
2022-09-20
真正的豆腐渣工程
這是高寮大橋。 昨天的918大地震,它斷成這樣。 但是今年的3月23,323大地震時,這座橋就已經有損毀的狀況。 花蓮縣府5月31時發布新聞稿指出,受到3月23日地震影響,造成高寮大橋橋梁欄杆及引道護欄、路面等設施損壞,徐榛蔚在地震發生當日即進行現場勘查,確認各設施受損情形外,徐縣長也責成建設處全力協助玉里鎮公所儘速辦理災害復建工程,並配合各機關清查災損設施、提報災害復建工程經費,後續由縣府全面進行復建工程勘查。 重點來了。 當時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表示: 「經專業廠商進行地震後橋梁特別檢測,大梁及墩柱等重要結構均未因地震而損壞。」 於是在今年6月6日至6月17日封路施工。 結果3個月的現在斷成這樣。 花蓮地檢署主檢林俊廷表示,地震造成建築物及橋梁、道路、鐵路等公共設施毀損部分,地檢署已指派專責檢察官蒐證調查,並與相關單位聯繫保全證據,以釐清責任。 好笑的點是,這篇新聞聯合報一出來,一堆人在底下崩潰。 崩潰的圖,我就放在下面了。 https://udn.com/news/story/123030/6622964...... UDN.COM 獨/高寮大橋才剛修、還稱結構沒壞 3個月後卻震垮了 | 聯合新聞網 獨/高寮大橋才剛修、還稱結構沒壞 3個月後卻震垮了 | 聯合新聞網 花蓮縣政府的新聞稿 https://www.hl.gov.tw/....../08c60a8fc6bf4573be9318d7e...... 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 - 公告園地 - 新聞稿 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 - 公告園地 - 新聞稿
周軒
2022-09-19
不接指揮官電話的副市長
一個去年不接指揮官電話的副市長,現在出來說「當初太相信陳時中」,我覺得這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周軒
2022-09-14
林耕仁連誌謝也在抄
林耕仁贏了。 連誌謝也在抄的我真的第一次聽到…. 音地大帝 Indie DaaDee 半夜還沒睡,網友傳林耕仁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給我,說他的中華論文也抄襲,要我看一下,我想說又不是四叉貓,人工比對論文太累了啦,對方說那只要看謝詞就好,從謝詞就開始抄了,我想說好吧,只看謝詞應該很快吧,結果不看沒想到,一看嚇一跳,謝詞抄襲也就算了,我差點以為連老婆的名字都要抄!不可能因為一篇碩士論文謝詞而引發家庭糾紛的吧?不過無論如何,林耕仁都在這波大抄襲運動當中取得領先優勢啊!真的猛喇!
周軒
2022-09-07
「強盜在分贓」變成自己的政績
我相信很多台北市民一定不知道,柯文哲拿第二預備金辦的「台北城市博覽會」,裡面充斥著許許多多不是台北市,更正,柯文哲的政績。 不是說一定要分那麼細啦,只是柯文哲跟台灣民眾黨整天說前瞻預算是「強盜在分贓」,三不五時又說蔡英文身邊的人都貪污,結果卻很好意思的把中央跟前瞻預算做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政績,我想這是做人的問題。 請看吳沛憶議員今天精彩的質詢 事實盛於雄辯 吳沛憶:你呈現8年施政成果,已完成43案TOD案,但起算時間是83年,也就是黃大洲前市長任內,黃大洲5案、陳水扁6 、馬23、 郝9。通通都是前任市長簽約的。 柯文哲:#這個灌水啊… 吳沛憶:灌得太離譜了,正確的數字,柯市長任內簽約0案,開工1案。你們在城市博覽會公然說謊。 柯文哲:計算方式要想想看,他他他他這個不太對…這個這個計算方式要想一下,這樣怪怪的。 吳沛憶:展覽內有沒有中央前瞻計畫的成果? 柯文哲:(抓頭)我們我們…印象我們拿的錢很少… 吳沛憶:翡翠原水管工程,北市出12億,總工程20億,另外8億? 柯文哲:賴清德行政院給的。 吳沛憶:前瞻建設的經費,你也滿意這項計畫? 柯文哲:這個還沒完工。 吳沛憶:放在城博會,是可向市民報告的成果。 柯文哲:對。 吳沛憶:你說前瞻像一群強盜在分錢,你卻把前瞻補助的成果呈現在城市博覽會,很像市長你在說你自己也是強盜。很多事都是中央地方合力完成。 吳沛憶:北流中央出了60億,北市府2.6億,展板上應該提到96%經費是中央來出的,很多事情中央地方合作把事情做好,希望如實呈現。 吳沛憶:鐵道博物館修復工程,北市府參與哪部分? 柯文哲:只有最後一個小洞,大部分都不是我們做的。 吳沛憶:所以你是認為這計畫很值得向市民介紹? 柯文哲:他是西區門戶計畫,可是不是我們做的。 吳沛憶:展板上也沒有說明修復工程是誰完成的。這是8年施政成果一部份嗎? 柯文哲:放在裡面啦,但是 #沒有刻意說是我們做的。 吳沛憶:沒有做的也拿出來展覽,哇,那要展覽的內容應該很多啊。 吳沛憶:上千萬買了神奇機台放到倉庫,你說大型活動可以使用,城博會用了幾台? 柯文哲:應該沒有用吧。 吳沛憶:有用,#用一台。拿來作展示用,但是現場沒有呈現任何功能。 柯文哲:#這叫此一時彼一時啦。 --- 成績單自己打,愛怎麼打就怎麼打。 大小姐還要酸人家沒去看這種展覽。
周軒
2022-09-05
台灣中油2017年起換裝免治馬桶
「台灣中油油銷事業部副執行長張慧蘋表示,有感於日本公廁文化相當親民,不僅有免治馬桶,還提供雨傘、西裝外套掛鉤等,讓民眾上廁所不會感到壓力,台灣中油趁勝追擊,於2017年起針對全台610個直營加油站換裝免治馬桶,總設置數達983座,並以北市大直站為模範加油站,不少民眾對於在公廁能坐上有溫度的免治馬桶坐墊,直呼揪感心。 台灣中油指出,一座免治馬桶設備要價約6千至8千元,在2017年於全台各直營加油站進行汰換,近年新改建的公廁亦陸續配置,依據面積不同配置1至3座免治馬桶,希望讓民眾使用公廁能感受到沒有壓力,甚至是貼心的服務,發現使用免治馬桶的民眾多數為年長者、行動不便者,對於免治馬桶的微溫坐墊特別有感。 另外,台灣中油於公廁內亦提供酒精及擦拭紙,讓使用者可以自主清潔坐墊,都獲得民眾好評。張慧蘋指出,台灣中油內部也特別製作教學影片,請「公廁達人」、大直站張姓員工示範打掃免治馬桶的眉角,例如不能直接用水沖,以及擦拭上的細節都有SOP流程。」 結果今天有人出來說這樣很髒。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30774?from=rss&redirect=1 FINANCE.ETTODAY.NET 中油直營加油站裝設近千座免治馬桶 軟硬配套開啟「方便」之門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中油直營加油站裝設近千座免治馬桶 軟硬配套開啟「方便」之門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周軒
2022-09-03
這就是差別
左邊,是一個近一千天處在疫情指揮官職位上,不眠不休,沒日沒夜,偶然空檔時間,有台灣小吃可以慰藉,打從心底顯露滿足喜悅的神情。 右邊,沒有經歷過這些,所以,他只能演。 這就是差別。
周軒
2022-09-03
去年前車之鑑 善政好自為之
【去年前車之鑑 善政好自為之】 蔡鴻文是台大化工博士、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碩士,研究領域包括專利系統工程、專利分析與評價、智財權保護與管理策略、專利侵害與技術鑑定。 鄭姓學生指控,他在2019年間選修蔡鴻文在專利所開的課程,並於11月間完成期末報告:「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的法律寫作助理及探討其對於法律界生產力的正面影響」。 這篇報告獲得蔡的激賞,2020年1月7日便提議將它拿去報名科技部舉辦的MOST學術補助,但因雙方針對該由蔡或鄭姓學生掛名沒有取得共識,最後到8月底雙方決定不提交。 沒隔多久,鄭姓學生卻在教育部所舉辦的「大專院校創業實戰平台」競賽中,看到自己的期末報告,且是由蔡鴻文與其他3名沒有參與報告的學生掛名。之後,鄭男在9月底發現蔡竟在9月21日私下報名,憤而提告,蔡鴻文也撤回參賽。 據了解,蔡鴻文否認抄襲與重製,辯稱他有部分修改鄭男的報告。不過承辦檢察官看了兩分文章,認為內容幾乎如出一轍,明顯有抄襲嫌疑,因此以擅自重製他人語文著作等罪,依法起訴。
周軒
2022-08-31
qn該道歉嗎?
我們的鄉民女神 qn aka 黃拉結 aka 黃瓊慧 桃園觀察日記 到張善政的臉書下面留言,點出他跟林姿妙之間的關係。 結果張善政嗆說12小時內不道歉就要告人了。 請問大家覺得qn該道歉嗎?
周軒
2022-08-25
問題大了,蔣萬安
【問題大了,蔣萬安】 蔣萬安剛剛發出這篇臉書,內容是要同情這位里長,要支持他與陳時中對抗。 不過從這篇就可以看出,蔣萬安團隊問題真的不小。 1. 陳時中團隊已經對外還原多次,根本沒有說過像這位里長所說的事情,蔣萬安團隊卻還執意操作這一題,這已經落入戰鬥藍的操作模式,顯見蔣萬安現在病急亂投醫的狀況相當嚴重。 2. 蔣萬安團隊應該是眼見最近「公車預約制」的政策議題失分太重,不得不劍走偏鋒,想要掩護上一波的失敗,但用這種招數卻損了自己的人設,非常不值得。 3. 從今天這一個操作,再加上最近蔣萬安似乎開始擁抱靈糧堂等團體的動作來看,離選舉還有百日,就開始往回找鐵票取暖,這似乎不是一個民調領先的候選人會幹的事,更不是一個有信心會贏的候選人會幹的事。 4. 最後,陳時中早就是平民了,但蔣萬安你還是立法委員。
周軒
2022-08-14
「退的價值」是什麼
今天真的是忙碌的一天,不管是用訊息、電話等各種方式關心我好不好的,很抱歉沒有好好回應,我很好,真的沒事。 40天來,每一天總召、智堅市長、運鵬委員,還有競選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思考應對每一種可能的結果,今天的這個結局,其實,我們也早就思考過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些誤解的訊息,我覺得,我應該要幫忙講清楚。 首先,智堅市長並不是「怕輸」才退選。 事實上,一直到前天,桃園市長的民調,智堅市長還是領先的,只不過領先的不多。 退選的決定,主要還是智堅市長,不想讓自己連累「他人」,這個「他人」,包含了自己的「同志」與「家人」。 他當然知道繼續拚,自己還是有機會贏。 但是需要讓「同志」幫自己吸收炮火,讓「家人」擔心受怕,這種事情,依智堅市長的個性,他做不出來,也不願意做。 所以,儘管有很多人希望他不要退,但他的意志,最後說服了大家。 這就要說到第二,勸智堅市長不要退最大力的,其實就是運鵬委員。 甚至到最後一刻,運鵬委員還在勸智堅市長,「不要在壓力下做決定」,因為決定了就沒有回頭路。 這段時間以來,運鵬委員是怎麼相挺的,大家都看在眼裡。 所以我看到他的臉書文章底下,一堆來洗「終於輪到他」「換你選了開不開心」的,我只覺得可笑。 最後,雖然是自己的子弟兵,但總召依舊相當冷靜地看待整個大局,他一邊幫智堅市長思考如何脫困,一邊卻也在思考下一條路是什麼。 因此,當智堅市長表達不想因為自己連累他人時,總召其實也是支持的。 因為總召比任何人都了解,「退的價值」是什麼。 「退」不代表認輸,有時候這反而是給自己留下空間,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方式。 二戰時期,敦克爾克一役,盟軍從歐洲本土撤出了近40萬的士官兵到英國,保存了四年後反攻歐洲的根本。 雖然後世稱此為「敦克爾克大撤退」,然而這何嘗不是一場勝利? 這些天來,我看著他們為了對外說明的每一個字,仔細斟酌,也跟著他們研讀一本本資料,而我們也知道,很多事情是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打破的,譬如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想像,譬如社會對出身背景的成見。 但我們總是努力到最後一刻。 努力到智堅市長的眼袋跑出來,努力到總召已經花白的鬍子益發花白,努力到運鵬委員偏頭痛發作。 努力過了,結果是如此,至少,也沒有遺憾了。 我不會把今天當作是一個解脫,相對的,我會視為是一個新的開始。 明天天亮之後,這場仗我們繼續打下去。 對了,當年敦克爾克大撤退,從歐洲大陸撤離逃離德軍圍攻的英國官兵裡面,有一位將官,二年後在非洲,帶領英軍把當時德國戰無不勝的隆美爾打得落花流水。 他的名字,叫做蒙哥馬利。 就是那位蒙哥馬利元帥。
周軒
2022-08-12
腦補天王黃國昌
【腦補天王黃國昌】 台大法律校友要挺台大沒有意見,但不要自己隨便腦補一戳就破的東西。 黃國昌說台大8/8「以掛號」寄出結果通知,林智堅才急忙在 8/9凌晨發文要求到校說明。 根據中華郵政資料,台灣本島西部地區「都市」互寄,以最快的限時掛號來說,是第2日1400前投遞。 我們不知道台大8/8幾點拿去郵局寄的,也不知道這封信是幾點到桃園的,請問黃國昌是怎麼得知「林智堅因為看到結果才急急忙忙的提出申請說明」? 再更近一步講,公文書寄送,重點是哪個「送達」時間,當事人是要怎麼有辦法得知處分單位什麼時候寄出公文? 要刷聲量可以,不要亂栽贓別人。 台大法律應該沒有教黃國昌這樣吧?
周軒
2022-08-09
一個過河隧道 映照出藍白的蒼白無力
【一個過河隧道 映照出藍白的蒼白無力】 政治上是這樣,事實上,一般人做事的態度也是一樣,當有人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你認為不夠好而大肆批評不可行,那麼你最好有辦法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否則,你可能會被認為是來找碴的。 內湖的交通問題,當然不是第一天發生的,其實早在當年內湖輕工業區自然而然變成科學園區時,就可以預料到現在的慘狀。 這就又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了。 從1998年到現在,台北市長經歷了2位國民黨,一位民眾黨,整整24年。 內湖的交通問題,就發展了整整24年。 當然,這三位市長,每一個都說自己有處理。 但很顯然的,攤在眼前的現實,這些處理就是無效的。 而我們看看今天藍白兩陣營對陳時中公布的解法有甚麼看法呢? 白營方面,黃珊珊副市長說,跨基隆河地下道,早就評估過,不可行。 翻出2020的新聞,台北市政府評估的路線,是「港墘路接塔悠路」,跟今天陳時中公布的「堤頂大道接塔悠路」,路線上是不一樣的,不知道黃珊珊副市長怎麼樣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就評估出來陳時中公布的方案不可行?如果真有那麼神,內湖的交通問題應該是不用拖那麼久吧? 至於蔣萬安陣營的回應,就好笑了。 他們說陳時中公布的方案,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問題是,今天跟著陳時中一起公布方案的,甚至還幫忙補充說明的,是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 蔣萬安陣營莫非是在質疑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是在幫著陳時中畫虎爛嗎? 公共政策可不可行,當然是公眾來討論,問題是,而藍白兩個都在台北市執政過的政黨,面對陳時中公布的方案如果是這種態度,我們也可以大概預料到選戰的走向是如何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17265 NEWS.LTN.COM.TW 解決內湖交通問題 陳時中祭4帖良藥拚短中長期改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周軒
2022-08-07
張善政自己講過的話
這幾天,台鐵、小七的廣告看板相繼被駭,經過行政院調查,這些看板都使用了來自中國的系統軟體,而有眼尖的朋友在南港車站發現,他們的系統使用的,還是華為的系統。 你也許覺得很扯,又覺得很不可思議,過往一些資安專家告訴你,中國的資訊產品可能都有後門,你覺得無所謂,我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過去不少外國的檢測報告也告訴我們,中國做的APP跟軟體,可能都在你不知情的狀況下,把你的資料送給中南海看了,你也覺得無所謂,誰要看我的自拍照呢? 這樣的心態累積到今天,就是我們看到的,中國就是可以在他們想要的時刻,動手讓台灣人感到驚嚇。 而如果今天是戰時,這後果有多嚴重,可想而知。 說到華為,其實三年前,當行政院宣布公務機關禁用華為資訊產品時,當時正與韓國瑜搭檔競選總統,現在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的張善政,就曾經出來替華為圍事。 張善政那時候說: 「禁用中國品牌手機根本是政治性宣示居多,認為手機被植入惡意後門的管道是來自App軟體,不是硬體。更自豪稱自己在行政院任職時曾有定義明確分工,手機硬體安全性由NCC負責,App軟體安全性由經濟部工業局負責,禁用大陸手機完全沒有必要。」 這篇文一出,他的臉書馬上就被灌爆,很多人開始質疑這位號稱科技人,GOOGLE出身的數位專家,怎麼會講出這種一點都沒有SENSE的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成大的李忠憲教授: 「除了App之外,手機上有硬體之外,也有內建的軟體,App會產生資安的風險,手機上的硬體和軟體也會產生資安的風險,更何況即使你有一個嚴格檢測App安全的標準(其實並沒有),手機上的App可更新,認證只能確保最初版本沒資安漏洞,若App更新出問題,通過認證手機也可能產生資安漏洞,反而令人失去警覺心。」 而在這邊必須說,這確確實實是張善政自己講過的話,可能沒有影片,但還放在他自己的臉書上,希望張善政如果看到這篇,我不會被他罵「智商有問題」,就像那天抓到張善政說「中國沒有人權是優勢的」 魏筠為你拚 一樣。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1-26/200134 NEWTALK.TW 禁華為「抓錯方向」? 成大教授打臉張善政:軟硬體皆有資安危險 | 中國 | Newtalk新聞 禁華為「抓錯方向」? 成大教授打臉張善政:軟硬體皆有資安危險 | 中國 | Newtalk新聞
周軒
2022-08-06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